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乙肝病毒携带者能生孩子吗?乙肝病因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目录
1乙肝病毒携带者能生孩子吗
专家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生孩子是要看患者自身的情况,生孩子要选择好的时机,否则容易造成婴儿的感染,更加重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的病情。
如果在怀孕后方查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如肝功能不正常和(或)HBV-DNA阳性时,应考虑终止妊娠,待治愈后再要孩子,以免对孕妇和孩子都带来较大的风险。如肝功能正常则可以考虑继续妊娠,但是如果HBV-DNA阳性时,会有较高传染给孩子的风险。
夫妻一方或双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HBV-DNA阳性或肝功能异常时,说明病毒复制活跃,病情处于活动期,传染性较大,这种情况下是不适合怀孕的。尤其是在肝功能异常时,怀孕中后期或生小孩时可能给孕妇带来生命危险。因此,肝功能异常者必须经治疗使肝功能正常,且HBV-DNA转阴后再考虑怀孕。
男方为病毒携带者时,如果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时,女方应该在注射乙肝奇妙且产生有效抵抗力后才考虑怀孕。为了双方的健康着想,女方为携带者时男方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以避免被传染。
最后,专家提醒,为了阻断乙肝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孩子出生后12小时内应尽快进行免疫接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和乙肝疫苗(重组人乙肝疫苗10ug),出生1个月、6个月再各注射1针乙肝疫苗,保证宝宝的健康!
2乙肝病因是什么
乙肝病因一、母婴垂直传播。我国大多数患者都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上的乙肝,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另外一种是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
乙肝病因二、血液传播。实验证明,只要极微量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就可引起乙型肝炎的传播。正常人如果输人全血、血浆、血清或其他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均可感染上乙肝。
乙肝病因三、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在使用时容易感染乙肝。
乙肝病因四、性接触传播。在性行为过程中,男女双方的性器官均会出现受损,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精液或阴道的分泌液中都可能带有病毒。
乙肝病因五、酒精的摄取量太大,导致肝脏受损,本身免疫力降低,是引发的乙肝的病因之一。
乙肝病因六、药物的乱用造成的不好恶果。
3乙肝病人为什么会出现乏力和食欲不振
乏力、食欲不振多见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其原因主要是:
1、肝功能下降或由于中枢系统功能障碍,胃肠道蠕动能力减退,引起食欲不振。
2、当乙肝合并有肝硬化腹水时,出现的腹胀、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也会使病人不想进食。
3、肝功能不佳时,胆汁分泌减少,对脂肪的消化受到影响,反射性地引起厌食、食欲不佳。
以上原因使患者进食量少,热量及营养供应不足,自然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消瘦等现象,另外,肝功不好与消化相关的一些酶的生成和分泌减少、活性降低有关。从而影响了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久而久之,也会造成乏力、食欲不振、活动时感到体力不支。
4预防乙肝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其实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中国自从1992年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以来,乙肝病毒感染及携带率明显降低。号称将近10%的乙肝病毒感染人群的中国,在200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6个地区的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已经降低到7.18%;而最近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2014年最新全国1-39岁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表面抗原阳性率在1-4岁人群仅仅为0.32%、5-14岁为0.94%、14—29岁人群为4.38%。这些数据表明接种乙肝疫苗使整个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率明显下降。而对于个体来说,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的措施。
5乙肝和胃病有关系吗
乙肝病毒是一种泛嗜 性病 毒,除侵犯肝脏外,侵犯胃粘膜为其常见的肝外损害。乙肝并发胃粘膜损害的发生率高达100%。且粘膜病变弥漫而广泛,以胃底、胃体部为主。乙肝合并 慢性胃炎 的发生率达70%~80%。合并 消化性 溃疡 病的发生率达30%左右。
乙肝病毒造成胃粘膜损害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乙肝病毒存在于胃粘膜 上皮细胞 内,由于乙肝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在细胞中沉积而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削弱和破坏了胃粘膜的屏障保护作用。②患乙肝后,胃酸形成的功能紊乱,导致胃酸过多,过多的胃酸会损害胃粘膜,胃酸过多与胃馈疡的发生相关。③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体免疫反应,导致胃粘膜损害。④肝功能受损后,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减退,白蛋白的含量降低,这就减弱了对胃粘膜的修复能力。⑤药物刺激所引起。乙肝患者,特别是慢性乙肝患者需较长时间服药。病人求愈心切,往往服药种类过多,或几种药同时服下,忽视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会对胃粘膜产生刺激。有些药物本身就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特别是有些苦寒性中草药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⑥有些慢性乙肝患者有不同程度的 肝硬化 、门脉高压,使胃血流缓慢,胃粘膜下淤血,胃粘膜因缺血缺氧及 营养 障碍而致损害。
乙肝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中上腹隐痛、腹胀、返酸、纳差、恶心及呕吐时,这应当引起注意,除了是肝炎本身的症状外,还要及时做胃镜 检查 ,以明确是否伴有胃粘膜损害。乙肝患者,在治疗肝病服用药物时,要尽量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有损害的药物,根据病情、病程、年龄及胃镜观察结果,考虑选用助消化药物等,这样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减轻或消退消化道症状。同时, 饮食上避免辛辣食物的刺激,戒除烟酒,对保肝健胃大有裨益。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乙肝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因其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