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多动症

多动

孩子是每个家庭新的希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是却经常见到一些家长为孩子的一些表现而苦恼。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还有的孩子任性、不合群,缺乏自我克制能力等等,这些的表现是多动的症状,那么该怎么预防孩子出现多动呢?一起来看看。

目录 多动的原因 儿童多动应该怎么训练比较好 如何预防多动症 多动症患儿的饮食禁忌 多动症的症状

1多动的原因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1.遗传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支持遗传因素是ADHD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

  2.神经递质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学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5-HT)假说,但尚没有哪一种假说能完全解释ADHD病因和发生机制。

  3.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结构磁共振成像(MRI)发现患者额叶发育异常和双侧尾状核头端不对称。功能MRI还发现ADHD患者存在脑功能的缺陷,如额叶功能低下,在额叶特别是前额叶、基底节区、前扣带回皮质、小脑等部位功能异常激活。

  4.环境因素包括产前、围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亲吸烟和饮酒、患儿早产、产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与ADHD发生有关的儿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脑膜炎、脑炎、头部损伤、癫痫、毒素和药物。更多存有争议的因素包括营养不良、与饮食相关的致敏反应、过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剂的饮料或食物、儿童缺铁、血铅水平升高、血锌水平降低与ADHD发生有关,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5.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母亲患抑郁症,父亲有冲动、反社会行为或物质成瘾,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拥挤,童年与父母分离、受虐待,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为发病诱因或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

2儿童多动应该怎么训练比较好

  1、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社交技能训练

  多动症儿童常常动作过多,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好插嘴和招惹别人,因此难以与同学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

  社交技能训练是多动症治疗方法之一,侧重于培养儿童以下方面的能力:了解自身特点;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认识情绪,学会缓解压力;理解支持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避免攻击性言行以及培养自律能力等。

  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运用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集体心理治疗矫正不良行为,倡导健康行为,从而提高患儿的社会竞争力,减少挫败感和情绪不适。社交技能训练以6-10人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方式活泼多样,以孩子参与为主,包括角色扮演、小品、游戏、讨论等。

  2、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父母培训

  通过10次授课,教给家长正确关注孩子的方式、采取一整套科学严格的奖惩制度,使孩子在家里、公共场所和学校更快乐、更受人欢迎、更有成就感。

  经过初步研究,57%患儿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症状消除,80%患儿的对立、违抗症状消除,93%家长对培训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总而言之,宝宝患了多动症,对日常的学业、人际关系、心理的正常发展都是有很严重的影响。因此宝宝如果患上了多动症,还是尽早去医院接受治疗哦。

  对于儿童多动症来说训练的方法是很多的,上面的两种就是非常的有效果的,而且只要是能够按照一定的方法训练,自己的孩子多动症肯定能够有一定的好转,希望朋友们生活中可以尝试着这么锻炼,只要是有效果就应该坚持做一下,直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为止,所以一些儿童多动症生活中还是提前做好预防比较好一些,这样更加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3如何预防多动症

  从小培养孩子一心不二用的习惯,如吃饭时不看图书、不看电视,做作业时不玩玩具等。应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实施注意力集中训练。对注意力严重不集中者,开始可让其每日1-2次定时听故事,或让其自己读书每次5分钟,并逐渐延长时间。学龄期以后能每次集中注意力听故事或阅读45分钟以上者,为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标准。 对精力过剩的患儿,可让其多参加打球、跑步等户外活动,不应要求这类儿童变为一个十分文静温顺的孩子。 家长、教师及同学不要歧视打骂多动症患儿,更不能侮辱其人格,损伤其自尊心。发现其品质中的闪光点,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但对患儿的打架伤人等攻击性行为、破坏公物等破坏性行为以及说谎逃学等不端行为,应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坚决制止,不可袒护。 由于儿童多动症是由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联合作用所致的综合症,因此治疗应采用相对应的综合治疗手段,且一定要经过儿童心理医生的确诊后对症治疗。

  制定时间表

  不要因为假期就生活无规律。定个时间计划表,从早晨起床到晚上上床,每一小时都列入计划,包括家庭作业、户外活动,每天的作息和活动大致相同,规律而充实,按计划执行,不随意变动,如要变动提前计划。

  每天管好每件东西

  每日整理好自己的东西,每件东西物归其所,包括学习用品、衣物等任何东西,不要随意乱放。家长每天检查督促。

  养成使用记事本的习惯

  如果要孩子做几件事情,就让他按顺序写下来,每做好一件就打个勾。前一晚将第二天要写的作业写下来,当天每完成一个作业就打个勾。外出游玩,提前让孩子计划并写下要准备带的东西,对照逐一准备并打勾。每天晚上,检查以上计划是否按计划完成。

  与孩子一起进行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

  在娱乐活动中放松心情,增进亲子关系;在体育锻炼中增加耐力,不要怕天热出汗;经常进行一些有规则的游戏活动,在快乐中学习遵守规则、控制冲动。切忌在这些活动中指责孩子。

  适当安排家务和义务活动

  培养孩子的责任和能力。

  控制游戏时间

  除了假期作业,尽量多安排有意义的活动,减少孩子的无聊感,避免长时间依赖网络、电子游戏打发时间。

  小孩子在还处于较小的年龄是,很多事还没定性,所以家长就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做好对孩子的引导,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能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如果发现小孩子已经出现了多动症的症状时也要及时让孩子接受心理治疗。

查看详情>>

4多动症患儿的饮食禁忌

  孩子患上了多动症,作为家长自己是很心疼的,但是这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孩子接受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才能让病情得到好转,继而康复。但是在治疗和做好护理之余,对于孩子的饮食还是要有所注意的。

  一、忌食含水杨酸盐类较多的食物

  西红柿、苹果、橘子和杏子等此类水果中含有甲基水杨酸,孩子如果有一定的多动症遗传性因素,再加上食用此类食物,那么无疑会增加儿童患多动症的几率。

  二、忌用食品添加剂和人工色素

  酒石黄等人工色素、香精、胡椒油等调味剂的食用与多动症的引发有关。所以,多动症儿童不宜吃含有色素的食物,像可乐、果子露、奶油蛋糕上的红绿裱花,以及加调味剂的各种食品。

  三、忌食含铅量高的食物,避免使用含铅食具

  铅的摄入对小儿多动症有较大的影响,孩子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含铅的食具,不吃受到铅污染的食物,像贝类、向日葵、甘蓝,及在冶炼厂周围种植的各种蔬菜和炒米花等。此外,最好也不要饮用含酒精的饮料,这主要是因酒精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易受铅污染,如果酒精进入体内有可能会促进消化道对铅的吸收。

  上述三点就是多动症患儿不能吃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很容易会导致病情再度恶化,加大治疗难度,使得康复时间延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最后,如果你还有想要咨询的,可查阅我站资料。

5多动症的症状

  现在,生活中常见一些儿童,整天好像闲不住似的,课堂上乱讲话做小动作,回到家里又翻箱倒柜。他们经常把家里的弹簧床当成“跳床”,或者把热水瓶弄倒,平时还丢三拉四、拖拖拉开拉,有时候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两三小时都做不完。对此,许多家长认为这是活泼、调皮的表现。其实,这时候家长要注意了,您的“乖乖”可能患有多动症。

  1.注意缺陷

  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注意集中困难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是本症的核心症状。患者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学习或活动中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发生错误。注意维持困难,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集中精力的任务,如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做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指定的任务。患者平时容易丢三落四,经常遗失玩具、学习用具,忘记日常的活动安排,甚至忘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2.活动过多

  表现为患者经常显得不安宁,手足小动作多,不能安静坐着,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静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到处乱跑或攀爬。难以从事安静的活动或游戏,一天忙个不停。

  3.行为冲动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快速地做出行为反应。表现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为此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造成不良后果。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老师的问题尚未说完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候。

  注意缺陷、活动过多和行为冲动是ADHD的核心症状,具有诊断价值。

  4.学习困难

  因为注意障碍和多动影响了患者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致使学业成绩差,常低于其智力所应该达到的学业成绩。

  5.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患者的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置觉等发育较差。如翻手、对指运动、系鞋带和扣纽扣都不灵便,左右分辨困难。少数患者伴有语言发育延迟、语言表达能力差、智力偏低等问题。

  6.品行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品行障碍的共病率高达30%~58%。品行障碍表现为攻击性行为,如辱骂、打伤同学、破坏物品、虐待他人和动物、性攻击、抢劫等,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如说谎、逃学、离家出走、纵火、偷盗等。

  7.成人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对儿童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管治疗与否,其中60%~70%到了成人仍然遗留有症状,部分可达到成人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成人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儿童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差别,以“注意缺陷”为主要表现,“活动过多”会减少。由于患者冲动,行事鲁莽草率,易于与同事发生冲突,容易因冲动而经常变换工作,开车容易冲动、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对成人ADHD患者的症状评估一般要求助于配偶、父母、同事或上司等与患者关系密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