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众多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女性若是患了子宫脱垂,身体各方面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不但会伤害子宫,还会诱发更多的妇科疾病,子宫脱垂会引发哪些症状?子宫脱垂的饮食宜忌是什么?下面为大家带来介绍。

目录 子宫脱垂会引发哪些症状 子宫脱垂的饮食宜忌 子宫脱垂的中医辨证治疗 子宫脱垂的4大危害 女性子宫脱垂如何进行性生活呢

1子宫脱垂会引发哪些症状

  1、疼痛:以腰骶部疼痛明显,劳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缓解,同时患者可下腹、阴道、会阴部坠胀感,以劳累后加重。

  2、月经改变:由于盆腔脏器脱垂,导致血循环障碍,局部淤血,影响正常女性月经,导致月经增多等。

  3、白带增多:会引起白带增多,有时呈黄脓样或血水状。

  4、阴道肿物脱出:患子宫脱垂后会有肿物从阴道脱出,轻者可习行还纳,严重者会对女性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5、泌尿道症状:多半子宫脱垂患者,在剧烈咳嗽用力时,腹腔压力增加,引起尿失禁而尿液外溢。少数子宫脱垂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需用手指将膨出的膀胱向前推举后,方能排尿。

2子宫脱垂的饮食宜忌

  子宫脱垂患者宜多食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及纤维的食物,如番茄、豆芽菜、卷心菜、油菜、柑橘、荔枝、桂圆、大枣等;多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肉、鸡蛋、瘦肉、猪肝、鲤鱼、海参、豆制品等,最好做成羹汤食用。

  子宫脱垂患者忌食滑利之蔬菜。冬瓜、黄瓜、丝瓜、苦瓜、茭白、茄子、苋菜、白菜、菠菜等蔬菜,性味寒凉而滑利,食用后会造成脾胃虚弱,使子宫下滑,难以回缩。

  忌食寒性易引起下坠的水产品。蚌肉、田螺、蛏子等水产品性寒,食用后会伤脾气,进一步加重病情,使子宫脱垂难以恢复。其他如螃蟹、蛇、甲鱼等均有寒性下坠的作用,易造成子宫虚冷下垂。

  忌食损伤脾胃的副食品。百合、绿豆虽为消暑解热之品,但同时又有损伤脾胃的作用,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食用后会出现身体虚弱无力,甚至会造成大便稀溏、子宫脱垂、回缩无力。

  忌食寒凉水果。梨、西瓜、柚子、柠檬、甜橙、柿、香蕉、杏子、酸枣、山楂、香瓜等水果性质寒凉,食用后会损伤脾胃阳气,加重子宫脱垂。

  忌食伤气之物。子宫脱垂的原因是由于虚弱疲劳、营养缺乏,而白萝卜、咸菜、竹笋、大头菜、茶叶、醋等食物会伤气,损耗营养,使虚弱的身体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更加衰弱,从而导致子宫回缩无力。

3子宫脱垂的中医辨证治疗

  一、芒针

  主穴:维道、维胞、维宫、环上。

  配穴:关元、曲骨、阴陵泉、三阴交、百会。

  维宫穴位置:维道下2寸。

  环上穴位置:自尾骶骨至大转子连线上2寸为环中穴,其外上5分即是穴。

  治法:主穴每次选1穴,配穴酌取2~3穴。维道、维宫、维胞之操作如下:用26号6寸长芒针,令病人取仰卧位,双腿屈起,快速进针,针尖沿腹股沟向耻骨联合方向透刺,深度在肌层与脂肪层之间。双侧同时进针,至得气后,进行捻转,捻转幅度和频率均由小到大,由慢渐快,强度则以病人可耐受为度,直运针至会阴部有抽动感,自觉子宫体徐徐上升。环上穴操作法:嘱病人取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屈曲,上身稍向前倾,用26号7寸芒针,针尖朝子宫体方向直刺4~6寸左右,用雀啄式点刺手法进行提插,使产生触电式针感,向前阴或少腹部放射,直运针至脱出子宫有上提之感。在针刺本穴时不作捻转,每次只针1侧。上述穴位,针前均应排净尿,针时手法不宜过重,以免引起疼痛或不适。均不留针,每日1次,穴位可交替轮换。余穴,百会穴平刺,针后加艾条薰灸15~20分钟;关元、曲骨直刺,使针感向会阴部放射;三阴交、阴陵泉针尖略朝向心方向直刺,使针感向上传。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亦为每日1次。芒针法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二、体针

  主穴:百会、气海、子宫、关元、大赫、三阴交、维道、曲骨、横骨。

  配穴:足三里、肾俞、太溪、脾俞。

  治法:主穴每次选4个,轮替使用,百会穴每次均取。配穴酌取2个。子宫、维道、气海向耻骨联合方向呈45度角斜刺,关元、大赫、曲骨、横骨均直刺。腹部诸穴深度为1.5~2寸,得气后,以捻转补泻为主,当病人觉阴道或子宫有上提感时,即嘱其收小腹,深吸气,医者随即把运针之大拇指向前一推,以增强针感,促使子宫上提。下肢穴微向上刺,背部穴宜向脊椎方向刺,施以补法。百会穴用艾条作雀啄法薰灸15~20分钟。本法留针要求2~3小时,(背部穴不留针),病情轻,病程短者,留针1~2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久留针者,一般治疗1~2次,如疗效不满意,可续治。

4子宫脱垂的4大危害

  1、子宫脱垂可导致痛经

  子宫后位的形状,犹如一把茶壶,宫颈管好比茶壶嘴,子宫体好比茶壶体。

  作为茶壶嘴的宫颈,其位置高于作为壶体的子宫腔,位于宫腔内的月经血难以从"壶底"经宫颈管排出。要想将"壶中"的经血排出,只有加强子宫收缩,尽量压缩宫腔容积才能逼出经血。

  因此,子宫后位的女性常会因子宫肌的痉挛性收缩而产生痛经。

  2、子宫脱垂可导致月经异常

  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子宫向后倾倒,常可引起卵巢输卵管向后下方下垂。

  卵巢输卵管位置的变异,可引起盆腔静脉扭曲,血流不畅,产生盆腔静脉淤血症,导致月经过多,并可出现腹部坠胀、腰酸背痛,有的女性还可发生性交痛等症状。

  3、子宫脱垂可导致不孕

  由于子宫后位可牵引宫颈向前上方翘,宫颈指向阴道前壁,使宫颈外口显着高出于后穹窿的精液池,使精液池内的精子无法顺利进入宫颈管,受孕当然难以实现。

  4、子宫脱垂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经期常需加强子宫收缩,才能迫使经血经宫颈管排出体外。

  宫缩加强,必然引起宫腔内的压力增加。在高压作用下,部分月经血有可能经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5女性子宫脱垂如何进行性生活呢

  1如果女性没有严重的湿疹的话,托出来的子宫可以回到阴道内的话,是可以进行性生活的,但是子宫托去不出来的话,是不能进行性交的。能取出来,就可以顺利的进行了,手术后6周就可以恢复房事。

  2放了子宫托的女性在进行房事前,需要将其取出,同时还需要清洗自己的阴道,在进行。完事后,就可以上药后休息了,出现瘙痒的情况,可以服用扑尔敏药物。

  3子宫脱垂的女性在进行房事时,会出现快感的问题,所以需要注意自己的姿势,以加强摩擦,女性在上面或是侧位,效果都很好,在进行之前抚摸,也可以增加快感。

查看详情>>

疾病百科 | 子宫脱垂

挂号科室:妇科

温馨提示:
注意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历史考证本病早在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篇内就专门列有“阴挺出下脱候”及有关论述。《妇人大全良方》曰:“妇人阴挺下脱,或因脑络损伤,或因子脏虚冷,或因分娩用力所致。”又言:“产后阴脱,玉门不闭,因坐产努力,举动房劳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女性人群 常见症状:腰骶部酸痛、尿失禁、白带增多、痛经、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带血性分泌物[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