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虽然病情虽然不会突然发生急症出现,如果不重视治疗就可能导致慢性胃炎的病变发生,导致一些急性病症的出现。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不管是慢性胃炎还是胃下垂我们都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并且要及时的给自己的肠胃进行调养,那么我们要怎么治疗和调养呢?在下面我们会说到的。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饮食上要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
目录
1胃下垂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胃炎,这种大概占慢性胃炎病人的大多数。它的主要症状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反酸,烧心,不想吃饭和上腹饱胀。这就需要我们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来进行对症用药了。
要少食多餐,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内这样会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饮食调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数可以增加,每日4~6餐为合适。进餐的类别中主餐要少,蔬菜要多吃。
胃下垂的患者要少吃点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姜、过量酒精、咖啡等,这些都会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加重的,这会影响患者病情的改善,所以要少吃这些食物。多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注意事项:
如对有胃痉挛性痛、运动亢进的患者,可给予胃舒平2片,每日3次;或香砂养胃丸l包,每日2次,口服。慢性胃炎的患者要对症用药。不要盲目的使用。
查看详情>>2胃下垂的治疗方法
一、内科治疗
1、加强锻炼,增强腹肌张力,并少吃多餐,纠正不良的习惯性体位。
2、增加营养,并给以助消化剂,必要时给蛋白合成制剂及胰岛素等以增加腹腔内脂肪,加强腹肌张力。
3、对症治疗:对无力型胃可用促胃动力药,胃痛者可用镇痛药,便秘者可用润滑剂。
4、可试用加兰他敏氢溴酸盐10mg,3次/d,口服或25mg,1次/d,肌内注射。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20~40天为一疗程,视患者病情而定,经1~2个疗程后,病情仍未改善,应停用。
二、中医治疗
脾虚气陷型: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纳呆,脘腹重坠,胀满,嗳气不舒,食后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脉象缓弱。治以补气升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枳术丸。少食纳呆可加鸡内金6g,炒稻芽、麦芽各12g,恶心呕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汤。
虚实夹饮型:脘腹坠胀不适,食后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动,水走肠间漉漉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脉象沉细小滑。治以温阳化饮、和胃降逆,方用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半夏10g,代赭石15g,或加黄连3g、吴萸6g。
肝胃不和型:两胁胀而不适,脘腹胀满,呃逆,嗳气,嘈杂噫酸,善太息,苔薄腻,脉弦小。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与逍遥散加减化裁。
胃阴不足型:面色略红,唇红而干,脘腹胀满,灼热不适,口干苦,口渴思饮,嗳气,恶心呕吐,大便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治以濡养胃阴,方用益胃汤合一贯煎加鸡内金6g,炒麦芽15g,莱服子12g。如呕吐较著,可养胃降逆,方用麦门冬汤合竹茹汤。
胃络瘀滞型:胸膈痞满,脘腹胀坠,脐上刺痛,按之濡软,恶心,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脉象沉细或涩。治以疏肝养血化瘀,方用血府遂瘀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化裁或用柴胡疏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
三、其他治疗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用维生素B1 0.1g与当归注射液0.1g混合液穴位注射,1次/d,每次3穴,交替使用,有效率为96.5%。另外,电兴奋疗法,按摩、推拿疗法、气功疗法以及几种疗法综合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四、手术治疗
适用于症状严重,内科治疗无效的重度胃下垂者。
3胃下垂的饮食疗法
推荐食谱:
1、黄雌鸡粳米粥
[原料]黄雌鸡1只,粳米250 g,葱白1把,姜、蒜、精盐各适量。
[制法]将黄雌鸡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干净,切成块,与粳米一同放入沙锅内,共煮为粥,快熟时放入葱、姜、蒜、精盐调味品,再煮一沸,即可食用。
[功效]温中补气,补精益髓。适用于气血不足,面黄神疲,胃脘下垂等症。
[服法]空腹服用,吃肉喝汤,1剂/周。
2、鲫鱼莼菜羹
[原料]鲫鱼、莼菜各120 g,橘皮粉、花椒粉、精盐、姜汁各适量,升麻12 g,粗盐1 000 g,素油15 g。
[制法]将鲫鱼杀后,去头、鳞、肚肠,用棉纸包4层,锅内放粗盐烧至发红,取出2/3的量,将鱼放入锅内,再把取出的盐倒人锅内加盏焖20分钟,取出鱼去外包的棉纸,把鱼肉剔出,再把锅洗干净,放入素油烧开,置入洗干净切碎之莼菜略炒,随即加水、升麻(纱布包)、橘皮粉、花椒粉、姜汁、精盐煮沸,放入鱼肉,再烧开,取出纱布包即可。
[功效]补脾益气,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胃脘疼痛、不欲饮食、消瘦、胃下垂、乏力患者。
[眼法]每服适量。
3、内金白术益脾饼
[原料]生自术120 g,升麻12 g,生鸡内金、干姜各60 g,熟枣肉250 g。
[制法]先将白术、鸡内金、升麻焙干,研成细末,然后入锅煮熟研面,干姜研细末,共合枣肉捣如泥状,做成小圆饼,放炭上炙干。
[功效]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寒,中阳不振所致的泄泻、不欲饮食、胃下垂等症。
[服法]晨起空腹服食,当点心服用亦可。
4、素笋瘦肉盅
[原料]面筋、小茴香、花椒、赤曲、葱头、苦杏仁、肉汤各适量。
[制法]用好面筋,切成手指长的条,入肉汤和鸡汤中煮3~4沸,捞出挤干汤汁,入锅中先焙,夹出小茴香数粒研碎(不可研太细),合花椒、赤曲少许,用汤泡软,葱头1个切细丝或小丁,苦杏仁1把去皮尖捣碎,用酒调汤,锅内候熟住火,先倾苦杏仁入酒汤内沸过,次下面筋条及备好的调料,用铁铲频频翻转收汁,盛在碗内按实,用荷叶益好,6~8小时后可食用。
[功效]益气补虚,升阳温中。治脾胃虚弱,胃气不固,气虚体弱,胃中虚寒,疼痛喜按,胃下垂等症。
[服法]每食适量,可长期服用。
5、人参煨猪肚汤
[原料]猪肚1个,人参15 g,干姜5 g,花椒少许,葱白7根,糯米150 g,清水500 mL。
[制法]将猪肚洗干净,焯水,将人参打成碎末,干姜切碎,花椒去目微炒,葱白去须,切成段,糯米洗干净,将上述各样装入猪肚内,用线缝合好,沙锅内加水,将猪肚放入锅内,先用武火烧沸,除去汤面上的浮沫,然后改用文火煮,令其烂熟。
[功效]补五脏,健脾胃,升阳气。适用于脾胃虚弱、胃和脏器下垂患者。
[服法]空腹温服,可服暖酒1杯,吃肚喝汤。
4胃下垂检查需要做些什么
很多时候当胃下垂发生的时候,患者的胃部是有一定危害的,所以当胃下垂发生的时候,一些并发症也会随之发生,让患者的身体受到很大的伤害,而且很多时候胃下垂病情很容易跟一些胃部疾病相混淆。
胃下垂检查需要做些什么
1.可见瘦长体型
上腹部压痛点因立卧位变动而不固定,有时用冲击触诊法,或患者急速变换体位时,可听到脐下振水声。上腹部易扪到主动脉搏动,常同时伴有肝下垂、肾下垂及结肠下垂的体征。
2.X线检查,胃肠钡餐造影可见
依据站立位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与两侧髂嵴联线的位置分为3度:
(1)轻度 指胃小弯弧线最低点的位置位于髂嵴联线下1.0~5.0cm;
(2)中度 指胃小弯弧线最低点的位置位于髂嵴联线下5.0~10cm;
(3)重度 指胃小弯弧线最低点的位置位于髂嵴联线下10cm以上。
3.饮水超声波检查
饮水后测知胃下缘移入盆腔内。
检查胃下垂病情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而且在检查胃下垂后要听从医生的安排进行一系列科学的治疗,毕竟胃下垂并不是小病情,很多胃下垂患者因为这种病情,饮食上都是一个问题,所以胃下垂患者要谨慎对待自身病情,避免危害。
查看详情>>5胃下垂的病因病理
胃下垂是多发的一种疾病,而且患上了胃下垂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治疗好。胃下垂的发生不仅对患者健康造成了危害,对患者的生活也会造成影响。治疗胃下垂前应该先诊断出现患病的原因,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进行治疗。
胃下垂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勾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
发病原因
正常腹腔内脏位置的固定主要靠3个因素:
1.腹肌力量,腹壁脂肪层厚度的作用。
2.横膈的位置和膈肌的活动力。
3.邻近脏器或某些相关韧带的固定作用。
凡能影响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动力降低,腹腔压力降低,腹肌收缩力减弱,胃膈韧带、胃肝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过于松弛等,均可导致胃下垂。
发病机制
由于胃下垂的病因及原发性疾病和体质的不同,其肌力低下的程度、韧带松弛的程度存有一定的差异,其下垂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如无力型者往往伴全身脏器下垂,其悬吊、固定脏器的组织韧带全部为低张力。而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久卧少动者,往往是腹肌张力下降,膈肌悬吊力不足和胃肝韧带松弛为主,常不合并全身脏器下垂。
上面为各位介绍了胃下垂的病因病理是什么,了解这些之后可以帮助大家预防该病的发生,胃下垂患者要想治疗该病,先诊断出病因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有理。另外,胃下垂患者在生活中可以通过锻炼来改善病情。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