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发病原因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下面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发病原因,手足口病是通过什么传染的等健康小知识。

目录 手足口病发病原因 手足口病是通过什么传染的 手足口病的中药疗法和食疗 怎么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儿童手足口病分文几种类型

1手足口病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 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1.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 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 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手足口病是通过什么传染的

  手足口病患儿的症状的累及部位通常可以根据名字进行确定,一般会出现在手掌,足底以及口腔粘膜等部位;但是有些表现为腔粘膜出现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等损害;但是损害一般出现在手足以及口腔等部位;而且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有些还会累及膝盖,出现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而且宝宝在患病期间有些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对于生活都难以自理的5岁以下的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充分的了解到手足口病传染的渠道,好加以预防,让孩子远离这类疾病。手足口病主要通过4个途径进行传染。首先是人群密切接触的地方,通过被病毒感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进行传染。

  其次是喉咙分泌物的传播。再次是饮用或者使用过被患者感染的食物和水进行传播。最后,吃有病毒或者昆虫叮咬过的食物。在预防手足口病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要从小养成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不仅对此病,对很多传染疾病都有预防的功能。

3手足口病的中药疗法和食疗

  我们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的成长,不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疾病,比如手足口病,除了要做好各种预防以外,还要多了解一些疾病的知识,比如说小儿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流行时,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应该认识下。

  手足口病的中药疗法:

  1、心脾积热

  症状表现:

  身体发热、无汗,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而且口舌中疱疹呈红色、伴有剧烈疼痛,患者唾液分泌过多、难以进食、大便干结、舌苔黄腻。

  治疗方法:

  以大黄3克,黄芩6克,黄连3克,五倍子6克,薄荷6克,与50毫升清水煎成药汁,分成两次饮用。

  2、湿热交阻

  症状表现:

  身体发热、无汗,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口舌疱疹呈暗色,疼痛感不强,伴有腹胀、纳差、舌苔白腻或有轻微黄腻。

  治疗方法:

  用生甘草10克,半夏6克,黄芩6克,黄连2克,干姜3克,柴胡10克,藿香6克,加入50毫克清水,煎成药汁,分成两次饮用。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症状表现:

  身体高热、无汗液分泌、出现皮疹、舌红、肢体痿软或瘫痪、容易受寒、情绪烦躁、嗜睡、舌苔白腻或有黄腻。

  治疗方法:

  利用大黄3克,生石膏20克,寒水石10克,滑石10克(包煎),赤石脂10克,白石脂10克,紫石英10克,生牡蛎10克,生龙骨10克,干姜3克,桂枝6克,甘草3克,加入50毫升清水,煎成药汁,分两次饮用。

  手足口病的食疗方:

  1、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食用。

  2、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饮用。

  3、银花蝉衣饮:银花15克,蝉衣3克,清茶少许,煎水饮。

  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措施和食疗的方法,我们已经介绍的很详细了,手足口病的发生是因为接触才被传染的,所以,要做好预防措施,比如科学饮食,避免接触已经感染该病的患儿,注意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等。

4怎么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在儿科疾病中是很常见的,特别是此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孩子没有及时的治疗,严重的话会出现疱疹,尤其是手足部位,严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所以怎么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就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了。

  那么如何在家庭里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呢?儿科权威专家告诉我们,首先要特别注意孩子房间的通风透气,要保持好孩子房间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每天都要帮助孩子打扫、消毒。

  其次在小儿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员相对密集的地方去,以免引发孩子感染到小手足口病病毒。

  第三,成人和孩子的家长都有可能感染到小儿手足口病病毒,不过由于成人或孩子家长的自身抵抗力比较强,所以不会发病。但是会将其携带的手足口病病毒传染给儿童,并且发病。因此,成人或者孩子家长外出时,应该及时把手洗干净,以免传染给孩子。

  第四,对于孩子用的餐具或者玩的玩具、被褥、衣服等物品,要每天清洗、消毒。不要让孩子吃一些寒凉的食物。

  一、常见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一般不升高。乳酸水平升高。

  3.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度。

  4.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5.病原学检查 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

  6.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二、其他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2.磁共振 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3.脑电图 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4.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少数病例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Q-T间期延长,ST-T改变。

5儿童手足口病分文几种类型

  夏季是细菌高发季节,各种细菌滋生的很快而导致宝宝感染患上一些疾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手足口病就是宝宝因细菌感染所患的疾病之一。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还不爱吃东西,嗓子里还有一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症状。下面先了解一下手足口病的病症。

  分类:

  1.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儿童多见,成人感染占21.7%。临床表现除上述外,主要特点为急性发烧、皮疹。脑膜脑炎伴有;综合征和急性病毒性心肌病。

  肠道病毒Cox A16型手足口病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型。一般来说柯萨奇A16型后遗症比EV 71小。

  2.柯萨奇病毒B型:感染引起特征性传染性胸肋痛即所谓s病。可合并脑膜脑炎、心肌炎、发烧、;综合征、肝炎、溶血性贫血和肺炎。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

  发热是婴幼儿EV71感染的常见临床症状,患者绝大多数是小于6个月婴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是EV71感染的又一常见临床症状,它包括一些常见呼吸道症状,如咽炎、哮喘、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病年龄一般为1~3岁,需要住院治疗。EV71累及神经系统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1~2岁幼儿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瘫痪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变化多样,病情轻重不一,一般表现为阵挛、呕吐、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及情感淡漠等。头颅MRI及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疾病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