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牙周病

牙瘤

牙瘤为牙源性肿瘤,生长于颌骨内,是由一个或多个牙胚组织发育异常而形成,瘤体内可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牙胚组织或牙,数目不等,可能有数个至数十个,形状不规则,可能近似正常牙,也可以没有牙的形状,只是一团紊乱的硬组织组成,在其周围被以纤维膜,显微镜下有排列不规则的牙釉质、牙本质及牙骨质。牙瘤如何治疗?下面为大家带来一些相关介绍。

目录 牙瘤到底应该如何治疗 小儿牙瘤有哪些症状 关于牙龈瘤 口腔颌面肿瘤的分类 谨防健康杀手 – 口腔癌

1牙瘤到底应该如何治疗

  牙瘤是成牙组织的错构瘤或发育畸形,不是真性肿瘤。肿物内含有成熟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组织。根据这些组织排列结构不同,可分为混合性牙瘤和组合性牙瘤两种。

  1、混合性牙瘤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上下颌骨均可发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下颌前磨牙区和磨牙区多见。活动性生长期可引起颌骨膨大。X线片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放射透光区,其中可见放射阻射性结节状钙化物。镜下见肿物内牙体组织成分排列紊乱,相互混杂,而无典型的牙结构。发育期的混合性牙瘤,与成釉细胞纤维瘤或成釉细胞纤维-牙瘤不易区别。肿物生长有自限性预后良好。

  2、组合性牙瘤 患者年龄较小,好发于上颌切牙-尖牙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X线显示形态及数目不一的牙样物堆积在一起。镜下见肿物由许多牙样结构所组成,这些牙样结构虽然不同于正常牙,但牙釉质、牙本质、才骨质和牙髓的排列如同正常牙的排列方式。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酶素,青酶素等);手术范围较大,患者体质差或合并感染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术创大,修复方式复杂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治愈:原发瘤完整切除,创面愈合。

2小儿牙瘤有哪些症状

  儿童在乳齿阶段若跌崩牙,家长勿以为小事一桩,除外观可能受影响,且有机会患上牙瘤,导致恒齿发展受阻,严重更会影响进食,以及出现面部麻痹。有牙科医生指,儿童的乳齿脱落半年后,仍未长出恒齿,家长应带子女求诊,接受X光检查。

  小儿不长恒齿警惕牙瘤

  一名男童在六岁半时换牙,但其中一颗门牙脱落后近三年,仍然没有长出恒齿,父母起初不以为然,但明显的空隙惹来同学的取笑,遭冠名为“无牙仔”,而且进食有困难,父母最终带他看牙医。经X光检查后,发现男童门牙位置有直径九毫米的牙瘤,当中内藏六颗不完全的牙齿组织,因此阻碍恒齿的生长。

  专家指出,牙瘤一般属良性肿瘤,内含有一个或多个发育异常的牙胚组织,而牙胚组织形状不规则,有些类似小牙;少于百分之一的个案会发展成恶性肿瘤。

  乳齿时期跌倒致发病

  牙瘤的成因可分为天生或后天受创影响。儿童可能受基因突变影响牙齿发展,又或在乳齿阶段曾受创,如跌伤,令恒齿发育异常。

  专家表示,上述男童的门牙在乳齿时期,大约三岁,曾经因跌倒而受伤,在这样大的冲击力下,能将乳齿撞入牙肉内,影响门牙的正常发育,因而令牙齿发育出现变异情况;男童后需接受切除手术取出牙瘤,以及进行矫齿,让恒齿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大约术后九个月恒齿可以长出来。

  牙瘤一般发生在六至十七岁,尤其是换恒齿阶段,但亦有个别个案推迟至换牙后,才会有牙瘤,有一名十六岁男童大臼齿疼痛,以为生智慧齿,经X光检查后发现患上牙瘤,且肿瘤经已破肉而出,有别以往被牙肉覆盖的情况,若不及早进行切除手术,可能令牙骹断裂,影响咀嚼肌肉而无法咬合。

3关于牙龈瘤

  疾病概述牙龈瘤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没有肿瘤特有的结构,故非真性肿瘤;但牙龈瘤有肿瘤的外形及生物学行为。病因病理

  牙龈瘤是机械刺激及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增生物,还与内分泌有关,如妇女怀孕期间容易发生牙龈瘤,分娩后则牙龈瘤缩小或停止生长。根据病理组织结构不同,牙龈瘤可分为肉芽肿型、纤维型及血管型三类。肉芽肿型牙龈瘤主要由肉芽组织构成,表面呈红色或粉红色,易出血;纤维型牙龈瘤含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和纤维母细胞,表面光滑,颜色与正常牙龈颜色无大差别,不易出血;血管型牙龈瘤含血管特别多,极易出血,如妊娠性龈瘤。

  临床表现

  牙龈瘤以女性多见,青年及中年人发病较多。牙龈瘤多发生于唇颊侧的牙龈乳头部,双尖牙区最常见。肿块较局限,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呈分叶状。肿块有的有蒂如息肉,有的无蒂,基底宽广。肿块一般生长缓慢,但在女性妊娠期可迅速增大。肿块长大可以遮盖部分牙面及牙槽突,表面可见牙压痕,易被咬伤而发生感染。肿块长大,可以破坏牙槽骨壁,致使牙松动、移位。

  化验检查

  诊断和鉴别

  (1)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前牙区唇颊侧牙龈。

  (2)纤维瘤型龈瘤:是真性肿瘤,初起于龈乳头,并向外生长,呈分叶状,表面光滑,质偏硬,灰白色,不易出血。多数不大,少数可增大覆盖牙齿咬合面,影响咀嚼,并出现创伤性溃疡。

  (3)肉芽肿型服瘤:与局部刺激如龈齿、残冠、残根、不良假牙、牙结石等有关。牙龈发生炎性肉芽组织增生,质软,色红,易出血。

  (4)血管瘤型龈瘤:与内分泌有关,常见于妊娠期妇女,称为妊娠性跟瘤,质软,易出血。在妊娠期发展快,产后可消退。

  (5)牙龈瘤应与牙龈癌相鉴别。

  (1)手术切除应包括齿槽突及受累牙齿的拔除,否则易致复发。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不良假牙、残根、残冠:等。

  (3)妊娠性龈瘤如在产后仍不消退时可作手术切除。

  治疗

  (1)手术切除应包括齿槽突及受累牙齿的拔除,否则易致复发。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不良假牙、残根、残冠:等。

  (3)妊娠性龈瘤如在产后仍不消退时可作手术切除。

4口腔颌面肿瘤的分类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按其生长部位、组织来源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分类和命名。通常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需掌握的几个基本概念;

  1.瘤

  一般指良性肿瘤。如牙龈瘤、牙瘤、腺淋巴瘤等。个别以瘤命名的恶性肿瘤在前面均加“恶性”的定语,如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恶性多形性腺瘤等等。

  2.癌

  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通常称为癌。如舌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下颌骨中枢性鳞癌等等。

  3.肉瘤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通常称为肉瘤。如骨肉瘤、横纹肌肉瘤、尤文肉瘤等等。

  4.临界瘤

  某些良性肿瘤形态上属良性,病程较长,但常浸润生长,切除后易复发。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具有恶性倾向而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的这类肿瘤。如成釉细胞瘤、乳头状瘤、多形性腺瘤等等。

  5.囊肿和瘤样病变

  虽不是真性肿瘤,但常具有肿瘤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表现。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以牙源性及上皮源性肿瘤为多见,如成釉细胞瘤、多形性腺瘤等;其次为间叶组织肿瘤如管型瘤,纤维瘤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上皮组织来源最多,尤其是鳞状上皮细胞癌最为常见,约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80%(口腔恶性肿瘤约90%)以上;其次为腺源性上皮癌及未分化癌;肉瘤发生于口腔颌面部者较少,主要为纤维肉瘤、骨肉瘤等。淋巴和造血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也可苜发于口腔颌面部,前者近年来增长趋势迅速。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建议应用于临床的分类中,头颈部癌瘤正式分为七大解剖部位,即唇、口腔、上颌窦、咽(鼻咽、口咽、喉咽)、唾液腺、喉和甲状腺,其中大多部位均位于口腔颌面部。

5谨防健康杀手 – 口腔癌

  口腔癌因部位不同而分别称为舌癌、颊黏膜癌、牙龈癌、口底癌和硬腭癌。发生口腔癌的患者以中年和老年人较多,男性多于女性。口腔癌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史,不吸烟又不饮酒者口腔癌少见。酒本身并无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能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口腔黏膜。口腔癌患者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还有异物长期刺激,如牙齿残根或磨耗锐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口腔黏膜,产生慢性溃疡乃至癌变。长期的营养不良,维生素A、C缺乏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等,都是引发口腔癌的重要因素。

  在预防上,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除烟酒、不要戴修补不好的假牙、调磨牙齿残根或磨耗锐利的牙尖、并及时治疗口腔慢性炎症等,这是降低口腔癌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如果发现口腔中异变,唇、颊、舌黏膜产生慢性溃疡久治未愈,应及早到专科医院诊断,并积极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癌症的进一步恶化,对治疗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