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脊髓脊柱外科 >腰椎病

腰椎盘突出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腰椎盘突出属于关节病的其中一种,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原本患有该疾病的都是年纪大的人,而现在患有该疾病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不过,大家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严重性。患有腰间盘突出疾病的病人当中有些人的下肢没有产生疼痛的感觉,只是有些麻木的感染而已,这都和腰间盘压到神经纤维所产生的。不过,大腿外面的感受大多是因为纤维环膨出又或者是关节退化,没不是因为得了腰间盘突出。

目录 腰椎盘突出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腰间盘突出日常保健方法有哪些 腰间盘突出手术后应吃什么食物好 预防腰间盘突出注意保暖 腰间盘突出能否运动

1腰椎盘突出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开车时经常下车活动:开车时考验腰椎,脊柱被反复拉伸 科学家们发现, 腰骶部的固有频率和行车中坐椅的振动在同一个低频范围, 所以开车时 腰椎很容易和汽车产生共振。 这种共振意味着脊柱不断地被压缩与拉伸, 同时使周围组织肌 肉也跟着疲劳,影响腰椎间盘的新陈代谢速度,会加速腰椎的退化、变形。 寒:露出小蛮腰,影响腰椎的营养供应 腰部特别怕冷。如果冬天露腰,为了抵御寒气,腰背部的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使得 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会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椎间盘内压力升高,造成更多的伤害。

  注意不要久坐:很多上班族都是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工作, 一坐就是一 整天,长此以往,很容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腰痛是常见的症状。上班族如何缓解腰痛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上班族如何缓解腰痛 不管你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下面我们教你的小窍门对缓解腰痛的症状都是很有帮助 的,大家不妨一试:在电脑椅上放个靠垫。靠垫的确可以对腰肌劳损的人起到缓解的作用, 但使用靠垫时也有不少讲究。 首先靠垫一定要放在腰部, 放到背部是无效的。 这是因为正常人体的脊柱共有三个生理 弯曲,因生理的需求它们并不生长在一条直线上,胸椎向后凸,颈椎和腰椎向前凸,从侧面 看,脊椎犹如两个 S 的连接。 由于这个生理特点,腰、背不能置于同一平面。因此,坐电脑椅时,如果在腰部放上一 个靠垫,可以使腰部得到有效的承托,维持腰椎的前屈生理,均衡腰椎、腰部肌肉的压力, 减轻劳损,增加舒适度,预防和改善腰椎不适,对稳定脊柱有好处。 其次是靠垫的厚度要合适。不能太薄太软,这样起不到托起腰部的作用,也不要太厚太 硬,太厚可能会造成腰椎的过度前屈,而太硬则会硌得人难受。

  适量的锻炼:腰背肌功能锻炼。就是仰面躺在床上,把腰部抬离床面,坚持10~30秒钟,休息10秒钟左右后,再重复。每天2次,每次10~20下即可。平时注意少坐少弯腰,避免弯腰负重,避免过多骤然扭动腰部。

  注意饮食:平时的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 。

  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白天腰部戴一个腰围带(护腰),加强腰背部的保护,同时有利了腰椎病的恢复 。

  正确用腰:在搬、抬重物时,要做好准备姿势,避免力量在腰部集中。避免长时间弯腰工作。长时间弯腰可致腰肌劳损,继而发展为脊柱的劳损蜕变。 腰扭伤、劳损患者要早期正规治疗,防止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避免睡太软或太硬的床。床太软太硬都不能使腰肌充分放松,久之易出现腰肌劳损。避免久坐和久站,久坐、久站后要注意活动腰部,进行工间操、课间操是很好的方法。

2腰间盘突出日常保健方法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因素,早期自觉改变生活习惯,采取预防保健措施,坚持康复训练是目前公认的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的重要手段。

  需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密切注意以下事项:

  1、采取正确的坐、立、站姿维持腰椎生理平衡。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两眼平视,挺胸,直腰,两腿直立,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这样全身重力均匀地从脊柱、骨盆传向下肢,再由两下肢传至足,做到真正的“脚踏实地”。

  2、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人在完成各种工作时,需要不断更换各种姿势以缓解腰部压力,如长期处于某一姿势不变可导致局部的累积性损伤。特别是长期处于不良姿势更容易诱发本病。工作强度大,工作时不能保持脊柱有效的生理曲度,易造成腰背肌肉长期僵硬、痉挛,腰椎间盘负荷增加。

  3、采取正确的弯腰拾物及抱持姿势,避免腰部过分受力。日常抬拾重物时尽量采取屈膝屈髋下蹲或一条腿半跪,把身体尽量靠近重物,背部保持平直,同时注意脚部用力。

  4、防止便秘,避免猛烈打喷嚏、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因素。尽量少吃肉及脂肪量较高的食物,因其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而导致病情加重。可多摄入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改善排便情况。

  5、避免穿高跟鞋、低腰裤及久坐沙发。椎间盘突出患者避免穿高跟鞋,中跟鞋和坡跟鞋的作用也会引起重心前移,容易导致脊柱弯曲加大,这与高跟鞋相比只是程度的问题。

  6、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适当佩戴护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主要目的是制动,就是限制腰椎的屈曲伸展等运动,特别是协助腰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动作,以保证损伤的腰椎间盘可以充分休息。另外,腰部受寒、受潮很容易让腰椎间盘症状加重或复发,患者可以选择既制动又保暖、透气、不积汗的高性能康复护腰来保护腰部。

  7、注意卧具和卧位,避免过分柔软的卧具。过软的床铺在人体重量压迫下可形成中间低、四边高的形状,很容易影响腰椎的生理曲线,使椎间盘受力不均。因此,从治疗和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角度出发,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8、加强功能锻炼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功能锻炼对腰间盘突出患者非常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但功能锻炼也须注意不要过量运动,感到疲劳就需要休息,应保持低强度的温和锻炼。

  温馨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不同的人群其危险因素不同,针对不同危险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与预防保健措施,能有效地增强腰背肌力及腰椎关节活动度和柔韧性。

3腰间盘突出手术后应吃什么食物好

  骨病专家说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最佳的选择,我们知道做完手术后患者的身体比较虚弱,这时应采取一些食疗的方法来使腰间盘突出患者的身体得到更好的恢复。

  手术后能进食,首先以蔬菜水果为主,蔬菜放一点盐和油煮熟,吃菜喝汤;多喝新鲜的果汁。那腰间盘突出术后吃什么好?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最好选用牛奶、蛋黄、酸奶等。少喝茶和咖啡。如果术中失血过多,饮食中适当加一点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豆腐等。少量多餐。

  在康复期,注意做适当的腰部运动。那康复期间,腰间盘突出术后吃什么好呢?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B族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补充动物肝脏,饮食多样化,少喝可乐类饮料。如果饮食量少,可以适当吃一些营养补充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术前、术后及康复期都应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木耳、竹笋、苹果、香蕉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大便不畅,晨起可喝淡蜂蜜水或淡盐水。

  以上介绍的是腰间盘突出术后吃什么好?骨病专家说腰间盘突出患者术后不要急于下床,一定要卧床多休息,等到病情平稳了再下地活动,如果下床过早会导致病情复发的,最后祝愿腰间盘突出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查看详情>>

4预防腰间盘突出注意保暖

  每年的冬季是腰间盘突出发病率高的季节,因为气候寒冷,腰背部肌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痉挛,使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加之此时风寒之邪尤为严重,易侵袭人体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要注意腰间盘突出的冬季预防。

  1、提前做好防寒保暖

  冬季气温变换较频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尤其要做好颈部、腰、背部的保暖。冬季感冒时会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症状。打喷嚏、咳嗽时,腹压增加容易加大腰椎间盘内的压力、拉伤背部肌肉,进而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适时增加衣物,预防感冒,也是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重要内容。

  2、保证睡眠避免过度锻炼

  冬天是闭藏的季节,人们要早睡晚起,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剧烈的体育运动,并适当节制房事。在冬天若不能保持充足的睡眠,或者经常进行过度的体育运动并导致出汗,会使人体内的阳气耗散,不但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也将对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3、食用有补益作用的食物

  在冬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特点,有针对性地食用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寒性体质的患者,平常怕冷、怕吹风,经常手脚冰冷,适合食用一些温热性食物,像桂圆、大枣、栗子、蜂蜜、羊肉、狗肉、海虾等;虚弱体质的患者,平常精神萎靡,说话有气无力,时有腰酸背痛,睡眠欠佳,适合食用一些补血益气的食物,如地瓜、山药、黑豆、香菇、猪肝、鸡肉、牛肉、蛤蟆油等。

  4、注意腰部日常保护

  由于冬季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各种诱发因素比较多,因此,在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对腰部的保护。例如,感冒打喷嚏、咳嗽时,要将膝盖、髋关节稍微弯曲,可以避免腰椎受伤。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弯腰的动作,捡东西时要身体靠近物体蹲下捡取,不要直接弯腰捡取物品。早晨起床时,要通过挺腰、抬腿等动作先放松腰部,然后侧卧用胳膊支撑身体起床。长时间坐位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必要时可在腰后部放置一个小枕头或靠垫,保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减轻腰部肌肉疲劳等。如果身体条件允许,还可以做一些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以舒筋通络、调和气血,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作用。

  5、合理用枕

  枕头是腰椎的保护工具,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有1/4~1/3的时间用于睡眠。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腰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后,腰肩部肌肉完全放松,只靠椎间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束维护椎间结构的正常关系。

  7、注意腰部保暖

  可以用厚的长围巾对脖子进行保暖,这样可以避免腰部受寒,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的诱发因素,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几率。腰部保暖不仅可以避免腰部疲劳,而且可以避免头腰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使脑部的血液循环减慢,对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对此,腰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基础,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用电脑等,均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所以,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应起身活动一下腰部,使紧张的腰部肌肉得到放松。

  温馨提示

  在日常尽量避免久坐,每隔一段时间可以起身活动活动腰背部,避免长期使椎间盘受压,体力劳动者避免长期弯腰作业或弯腰负重,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注意休息,尽量不要睡过软的床,最好是睡硬板床,可以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可以更好的预防的发生;平时增加腰背部肌肉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弹性,加强腰椎稳定性,能大大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5腰间盘突出能否运动

  腰椎间盘突出到底能不能运动呢?“急性期不能做,稳定期有些运动是可以做的。”汪亚群表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不宜运动,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及静养,如果在急性期剧烈运动易引起病情加重。等到了稳定期,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稳定性等实际情况,再判断可否运动,适宜哪种运动,可以选择走路、游泳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稳定期的患者,还要增加些核心肌群的锻炼,核心肌群指的是位于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负责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腹横肌、骨盆底肌群以及下背肌这一区域。适量的核心肌肉训练对减少身体脂肪率、稳固脊柱、腰椎间盘突出康复都有一定的帮助。

  “运动强度要以个人的疲劳度为准,觉得累了就休息。切勿盲目增加运动强度,关键还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汪亚群建议,锻炼最好在专门治疗师的指导下做,尤其是刚刚腰突好起来的患者。

  日常生活中,有些小细节也要注意。比如,平躺睡觉时,可以在腰下垫一个毛巾垫以维持腰椎自然的生理曲度:搬重物时不要弯腰而应屈腰避免身体过度扭转和用力过猛等。

  腰突照样可以跑步但方式要对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能不能跑步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实际上,跑步对病情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是否能找到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安全方案。

  如果你的腰痛已经消失,医生也同意你恢复跑步,那么需要重新评估一下以前的跑步计划,并且要根据你的身体状况来做一些变动。

  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

  增强力量与柔韧性

  每周三次的全身力量训练配合柔韧性训练可以有效地抵消背部和其他的关节问题。强壮的肌肉力量配合适当的柔韧性,可以有效减轻运动对身体的磨损,并且降低未来疼痛的风险。

  穿插其他种类运动

  对于腰突的患者,除了跑步之外尝试一些其他种类的低强度运动可以减轻背部的压力。这样一来,不仅对于健康有好处,也可以有效地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同时有助于运动后的恢复。一些常见的替代训练方式有爬楼梯、骑自行车、游泳等。

  换一条路线

  跑步过程中脊柱一直会受到垂直方向的压力,而坚硬的路面会使脊柱受到更大的冲击力。在松软的路面跑步,每一步的压力方向都有些许不同,这意味着跑步时的磨损将由更多的部位来承担,减少了对单一关节的压力。

  跑步走路交叉进行

  每跑3-4分钟辅以2分钟的步行可以明显降低关节的负荷。运用这种间歇运动,疼痛的风险会大大降低,你也可以跑更快更远。

  重新设立目标

  因为腰突病史,你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增加力量和柔韧性,保证无痛范围的运动。如果你的身体允许做一些低强度的运动,你可以尝试跑起来。要注意跑步的时间。一开始先以10一15分钟的跑一走模式进行,并慢慢延长时间和强度,直到你的身体完全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