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monilial or mycotic vaginitis)由霉菌感染引起。其发病率已高于于滴虫性阴道炎。医学上把霉菌感染称为是念珠菌的感染,因此霉菌性阴道炎也称念珠菌性阴道炎多见于幼女、孕妇、糖尿病患者,以及绝经后曾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男女生殖器疾病,本病在妇女中容易传播,其主要症状就是白带多,阴部瘙痒等,而且还有一部分妇女虽为霉菌携带者,但却没有任何临床表现。
目录
1霉菌性阴道炎如何治疗
如果得了霉菌性阴道炎,第一步就是晚上用二合一的洁尔阴洗液清洗。各大药房都有售。
再用妇炎灵栓,于睡觉前用手将栓剂放入阴道。平躺不要再起身。
再服用妇科止带片,用于餐后服用。必须三种同时用效果会更好,大概7到10天就能好。
平时一定要注意卫生清洁,尤其是内裤,一定要和其它衣物分开洗,最好是用开水烫下,在太阳下暴晒,千万不要阴干,这样容易滋生细菌。
现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洗澡很方便,最好是天天洗澡,一定要保持下身干燥。洗洗更健康哦。
夫妻双方都要注意卫生清洁,尤其是男士,一定要清洗手和下体。
在得病期间不要同房,以免传染后,形成乒乓效应。
注意事项
男女双方一定要注意卫生清洁哦。
2霉菌性阴道炎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生殖器念珠菌病是由于湿热在体内蕴结,加上外受毒邪所致。湿热是内因,而毒邪是外因,内因、外因相互作用使病情缠绵。日久湿热之邪必然要伤阴,出现阴伤、湿热阻滞的虚实夹杂的证候。中医治病特别注意不同的证候和不同的体质,给予不同的药物。一般讲,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以阴痒、白带增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故中医又称本病为带下病、阴痒病,临床上常根据白带的量、色、气味及全身状况予以辨证施治,一般分为阴虚内热证、肝胆湿热证和脾虚湿热证三型论治。
1、肝肾阴虚: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白带淡白或淡黄,量少,偶有瘙痒,伴见心烦口渴,手心发热等。中医认为由于病程日久损伤肝肾,耗伤阴液,致使肝肾阴亏,治疗霉菌性阴炎当以滋补肝肾,杀虫止痒,方以六味地黄汤加减。
2、湿毒蕴结:主要症状为带下量多,色黄白,如豆渣样,有臭味,或带下夹有血丝,阴部瘙痒,甚至红肿,溃烂,尿频、尿急、尿痛,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脉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蕴结日久,致使生虫成毒。湿毒蕴结伤及阴部出现诸多症状。治疗湿毒蕴结型霉菌性阴炎宜清热除湿、解毒止痒。
3、脾虚湿热证症见带下清稀如水样,量多色白,绵绵不多,无臭,外阴瘙痒、灼痛,面色脱白或萎黄,神倦,纳少,口粘腻或口苦,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腻,脉濡缓或濡数。妇科检查可见小阴唇两侧粘膜及阴道壁上有乳白色片状伪膜覆盖,擦出后可见粘膜充血,水肿。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治法为健脾燥湿,清热杀虫。以完带汤合萆渗湿汤加减。
3霉菌性阴道炎的症状
霉菌性阴道炎是阴道的一种炎症,有不少女性朋友为了不被阴道炎所困扰,所以总是用专门的清洗液清洗阴道,但如果女性朋友买了劣质的产品,可能会加剧病情,女性朋友要多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那么,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会有什么表现呢?
霉菌性阴道炎病人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灼烧感,小便疼痛,外阴周围常发红、水肿,表皮变化多种多样,可发生很浅的水疱丘疹,成群出现,亦可形成湿疹状糜烂,局限于外阴或向周围扩展至会阴、肛门周围及股生殖皱襞,直至大腿内侧、外表,完全类似急性或亚急性湿疹;阴唇及阴蒂附近黏膜增厚,互相接触的皮肤表面潮红糜烂,个别可引起微小的白色脓疱,严重时发生溃疡、外阴疼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白带并不一定是阴道炎的突出症状,但水样白带直至凝乳状或软膏样白带均可出现。如有的完全稀薄犹如清彻浆液性渗出液,但其中常含有白色片状物,有的则黏稠如凝乳或屑粒状。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临床表现。约半数病人的白带为大量水样或脓性而无白色片状物,阴道黏膜呈中等度发红、水肿,无严重的瘙痒及灼烧感,仅有外阴潮湿感觉。另一类病人的白带呈典型凝乳状或为片状黏稠白带,阴道黏膜高度红肿,有白色片状薄膜(如鹅口疮)黏附,易剥离,其下为受损黏膜的糜烂基底或形成浅溃疡,严重者可遗留淤斑,有剧痒及灼热感。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瘙痒症状更为严重。
阴道具有自身防御能力及阴道杜氏杆菌抑制作用,约有10%的妇女及30%的孕妇为带霉菌者,但无任何临床症状。因白色念珠菌在PH值为5.5左右的阴道环境中最宜生长,而在阴道杜氏杆菌正常的情况上,阴道的PH值在4~4.5,霉菌即使存在亦不能繁殖。用碱性消毒剂如3%的碳酸氢钠液灌洗阴道,或月经期PH值都超过5.5,霉菌性阴道炎均可减轻。
4霉菌性阴道炎的原因有哪些
1、过度讲究卫生,有些女性为了保持卫生经常使用洗液来清洗阴道,这样很容易破坏阴道的酸碱环境,反而容易感染上霉菌性阴道炎。
2、大量服用药物,服用药物改变了阴道的微环境,致病的细菌病源体就可能繁殖,最终导致局部的霉菌性阴炎发作。
3、性传递也是导致发生的原因之一,女方有症状者至少有一半的男方患有霉菌性尿道炎,应同时给予合理治疗以防交互感染。
4、、患糖尿病或妊娠妇女,由于阴道上皮细胞中的糖原含量增多,使阴道内酸度增加,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而导致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在某种情况下大量使用抗生素,使阴道内菌群紊乱也会引起霉菌性阴道炎。糖尿病、怀孕期都可能造成阴道的念珠菌大量繁殖带菌率增高。引起霉菌性阴道炎。
5、间接接触传染也是霉菌性阴炎的一条传播途径。接触被霉菌患者感染的共厕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洁卫生纸,都可以造成传播。
6、邻近器官炎症的蔓延,最常见的是阑尾炎、腹膜炎时,由于它们与女性内生殖器官毗邻,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霉菌性阴道炎症。
5霉菌性阴道炎护理
1、治疗期间如果有性生活,应该坚持使用避孕套,避免夫妻间交叉传染。避免不洁性生活。
2、配偶同治,外阴阴道炎往往是性传播性疾病,患病妇女的丈夫的包皮皱褶,尿道、前列腺中有病原体寄生,如单纯女方治疗男方就会成为感染源而导致复发。
3、如果长期口服避孕药而导致阴道炎反复发作的应停用避孕药,改用其他方法避孕。
4、避免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阴道正常菌群失调。忌食辛辣。
5、微生物感染所致的阴道炎治疗后需要随诊,因为在此后可能会有复发,尤其是霉菌性阴道炎,如不治疗彻底或存在着诱发因素,可能会反复发生。因此,在治疗2周后,下一次月经干净后,要到医院检查。治疗不彻底是造成阴道炎复发和难治的原因之一,治疗痊愈的标准是三个周期月经后复查白带均阴性。
6、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外阴用具专人专用,用过的内裤、毛巾、盆均应用开水烫洗,太阳下暴晒而非晾晒。去公共场所如公共厕所、游泳池、浴室要注意预防交叉感染。应选择使用透气性好的护垫。
7、瘙痒处应避免过度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等方式止痒,不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也不能用洗浴剂反复清洗外阴或冲洗阴道,而引起阴道ph改变,导致阴道正常菌群失调,从而破坏阴道酸性抗菌屏障,不滥用强刺激的激素类外涂药物。
霉菌性阴道炎日常护理
1、内裤一定要单独清洗,洗澡毛巾,内裤一定要在阳光下晾晒干,不可放在卫生间阴干,阴暗潮湿的地方最容易滋生霉菌。
2、不可长期使用一些洗液清洗外阴,这样会导致菌群失调,感染霉菌,平时用温水清洗就可以了。如果因霉菌而导致的外阴瘙痒难忍,切不可用过热的水烫洗。
3、平时尽量不要用护垫,穿全棉内裤,外裤也不可过紧。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