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

很多女性都被子宫脱垂锁困扰着,所以有很多的女性朋友们提出治疗子宫脱垂的方法是什么,所以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接下来大家就来听听小编对这一问题做的简单的介绍吧!子宫脱垂是很多女性都患有的妇科疾病。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那么对于治疗子宫脱垂的方法有以下介绍。

目录 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 子宫脱垂与生孩子有关吗 子宫脱垂的护理 子宫下垂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子宫下垂的检查

1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

  (一)、子宫托疗法

  1.子宫托及其作用

  子宫托很早就被用来治疗子宫脱垂。经各省市在防治子宫脱垂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已收到较好效果。此法简便易行,能使患者自行掌握,很受广大农村病人的欢迎,可用于各度子宫脱垂。子宫托种类繁多,目前常用的子宫托为塑料制蘑菇式。按托盘大小发为大、中、小3号(直径或横径分别为6、5、4cm)。托盘又分为圆形与椭圆形两种。使用最多的为中号。托柄长约5cm,向前弯曲以适合阴道弯曲度。

  子宫托治疗在于利用肛提肌的耻骨尾骨肌束将子宫托盘支撑于阴道穹窿部,阻止子宫颈下降,维持子宫颈在坐骨肌水平,托柄平阴道口。轻症者,无须另加其他支持物,若阴道过于松弛,则须用月经带支持托柄,或在托柄上端穿带或塑料绳,前后固定于腰带上,以免掉出。

  2.托号选择

  以稍大于生殖(耻骨尾骨肌)裂隙为宜,一般裂隙横径以4厘米最多,故多采用中号子宫托。经过一段时间,耻骨尾骨肌逐渐恢复其弹力,脱出部复位后组织水肿消失,重量减轻,子宫即可不再脱出。

  3.使用时间

  一般晨起劳动前放托,晚间取出,洗净。月经期最好不用。塑料托表面光滑,遇酸碱不易变质,对组织刺激性小。上托后,症状即消失,可参加各项劳动而无痛苦。如能配合针灸、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重症子宫脱垂阴道过度松弛者不宜用托。

  4.放托方法

  先将手洗净,病人半卧于床上或蹲在地上,两腿分开,一手握托柄,将托柄靠近会阴肛门处,使托盘取水平位进入阴道。如为椭圆形托,须使托盘的窄端先进入阴道口内,逐渐将托柄向上旋转,使托盘全部进入阴道内,再转动托柄使其弯度向前。

  5.取托

  睡前用手指捏住托柄,边向外拉边向肛门一侧压抵,托盘即自阴道滑出。可用温水洗净托,拭干后,包好以便再用。

  综上所述:以上是关于治疗子宫脱垂的方法的介绍,治疗子宫脱垂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女性还应定期的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防止其他疾病发生。

2子宫脱垂与生孩子有关吗

  子宫脱垂与生孩子有关吗?子宫脱垂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专家表示,子宫脱垂最直接的与生孩子有关,专家讲到子宫脱垂是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据统计生产后的妇女约1/4患有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其中10%却无自觉症状。有的患者,小腹、阴道、会阴部有压迫和下坠感,自觉肿物从阴道脱出,开始时仅在行走或劳动时症状加重,卧床后消失。继之肿物终日脱出在阴道外,需用手还纳方能复位。多数伴有排尿不畅或尿失禁。容易反复感染阴道炎和尿道炎, 经常会觉得下背部疼痛,阴道松弛重者伴性交痛性生活质量下降…… 以上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加重,严重影响到女性的身心健康,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

  子宫脱垂的发病主要原因多由产伤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和中老年妇女激素下降等引起。分娩过程中,宫口未开全时过早用力,会阴撕裂未及时修补及难产处理不当,使阴道变宽松弛。子宫韧带和盆底组织的过度伸展或撕裂损伤使其弹性减弱,造成支持子宫的盆底组织松弛,丧失了提升和支托功能。也有些是产后过早负重,在盆底组织未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增加腹压容易造成子宫脱垂。

  以上内容是对“子宫脱垂与生孩子有关吗?”的简单介绍,希望对女性朋友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子宫脱垂方面的内容,请登录有问必答网进行提问,我们有专业的医生为您解答。

3子宫脱垂的护理

  子宫脱垂的护理方法1.注意孕期卫生,定期做产前检查,及时纠正异常胎位,以防发生难产。

  子宫脱垂的护理方法2.生产时要用新法接生,保护好会阴,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有损伤,要及时缝合修补。

  子宫脱垂的护理方法3.在产褥期及流产后,饮食上要做到营养丰富、多样化、易消化,促进盆底肌肉组织力量的恢复和子宫复旧。同时应当适当休息,尤其是在产后6周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其他可以大大增加腹压的劳动如提、挑、背、蹲等,并保持大便通畅,因为这些因素都可使未复原的子宫下垂而脱出阴道外。

  子宫脱垂的护理方法4.哺乳期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年,以免子宫及周围支持组织萎缩。

  子宫脱垂的护理方法5.促进子宫收缩,积极纠正和治疗产后子宫后位和复旧不良。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做提肛动作:平卧或坐或立均可,全身放松,将舌尖轻抵上胯牙与颁交并处,双唇轻闭,配合吸气时向上提收肛门,就象大便完了时收缩肛门那样;继而放松,一紧一松,交替进行,放松时配合呼气。也可以不配合呼吸而随意收缩和放松肛门,无论坐、卧;站立各种姿势,每天2一多次,每次—15分钟。

  (2)膝胸卧位;俯卧床上,:双脚并拢,把臀部拾高。双手举过头部并将手臂平放在床上,头侧向在左边。每天2次,每次15分钟。

  (3)做下蹲动作:这有利于子宫收缩。方法如下:双采扶住床边,双脚并拢,作下蹲与起立动作。每天1—2次,每次5—15回。但必须注意不要长时间保持下蹲姿势;否则反而会导致子宫脱垂。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慢性咳嗽等疾病,饮食上可多吃水果、新鲜蔬菜、蜂蜜等。

  6.更年期妇女由于肌张力低下,也会发生子宫脱垂,所以应当特别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早衰,同时注意加强营养。

  7.食药预防。产后体质虚弱,除了实行一般的预防措施外,合理适当地应用饮食及药物预防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4子宫下垂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子宫下垂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一、粘膜下肌瘤 在脱出物上找不到宫口,前后阴道壁不脱出,手插入阴道内可触到子宫颈。

  二、子宫颈延长症 多为未产妇。前后阴道壁不脱出,前后穹窿部很高,子宫体仍在盆腔之内,仅子宫颈极度延长如柱状,突出于阴道口外。

  三、慢性子宫内翻症 在肿块上找不到子宫口,但可找到两侧输卵管入口的凹陷,表面为红色粘膜,易出血,三合诊舅腔内空虚,触不到子宫体。

  四、阴道壁囊肿或肌瘤 常可误诊为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经检查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向上方,而肿物与宫颈无关。

  子宫脱垂引起的症状基于子宫是女性在娠期哺育胎儿的袋状组织,在平时是固定于骨盆腔内,但是一旦因各种原因下垂之后就会引起各种不适的症状。包括:

  1.骨盆腔有压力感,下腹有重坠的感觉。

  2.感到下背部疼痛。

  3.性交时感到疼痛。

  4.因子宫前有膀胱后有直肠,所以一旦下垂可能发生排尿或排便的障碍。

  5.严重患者会感到下体有突出物。

  6.严重患者因子宫脱垂发生步行困难。

5子宫下垂的检查

  嘱患者不解小便,取膀胱截石术位。检查时先让病人咳嗽或迸气以增加腹压,观察有无尿液自尿道口溢出,以判明是否有张力性尿失禁,然后排空膀胱,进行妇科检查。

  首先注意在不用力情况下,阴道壁脱垂及子宫脱垂的情况。并注意外阴情况及会阴破裂程度。

  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壁及宫颈有无溃烂,有无子宫直肠窝疝。内诊时应注意两侧肛提肌情况,确定肛提肌裂隙宽度,宫颈位置,然后明确子宫大小,在盆腔中的位置及附件有无炎症或肿瘤。

  最后嘱患者运用腹压,必要时可取蹲位,使子宫脱出再进行扪诊,以确定子宫脱垂的程度。

疾病百科 | 子宫脱垂

挂号科室:妇科

温馨提示:
注意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历史考证本病早在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篇内就专门列有“阴挺出下脱候”及有关论述。《妇人大全良方》曰:“妇人阴挺下脱,或因脑络损伤,或因子脏虚冷,或因分娩用力所致。”又言:“产后阴脱,玉门不闭,因坐产努力,举动房劳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女性人群 常见症状:腰骶部酸痛、尿失禁、白带增多、痛经、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带血性分泌物[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