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老来瘦”或藏更大祸根

都说老人瘦点好,事实上真的是如此,老人瘦虽然高血压高血脂的威胁较小,但是并不代表就没有,老来瘦很可能隐藏着更大的祸患,老人们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说说关于​“老来瘦”或藏更大祸根的知识吧。

目录 老人太瘦怎么补 ​“老来瘦”或藏更大祸根 ​千金难买老来瘦?老人太瘦常见危害 老人为什么越来越瘦 老人太瘦该怎么补充营养

1老人太瘦怎么补

  营养处方:补充能量和蛋白质,特别是蛋白质营养。老年人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青壮年略高,只要肾功能允许,老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量要达到每日每公斤体重1.2-1.3克。每餐摄入25-30克蛋白质,能最大限度提高肌肉蛋白质合成。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应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30%-50%,增加奶蛋、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的等摄入。还要提高维生素d的摄入量。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老人,要增加维c、维e、类胡萝卜素、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运动处方:增加抗阻训练是防治肌肉衰减的有效方法。如使用哑铃、杠铃、拉弹力带、骑自行车、游泳、健身器械运动等。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年人,每周可进行中等强度训练150分钟,或每周大强度训练75分钟;应分次进行,每次10分钟左右。要注意平衡和柔韧性,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量力而行,避免损伤。

  老年人太瘦的话一定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不但要多吃一些高蛋白含量的食物,而且还要注意运动,千万不要觉得老年人人老了,就应该躺在床上看看电视就好,这样的话就会加速肌肉衰老,对老年人很不利,应该多运动运动,平时饭前饭后多走路等都是很不错的方法。

2​“老来瘦”或藏更大祸根

  都说老人瘦点好,事实上真的是如此,老人瘦虽然高血压高血脂的威胁较小,但是并不代表就没有,老来瘦很可能隐藏着更大的祸患,老人们你知

  都说老人瘦点好,事实上真的是如此,老人瘦虽然高血压高血脂的威胁较小,但是并不代表就没有,老来瘦很可能隐藏着更大的祸患,老人们你知道多少呢?

  “老来瘦”或许藏祸根

  自古以来,流传着“有钱难买老来瘦”的古话,可是如今这“老来瘦”还真不可忽视呢。邻居张大妈最近有些消瘦,她自己没当回事,认为是日常锻炼的成果。家人觉得这瘦的不简单,首先想到是测血糖,结果一出来,家人吓了一跳,餐后血糖25mmol/l!看着结果张大妈倒不紧张,我没啥不舒服呀。第二天她到了医院,测血糖结果还是20mmol/l,医生建议她马上住院,可张大妈坚持先回家,过两天再来。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念之差酿成了严重的后果。当天晚上,张大妈突然感觉自己右手有些麻木,不听使唤,一早醒来,不仅手和脚动不了了,连说话都不清楚了。家人急忙把她送进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张大妈被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

  家人想不通,老太太怎么一下子病的这么重?

  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尚菊菊介绍说,人类的健康生活与外环境和内环境的稳定密切相关。血糖过高破坏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平衡,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影响了各个脏器的功能。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糖尿病酮症、胰腺功能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脑血管病变、眼底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等。

  目前的专家共识认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等危证”。心脑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病因,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杀手”。糖尿病是一种以糖脂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不但可使血糖增高,而且还会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其脂肪过度氧化、分解为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形成高脂血症,加速了糖尿病人的动脉硬化。据统计,糖尿病人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0倍,并且发生年龄早,病程进展快。病变主要位于脑动脉、冠状动脉和下肢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弹性减弱,动脉内膜粗糙,易造成血小板在动脉壁上附着,所以容易发生血栓。此外,糖尿病人激素调节功能异常,生长激素增多,使血小板聚集粘附性增强,胰高血糖素增多,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这些均易导致血栓包括脑血栓的形成。

  怎样应对老人维权新难题

  一项全国范围开展的调查显示,某地2011年累计接待老年人来信来访超过3500件。数据显示,老人来信来访的内容已从传统的“退休费、财产继承、子女赡养”纠纷,转变为“替子女买房、再婚财产、精神赡养”三个方面。老年人遭遇这些维权新难题该怎样应对呢?

  替子女买房最好先公证

  不论是父母首付由子女还贷,还是共同出资买房,一旦子女出现婚变,老人权益必然会受到影响。

  年过七旬的郭松岭老两口在儿子婚后第二年便倾尽所有为儿子购买了一套房屋,并以儿子的名字办理了产权登记。谁知,2011年10月,小夫妻却因感情确已破裂而离婚,房子成了他们的争抢焦点。

  点评:在在双方争执的情况下,必须有证据证明是“一方父母出资”,还是“双方父母出资”及份额。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为了避免类似情形发生,老人在为子女买房时,最好进行公证。

  避免财产争执 再婚前书面约定

  老年人再婚的突出烦恼是因彼此子女对他们财产的态度,导致其不得安心。

  2008年元月,72岁的濮诚与比自己小4岁的关兰萍再婚。濮诚的子女提出,如果父亲去世,房子须由男方子女继承,继母须无条件搬走;关兰萍子女也提出,母亲的数十万元积蓄只能独自花费,若母亲去世,所剩积蓄须由女方子女继承。最终双方闹得不可开交。2011年11月,两位老人无奈离婚。

  点评:《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再婚老人如事先订立书面约定,由于该约定具有法律效力,既可使各自子女放心并避免争执,也可以使老人的婚姻与养老不必受各自子女的牵制和影响。

  精神赡养 花钱奖励大可不必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赡养的主要矛盾更大程度体现在精神层面上。

  年逾七旬的蒋令芳夫妇共有3个子女,由于各种理由很少回家看望父母。“谁常回来看看就可以得到奖励!”老两口无奈推出了一个“家规”,可效果并不好。2011年11月,两位老人选择了诉讼,诉求只有一个:让子女“常回家看看”。

  点评:一方面,给父母精神慰藉是子女的法定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常回家看看”是传统美德。这种美德也为法律保护,如《民法通则》第七条就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

  老人去世后——银行存款如何支取

  不久前,张某的伯父在车祸中遇难,因死得突然,未留遗嘱。张某的3个子女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一张5万元的存单,于是他们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和父亲的存单、死亡证明到银行支取,银行以手续不全拒绝付款。那么,人去世后银行存款如何取出呢?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高检察院、最高法院、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查询、停止支付和没收个人在银行存款及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过户或支付手续的联合通知》规定,存款人死亡后,继承人要支取存款,必须向银行出具自己享有其继承权的有效证明,主要是指继承证明书。

  继承证明书必须通过公证机关或者法院办理,如果几位合法继承人对死者的存款分割没有争议或者只有一个继承人,则继承人可持存单、身份证明和存款人死亡证明等材料,到当地公证处申请办理继承证明书。经公证处调查审核,符合出证条件的,才出具继承证明书。银行凭继承证明书办理存款支付或过户手续。

  如果几个合法继承人对存款的继承权发生争执的,则不能申办继承证明书,而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对死者存款的继承权归属以及各继承人应得份额问题作出裁判。裁判生效后,继承人就可以持法院的裁判文书到银行办理存款支取或者过户手续。

  《西游记》职场潜规则

  唐僧:论能力,论业务,上司不一定非得比下属强。当领导的不一定是专家,甚至有可能就是一个门外汉,关键是用人有方。唐僧虽然身无绝技,但能让自己的徒儿个个发挥特长。

  孙悟空:和对手过招,一定要有一斗到底的决心。职场里的输家,往往不是没有手段和智谋,而是开工总想回头箭。真正的赢家,永远一往直前。孙悟空之所以成为斗战胜佛,这与他对大小妖精们一斗到底的决心密不可分。

  猪八戒:有些时候,做得多不如说的多。在职场里,有些人明明做了很多,却不懂表现,以至于没人知道,甚至功劳被别人抢走,这种人就算累得半死,也往往讨不着半个好,因为上司压根看不见。猪八戒最大的长处就是会说,会多说,而且在说时会让师傅听着顺耳。

  沙僧:老实人不吃亏,但绝对多受累。从长远来看,职场中的老实人不吃亏,但绝对要多付出。西天取经,大小行李全靠沙和尚默默无闻地挑着。

  大小妖精:不是每个机会都值得尝试。在职场里,最大的问题并非是要不要往上爬,而是如何抵御诱惑。许多人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太多,不晓得如何选择。大小妖精们如果满足于吃点凡夫俗子的肉身,就不会有灭顶之灾,偏偏都想尝试着吃口唐僧肉,于是厄运难免。

  王母娘娘:老板娘有时是最得罪不得的老板。悟空在蟠桃大会上得罪了王母,才有了后来的五百年牢狱之灾。

3​千金难买老来瘦?老人太瘦常见危害

  易导致体质虚弱

  老年人太瘦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

  警惕营养不良

  瘦老人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此外,有些老年人并非天生就瘦,而是盲目推崇素食,只吃米面、蔬果、豆类等植物性食物,拒绝肉鱼禽类等动物性食物,这些老年人可能存在营养不足、能量缺乏,进而发生贫血、免疫力低下、骨质疏松等。

  易引发疼痛

  脂肪是内脏器官、皮下组织的保护器,起着衬垫支撑、缓解震动的作用。精瘦的人由于没有足够的脂肪作为骨骼的缓冲物。他们久坐时,臀部骨骼常因为被压而感到疼痛。由于脚底脂肪垫薄,走路也会觉得痛。

  瘦也可能脂肪超标

  人们总把高血脂和肥胖联系在一些,事实上,很多体重轻甚至消瘦的人,体内脂肪含量同样可能超标,并因而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风险。由于没有“胖子们”警惕性高,体重轻的老人往往犯经验主义错误,体检时甚至自动忽略血糖血脂检测项目,不能及时发现疾病苗头。建议很瘦的老人,也要定期检测血糖、血脂,并少吃油腻,每周坚持三次以上的半小时运动。

  易患皮肤病

  老年人太瘦了,由于皮肤变薄和干枯,皮脂腺分泌减少,患老年性糠疹、皮肤角化症、皮肤瘙痒症等老年性皮肤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

  会加长疾病的痊愈时间

  瘦人由于体内贮存的能量物质很少,一旦患病,往往经不起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折磨,使疾病痊愈的时间延长。

  易引起骨质疏松

  老年人太瘦还会引起一种名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疾病,成为导致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等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老人为什么越来越瘦

  一、精神情绪型消瘦

  1、遗传和内分泌因素

  2、精神因素

  3、饮食因素

  二、脾胃虚弱型消瘦

  1、胃强脾虚型:主要表现多食不胖,饭量正常但长期消瘦,可有家族史或遗传因素。

  2、脾强胃虚型:主要表现中途消瘦或间断性消瘦,食量不佳,有胃病或无胃病,厌食挑食。

  3、脾胃双虚型:主要表现为饭量不佳,厌食挑食,长期消瘦,可有家族史或遗传因素,间断性食欲正常。

  三、病理型消瘦

  1、慢性疾病型:主要表现为在患某种慢性疾病后造成长期或间断性消瘦,比如: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疾患、糖尿病等等。

  2、手术型消瘦:主要表现为在患某种手术后造成长期或间断性消瘦,比如:胃切除、胆囊切除术、消化系统手术、脏器移植手术等等。

  四、综合型消瘦

  即属于病理型消瘦又属于脾胃虚弱型消瘦的患者两种因素都具备,同时具备两种以上症状的患者统称为综合型消瘦。


5老人太瘦该怎么补充营养

  过瘦的老人如何安排饮食

  过瘦老人有两条饮食原则:

  一是摄入的能量一定要够,每餐饭量不能太少,只有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体重才会增加。

  二是所含的蛋白质要够,肌肉的合成依赖于蛋白,特别是优质蛋白,平时应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一般来讲,老年人过瘦往往与家庭饮食习惯有关,自己往往很难纠正,想要治疗少肌症,必须让营养科医生进行指导,因为并不是吃什么蛋白都能长肌肉,食用的量、时机、种类也是有讲究的,这些都需要专家的科学配比。一日三餐应做到均衡饮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必不可少,还要包含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等。

  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以下十个方面:

  1、饭菜要香。老年人的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所以,为老年人做菜尤其要注意色、香、味。

  2、质量要好。老年人体内的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因此要多吃些鸡肉、鱼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制品,这些食品所含的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3、数量要少。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应以七八分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新鲜蔬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防癌、防便秘都有重要作用。每天蔬菜的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

  5、食物要杂。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为平衡吸收营养,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如果条件允许,每天的主副食品应保持在10种左右。

  6、菜肴要淡。吃得太咸会增加心脏、肾脏的负担,容易引起血压增高。

  7、饭菜要烂。老年人的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咀嚼肌变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饭菜要做得软一些,烂一些。

  8、水果要吃。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金属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

  9、饮食要热。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如果经常吃冷食会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性地引起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健康。因此,老年人的饮食应稍热一些,以适口进食为宜。

  10、吃得要慢。细嚼慢咽能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吃得慢些还容易产生饱腹感,防止进食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