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头颈外科 >颈椎病

颈椎病面部

颈椎病有钝痛、头晕眼花、颈项强直、上肢麻木,像被唐僧念了紧箍咒一般,太阳穴跳痛等症状。但“颈椎病”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单纯一种疾病名称,而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性颈椎病等五大类型的总称。本文会介绍一下前四种多发型颈椎病,因其病因和治疗有所不同,所以认清种类还是有一定重要性的。

目录 颈椎病面部 颈椎病心理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患者的饮食调理 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

1颈椎病面部

  神经根型脊椎病主要病变为:椎间孔变窄致颈脊神经受压,多见于4~7 颈椎。高发年龄段:30~50 岁。此类型发病率是最高的,早期症状为颈痛和颈部发僵;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此疼痛和麻木沿着受压神经根的走向和支配区放射,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医生建议在患病早期还是选择非手术治疗,如热疗、按摩、物理牵引等方法,就医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脊髓型颈椎病是最危险,约15%病人为此型。主要病变为:颈椎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炎症、水肿等。高发年龄段:40~60 岁。当发生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或连接骨关节的韧带增厚或骨化时,可压迫脊髓及血管,甚至发生脊髓缺血或坏死。大多数是在中年以后以“隐性”形式发病,临床早期为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以后发展为行走困难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瘫痪。在治疗方面,非手术疗法仍为本型的基本疗法,尤其是在早期的患者,约近半数病例可获得较明显的疗效。但在进行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切忌任何粗暴的操作及手法。一旦病情加剧,应及早施术,以防引起脊髓变性。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约占5%。此类型是由于骨刺、血管变异或病变导致供血不足而引发的。高发年龄段:30~40 岁。主要症状: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只占2%,主要病变为:各种颈部病变激惹了神经根、关节囊或项韧带上的交感神经末梢。高发年龄段:30~45 岁。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睡眠差、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眼胀、视物不清;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等;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

2颈椎病心理治疗

  颈椎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于颈椎病的反复发作,让很多患者对治疗都失去了信息,所以我们在治疗颈椎病的同时也要注意治疗患者的心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第一、消除急躁心理。颈椎病患者在发病后,由于痛苦很大,影响健康、生活和工作,以至于很多颈椎病患者,都希望快点赶走疾病,急躁是很正常的表现,但不能过分急躁,这样会使行为异常,出现负面效应,颈椎病患者只有心平气和,头脑才会更清醒,才能更理智地选择治疗方法,更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第二、家属的正确引导。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期间,家人扮演一个很重要角色,尤其是晚期颈椎病患者,手术失败的颈椎病患者,很容易滋生出悲观厌世情绪,此时家属必须加强诱导,使患者多接触社会,培养生活兴趣及多方面情趣,从而在精神上,获得治疗颈椎病的信心,继续进行有效的治疗。

  第三、消除悲观心理。颈椎病患者对这种疾病,应该有这样的认识,颈椎病并非是不可治愈的,患者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颈椎病是可以战胜的,因此,颈椎病患者没有必要患上病之后,就整天担惊受怕,这样对治疗没有丝毫的好处。

  第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颈椎病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治疗起来时间很长,而且会很麻烦,因此,在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应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治疗,以促进身体康复。

  以上就是关于对颈椎病患者心理治疗的方法,希望各位朋友们对待颈椎病患者应该从多方面考虑,进行有效的合理的心理治疗也是有必要的,患者应该具备积极的治疗情绪,这样才能对治疗起到非常有效的帮助。

查看详情>>

3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颈椎的发生除了让人们手足无措;更多的是让人坐立不安。很多开车的、坐办公室的人会患上这种病,由于长期的坐着更容易导致这种病的发生,然而面对这些问题不能一味的放纵,更应该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

  1.自行恢复治疗:

  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通过姿势调整、特别是睡姿调整,适当休息以及正确的颈肩背部肌肉锻炼就能恢复健康或是大幅度缓解症状。

  2.自我运动治疗:

  每日可自行施术一次。手法由轻渐重,以能忍耐为度。依法施术,一般1-2月即可见效。

  ①颈部运动:头向前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②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③抓空练指;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颈椎病。

  ④局部按摩: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按、推掐。

  ⑤远道点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于此反应点施点穴按摩。

  ⑥擦掌摩腰:将两手掌合并擦热,随即双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动,作五十次。

  ⑦掐捏踝筋: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⑧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⑨提揉两耳;用手提拉双耳,然后搓揉,待耳发热为止。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对于大部分的颈椎病患者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的。多参加室外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对身体的恢复是很有效的。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查看详情>>

4颈椎病患者的饮食调理

  核心提示:由于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

  颈椎病 患者饮食调理应遵循什原则?

  合理搭配:饮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单一偏食。

  食物一般分两大类:

  1、主食,主要是提供热能,如米、面,都属于这类食物;

  2、另一种食物,可以调节生理机能,称为副食,如豆类、水果和蔬菜等。

  主食中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粗细要同时吃,不可单一偏食。 粗细、干稀、主副搭配的全面营养可满足人体需要,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维持正常人体的需要。

  对症进食: 由于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 维生素C 和 维生素E 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解除疲劳。另外,如颈椎病属湿热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葛根、苦瓜、丝瓜等清热解肌通络的果菜;如属寒湿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温经散寒之食物;如属血虚气滞者,应多进食公鸡、鲤鱼、黑豆等食物。 总之,对症进食,就能有利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

5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发于劳动者和中年人群。下面看下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为:

  1、临床表现与影象学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

  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象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他病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

  3、仅有影象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颈椎病。

  最后,小编真心的提醒朋友们: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千万不要拖延治疗,这样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在病情加重后,治疗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还有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慎重。

  椎动脉型颈椎病比较少见,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

疾病百科 | 颈椎病

挂号科室:脊柱外科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颈项疼痛、恶心呕吐[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理疗、手术治疗、中医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