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妇科肿瘤 >乳腺癌

引起乳腺癌的因素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那么引起乳腺癌有哪些因素呢?下位我们一起来研究下。

目录 引起乳腺癌的因素 乳腺癌有哪些典型症状 乳腺癌越来越年轻化 乳腺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饮食不当也会患上乳腺癌

1引起乳腺癌的因素

  1.雌激素因素

  如初潮过早12岁以前或绝经过晚55岁以后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2倍。从未生过孩子或35岁以后生第一胎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3 倍左右。口服避孕药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机会,但如果在第一次怀孕前使用口服避孕药达数年之久,可能会对乳腺癌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也有报道,绝经期后长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可以增加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

  2.膳食因素

  以肉食为主的比以素食为主的妇女发病率高。肥胖妇女较易患乳癌,绝经后尤为明显。

  3.遗传因素

  极少数乳腺癌是遗传性的,如果某妇女的母亲或其姐妹患过乳腺癌,那么该妇女发生乳腺癌的机会比一般人群高2~3倍。

  4.乳腺良性疾病

  如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纤维瘤等,都有恶变的可能。

2乳腺癌有哪些典型症状

  1.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表现。

  2.乳头改变:乳头溢液多为良性改变,但对50岁以上,有单侧乳头溢液者应警惕发生乳癌的可能性;乳头凹陷;乳头瘙痒、脱屑、糜烂、溃疡、结痂等湿疹样改变常为乳腺佩吉特病的临床表现。

  3.乳房皮肤及轮廓改变:肿瘤侵犯皮肤的Cooper韧带,可形成“酒窝征”;肿瘤细胞堵塞皮下毛细淋巴管,造成皮肤水肿,而毛囊处凹陷形成“橘皮征”;当皮肤广泛受侵时,可在表皮形成多数坚硬小结节或小条索,甚至融合成片,如病变延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可限制呼吸,形成铠甲状癌;炎性乳腺癌会出现乳房明显增大,皮肤充血红肿、局部皮温增高;另外,晚期乳腺癌会出现皮肤破溃形成癌性溃疡。

  4.淋巴结肿大: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晚期乳腺癌可向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引起肿大;另外有些情况下还可触到同侧和或对侧锁骨上肿大淋巴结。

3乳腺癌越来越年轻化

  调查研究表明,女性乳腺癌已出现两个高发年龄段:41岁至45岁左右和60岁左右,与美国相似。

  乳腺癌的这两个高发年龄段的乳腺类型有所不同,41岁至45岁左右发病的主要是腺体型,而60岁左右以导管增生为主。女性的乳腺总共分四种类型:一是致密腺体型;二是透亮脂肪型;三是导管型;四是混合型。长期的医疗、普查发现导管型、混合型的乳癌发病率比较高,更要注重诊查。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成年女性最好到有条件的医院测试一下自己的乳腺类型,做到“知己知彼”,勤查早查,才能防患于未然。

  目前,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幅度是8%,我国经济发达的一些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已经上升到了女性妇科肿瘤的第一位。其发病原因与中国女性的生理状况、性激素分泌水平、生育年龄和次数、哺乳以及更年期延迟等都有关系。不过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由于乳腺癌的肿块是长在乳房的浅表处,它很容易及早被发现。所以每年的定期普查不可省略,尤其是过了30岁的女性。

  相对于去医院普查,自查显得更为方便。有关报道显示,有90%的乳癌是通过自查发现的。女性在30岁之后必须做乳房自查,尤其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绝经年龄在55岁以后,未婚或婚后不孕,初次分娩前曾有过多次人工 流产 ;产后不哺乳,乳房有良性肿瘤病史;过多食,用高脂肪食物者,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等。尽管有些因素是自己难以控制的,如初潮年龄、绝经年龄、良性肿瘤等等。但有些因素是可以主动避免的,如减少人工流产次数,提倡母乳喂养,少吃脂肪类食物等等。

  如果你年龄过了三十岁,一定要注意每月自查乳房,具体步骤如下:

  洗浴后站在镜前检查,双手叉腰,身体做左右旋转状,从镜中查看两边乳房的皮肤有无异样,然后双手举过头顶,观察乳头有无异常。

  坐着或站着检查乳房内部是否有肿块。将左手高举放在脑后,用右手去检查左侧乳房,此时右手手指要并拢,在乳头上方、锁骨下方按顺时针按摩,注意不要用指尖压或是挤捏。同样方法检查右侧乳房。检查完乳房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挤压乳头,如果有带血的分泌物,则表明乳房有可能癌变。

  不过有时自查时触摸到凹凸不平的软组织或肿块,也不必惊慌,可能是小叶增生而不是乳腺癌。据调查有70%至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小叶增生,区分小叶增生与乳腺癌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肿块是否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小叶增生一般是月经来潮前会变大变厚,而在月经结束后消失或变小。如果肿块不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则要警惕了。

4乳腺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妇女最常见的非炎性、非肿瘤性乳腺疾病。多因妇女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发达国家发病率可达 1/3,国内约占50%,主要表现为乳腺组织增厚,稍晚则可触到大小不等的结节,与皮肤和乳腺后方均无粘连。好发生在乳腺外上象限,多为双侧。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月经前明显,月经来潮后即可缓解或解除。

  2.乳腺导管扩张 本病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生在37~50岁中年妇女。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可内陷,极似乳腺癌。

  以下各点可与乳腺癌鉴别:①病人年龄较轻,多在40岁左右。②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脓性,少数也可为血性。③乳头或乳晕下有时可触到增粗的乳管。④乳房肿块多位于乳晕周围,伴有疼痛,与大导管关系密切。⑤乳腺有炎性表现或有炎症病史及哺乳障碍史,乳房肿块可有缩小或增大的情形。⑥乳管造影可显示导管扩张。⑦乳头溢液有大量的炎细胞。⑧乳腺肿块穿刺可见大量炎细胞或脓细胞。⑨腋窝淋巴结肿大,质较软并有压痛。

  3.乳腺结核 乳腺结核有以下特点:①病人多为中青年妇女。②多数有结核病史,或有其他部位的结核。③病变都有炎症史,肿块时大时小,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④肿块局部可有发红、破溃等历史,部分囊肿有囊性感。⑤肿块针吸可见有干酪样组织,有稀薄的脓液。⑥有乳头溢液史,可为脓性。⑦少数病人的乳头溢液或针吸出的脓液,涂片可见有结核杆菌。⑧乳腺X线检查多数无异常,并有呈淡阴影者。⑨有乳腺结核与乳腺癌有并存者,约占5%。

  4.乳腺脂肪坏死 主要鉴别分析如下:①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本病肿块一般较硬,形态不规则,酷似乳腺癌。一般在临床上分2型:腺体外型,表浅,位于乳腺的皮下,形态不规则,有炎性改变,易诊断为乳腺结核;腺体内型,肿块位于乳腺实质内,缺乏特征,易被误诊为乳腺癌。②缺乏有效的辅助检查,尤其是中老年妇女,肿块位于皮下,且肿块不见增长或有缩小情形,并乳腺有外伤史。转移淋巴结应做切除活检。

  5.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常见于分泌性乳房,特别是初产后3~4周,病原菌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少数为链球菌,感染途径多因乳头皲裂处逆行感染所致。也可因细菌直接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引起感染。

  开始时乳腺局部表现红、肿、热、痛,以及周围淋巴结肿大,当形成坏死液化时,可有脓肿。乳房肿大,活动性强,变硬有压痛,形成脓肿时,肿块软化有波动感。同时感全身不适,寒战、高热。X线表现结构界限较明显模糊的片状致密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显示紊乱,有较多的血管和淋巴管阴影,并出现索条状结缔组织模糊影,有时可伴有泥沙样钙化病灶。

  急性乳腺炎与乳腺癌比较:①乳腺皮肤无橘皮样改变,无卫星结节。②乳腺肿块很少占据全乳,半数以上有囊性感。③乳腺肿块较少见。④多数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增高。⑤消炎治疗有效。⑥针吸多为脓液或有炎细胞,有助于诊断。

  6.慢性乳腺炎及脓肿 常有脓肿形成,触之为肿块,边缘不清,呈囊性感,可有轻压痛,与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感。X线所见为局部致密的片状影,边界不清,皮肤稍增厚。乳腺脓肿可表现为边缘较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的致密阴影,中心部位无结构,周围可因水肿密度较淡。

  7.乳腺单纯囊肿 在乳腺中部较为常见,多由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增多,导致导管延长、迂曲、折叠,在折叠处导管由于缺血可发生坏死,形成囊肿,以后管壁萎缩。X线平片上表现为圆形、椭圆形致密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由于囊肿挤压周围的脂肪组织而出现透亮晕。单发囊肿为原形,多发囊肿为椭圆形,囊壁光滑整齐。

  8.积乳囊肿 较少见。在哺乳期因某一乳管阻塞,即形成囊肿。囊肿可单发或多发,呈灰白色,内含乳汁或干酪样物质。囊壁厚薄不一,大小不等,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较深的乳腺部位最常见。X线显示圆形或椭圆形的透亮区,体积小,一般为1~1.5cm,偶见有>3cm者,边缘光滑锐利,密度稍低于脂肪。

  9.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多发生于20~25岁青年妇女,由腺体和纤维组织所构成,有青春型和巨纤维腺瘤型两种,但无质的不同。该病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密切关系,有单发和多发2种。单发的乳腺纤维瘤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多为较小的卵圆形肿块,月经初潮前生长的纤维瘤都可生长较大。表面光滑,质坚韧,肿瘤边界清楚,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在乳房内容易推动,触之有滑动感。生长缓慢,数年内可无变化,但妊娠期可迅速增大。多发性乳腺纤维瘤表现均匀一致,中等硬度,大小不等。较大的可呈分叶状,光滑,质韧,边界清楚,肿瘤中心有钙化颗粒。

  乳腺纤维腺瘤外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有光亮,不平滑,肉眼可见切面有多数不规则的裂隙为扩张的乳管。

  巨纤维瘤X线平片可见为密度均匀的巨大肿块影,呈分叶状。周围组织被压形成透亮区,肿瘤中心可有钙化影,附近多伴有血管增粗和曲张。

  乳腺纤维瘤虽瘤体很小,但恶变的机会较大,因此还必须认真治疗。

  10.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发生在40~50岁的妇女,75%发生在接近乳头的大乳管内,或发生在乳头附近与乳管相连的囊肿内。可单发也可多发。瘤体很小,但常带有绒毛及较多的薄壁血管,极易出血。

  临床多无疼痛,在非月经周期间自乳头溢出血性液体,肿块多摸不到,如果若扪查到肿块,多为几个毫米直径,位于乳晕区。乳瘤常呈圆形,质较硬,不与皮肤有粘连,可推动,轻压此肿瘤,即可有乳头血性溢液。

  乳管内乳头状瘤约6%~8%可癌变,故术前应做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手术应切除彻底,以患病乳管及其周围腺体组织一并切除,以免后患。年龄较大的妇女,应做乳房单纯切除。

5饮食不当也会患上乳腺癌

  乳腺疾病的病发率不断高攀新高,这是为什么?导致乳腺癌的原因都有哪些?说出来大家可能都会惊讶,不注重清洁乳房也会导致乳腺癌,佩戴胸罩不当会导致乳腺癌;还有就是日常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因厌食症而住院治疗的年轻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仅是无厌食症女性的一半。此前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肥胖是诱导乳腺癌发病的原因之一。这些以动物实验为主的研究结果显示,减少热卡的摄入量不仅能够产生抗衰老的作用,还能抵抗癌症的发生和延长寿命。

  年轻时对热卡摄入的限制可以减少乳腺细胞的繁殖,从而降低了细胞癌变的机会。此外,在青春期限制热卡的摄入可以降低与形成乳腺癌有关的雌激素和其他激素的分泌。患有厌食症或热卡摄入较少的女性经常会出现停经的现象,说明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都偏低。

  虽然研究人员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患有厌食症的女性不容易得乳腺癌,但倾向性的解释是,因为厌食症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从而降低了患乳腺癌的危险。

  乳腺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很高,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乳腺癌的发生与饮食有很大关系,患有厌食症的女性得乳腺癌的几率较低。说明女性早年的卡路里摄入情况很可能对后来乳腺癌的发病有莫大关系。

  虽然得出这一结论,但女性切不可盲目的认为少吃甚至挨饿可以避免患上乳腺癌。厌食症也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可以导致一些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发生。此研究结果意在解释乳腺癌的可能发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