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传染科 >肝病

丙肝病毒

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C,HC)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HC),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主要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其临床表现较乙型肝炎轻微,亚临床型感染较多,但慢性化趋势较乙型肝炎严重。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目录 丙肝病毒与乙肝病毒有何不同 中药治疗丙肝 丙肝传染途径 丙肝的危害以及误区 丙肝患者的五种饮食禁忌

1丙肝病毒与乙肝病毒有何不同

  首先,丙肝病毒特别狡猾。它可通过一些特殊的机制,把自己重要的基因隐藏起来,并保持其相对稳定;而把免疫系统能够发挥作用的基因抗原——丙肝病毒包膜蛋白-2放在容易发生变异的位置,形成一个高度变异区,导致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不停地发生变异[1]。机体免疫系统对原病毒抗原产生的抗体,在迅速突变的新病毒株面前很快失效;而再产生刚刚能对抗新病毒抗原时,病毒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逃避人体免疫系统对它的清除。因此,至今没有研究出预防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也没有有效的免疫学方法预防或治疗丙肝病毒感染,而且导致病毒感染后容易难以清除,成为慢性感染者。

  丙肝病毒损害肝细胞的手段比乙肝病毒更多。乙肝病毒只会寄生在肝细胞内,它本身并不引起肝损伤,只有在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刺激而“生气”的时候,才会和肝细胞中的乙肝病毒“打仗”,引起肝细胞“死亡”。所以,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肝功能正常的病毒携带者很常见。而丙肝病毒可以通过许多办法导致肝细胞损伤。丙肝病毒可以直接破坏肝细胞[2]。不仅如此,丙肝病毒也可以像乙肝病毒一样刺激免疫系统,挑起战争,导致肝损害。丙肝病毒作恶不仅限于肝脏,它还会改变人体代谢,导致糖代谢、脂代谢紊乱,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导致肝细胞迫害。丙肝病毒还常常在人体内挑起“内战”。丙肝病毒核心抗原与人体细胞核的一种多肽抗原“长得”十分相像,感染丙肝病毒后,免疫系统常常误把人体细胞核的多肽抗原当成丙肝病毒核心抗原,其结果没有清除丙肝病毒,反而伤了自身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性损伤和相关疾病。因此,丙肝病毒比乙肝病毒感染更容易发生肝损害。在病毒复制阳性的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中,88%存在肝脏组织学改变 [3];肝功能持续正常的病毒携带者仅占20%~30%[4];而且,在这些持续肝功能正常的感染者中,肝组织学正常者仅占13.6%~17%,大多数感染者有肝组织炎症病理改变,甚至有中-重度肝炎表现和肝硬化[5, 6]。

  但丙肝病毒也有弱点。它感染肝细胞后,只呆在肝细胞浆内复制,不像乙肝病毒那样会“钻”,一直“钻”进肝细胞核内“扎根”。所以,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丙肝病毒可以从体内彻底清除。尤其是近几年来,已经有许多直接抗丙肝病毒逐渐问世,丙型肝炎的治愈率已经达到90%以上,成为一种可以完全治愈的疾病。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些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早日在我国上市。

2中药治疗丙肝

  丙肝病毒虽然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色,但毕竟掌握水平因人而异,难以重复,难以摸索出治病规律。为此,从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探讨专病专方及其用药规律显得十分必要。

  中药具有很多的保肝护肝效果,而且中药也能抑制病毒的复制,但是通过中药治疗丙肝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疗效也不是很好,而且长时间的口服中药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因此通过中药治疗丙肝很难达到好转的目的,但是由于中药具有很好的保肝护肝效果,所以在丙肝的治疗上可以以中药治疗为辅。

  生活中一般遵循以疏肝解郁、以清热利湿、 以活血通络、 以健脾补气养阴、 以扶正解毒活血、 中医治疗丙肝的药理学等原则来进行治疗

  抗病毒疗法治疗丙肝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低频肝病治疗仪是目前治疗丙肝最有效的抗病毒疗法,这种疗法能将药物透析至肝脏内部,有效的清除体内病毒。

  使用中药制剂治疗丙肝非常普遍,药物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过西药,几乎每个丙肝患者都使用过中药制剂,在西药尚无方法根治丙肝病毒的情况下,中药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药治疗丙肝往往也是解决一些表面问题(如缓解症状、改善肝功等),对于实质问题(清除丙肝病毒等)无明确疗效,所以中药治疗方法遍地开花,但是硕果却不多。

3丙肝传染途径

  丙型肝炎主要有以下几个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

  ⑴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⑵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

  3.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4.其他途径:15%~3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明。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1~3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 RNA。通常潜伏期2-26周,平均50天;输血感染者潜伏期较短为7~33天,平均19天。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患者抗-HCV阳性,3个月后约90%患者抗-HCV阳转。

4丙肝的危害以及误区

  一、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制品传播、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并且没有可以主动预防疫苗,因此容易对身边的朋友家人造成传染。

  二、对自身肝脏损害严重

  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因此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清除丙肝病毒的同时,造成了肝细胞的损伤。如果感染了丙肝,在急性期没有积极治疗的话,是很容易造成慢性化的。

  三、会对身边朋友家人造成感染

  丙肝病毒对肝脏的破坏是持续的、隐匿的、不可逆转的,丙型肝炎最终将发展成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肝炎。

  丙肝常见误区有哪些?

  一、盲目使用偏方进行治疗

  盲目使用偏方进行治疗,这样不仅可能会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病情加重。

  二、过分依赖干扰素治疗丙肝

  干扰素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效果,对控制病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干扰素并不能彻底清除丙肝病毒,对丙肝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干扰素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恶心、低热、消化不良等副作用。

  三、丙肝治疗盲目服用保肝药物

  丙肝患者可能会常常吃一些所谓的“保肝药”,甚至还可能吃各种保健食品或者是偏方。事实上,很多“保肝药”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的分解时大多都是在肝脏内进行的,用药太多的话只是会加剧丙肝患者本来就脆弱的肝脏负担。

5丙肝患者的五种饮食禁忌

  丙肝患者的五种饮食禁忌之1、减少非必要的药物应用: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脏器,一些处方药,包括中药,会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丙肝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用药,避免非必要的药物。

  丙肝患者的五种饮食禁忌之2、控制食糖摄入:食糖经消化吸收可以转变为脂肪而在体内堆积,久而久之可能形成脂肪肝;而且糖的代谢产物,如丙酮酸、乳酸,也会加重肝脏负担,丙肝患者可以吃一些水果来补充欠缺的糖分。

  丙肝患者的五种饮食禁忌之3、高铁患者应限制铁的摄入:丙肝患者有排铁困难的情况,有研究表明,体内铁的含量过高会降低丙肝患者对干扰素的反应能力。若患者体内含铁过高,则限制高铁食物,如动物肝脏,避免使用铁制炊具。

  丙肝患者的五种饮食禁忌之4、忌酒:酒是肝病患者之大忌。饮酒后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饮酒量过大,肝脏的负担就越重,丙肝患者尤其要忌酒。

  丙肝患者的五种饮食禁忌之5、减少脂肪摄入:丙肝患者应当控制体重,对黄油、奶酪、食用油、肉类、坚果、甜点等含脂较高的食物,少吃为好。

  如果丙肝患者没有节制的饮食,会加大治疗难度,也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导致疾病的恶化,所以一定要注意以上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