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普外科

火疖子怎么治

疖子,夏天尤其多见,俗称“暑疖”。中医认为是毒侵入皮肤而发病,属于疮疡热证,所以又称“热疖”。细小如钉而反应较重的疖子,则称为“疔疮”。疖子随处都可发生,以头、面、颈、背、臀等处最为多见;疔疮主要见于颜面及手指、足趾。火疖子是如何引起的?火疖子有哪些表现?一起来看下。

目录 火疖子是如何引起的 火疖子有哪些表现 火疖子可以治好吗 火疖子的饮食 头上长火疖子怎么办

1火疖子是如何引起的

  疖子是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可分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等。其特点是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厘米左右,易脓、易溃、易敛。相当于西医的疖、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疖子,中医认为是热毒侵入皮肤而发病,属于疮疡热证,所以又称“热疖”。细小如钉而反应较重的疖子,则称为“疔疮”。疖子以头、面、颈、背、臀等处最为多见;疔疮主要见于颜面及手指、足趾。疖子虽小,但也不可忽视对它的预防和治疗。

  感染发生与皮肤不洁、擦伤、环境温度较高或机体抗感染能力较低相关。疖可发生在任何有毛囊的皮肤区,往往以头、面、颈、腋下及臀部等常受摩擦的部位为多见。

  (一)发病原因

  疖的致病菌以金黄葡萄球菌为主,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亦引起本病。皮肤局部与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故婴幼儿、营养不良者、糖尿病病人是本病的好发人群。皮肤不洁、皮肤擦伤、环境温度较高等常是导致局部感染的直接诱因。

  (二)发病机制

  细菌侵入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脂腺和汗腺后,在毛囊及周围组织中迅速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坏死,而形成疖的中心,表现为局部充血、渗出、硬结。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对受损的组织细胞和病菌体加以破坏,使其逐渐坏死和溶解,在真皮下形成脓肿。因金黄葡萄球菌的毒素含有凝固酶,故形成脓栓,向外突起。临床可见在红肿硬结的中央有黄白色脓栓。此为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病灶的特征。破溃排出脓液后,脓腔逐渐被新的纤维组织修复而愈合。

2火疖子有哪些表现

  疖好发于颈后发际部位及背、臀等部位。初起先见局部红疹,继而开始肿痛,呈圆形突起小硬结节;有的可出现黄白脓头。三五天破溃出脓,脓出后即愈合。若发展成有头疽(痈)者,常伴有恶寒发热,红肿扩大,疼痛加剧。

  火疖子临床表现

  最初,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小脓栓;红、肿、痛范围扩大。再数日后,脓栓脱落,排出脓液,炎症便逐渐消失而愈。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若发生在血液丰富的部位,全身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和厌食等毒血症状。面部,特别是所谓"危险三角区"的上唇周围和鼻部疖,如被挤压或挑破,感染容易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延及眼部及其周围组织的进行性红肿和硬结,伴疼痛和压痛,并有头痛、寒战、高热甚至昏迷等,病情十分严重,死亡率很高。

3火疖子可以治好吗

  1、早期促使炎症消退。红肿阶段可选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措施,也可敷贴加油调成糊状的中药金黄散、玉露散或鱼石脂软膏。

  2、局部化脓时急躁排脓。疖顶见脓点或有波动感时用石炭酸点涂脓点或用针头将脓栓剔出,或作切开引流,禁忌挤压。出脓后辅以呋喃西林、湿纱条或以化腐生肌的中药膏,直至病变消退。

  3、抗菌治疗。若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面部疖或并发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时,可选用青霉素或复方磺胺甲恶唑等抗菌药物治疗,或用清热解毒中药方剂等。有糖尿病者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等相应治疗措施。对顽固性患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4、对于外耳道、鼻、上唇部的疖子不可切开,更不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蔓延。

  5、中药治疗。一旦发生疖子,宜内外兼治。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可用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水煎服用。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4次,对尚未化脓的疖子效果较好。已经化脓的,必须让疖子成熟溃破,脓液流出,才能逐渐愈合。也可以用新鲜的柏树叶捣烂,叫鸡蛋清和成糊,敷在患处。


4火疖子的饮食

  1、饮食宜清淡,应多吃蔬菜及清凉食品,如绿豆芽、马齿此、藕、梨、西瓜等。以利于清热解毒,促进康复。

  2、在疖肿初期,忌食油腻和辛辣之物。在疖肿初期和发展阶段,如多吃猪肥肉、午肥肉、动物内脏等。可助热生火,使汗腺分泌旺盛顺加重病情。疖肿音,尤其是素体湿热蛮盛、嗜食辛辣之品者,如仍多吃辣椒、辣椒油、咖啡、芥末、大蒜、蒜苗、韭菜、葱、姜等,会火上浇油,使热毒缠身、炎症扩散而加重病情。

  3、疖肿初期和发展期,忌海鲜品和烟洒。如海虾、梭子蟹、带色、鲍鱼、牡蛎、海米、蛤蜊等多属发物,吃后可使疖肿症状加重。不利于炎症消退,故应忌食。烟酒可引起血管痉挛,影响血液循环、助湿生热等作用,可加重疖肿的局部和全身症状,故应忌用。

  4、忌过量食甜食。肥胖之人素体湿热内蕴肥胖之人,易发疖肿;糖尿病病人,特别是严重者,易并发疖病。对于这两类疖肿者,如果仍过量食用甜食,不仅使人进一步肥胖,还可加重糖尿病,故应忌用甜食。

5头上长火疖子怎么办

  疖子初起时如黄豆大或梅子大,发红,发热,又肿又痛,逐渐向四周扩大。数天后,在中央出现一个黄白色的小脓头,溃破出脓后就逐渐愈合。但是往往这里好了那里又发,顽固难愈;特别是当病人正气虚弱,或挤压疖子,还会引起“疮疡内陷”,“疔毒走黄”,也就是败血症。所以,不能忽视对疖子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疖子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否则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肤腺及皮下组织,就会化脓而发病。

  用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绿豆衣各12克、甘草6克,煎水代茶饮用,也有助于预防疖子的发生。在暑天也可以少量服用六神丸。

  一旦发生疖子,宜内外兼治。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可用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水煎服用。

  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2~4次,对尚未化脓的效果较好。已经化脓的,须疖肿成熟溃破,脓液流出,才能逐渐愈合

疾病百科 | 疖

挂号科室:皮肤科

温馨提示:
宜食性味清淡、寒凉之食物。

       疖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的急性化脓性腺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组织。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位,如颈、头、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部及会阴部和小腿。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称为疖病。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病人。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疼痛 、肿胀 、局部发热[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