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疾病,称为“产后病”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产后,亦称“产褥期”,一般约需6周。目前根据临床实际,将产后七日内称为“新产后”。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下关于产后保健的知识吧。
目录
1产后自汗的调理食疗
1、黄芪羊肉汤
原料:黄芪 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 10克,淮山药 15克。
制作与服法:将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捞出后即用冷水
浸泡以除擅味:用砂锅将水煮开,放人羊肉和三味药同煮汤,食时调好味,可饮汤吃肉。
功能:补气固表,适用于产后气虚自汗。
2、羊肚黑豆粥
原料:羊肚 1个,黑豆 50克,黄芪 40克。
制作与服法:将羊肚剖洗干净,细切,每用 100克与黑豆,黄芪煮为粥,日服 2次。
功能:健脾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气虚产后自汗。
3、糯稻根泥鳅汤
原料:糯稻根 30克,泥鳅 90克。
制作:先将泥鳅宰杀洗净,用食汕煎至金黄。用清水 2碗煮糯稻根,煮至1碗汤时,放人泥鳅煮汤。吃时调好味,连汤带鱼同吃。
功能: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气虚产后汗出。
2产后保健 女人生完孩子竟遇这种尴尬事
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疾病,称为“产后病”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产后,亦称“产褥期”,一般约需6周。目前根据临床实际,将产后七日内称为“新产后”。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下关于产后保健的知识吧。
女人生完孩子竟遇这种尴尬事
朋友的妹妹剖腹生了个八斤重的大胖儿子,全家喜笑颜开,可是她自己却慢慢有了烦恼,产后两个月,无意中发现自己打喷嚏或大笑时偶尔会有小便漏出,起初也没在意,后来渐渐出现小便憋不住,尿频尿急,甚至尿湿裤子的尴尬情况,这位年轻妈妈开始变得忧郁内向,不想外出。后来经医生诊断,她这种情况属于怀孕引起的压力性尿失禁,也就是盆底肌出问题了。
盆底肌是什么?女性的盆底肌犹如一张"吊网",紧紧吊住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固定其正常位置,并具有多项生理功能: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增加性快感。
怀孕生产,盆底肌肉"很受伤"
十月怀胎,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向下鼓起,使身体重力轴线前移,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子宫重量日益增 加,作用在盆底肌肉上的力量也随之增大,盆底肌肉弹性极限受到挑战,因此即便选择剖宫产,也无法完全避免盆底肌肉的受伤。如果你的宝宝体重较大或是双胞 胎,盆底肌肉受压损伤会更严重。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也决定了女性容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据统计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约15%~40%。
临床医学认为产后42天,产妇回医院进行常规体检时应该同时进行盆底肌肉测试及康复治疗。如果受损的盆底肌肉不能及时恢复,出现阴道松驰、性生活不和谐、小腹坠胀感、腰酸腰痛、便秘、尿频等不适,以后进入更年期,随着整个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以上现象会更加严重,甚至出现盆腔脏器脱垂。
盆底肌肌力等级
0级:手指感觉不到阴道肌肉收缩动作
1级:能感觉到肌肉轻微收缩(蠕动),但不能持续。
2级:能明显感觉肌肉收缩,但仅能持续两秒,并能完成两次。
3级:肌肉收缩能使手指向上向前运动,持续时间可达3秒,能完成3次。
4级:肌肉收缩有力,能抵挡手指的压力,持续时间可达4秒,能完成4次。
5级:肌肉收缩有力,能持续对抗手指压力达5秒或以上,完成5次以上。
以上检测方式因为个人感觉的差异会对测评结果有所影响,医生建议使用凯格尔盆底肌训练仪进行智能检测,结果更直观有效。产后42天的产妇应进行一次盆底肌力评估,如测评结果肌力≤3级,应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及时治疗,健康领先
最好的治疗是预防。康复的最佳时间为产后42天至12个月,此时盆底肌纤维已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及时的康复治疗有效促进复原。如果你错过了最佳黄金时间也不要着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适当延长疗程,持之以恒,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若认为刚生完孩子后出现症状是正常的,以后会自行恢复,或者羞于开口由之任之,那将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常见的产后病有
产后血晕、产后痉病、产后发热、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淋痛、产后腹痛、产后身痛、产后恶露不绝、产后汗证、缺乳、产后乳汁自出、产后抑郁、产后血劳等。上述诸病,多发于新产后。历代医家将产后危急重症概括为“三病”、“三冲”,“三急”。
产后病的病因病机
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亡血伤津;二是元气受损;三是瘀血内阻;四是外感六淫或饮食防老所伤。产后病的诊断在应用四诊采集病史、体征资料,进行八钢、脏腑、气血辨证之时,还须根据新产后的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进行“三审”:即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痛,以验津液盛衰;再审乳汁行与不行,以察胃气的强弱。同时还应根据病证,了解产妇体质,产前、产时、产后情况,参以脉证,必要时配合妇科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产后病的治疗
产后病的治疗要根据亡血伤津、元气受损、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常用的具体治法有补虚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固表、调理肾肝脾等。选方用药,又须照顾气血,行气勿过于耗散,化瘀勿过于攻逐,时时顾护胃气,消导必兼扶脾,寒症不宜过用温燥,热证不宜过用寒凉;解表不过于发汗,攻里不过于削伐;掌握补虚不滞邪、攻邪不伤正的原则,勿犯虚虚实实之戒。同时应注意产后用药“三禁”,即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此外,对产后病中的危急重症,如产后血晕、产后痉病、产后发热等临证时必当详察,及时明确诊断,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救治,以免贻误病情。
产后病的调护
居室宜寒温适宜,空气流通,阳光充足,不宜关门闭户;衣着宜温凉合适,以防外感风寒中暑;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而宜消化;不宜过食生冷辛辣和肥腻煎炒之品,以免内伤脾胃;宜劳逸结合,以免耗伤气血;心情宜轻松舒畅,不宜悲恐抑郁太过,以防情志伤人。产后百日内,不宜交合,勿为夫妻生活所伤;尤宜保持外阴清洁卫生,以防病邪乘虚而入。
产后护理要注意这4个方面
第一,居室
这个时候的居室的温度是一定要适宜,而且还需要保证里面的空气是流通的、以及有充足的阳光。所使用的一些衣服和被子等等的,都是应该适时,也是应该及时的来增减,防止出现受凉或者是中暑的情况,是不可以直接的就对着风吹。
第二,个人卫生
每天都应该使用温热的毛巾来进行擦汗,坚持使用温水来进行梳洗,在梳头的时候,最好的害死可以使用木头梳子,并且使用的毛巾、盆等等的是应该专用。在饭前和喂乳的时候,都是需要洗手,还要保持衣物干净,经常的换洗。
第三,饮食要合理搭配
在这段时间的饮食,是需要讲求多样化,应该做到少食多餐,在晚上的时候,也是可以增加一次到两次。在吃的时候,应该主要的选择温软、容易消化的。应该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等的比较丰富的食物,是不可以选择生冷或者是辛辣的。对于一些大补的食物或者是药物,自己是不可以随便的食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
第四,体温和血压
这个是需要经常的观察,要是发现有异常的情况的话,就应该及时的医治。
结语:生孩子可谓是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尤其是新妈妈的产后护理,一定要小心呵护,一不小心就容易落下一辈子的病根。今天和大家介绍了新妈妈产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产后保健 产后病之产后汗证
病因病机及医治准则
本病首要病机为产后耗气伤血,气虚阳气不固,阴虚内热迫汗外出。气虚、阴虚为本病主因。医治产后汗证,气虚者,治以益气固表,和营止汗;阴虚者,治以益气养阴,生津敛汗。
1.气虚自汗证
证候:产后汗出过多,不能自止,动则加重;时有恶风身冷,气短懒言,面色晄白,厌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纤细。
治法:益气固表,和营止汗。
方药:黄芪汤。
常用药: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健脾补气固表;熟地、麦冬、大枣养血滋阴;牡蛎固涩敛汗,防风走表,助黄芪、白术以益气御风,黄芪得防风,其功宜彰。
2.阴虚盗汗证
证候:产后睡中汗出,甚则湿透衣衫,醒后即止,面色潮红,头晕耳鸣,口燥咽干,渴不思饮,或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生津敛汗。
方药:生脉散加煅牡蛎、浮小麦、山萸肉、糯稻根。
常用药:人参益气生津;麦冬、五味子、山萸肉滋阴敛汗,加牡蛎以固涩,浮小麦、糯稻根以止汗。
4新妈咪产后保健注意事项
注意1、保证吃好、休息好
由于分娩会给产妇的身心造成极度劳累,所以分娩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产妇美美地睡一觉。睡足之后,应吃些营养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月子”里和哺乳期都应吃高营养、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促使身体迅速恢复及保证乳量充足。
注意2、尽早下床活动
一般情况下,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在产生第二天就应当下床走动。也可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每天做一些简单的锻炼或产后体操,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体形。
注意3、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月子”里产妇的会阴部分泌物较多,每天应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部。
过去,有不少妇女盲目信奉“老规矩”——坐月子里不能刷牙,结果“坐”一次“月子”毁了一口牙。产妇每天应刷牙一两次,可选用软毛牙刷轻柔地刷动。每次吃过东西后,应当用温开水漱漱口。
室内温度不可太高,应常通风。过去常有将门窗紧闭,不论何时产妇都要盖厚被的说法是十分危险的,尤其是在夏季,极易造成产妇中暑。
注意4、尽早喂宝宝母乳
分娩后乳房充血膨胀明显,尽早哺乳有利于刺激乳汗的分泌,使以后的母乳喂养有个良好的开端;还要促进子宫收缩、复原。哺乳前后,产妇十分注意保持双手的清洁以及乳头、乳房的清洁卫生,防止发生乳腺感染和新生儿肠道感染。
注意5、合理安排产后性生活
恶露未干净或产后42天以内,由于子宫内的创面尚未完全修复,所以要绝对禁止性生活。
恶露干净较早的产妇,在恢复性生活时一定要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因为产褥期受孕也是常见的事,应引起重视。
注意6、按时产后检查
产后42天左右,产褥期将结束,产妇应到医院作一次产后检查,以了解身体的恢复状况。
注意7、不要吹风、受凉
如果室内温度过高,产妇可以适当使用空调,室温一般以25~28摄氏度为宜,但应注意空调的风不可以直接吹到产妇。产妇应穿长袖衣和长裤,最好还穿上一双薄袜子。产妇坐月子期间不可碰冷水,以防受凉或产生酸痛的现象。
5孕妇产后第1周保健指导
1、放松心情,安静休息
产后的第一天,由于分娩体力的消耗,妈妈大都会感到精疲力竭,所以应尽量放松心情安静地休息,最好能好好地睡一觉。
2、适当进食,补充营养
产后应注意营养的补充,多喝一些流质或半流质,帮助体力的恢复;由于疲劳和身体消耗,如果产妇不想吃东西也不必勉强;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水分,这会有利于母乳的分泌。一般来说。对没有异常情况的新妈妈,现在没有什么忌口的食物,只是要少吃辛辣的食品,以免大便干燥。
3、清洁身体,保持卫生
产后妈妈的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多汗,如果房间里有空调可以进行淋浴,但不能洗外阴,护理人员会对外阴做局部清洁。
4、按摩和清洁乳房
产后的第3、4天,你的乳房开始感到发胀,应随时按摩和清洁乳房;同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喂哺宝宝,每次喂奶后应将残留的乳汁吸出来,防止乳汁淤积并促进乳汁分泌;你现在还应向医护人员学习如何为宝宝换尿布、洗澡、喂哺等。
5、慢慢下床走动
顺产的产妇如无异常情况可在产后8~12小时左右试着慢慢下床走动,或去卫生间排便、处理恶露等。由于产后身体还很虚弱,活动不宜过度、过多,以不疲劳为原则。
6、做好出院准备
在产后第5~7天,会阴伤口已经拆线,你就要出院了。这时,你要接受医生为你做的一些检查,包括子宫的收缩、恶露的变化、会阴伤口的愈合情况等。出院前,你最好向医护人员和有经验的妈妈们讨教一下关于宝宝喂养和产后护理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