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月经以外的生殖器出血称不正常出血,即非月经期阴道出血。可分为子宫内膜及子宫阴道部的出血,及阴道和外生殖器的的出血,原因有性荷尔蒙的不平衡、子宫癌、阴道及外生殖器的受伤、糜烂、发炎及息肉等等。因此,如果有月经以外的出血,应该尽早接受妇科医师的诊察。
目录
1经期出血的表现症状
1、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但周期正常。多可能是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功血,此外上避孕环者也有可能经量增多。
2、月经周期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常为功血,但应先排除子宫内膜癌。
3、长期持续阴道出血。多为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如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4、停经后不规则出血。育龄妇女多育龄妇女则多考虑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如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绝经后妇女则多有恶性肿瘤的可能。
5、性交后出血。多为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癌或粘膜下肌瘤。
6、阴道出血伴白带。多考虑为晚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伴感染。
7、阵发性阴道血水。有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可能。
8、经间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历时3-4天,血量极少时,大多为排卵期出血。
9、经前经后点滴出血。月经来潮前或后数日少量血性分泌物,一般为卵巢功能异常,亦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10、出血量不多,有些人仅是少量的咖啡色分泌物,一般持续半天或2~3天,最多不会超过7天,可伴有轻微的排卵痛和腰酸。西医叫排卵期出血,中医称之为“经间期出血”。这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脱落,引起的有规律的阴道出血。
2女性经期血量过多怎么回事?
很多女性朋友经常说发现自己月经期间的血量非常的多,不知道什么原因,很是担心,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分析一下,希望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月经周期规则,月经量明显增多(一次月经量超过200ml),盆腔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基础体温双向者,称为月经过多。除月经量多外,还可见口渴心烦、睡眠不安、气短懒言、肢体无力、头晕耳鸣、手足心热等症。
月经过多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因其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与正常月经妇女相比无明显差异,故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PGS)系列产物比例失调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E2(PGF2)与前列腺素F2α(PGF2α)及前列腺素I2(PGI2)和甲状腺素A2(TXA2)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前二者主要调节子宫肌肉的张力和收缩功能,后二者主要调节血管的舒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等,从而导致月经期出血过多。本病还同时出现纤溶酶增加,以致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增多,纤维蛋白沉积受阻,抑制了内膜血管的闭合及凝血过程,导致月经期出血过多。
月经过多,可发生于产后、人流后、置环后、扎管术后,在青春期一部分是属于无排卵性月经过多,以上一般属功能性月经过多。月经过多,可继发于器质性疾病,局部病变引起的的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宫体炎、输卵管炎等;全身性疾病,如心功能代偿不全患者,因静脉郁血致月经量过多;肝脏疾病,特别是肝硬化,因影响雌激素排泄,使子宫内膜增生而致月经增多;血液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缺铁性贫血等,因血凝机制障碍等,也会引起月经量增多。所以,月经量增多的病因复杂,需查清病因,认真对待。
通过小编上面的分享,你对于经期出现血量增多的事情是不是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那么在今后的生活当中,如果你出现了这种症状,不妨就及时的参考一下小编的方法吧!
3经期出血有血块正常吗
正常的月经血,是暗红色的、不凝固的血液。血中含有少量子宫内膜碎片、子宫颈的粘液和阴道脱落的上皮细胞。也有人有少量小的凝血块,有血块的月经,常伴有痛经。月经有血块的女性,中医认为多与血淤有关,常常有气滞血淤的表现,如颜面皮肤粗糙、无光泽、起座疮。个别患者出现颜面色素沉着,直接影响容颜美。
妇科炎症、内分泌失调,卵巢病变,月经期间吃凉的、辣的东西都会引发月经期间出现血块的现象。子宫内膜有感染的情况下,会有出血增多,血块增多、血块变大、腹痛等症状。
许多女性都遇到过月经有血块的问题,如果月经血出得快出得急,就会有血块出现,因为血量多,部分血液凝结到一起排出来,就变成了我们看起来暗红色的血块。当月经量减少时,血块也就消失了。这些血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分,跟经血一样,除了血液成分就是崩解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随之脱落的阴道上皮。
只要出血总量没超标,基本上是正常的。月经出血快慢对健康并无影响,只是“每天量多但3天结束”跟“每天量少但7天结束”的区别,这是每个人的体质、凝血功能等方面的正常差异,因此女性不必担心有血块会影响健康。
4非经期出血究竟是啥毛病
遇到排卵期出血这种情况,很多女性朋友都很恐慌。正常妇女的月经周期中,第12-14天是排卵的日期,这时由于卵泡的破裂,雌激素的起伏变化,致使血管通透性的改变而红细胞渗出血管,造成阴道少量流血,这就是排卵期出血现象。
如果您在非月经期有出血的情况,一定要先确定是不是排卵期出血!如果要明确是否为排卵期出血,可测量基础体温,观察出血与体温的关系。以免误以为是排卵期出血,而忽视了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治。排卵期出血一般量少而时间短,可不必治疗。若出血量较多,可服用止血药来控制出血。
排卵期出血有什么症状
排卵期出血有什么症状?排卵期出血的同时,可伴有下腹疼痛不适的感觉,这可能是由于排卵时盆腔内有浆膜性、血性渗出或少量血液积聚所致,一般不需要处理。如疼痛较剧又久久不能缓解者,必须请医生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上面介绍了女性排卵期出血的问题,如果您在排卵期出血千万不要紧张,如果出血过多伴随疼痛较剧烈,或者排卵期出血时间较长,必须请医生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小编提醒各位女性,一定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定期做检查,以便有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5经期出血或是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血临床上可分为两类,即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功血,患者中70%与无排卵有关,20%见于青春期,50%以上发生在45岁以上的妇女,其余见于育龄期。
正常月经周期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调节,大脑皮质控制下丘脑的功能,机体内任何因素干扰了此系统的完整性,均可导致功血。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和气候改变,营养不良,劳累过度或代谢紊乱等因素,均可通过大脑皮质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子宫内膜反应异常,其组织学变化失去规律性,可以是从增殖期到分泌期的任何一个阶段的改变。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大部分为无排卵性出血,卵泡有某种程度的发育并持续存在,但不能排卵也无黄体形成,长期受雌激素作用的子宫内膜以破绽出血或消退出血的形式出血,量的多少,持续时间长短都不确定。
功血常见于卵巢开始成熟的青春期和卵巢开始衰退的更年期。青春期时由于丘脑下部周期中枢的成熟障碍,不能引起象正常月经那样的中期lh高峰,卵泡不能排卵,故常为无排卵型功血, 更年期也常为无排卵型功血。生育年龄患功血者比较少见,可见于流产或分娩后,除无排卵型外尚可出现有排卵型功血,即卵巢所受的干扰较轻,虽也有排卵发生,但由于排卵后lh相对不足或持久分泌,使黄体发育不健全或萎缩延迟及不全。
1、无排卵型功血: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则子宫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有时先有短时间的停经,然后发生子宫出血。有时一开始表现为不规则出血。也有时周期尚准,仅表现为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出血期无下腹痛或其他不适,出血多者可出现贫血。
2、排卵型功血:1)黄体发育不健全:临床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少于28天,也有些病人经期正常,往往伴有不孕或早期流产。2)黄体萎缩不全:雌、孕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常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妇女,月经周期正常而经期延长,出血量不等,有时可在经前、经后有淋漓不断的出血,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