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普外科 >肛肠科

拉屎拉出血怎么办

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疾病都会诱发便血,比如痔疮,肛裂,各种直肠类疾病等,这种症状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影响非常大,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很多的患者,都想要通过了解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帮助自己早日康复。便血是怎么回事?便血怎么办呢?一起来了解下。

目录 便血是怎么回事 便血有哪些表现 便血怎么办 便血患者不要吃什么 便血如何紧急处理

1便血是怎么回事

  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见的传染病,便血的同时,会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现象。

  一、痔疮: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无痛,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可大可小。

  二、直肠、结肠息肉: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

  三、肛裂: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血,新鲜肛裂便后有肛门剧烈疼痛。便血鲜红无痛原因之三:消化道疾病:大便呈柏油状或呈黑红色,出血部位多在上消化道;如果血色红,则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

  四、直肠癌:便血呈鲜红色,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五、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多半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下腹痛、发热、便频等症状。

查看详情>>

2便血有哪些表现

  便血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直肠、结肠息肉:血色鲜红、没有痛苦 、血与大便不混合。

  内痔: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

  直肠恶变 :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肛裂:血附于粪便表面或手纸染血,出血量少,如出血较多,血液在肠腔内贮留,排出时可呈黑色、暗红色或有血块;

  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便频等。

  便血有什么危害?

  便血容易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一般发展缓慢,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贫血较重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一些患者甚至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易激动、兴奋、烦躁等。

查看详情>>

3便血怎么办

  1、痔疮便血:患有痔疮的患者,如果没有其他症状的话,只需要在日常中调节好饮食啊,保持大便通畅,阴部清洁就可以,如果出现便血的话,患者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来对这种疾病进行彻底根治。

  2、肛裂便血:如果患有肛裂的患者出现便血的话,患者在治疗时的原则应该是以保守治疗为主,宜止痛止血,防止出现疼痛恶心循环,对于患有慢性肛裂的患者,就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了,这样才能彻底消除肛裂的病因,避免加剧疼痛、

  3直肠癌便血:很多直肠癌患者早期的便血常被人们误认为是痔疮引起,所以并不对其重视,导致很多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重,患者要想彻底治愈这种症状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患者在治疗之前,一定要了解在治疗过程中的禁忌。

  4、中医治疗:中医在对便血进行治疗时,一般都是通过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对于肠道湿热,脾胃虚寒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都不相同,所以患者在治疗之前,首先要确定自己的患病类型,这样才能保证做到对症治疗。

4便血患者不要吃什么

  1、忌饮酒

  认为痔疮多属湿热,饮酒可助其湿热,而且酒(特别是烈性酒)可使直肠静脉充血,诱发或加重痔疮。

  2、忌食味浓及香料多的食物

  容易令肠道不适,同时令肝脏充血、下腹腔压力加大,可导致痔疮发生或使痔疮加重。

  3、忌食肥甘厚味、炙烤食物

  这些食品可刺激直肠肛门部的黏膜皮肤,使充血明显,导致痔疮发生。

  4、忌食壮阳火的水果

  如芒果、榴莲、荔枝、龙眼等。

  5、忌食难于消化、坚硬的食物

  食物难以消化会导致便秘,从而使直肠血管曲张。

  6、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生葱、生蒜、芥末、姜等,能刺激直肠肛门部位血管充血和扩张,造成排便时刺痛和坠胀感,从而诱发痔疮。

5便血如何紧急处理

  医学上,把血液从肛门排出,或大便时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便血的原因很多,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而且还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那么,当发生大便出血时的我们首先应该怎样处理呢?

  一、大便出血的急救措施

  首先,大便后,立即洗澡或者坐浴把臀部处置干净。

  其次,找一块干净的纱布垫在臀下横卧躺一会。

  第三,出血多时把臀部始到比心脏高的位置,这样容易止血,即俯卧用枕头垫高腰部休息。

  第四,内痔易出血,但止血也容易,横卧休息一会,血就止住了。

  最后,出血止住后应尽早去医院就诊,因为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出血。

  二、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便血,不要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免得贻误病情,造成便血的原因很多,不同的病情,治疗方法不一样,应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