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泌尿外科

​女性泌尿外科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

泌尿系统是我们身体内部最重要的一个系统,我们身体需要通过泌尿系统进行排毒和排泄废物,如果我们的泌尿系统出现了问题就会让我们的排毒的渠道受到了影响,那么​女性泌尿外科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因和标准  ​女性泌尿外科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 泌尿感染的西医病因病理 女性泌尿科疾病有哪些 女性下泌尿道感染种类

1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因和标准 

  泌尿生殖感染疾病的病因

  调查资料表明,近年来泌尿生殖疾病每年平均以5.4%的速度递增,最小16岁,最大74岁,其中绝大多数小于40岁,占90.26%,而小于30岁的患者占到了72.1%。其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说明泌尿感染疾病主要发生在性生活较为活跃和频繁的中青年人群。

  泌尿生殖感染严重危害男性健康,不仅如此还对伴侣和家人带来威胁,为了便于广大患者朋友初步了解泌尿生殖感染的症状。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因和标准

  常见泌尿感染疾病的症状:

  1、非感染因素

  包括局部创伤、摩擦、避孕药、肥皂和清洁剂等刺激,局部可表现为水肿性红斑、糜烂、渗液甚至出血,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化脓并形成溃疡面。患者疼痛明显,行动不便。临床上称之为急性浅表性龟头炎。

  2、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真菌,故念珠菌性龟头炎常继发于糖尿病,老年消耗性疾病以及大量抗生素或激素治疗之后,也可为原发性,多由配偶念珠菌阴道炎传来,龟头及冠状沟可有浅红色糜烂及薄壁脓疱,但局部常找不到念珠菌,可能为念珠菌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所致。

  3、阿米巴原虫感染

  患者多先有包皮龟头炎病变,局部失去正常的屏障作用,继而由肠道阿米巴病传染而引起。局部糜烂、溃疡、组织坏死明显,分泌物直接涂片可找到阿米巴原虫。

  4、滴虫感染

  多因配偶患有阴道滴虫病而被传染。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龟头部起红斑丘疹、小水疱等。境界清楚、范围逐渐扩大,患者常感瘙痒。分泌物中可找到滴虫。此外,还有一些龟头炎病因不明确,但包皮过长,包皮垢刺激多与龟头炎的发生有关。故男性也应经常清洗下身,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刺激

  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

  (1)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在膀胱停留46h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因和标准

  2)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FP,或有泌尽系感染症状者。具备以上两条即可确诊。如无(2)则应再做尿细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细菌相同者,可确诊。

  (3)做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亦可确诊。

  (4)尿细菌数104~10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 4 ~ 105mL,可结合临床表现或做膀胱穿刺尿培养确诊。

2​女性泌尿外科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

  第一节 抗感染药

  常用抗感染药物作用机制及分类:

  1. 阻断细胞壁合成: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和杆菌肽等。

  2. 阻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如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等。

  3. 损伤细胞膜影响通透性:如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

  4. 影响叶酸代谢:如磺胺类、异烟肼、乙胺丁醇等。

  5. 阻断DNA、RNA的合成:如喹诺酮类、利福平、阿糖腺苷、新生霉素、甲硝唑等。

  第二节 利尿药

  一、利尿药的分类、作用部位及机制

  利尿药是作用于肾,增加电解质及水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临床应用很广。常用的利尿药按它们的效应力分类如下:

  1.高效利尿药 有呋塞米、依他尼酸及布美他尼等。作用于髓袢升枝粗段,能特异性地与Cl-竞争Na+ -K+-2Cl-共同转运系统的Cl-结合部位,抑制NaCl再吸收而发挥强大的利尿作用。

  2.中效利尿药 包括噻嗪类利尿药及氯酞酮等。作用于髓袢升枝粗段皮质部(远曲小管开始部位)抑制NaCl的再吸收,此段排Na+量达原尿Na+的10%~15%,尿中除含较多的Cl-及Na+外,还含K+。长期服用可致低血钾、低血镁。本类药物具有碘酰胺基的结构,对碳酸酐酶有轻度抑制作用,所以也略增加HCO3-的排泄。

  3.低效利尿药 包括留钾利尿药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

  二、利尿药的临床应用

  1.消除水肿这是利尿药的主要适应证,水肿常见于心、肝、肾性疾病,其病因及病理变化虽不相同,但基本表现均是细胞间液增加,Na+潴留是细胞间液增加的主要因素,利尿通过排Na+、排水而治疗水肿。在应用利尿药前要注意下列几点:①对基本疾病作病因治疗;②动员组织间水肿液或体腔中积液进入血液循环,便于利尿消肿。这就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并进行支持疗法等;③低盐饮食以减少体内Na+量;④注意治疗失败的可能,如观察肾小球滤过率是否下降,醛固酮分泌是否继发性增多等。

  (1)心性水肿 治疗心性水肿主要依靠改善心功能,利尿药能减少或消除水肿而降低心负荷、改善心功能。用噻嗪类利尿药,宜加用钾盐。对中度水肿可用氢氯噻嗪加留钾利尿药。对一般利尿药无效的严重水肿,可合用高效利尿药和留钾利尿药,要定期检查血钾含量。此外,利尿药的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尿液排泄速度超过水肿液进入血浆的速度,会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而降低利尿作用。

  (2)肾性水肿 急性肾炎时,一般不用利尿药,必要时用氢氯噻嗪。主要采用无盐膳食和卧床休息以消退水肿。肾病综合征时,水肿的形成与大量蛋白尿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又因循环血量减少可继发性地致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NaCl及水再吸收的增加而加重水肿。故应限水、限NaCl,并给予白蛋白以提高胶体渗透压。对高度水肿者可用噻嗪类药物加留钾利尿药。效果不明显时可用高效利尿药加留钾利尿药。

  (3)肝性水肿 肝性水肿多伴有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以开始治疗时不宜采用高效利尿药,否则将会引起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甚至因严重低血钾症而诱发肝昏迷。一般宜先用留钾利尿药,或留钾利尿药加噻嗪类利尿药,如疗效不显著,可合用留钾及高效利尿药。

  (4)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效利尿药可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治疗急性肾衰早期的少尿,能增加尿量及尿流速度,防止肾小管萎缩、坏死及急性肾衰时的无尿。呋塞米还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药后可使尿量明显增加。当肾小球滤过率降至2ml/min时,或当其他利尿药无效时,仍可有效。

  (5)急性肺水肿及脑水肿 静脉注射呋塞米等高效利尿药可发挥良好效果。能使血容量及细胞外液明显减少,进而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左室充盈压及降低肺楔压。还可通过舒张血管、增加静脉容量、降低左室舒张末压而消除肺水肿,呋塞米等促进血管扩张物前列腺素的释放,也可中介上述效应。对脑水肿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者也有良效。

  2.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3.高血压的治疗

  4.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最常用噻嗪类利尿药,用药二天排出大量Na+后见效。垂体性尿崩症,常用加压素治疗,而利尿药可作为辅助治疗,通过降低胞外容量,促进远曲小管再吸收而使尿量减少。

  5.特发性高尿钙症和钙结石 治疗量噻嗪类利尿药可使正常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高尿钙患者尿钙的排出显著降低,用于防止钙结石的形成,是因本类药物能增强远曲小管对Ca++的再吸收。

  6.高血钙症 强效利尿药抑制髓袢升枝粗段对钙的再吸收,增加钙排出而降低血钙。

  7.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 当某些药物或毒物急性中毒时,可选用高效利尿药强迫利尿,同时配合输液,使尿量在一天内达5升以上,可加速毒物排出,但这一作用仅对以原型自尿排出的药物或毒物有效。

  8.青光眼 乙酰唑胺已少作利尿药使用,但可用于治疗青光眼,因它可使眼房水生成减少而降低眼内压。

  三、常用利尿药的临床应用

  1.阿米洛利(胍酰吡嗪、氨氯吡咪、Amloride、Amipramiaide):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与氨苯蝶啶相似,在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皮质段抑制Na+-H+和Na+-K+交换,亦非通过拮抗醛固酮而起作用,为目前排钠留钾利尿药中作用最强的药物。口服后4—8小时作用达高峰,可持续24—48小时。本品增加Na+、C1-的排泄和尿酸的排泄。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除。本品能增强氢氯噻嗪和利尿酸等利尿药的作用并减少钾的丢失。一般不单独应用。本品无降压作用。1日量10—20mg,分2~3次服。

  2.氨苯喋啶(Triamterene):作用部位与螺内酯相同,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皮质段对Na+的重吸收,增加Na+、Cl-排泄而利尿,对K+ 则有潴留作用,其留钾排钠作用与螺内酯相似,但本品不是醛固酮拮抗剂。适应证:心力衰竭、肝硬化、慢性肾炎等引起的顽固性水肿或腹水,亦用于对氢氯噻嗪或螺内酯无效的病例。偶见恶心、呕吐、嗜睡、轻度腹泻、软弱、口干、光敏、过敏等不良反应。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出现血钾过高。极少出现巨红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肾结石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无尿病人禁用。口服:3次/日,50~100mg/次,饭后服。常与氢氯噻嗪合用增加疗效。注意事项:①长期应用者,应定期检查BUN。②肾脏病人、老年人、糖尿病人应特别注意高血钾问题。③服药后多数患者出现淡蓝色荧光尿。④与洋地黄合用时可使疗效降低,使血尿酸、血糖升高。⑤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时可引起急性肾衰。⑥有痛风史的病人宜慎用。

  3.螺内酯(Spironolactone安体舒通):与醛固酮有类似的化学结构,在远曲小管、集合管竞争性抑制醛固酮,从而干扰醛固酮对上述部位钠重吸收的促进作用。促进Na+和Cl-的排出而产生利尿,因Na+-K+交换机制受抑,钾的排出减少,故为留钾利尿药。本品为低效利尿剂,对继发性醛固酮升高引起的水肿有治疗效果。用于与醛固酮升高有关的顽固型水肿,如肝硬化腹水、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水肿,原发性高血压。不良反应:有轻度胃肠道症状;偶有头痛、嗜睡、发热、皮疹等;长期应用本品时,男性可出现乳房增大、阳痿;女性出现月经不规则、声音变粗等。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引起高血钾、血尿素氮升高。肾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的病人禁用。开始40~120mg/日,分3~4次口服。用药5日后,如疗效满意,继续用原量,否则可加用其他利尿药,常与氢氯噻嗪合用。注意事项:①本品有留钾作用,应慎用补钾剂。②常与氢氯噻嗪合用,增加疗效,减轻不良反应。③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4.氢氯噻嗪(Hydrochlorithiazide):为中效利尿剂。主要作用部位在髓袢升支的皮质部及远曲小管起始部位,排氯、排钠大致相等,增加钾的排泄,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有微弱抑制碳酸酐酶的作用,因而尿中HCO-丢失较轻。尚有抗利尿作用,能显著减少肾原性尿崩症的尿量。降压机制尚不清楚,降压作用较弱,但对正常血压不起作用。用于各种水肿、高血压及尿崩症。不良反应: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肝硬变患者可因低钾血症和血氨升高而诱发肝昏迷。此外,可引起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症,偶见皮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胆红素升高、过敏性皮炎。对本品过敏者、黄疸婴儿、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口服:成人25~50mg/次,25~100mg/日,每日或间日服用;小儿1~2mg/kg体重/日,1~2次/日;小于6个月的婴儿剂量可达3mg/kg体重/日。注意事项:①服用期间,应注意监测血液电解质含量。②长期服用可致电解质紊乱,故宜隔日服用或服药3~4日停药3~4日。

  5.呋塞米(Furosemide):适应证 ①水肿: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和肾疾病引起的水肿。本品是高效能利尿药,可用于其他利尿药疗效不好而急需利尿的临床情况。在成人、儿童和婴儿均可应用。注射剂可用于不能口服的病人或急需利尿的临床情况。②高血压:可单用或其他药物合用。噻嗪类无效时本品可能有效。但禁用于无尿病人及对本品过敏者。③急性肺水肿或脑水肿。④配合补液,加速某些经肾消除的毒物排泄。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厌食、胃刺激、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和胰腺炎;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听力减退、麻痹、眩晕、头痛和黄视等;血液系统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和溶血性贫血等;皮肤过敏反应:坏死性血管炎、剥脱性皮炎、多型性红斑、紫癜和光敏性皮炎等。口服一次20~40mg 一日60~120mg,长期应用时宜适当补充钾盐。孕妇禁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痛风患者及小儿慎用。不宜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合剂片:呋路米路(Frumil),含呋塞米4mg,氨氯吡咪5mg,为高效能利尿药合剂,因含保钾性利尿药,能减少低血钾发生。用法每日1片~2片。

  6. 布美他尼(Bumetamide):用于心力衰竭、肝硬化和肾脏病引起的水肿。不良反应:肌肉痉挛、眩晕、低血压、头痛等不良反应;高血糖、糖尿、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口服一次0.5~1mg 一日1~3次,长期应用时宜适当补充钾盐。孕妇禁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痛风患者及小儿慎用

3泌尿感染的西医病因病理

  泌尿感染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在内科性疾病中仅次于上尿路感染,尤其是女性的发病率高。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坠痛等表现为主。很多人不知道引起泌尿感染的原因,也没有听过专家的讲解,了解的都是道听途说的一些皮毛,下面求医专家为大家具体的讲解泌尿感染的原因,从西医的角度分析引起泌尿感染的病因病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任何致病菌侵入尿路都可引起尿路感染,其中由革兰阴性菌属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约占75%,阳性菌属约占25%.革兰阴性菌属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约占 80%,其次是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绿脓杆菌等。大肠杆菌多见于初次尿路感染、无症状性菌尿和单纯性尿路感染。革兰阳性菌属中以葡萄球菌最为常见,亦可见于粪链球菌和肠球菌。尿路感染可由一种或多种细菌引起,偶可由真菌、病毒引起。

  (2)易感因素:①尿路梗阻:各种原因引起的泌尿系道梗阻,如肾及输尿管结石、尿道狭窄、泌尿道肿瘤、前列腺肥大等均可引起尿液潴留,从而使细菌容易繁殖而发生感染。②尿路损伤:导尿、尿路器械检查等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同时易将细菌带人尿路。③尿路畸形:肾发育不全,肾盂及输尿管畸形等,均易使局部组织对细菌抵抗力降低。④女性尿路解剖生理特点:女性尿道口与肛门接近,尿道直而宽,且长度较男性短,尿道括约肌作用较弱,故细菌易沿尿道口上行至膀胱;且女性在月经期或发生妇科疾病(阴道炎、宫颈炎等)时,阴道、尿道黏膜改变而利于致病菌侵入。⑤机体抵抗力下降: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较高。⑥遗传因素所致尿路黏膜局部抗尿路感染能力缺陷(如尿路上皮细胞菌毛受体的数目多),易发尿路感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感染途径:①上行感染:为尿路感染的主要途径。绝大多数尿路感染由粪源性病原体上行经尿道、膀胱、输尿管、肾盂而到达肾脏髓质,累及单侧或双侧而发病。②血行感染:体内局部感染灶的细菌入血,通过血循环到达肾脏而引发感染,但并不多见。③淋巴道感染:考虑因右肾淋巴管与腹部、盆腔、升结肠的淋巴有沟通,这些部位有感染时,细菌从淋巴道感染肾脏,此种情况极为罕见。④直接感染:细菌从邻近器官的病灶直接入侵肾脏导致的感染,此情况亦极少见。

  (4)机体抗病能力:并非细菌进入膀胱后都引起尿路感染,这是因为人体对细菌入侵尿路有一定的自卫能力:①当尿路通畅时,尿液可将绝大部分细菌冲走;②男性在排尿终末时排泄于后尿道的前列腺液对细菌有杀灭作用;③尿路黏膜可通过其分泌有机酸和IgG、IgA及吞噬细胞的作用,起到杀菌效果;④尿液pH值低,含有高浓度尿素及有机酸,尿过于低张或高张,都不利于细菌生长。

  (5)细菌致病力:细菌进入膀胱后,是否发病,还与其致病力有关。细菌对尿路上皮细胞的吸附能力,决定了该菌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力。如大肠杆菌,能引起症状性尿路感染的仅是其少数菌株,如0、K和H血清型菌株,它们具有特殊的致病力。

  2、病理

  尿路感染的部位不同,病理解剖改变的差异很大。急性肾盂肾炎病变可为单侧或双侧,肾盂肾盏黏膜充血水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黏膜下可散在细小的炎症病灶,严重者炎症可融合成小脓疡。镜下可见病灶内有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间质内有白细胞浸润和小脓肿形成;肾小球一般形态正常。下尿路感染没有发生解剖形态的变化,只有下尿路黏膜浅表的炎症、充血,可于短期内随菌尿的消失而消退。

4女性泌尿科疾病有哪些

  女性泌尿科疾病有哪些

  1、女性泌尿科疾病有哪些

  1.1、间质性膀胱炎:因为膀胱表皮出现裂缝,使得尿液在涨尿时渗进膀胱壁,刺激表皮下的感觉神经,而发生急尿感。膀胱过动症:患者出现尿急症状,皆称之为膀胱过动症。

  1.2、尿路感染:是指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受到细菌、披衣菌、霉浆菌和鞭虫等各种微生物侵犯所引起的发炎反应。尿路结石:发生的原因有家族病史、身体疾病、尿液滞留与尿路感染、饮食习惯、尿液浓缩尿量减少、药物、手术或外伤所引起。

  1.3、膀胱阴道廔管:所谓“廔管”指的是不正常的通道,膀胱阴道廔管会让阴道的细菌引起尿路感染。尿道憩室:发生的原因为尿道旁腺管路阻塞所致,一旦形成尿道憩室容易蓄脓、破裂、结石甚至合并恶性肿瘤。

  1.4、尿道狭窄:造成尿道狭窄的原因包括尿道外伤、导尿或伤疤组织、淋病尿道感染及尿道肿瘤。大便失禁:常见原因为便秘、腹泻、肌肉损伤、神经损伤、直肠储存功能的损失、手术、直肠癌等。

  2、引起女性泌尿科疾病的原因

  2.1、解手后,用卫生纸从后往前擦拭

  女性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尿道口与肛门接近,尿道长度仅3—5厘米,直而宽,尿道括约肌作用较弱,故细菌易沿尿道口逆行至膀胱。

  2.2、性生活频繁或不注意卫生

  性生活引起的女性尿路感染较为普遍,特别是新婚女性发生率很高,一项来自台湾的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女性发生过“蜜月膀胱炎”。

  2.3、憋尿时间太久

  排尿时,尿液对尿道有冲刷作用,如长时间不排尿这种冲刷作用减少会增加细菌在尿道里滋生的风险。

  3、感染女性泌尿科疾病的症状

  3.1、下尿路感染的女性尿路感染的症状。下尿路感染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疼痛。尿道分泌物。

  3.2、上尿路感染的女性尿路感染的症状

  3.2.1、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时的表现可与急性肾盂肾炎一样,但这种女性尿路感染症状通常要轻得多,甚至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不明显。

  3.2.2、急性肾盂肾炎:这种女性尿路感染的症状起病急骤;寒战、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肾区不适;上输尿管点压痛;肋腰点压痛;肾区叩击痛。膀胱区压痛。

  3.3、女性尿路感染的症状多为尿道外口红肿,起病急,一般不发热,有排尿后痛、尿急、尿频、尿掺杂等症状。女性尿路感染症状的排尿次数为几分钟1次,排尿时伴有尿道烧灼感和疼痛,有的会射出到小腹或会阴部,掺杂的尿液中有时可见血尿。

5女性下泌尿道感染种类

  即膀胱炎和尿道炎。老年妇女易患下泌尿道感染,因为诱发因素颇多,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

  1.女性尿道外口与阴道口、肛门邻近,易被阴道炎分泌(阴道炎、子宫颈炎时)及粪便污染;

  2.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亦受雌激素作用影响的尿道上皮萎缩变薄,防御能力大大削弱,细菌容易入侵;

  3.女性尿道生来直、宽而短,长度仅3~4厘米,细菌一旦入侵,易从尿道上行进入膀胱。

  4.随着年龄的增长,膀胱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发生变化,常排尿不畅不尽。残余尿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

  急性下泌尿道感染一般起病突然,不发热,无寒颤,就是尿频、尿急与尿痛,有的排尿时连小腹部及会阴部也痛。尿量少,但浑浊,偶而还见血尿。若伴有尿潴留,常伴下腹持续性隐痛与压痛。要是并发泌尿道感染(肾盂肾炎),必然出现全身症状,像寒战、发热、腰酸和胃肠不适等等。 急性尿道和膀胱发炎时,最要紧的是卧室休息,多饮开水,增加营养并避免刺激性食物(忌辛辣、酒料)。热水坐浴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口服碱性药物(小苏打)、解痉药(颠茄酊、莨菪碱合剂、普鲁本辛等)可减轻膀胱刺激与痉挛。 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消炎抗菌药物,若处理及时,症状大多在1周左右消失。为防重复感染,平时应特别注意外阴清洁,勤换内裤。经常多饮水以利尿而起冲洗膀胱作用。 要是屡屡急性发炎,口服小量雌激素或阴道内塞入雌激素栓剂以促使尿道内、外括约肌恢复张力和上皮生长,并且增强局部抵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