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荨麻疹

过敏性荨麻疹治疗

过敏性荨麻疹一般指荨麻疹。荨麻疹俗称风疹块。起因是因为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那么,得了过敏性荨麻疹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呢?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目录 过敏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过敏性荨麻疹用什么药好 在临床医学上过敏性荨麻疹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过敏性荨麻疹要注意什么 过敏性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

1过敏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荨麻疹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

  去除过敏源。找到患者的过敏源,并尽量远离过敏源。若是药物引起,请立刻停药,若是食物引起,请不要再吃这种食物了。

  如果是外部环境因素诱发的病因。注意避免外界环境的刺激,如寒冷或者发热引起的,就应该注意保暖或者减少运动。

  使用药物治疗。药物分为(1)抗组胺类药物、(2)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3)糖皮质激素、(4)免疫抑制剂。

2过敏性荨麻疹用什么药好

  非处方药

  1.治疗皮肤黏膜的变态反应,对抗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氯苯那敏、异丙嗪、苯海拉明;同时宜合并口服维生素C 及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片等。

  2.对伴随血管性水肿的荨麻疹,可选用赛庚啶。

  3.局部用药选择具止痒和收敛作用的洗剂,如薄荷酚洗剂(含薄荷、酚、氧化锌、乙醇)或炉甘石洗剂涂敷,一日3 次。

  处方药

  对病情严重者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处方药:推荐口服第2 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阿司咪唑、咪唑斯汀、氯雷他定或地洛他定。对急性者或伴有胃肠道症状时,酌情口服泼尼松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3在临床医学上过敏性荨麻疹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4过敏性荨麻疹要注意什么

  1、注意饮食,避免诱因。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例如鱼虾海鲜 ,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都可诱发荨麻疹。另外,过于 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因而产生蛋白 胨和多肽,增加人体过敏的机率。

  2、注意卫生,避免不良刺激。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要少养猫、 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对风寒暑湿燥火及虫毒之类,要近而远之。生活规律以适应外界 环境的变化。喝酒、受热、情绪激动、用力等都会加重皮肤血管扩张,激发或加重荨麻疹。

  3、注意药物因素引起的过敏。在临床中,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 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多粘霉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等等。

  4、积极治疗原有疾病。荨麻疹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能导致荨 麻疹的疾病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像肠蛔虫、蛲虫等;细菌性感染像龋齿、齿槽脓肿、扁桃 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病毒性感染像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像手足癣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经紊 乱,甚至体内潜在的肿瘤等,都可能引起荨麻疹。

  5、保持健康心态,提高身体抵抗力。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和加重,与人的情绪或心理应激有一定的关 系。

  6、采用中药预防。某些中药,如首乌、枸杞、人参、黄芪、灵芝、大枣、女贞子、菟丝子、五味子 、黄精、淮山药、党参等,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多种 功能,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

5过敏性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

  1、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某种香料调味品亦可引起。

  2、药物,有许多可引起该病。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常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而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荨麻疹。

  3、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细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虫(如蛔虫等)。

  4、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5、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此外,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