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内科

新生儿护理准则

对于新生儿来说,父母在照顾的时候总显得笨手笨脚的。而新爸爸新妈妈们也想照顾好新生宝宝,但是他们却没有任何照顾孩子的经验。那么我们应该帮助新父母们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呢?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目录 新生儿护理准则 新生儿护理的四大误区 护理新生儿新妈需牢记10大禁忌 新生儿护理要注意什么 新生儿护理知识之喂养篇

1新生儿护理准则

  1.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刚出生的宝贝大多数时间都是躺在床上,妈咪要时刻注意观察,不要让阳光直射到宝贝的眼睛。

  2.单独的小床

  宝贝要有自己单独的小床,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不小心压到宝贝,而且避免宝贝睡在大人旁边,呼吸的都是大人呼出的废气,宝贝自己睡,对宝贝的健康更有利。

  3.舒适的居室环境

  要给宝贝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宝贝的房间应该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冬季也应该保证每天通风换气两次。房间的温度应该保持在22℃-25℃之间,空气湿度应该在60%左右,如果是冬、春比较干燥的季节,应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

  4.不需要用枕头

  宝贝在出生后3个月之内不需要枕头,因为新生儿的颈椎是直的,还没有形成生理弯曲,所以不需要枕头支撑。不过刚出生的宝贝爱出汗,也会经常溢奶,为了便于清洁,可以将毛巾对折,枕在宝贝头下。

  5.选择纯棉衣物

  宝贝的衣物和被褥都应该选用纯棉制品,不仅舒适,而且透气性好。两个月内的宝贝可以不穿裤子,用一条纯棉或者纱布包单将宝贝从腋下一直到脚裹住,既保暖,又方便妈咪及时清洁宝贝的小屁屁。

  6.衣服单独清洗

  宝贝的衣物每天都需要更换,有时候一天要换好几身,所以清洗宝贝衣物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宝贝的衣服要和大人的衣服分开清洗,并且选用专门为婴儿设计的洗衣液,每次洗完最好都能在阳光下晾晒。

  7.勤洗小屁屁

  每次为宝贝换纸尿裤或者尿布后,都要用婴儿湿巾擦拭宝贝的小屁屁,尤其是女宝宝,要从前向后擦,防止细菌进入尿道,引发感染。如果宝贝拉臭臭了,最好用清水清洗,并且及时涂护臀膏,防止发生尿布疹。

  8.巧用布尿布

  如果用传统布尿布,应该选用柔软的棉布或者纱布,并且要经常煮沸消毒。为了清洗尿布更方便,可以配合使用隔尿垫巾,这样即使宝贝拉臭臭了,尿布也不会被污染,扔掉隔尿垫巾,尿布很容易就洗干净了。

  9.不要忽视清洁乳头

  母乳喂养的妈咪在每次喂奶前都应该清洁乳头,现在市场上有专门的乳房清洁湿巾,很方便。喂奶前最好热敷乳房3-5分钟,并且按摩一下乳房,这样更利于促进乳汁分泌。喂宝贝吃奶,应该吸空一侧乳房再吃另一侧,这样才能刺激分泌更多乳汁。

  10.奶瓶要消毒后再使用

  如果宝贝喝配方奶,一定要注意奶瓶的清洁。最好多准备几个奶瓶,保证每次吃奶都使用消过毒的奶瓶。使用过的奶瓶每天晚上集中清洗消毒。消毒奶瓶最好用专用的消毒锅,便于控制时间和温度,不过也可以用普通锅替代,每次蒸或者煮10-15分钟达到消毒的目的。

  11.每天都要洗澡

  宝贝的新陈代谢比较快,所以应该给宝贝每天都洗澡,冬天出生的宝贝也不例外。给宝贝洗澡的水温不能太高,应该保证在38℃-40℃之间。最好准备一个专用的水温计,能准确地测量水温。或者妈咪用肘部试一下水温,因为用手测量水温不准确,可能会烫到宝贝。

  12.喂宝贝喝白水

  纯母乳喂养的宝贝在4个月之前不需要再额外喂水。如果宝贝吃配方奶,那么应该在两顿奶之间喂一次白开水。在夏季,宝贝需要补充的水分更多,要注意多给宝贝喝水。对于宝贝来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当然也可以给宝贝喝一些新鲜果汁,不过尽量不要给宝贝喝太甜的水。

  13.及早出去晒太阳

  夏季出生的宝贝在出生半个月后就可以出去晒太阳。选择没风的时候带到户外,刚开始出去的时间可以稍短一些。尽量让宝贝的皮肤露出来,不过要注意别让阳光直射到宝贝身体。其他季节出生的宝贝在满月后,如果天气好也可以出去。

  14.勤剪指甲

  宝贝的指甲可能生下来就已经很长,有些妈咪怕宝贝抓伤自己,给宝贝戴上小手套,这样是不对的。应该为宝贝准备一把专用的婴儿指甲剪刀,在宝贝睡觉的时候就可以很细心地为宝贝剪指甲了。剪完之后要检查一下是否有方角或者尖锐的地方,如果有要修剪打磨光滑,这样宝贝再挥舞小手的时候就不会再抓伤自己了。新妈咪还要注意,宝贝的脚趾甲也要经常剪哟。

  15.吃奶后要拍嗝

  新生宝贝吐奶是很常见的现象,这种情况一直要持续到宝贝3-4个月大,当贲门的收缩功能发育成熟,吐奶的次数就会逐渐减少。为了防止宝贝吐奶,每次喂完奶后应该竖着抱起宝贝,让宝贝的小脑袋靠在妈咪的肩膀上,然后轻轻地拍打宝贝背部,直到听到宝贝打嗝为止,如果宝贝一直不打嗝,还可以按摩宝贝的后背。另外,如果宝贝吃奶瓶,注意选择合适大小的奶嘴,防止宝贝吸入过多空气。现在,很多新型奶瓶已经有了减少吸入空气的设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宝贝减少吐奶。

  16.鼻孔不要随便抠

  新生宝贝的鼻腔狭窄,鼻窦还没有发育成熟,鼻腔黏膜又特别敏感,每天都会有分泌物,所以容易出现流鼻涕、鼻塞的现象。如果宝贝的鼻腔有鼻痂,千万不能使劲抠,因为宝贝的鼻腔黏膜很脆弱,极易受伤害。如果需要清理宝贝的小鼻子,可以使用吸鼻器,或者先给宝贝鼻子里喷上婴儿专用滴鼻剂或者滴一滴植物油,等鼻痂软化后再轻轻用棉签擦出。

  17.坚持做抚触

  要坚持给宝贝做抚触,2个月以后可以由妈咪来给宝贝做被动体操。抚触能促进宝贝的神经发育系统,增强宝贝的机体免疫力,减轻宝贝的焦虑感,对宝贝独立自信的性格形成很有帮助。经常给1岁以下活动量较少的宝贝做被动体操,可以帮助宝贝增强肌肉和骨骼发育,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预防疾病。抚触和被动体操可以固定在每天给宝贝洗完澡之后做,每次10-15分钟。冬季要注意保证室内温度,不要让小宝贝着凉。妈咪要注意做抚触和被动体操时手法要轻柔,不要留长指甲,以免伤到宝贝。

  18.听觉训练

  要充分利用宝贝难得的醒着的时候,可以给宝贝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者柔和地和宝贝说说话,帮宝贝尽快适应这个新鲜世界。也可以用带响声的玩具,比如摇铃、拨浪鼓,各种能发出声响的悬挂玩具等逗引宝贝,引导宝贝转头寻找声源。不过要注意,新生宝贝的听觉很敏感,所以逗引宝贝的声音一定要轻柔,以免影响宝贝的听力。

  19.视觉训练

  为了促进宝贝的视觉发育,可以在宝贝的小床周围挂一些色彩鲜艳的床挂。刚出生的宝贝对黑、白、红三色比较敏感。一些规则的、对比强烈的图案比较能吸引宝贝的注意力,比如黑白格子、黑白条纹、同心圆都可以促进宝贝视觉的分辨能力。还有红色的球宝贝也很喜欢,可以每天训练宝贝做追视训练,方法是,把球放在离宝贝20厘米左右远的地方让宝贝看,然后慢慢移动,让宝贝的目光随着球移动。这个训练还能训练宝贝的注意力。

  20.脐部护理

  宝贝的脐带应该在出生后7-10天脱落。脐部护理的关键是清洁和保持干燥,所以在脐带脱落前,注意不要把宝贝的排泄物接触到脐部,而且每次洗澡后都要及时进行脐部护理。方法是,用消毒棉签蘸75%酒精清洁脐部,注意要从脐根部呈螺旋动作向四周擦拭,不能无规则地乱擦,那样容易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部,引发感染。脐带脱落后,脐部清洁步骤最好仍坚持一段时间。

2新生儿护理的四大误区

  新生儿不可随意用药

  宝宝出生之后,家里有老人的,就会有各种“偏方”,如为了给新生儿去黄疸要喂宝宝吃哪个药,为了防止新生儿上火又要给宝宝吃哪个药。身边太多这样的案例,很多时候老年人总是以过来人自居,这时候新手爸妈没经验,就会不知道怎么办。谷雨老师教大家一个办法,新手爸妈可以在医生查房的时候故意装作不懂的样子,询问医生,问问到底要不要给宝宝吃这个或那个药,征求医生的意见。医生肯定会第一时间制止,并且告诉你们理由的。相信用医生来“压”家里的老人,老人们再固执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在老年人心中医生都是更权威的。

  尽早发现宝宝视力问题

  宝宝出生之后,对那些双方眼睛都近视的家长来说,就会特别顾虑宝宝的视力问题。毕竟爸妈近视度数高宝宝就会有先天性近视的可能。谷雨老师这里想说的是,新手爸妈不用太过担心,宝宝出生之后,只要是在正规医院生产的,医生会在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之内就检查宝宝的视力问题。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视力检查需要家长配合,也是自费的,家长只要听从医生建议,按时带宝宝去做检查就可以,如果发现问题医生也会第一时间告知家长的。

  正确对待新生儿啼哭

  去过医院产休区的都知道,那里一天24小时每时每刻都有新生儿的啼哭,新手爸妈需要明确的是新生儿啼哭是很正常的现象。家长们不用太过担心,毕竟一个个的小生命初来到这个世上,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还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家长需要做的是要有耐心,尽可能地照顾好宝宝。

  新生儿睡眠问题

  宝宝刚出生,外界环境和他们在妈妈肚里时会有很大差别,一开始宝宝的睡眠也没有规律,什么时候睡、睡眠时间长短,都没规律可循,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还有的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会睡反觉,家长们也不用苦恼,一段时间之后,宝宝的作息就会恢复正常的,家长只需要在宝宝有睡意的时候就让他们睡。切不可为了纠正宝宝的睡眠问题,听信太多的偏方。

3护理新生儿新妈需牢记10大禁忌

  一不能当面吹风扇

  半岁大的妞妞熟睡时,一只眼睛竟然微睁,吓坏家里大人。经医院确诊后为面瘫。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天热长时间吹空调、吹电扇的人多了,神经内科门诊的“面具脸”也多了。而妞妞的面瘫,吹冷风是重要诱因。

  记得小时候上学我就在电扇下面,吹久了头痛头晕,结果长大后有后遗症了,从来不敢久吹电扇。所以这里也提醒大家,夏季,无论使用风扇还是空调,都不要对着面部直吹,也不要长时间吹,尤其是对孩子们。

  二忌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

  另外,夏季来临,串空调病的人也多了起来,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发热、盗汗、身子发虚,由于这些症状,大家往往将“空调病”误认为感冒。

  宝宝毛孔对于冷热比较敏感,所以不要让宝宝整天都待在空调房间里,每天清晨和黄昏室外气温较低时,最好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可让宝宝呼吸新鲜空气,进行日光浴,加强身体的适应能力。

  如果要吹空调,一注意不要温度过低,二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三注意室内通风,四观察宝宝情况,测测体温。

  三洗澡不能水温太高

  夏季给宝宝洗澡竟然也有烫伤的事情发生。最近一新闻有婴儿出生两天在妇幼院洗澡,结果全身被烫伤43%,一般来说,冬天天气转冷,大人害怕孩子着凉会提高水温,但这个事件提醒我们,给宝宝洗澡,水温永远不要过高,过高的水温会破坏宝宝的皮肤屏障功能,把宝宝皮肤表面的皮脂洗脱,缺少皮脂的保护,水分极容易丢失,造成皮肤的干燥,脱屑。对于婴幼儿来说,这种情况会更明显突出。过高的温度对于患有湿疹的宝宝来说,还会加重瘙痒和不适。

  一般来说,最适宜的温度在38度左右。另外,夏天洗澡时忌过多用使用清洁香皂等,如果经常洗澡,只用沐浴露冲洗就好。

  四不直接吃冰箱冷藏食品

  夏天高温,很多人喜欢把食品放到冰箱冷藏,但是,很多人懒于给冰箱消毒,于是冰箱反而成了一些细菌的繁衍地。因为冰箱的冷藏和冷冻,只是为了抑制、放缓细菌繁殖,并不能消灭细菌,尤其是冷藏条件下,冰箱有可能成为细菌的温床。所以一些水果或熟食,如果直接或恢复到常温后给孩子食用,则会导致肠胃腹泻等问题。

  所以提醒大家,冰箱储存食物时,保鲜膜最好包两层,或者使用密封袋,以防交叉感染。虽然冰箱门上有专门储存鸡蛋的小格子,但鸡蛋最好不要放在这里,应该先装在纸盒里,再冷藏。新鲜农产品储存前,有的为了保鲜可以不清洗,但一定要放在能进空气的塑料袋里储存。

  五忌给宝宝喝冰水

  宝贝的胃肠功能处在发育期,并不是很完善,即使天气再热,也不要给宝贝喝冰水,这样会刺激宝贝的肠胃,造成胃肠疾病,也容易使宝贝腹泻。

  经过证实,喝冰水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起不到降温的作用,冰水只能暂时让人觉得舒服一些,过后依然会觉得热,宝贝补水的最好办法就是喝白开水,即使是温开水也一样可以达到降温解暑的作用。

  六外出忌戴墨镜

  虽然有专家表示,宝宝比成人更需要戴上墨镜保护眼睛,以免受太阳的紫外线伤害,原因是宝宝的瞳孔较大,晶体太透明,阻挡紫外线作用弱,容易被光线渗透导致紫外线所致视网膜病变。但是对健康宝宝来说,由紫外线导致视网膜的变化,很快会因细胞再生的力量而复原。

  另外,现在市面上几乎买不到专门给宝宝戴的合格的墨镜,有鉴于此,最好还是也别因为耍酷而给宝宝戴墨镜了。宝宝出门,准备好遮阳帽、遮阳伞等,只要避免太阳光线直射眼睛就好了。

  七忌拿饮料当水喝

  夏天,有很多父母喜欢用饮料代替水来饮用,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只喝饮料不喝水对健康十分不利。各种饮料如汽水、果汁、可乐等含较多的糖分及电解质,过多摄入除了对孩子的牙齿发育不利,还会影响到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引起超重和肥胖。从营养学观点看,白开水对健康最有益。白开水进入人体后可立即进行新陈代谢,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体内毒素的功能。

  另外,不用拿饮料当水喝,还在于一饮料不能补水,它要消耗水,特别是可乐,里面含有咖啡因,咖啡因会促进利尿,所以它排尿会增加,二饮料含有各种各样添加剂。三饮料糖分过高。四饮料有酸性。所有这些对身体都不是特别好,所以最好不要超过每天的总饮水量的20%。

  八驱蚊忌用化学制品

  虽然很多电蚊香,蚊香片或驱蚊液都标明无毒,但实际上是在国家标准以内的低毒,而宝宝太小,抵抗力弱,因此或多或少都会有伤害,所以不建议直接给宝宝使用。如果非要用,可以先灭蚊,留有足够的通风时间,然后再让宝宝居住。另外,一些防蚊液也要注意选择,如果有过敏反应,或者浑身发痒,也要马上停用。

  夏天让宝宝远离蚊子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便宜而环保的蚊帐了。

  九慎用痱子粉

  夏季里宝宝很容易出痱子,很多妈妈都是给宝宝用痱子粉,其实给宝宝洗澡才是预防痱子的好方法。夏季宝宝总是爱出一身汗,用痱子粉这时就开始和泥了,被浸湿的痱子粉就会糊在皮肤上,刺激皮肤,痱子粉中的化学成份就会进入到皮肤中。所以夏天要慎用痱子粉。

  十忌不讲卫生

  虽然讲究卫生的生活习惯已深入人心,但最近有个一岁女童的左眼里取出9条活虫!看完新闻我都觉得眼睛不舒服了。原来这是不讲卫生所致,专家说,这叫结膜吸吮线虫,主要是夏天的果蝇叮吸人的眼睛及动物眼睛放出幼虫寄生而成,一般如狗猫等宠物是传染源。所以,在此提醒有宠物的家庭要定期为狗猫驱虫,也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

4新生儿护理要注意什么

  1、保暖

  为新生儿做检查及护理时,必须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而在24℃~25℃,身体只需通过血管舒缩的变化即可维持正常体温,不需出汗散热或加速代谢产热,此温度最有利新生儿健康。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2、预防感染护理

  新生儿时,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如新生儿发生传染病时,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隔离观察。

  3、皮肤护理

  给新生儿洗澡,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用干软毛巾将身上的水吸干,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

  4、体位

  除妈妈抱起喂奶外,新生儿整日卧床休息。应保证有足够睡眠时间,每日在20小时以上。最好采取侧卧位,尤其喂奶后应向右侧卧,平时采取左侧卧。经常变换体位,可防止睡偏头。仰卧不安全,此种体位,如漾奶时,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头,如枕时枕头的高度应大致同肩宽,更不能用硬枕头来矫正头形。

  5.注意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要特别注意两个因素:第一是通风因素。新生儿的居住环境要求有适当的通风气流,同时要避免传统房屋坐南朝北格局的穿堂风;第二是噪音因素。高分贝、刺耳噪音要注意隔离,以免对宝宝的听觉器官造成伤害。

  6、五官护理

  应注意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于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可经常用劲擦洗口腔,更不可用针、特别是不洁针去挑碾牙龈上的小白点——上皮小珠(俗称“马牙”或“板牙”),以防细菌由此处进人体内而引起败血症。

  7、湿疹护理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复杂的皮肤炎症,是婴儿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病因一般认为与遗传、过敏体质、神经功能及物理因素等有关。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强碱性肥皂、营养过剩、以及肠内异常发酵等也可引起本病。母体雄激素通过胎盆传给脂儿,致使新生儿皮脂增多,亦易致脂溢性湿疹。

  新生儿的护理还是有很多注意事项,各位准爸爸妈妈一定要多了解,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处理,在护理方面还可以多咨询医生,努力让宝宝健康成长。

5新生儿护理知识之喂养篇

  吃的好,宝宝才能快高长大。新生儿喂养是新妈妈必需掌握的一门学问,其中包括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营养等的知识和技巧,还有一些如打嗝、吐奶、呛奶等等特殊情况的紧急处理。

  母乳喂养:母乳,是妈妈送给新生儿最珍贵的礼物。如何让新生儿吃上最优质的母乳?这需要妈妈在母乳喂养时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步骤,还要留意哺乳期内的一些饮食秘诀与禁忌等。为了新生儿健康,母乳喂养的妈妈可得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人工喂养:人工喂养是当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新生儿时,可选用牛、羊乳等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人工喂养需要适量而定,否则不利于婴儿发育。

  混合喂养:混合喂养是在确定母乳不足的情况下,以其它乳类或代乳品来补充喂养新生儿,使新生儿吃饱,维持他的正常生长发育。混合喂养虽然不如母乳喂养好,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妈妈的乳房按时受到新生儿吸吮的刺激,从而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新生儿每天能吃到2-3次母乳,对新生儿的健康仍然有很多好处。

  新生儿打嗝:新妈妈会发现,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很容易打嗝。这有可能是由于护理不当而造成。例如喂奶姿势不正确,或者是喂完奶后没有给新生儿拍嗝等其他原因。当新生儿吃完奶后,妈妈不妨给新生儿拍拍背,这样就不会打嗝了。

  新生儿吐奶:新生儿吐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如果妈妈发现宝新生儿吐奶的时间一般在喂奶后的1个小时之内,而且新生儿也不会觉得很辛苦,那就是普通的吐奶现象,主要是由于妈妈喂养不当所造成的。所以妈妈要科学喂养和加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