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甲亢突眼以后的话,首先应该是看内分泌科,排除有没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如果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尽快的去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就是说甲亢突眼,有甲亢和甲减都可以引起,眼球突出这个病理变化。
目录
1甲亢后眼球突出
甲亢突眼是怎么引起的
为什么会患上甲亢突眼,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是不了解的,不是吗?既然不了解,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自身免疫体外细胞培养动物模型
a.细胞免疫
研究突眼症患者眼外肌的T细胞发现,这种T细胞有识别眼外肌抗原的能力,能刺激T细胞增生并发生移动抑制因子,不少患者存有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突眼症患者NK活性一半多低下,所以自身抗体生成呈亢进状态。
b.球后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免疫组化染色表明眼外肌,脂肪细胞,炎症浸润细胞中存在有IGF-I。而IGF-I和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具有刺激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因此突眼的发病与此有关。
二、环境因素
根据观察显示,83%的甲亢突眼患者都是吸烟的,而只有37%的甲亢突眼患者是不吸烟的,因此吸烟可能会引起甲亢突眼。
吸烟可能会引起甲亢突眼
三、遗传因素
引发甲亢性突眼的因素还包括:遗传因素,因为人类细胞相容性抗原(HLA)与突眼有密切的关系,伴有突眼的甲亢患者中位点阳性则明显多于无突眼的甲亢患者。
四、体液免疫
程远学专家介绍,突眼症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甲亢性突眼的因素也可能是因为蛋白,因为眼部可能与甲状腺一样,存在有菜同的抗原决定簇,TSH受体抗原,甲状腺球蛋白-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免疫复合物,细菌,病毒等外来抗原的抗体等也可能在发病中起作用。中有资料支持眼组织内存有器官特异性抗原,属于独立的脏器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浸润性突眼症患者的血液中已检出眼外肌的64KDa蛋白及其特异性抗体。
甲亢突眼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畏光、流泪、异物感、眼肿、眼睑闭合不全、复视和视力下降等。
1、甲亢突眼患者会出现双侧或者是单侧的眼球突出,并且带有眼脸充血水肿的症状。
2、上眼睑或下眼睑退缩,上眼睑下落迟缓,称“迟落征”,瞬目增多或减少。
3、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者脱出睑裂外,肌肉止点附着处结膜血管增多,在内、外转时甚至可以见到增粗的肌肉止点。
4、眼外肌受累时出现限制性眼球运动障碍。
5、眼球突出严重,角膜暴露可导致暴露性角膜炎,以角膜下缘最常受累,甚至形成眼内炎,危及视力。
6、长期眶压升高、视神经受牵拉、眶尖部肌肉肥厚均可继发视神经萎缩,出现视野缺损,色觉障碍,视觉电生理异常等表现,严重者视力下降,甚至丧失。
7、长期眶内静脉回流障碍可继发开角型青光眼,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
2甲亢的健康隐患
提起甲亢,相信有一些人还是会感到陌生,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其实甲亢患者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这种疾病相对比较顽固,属于内分泌出现了一些问题,典型的症状是脖子粗、眼睛突等等,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是这样的,那么甲亢都有哪些危害呢?
1.影响社交
由于患者心烦易怒,声高气粗,常表现为爱发脾气,极易与人吵架,极大影响与家人及他人的关系。
2.影响劳动及工作效率
甲亢患者,心冲气促,失眠多梦,劳动及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突眼、眼皮闭不紧或两眼复视等眼睛的病变,严重者最后还会失明。
3.引发糖尿病
甲状腺激素可以拮抗胰岛素的作用。甲亢时超生理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拮抗胰岛素的作用更强,并且可以促进肠葡萄糖的吸收及促进糖原异生,因此引起血糖增高,导致糖尿病。
4.引发心血管病
因为心肌细胞上T3受体较多,所以心血管系统对过量甲状腺激素的反应较强,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的负担加重。甲状腺激素长期作用心脏,容易导致心脏变得肥大,出现心房纤颤,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而死亡。
甲亢并不是短时间内得上的疾病,所以治疗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还有很多患者的病情会反反复复,经常复发,这样的患者就是病情非常严重的了。所以甲亢患者最好在发病初期就重视起来,积极治疗。
查看详情>>3甲亢的饮食禁忌
在日常生活中,甲亢也是一种常见性疾病,我们对它也并不陌生,得了甲亢,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尤其在饮食上需要我们更加格外的注意,应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都是有讲究的,下面就介绍一下它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1、甲亢的患者一般会有骨质疏松的情况,因此在平时的饮食生活中,就要注意钙质的 补充了,或食用含钙高的食品及维生素D制品,深绿色叶菜类、骨头汤、奶和奶制品是最好的钙的营养来源,其矿物质含量高,而且有利于吸收及骨骼生长。老年、体弱、重症甲亢患者,必要时可服用钙制剂、鱼肝油胶丸、维生素D制剂等。
2、在甲亢饮食禁忌中,那一些海鲜类的产品患者就要注意了,这主要是因为海产类的食品,其还有大量的碘,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治疗期间摄入过多含碘食物,会加重病情。甲亢患者极容易引起维生素及矿物质的缺乏,加之甲亢本身以及甲亢治疗中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引起白细胞减少,也需要增加维生素与矿物质。
3、注意维生素的补充,对甲亢的患者在平时的饮食生活中,各种维生素的补充是不能少的,要多食富含维生素A、B、C、D、E及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动物肝、肾、蛋黄、牛奶及奶制品,胡萝卜、豆类食品,必要时应及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A、D、C等。但要注意,须忌食咖啡、浓茶等促使人们精神兴奋、失眠等加重甲亢病情的食物。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甲亢的一些饮食禁忌,通过以上的几点叙述,真心的希望广大患者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多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千万不能暴饮暴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好更方面的护理工作,望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4甲亢怎么办
甲亢怎么办?甲亢是甲状腺机能增高,分泌激素增多或因甲状腺激素在血循环中水平均高所致的一种常见多发性内分泌疾病。虽然在临床上并不难见到,但是有些患者由于误诊或者治疗不当导致甲亢疾病反复发作而不能治愈,但其实甲亢这种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是在时间上可能需要的长一些,只要听从医师的医嘱,正规服药,是不难治愈的。
临床治疗甲亢的常用方法
1、手术、甲状腺次全切术,切除多少甲状腺组织,全凭医生概念、估计,残留甲状腺组织代偿力每个人各有差异,时而有甲亢复发和永久甲减发生。
2、放射碘131治疗是口服放射碘90%集中浓聚在甲状腺组织中通过β射线使部份甲状腺遭到毁坏,而失去生理功能,从而减少血液及组织中的甲状腺激素的量。碘131剂量难以掌握,大剂量碘131治疗后期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甲减发生率很高;小剂量碘131治疗的效果,而且并不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而且有同样高的并发症。
3、西药物常用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等,主要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降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治疗显效慢,疗程长,主症状控制需持续服药2~3年,然后缓慢停药,停药者永久缓解率仅占40%左右。
对孕期甲亢的患者,如果病情较轻是可以用药物加以控制,继续怀孕。如何控制,则大有讲究
1、妊娠早期。在怀孕的一到三个月,这个时候胎儿的甲状腺尚未发育成熟,这个时候还没有吸收碘的能力的,此时可用充足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所用的剂量应能尽快控制甲亢症状,以利妊娠中、后期减量。
2、妊娠中期。中期是指四到六个月的时候,这个时候甲状腺基本是发育比较的成熟了,药物的使用上要减少用量。因抗甲状腺药物均可以通过胎盘,大剂量使用时,可引起胎儿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影响大脑发育,甚至发生克汀病。故此时甲亢症状不宜控制太严格,可保持甲状腺功能处于较正常稍高的水平。
3、妊娠后期。对七到八个月的孕妇,这个时期是胎儿大脑发育的关键,那抗甲状腺药物的用量,应进一步减小或停用。
4、哺乳期。处于哺乳期的女性,这个时期,那药物能进入乳汁,如果给孩子进行哺乳了,那会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影响大脑发育,故哺乳期妇女应停用抗甲状腺药物。若因病情需要,必须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则应停止母乳喂养,而采用人工喂养。
以上就是对甲亢怎么办的相关介绍,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并不作为诊疗依据。为了治愈甲亢,还有必要了解甲亢病人在生活中如何调养。专家指出,甲亢除了合理的治疗外还应该注意对饮食,休息,心理和用药的控制。
5甲亢的辅助检查
典型甲亢患者,凭临床症状和病征即可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或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则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方可作出明确诊断。甲亢患者的检查项目很多,每项检查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根据每位患者不同情况,针对性选择一些项目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甲亢的检查项目
1了解机体代谢状态的项目:
基础代谢率BMR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尿肌酸测定。
2了解血清甲状腺激素高低的项目:
血清总T3TT3测定,血清总T4TT4测定,血清游离T3FT3测定,血清游离T4FT4测定,血清反T3rT3测定。
3了解垂体--甲状腺轴调节的项目:
甲状腺吸131碘率及甲状腺抑制试验包括T3抑制试验和甲状腺片抑制试验,血清超敏促甲状腺激素测定S-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TRH兴奋试验。
4了解甲状腺肿大情况的项目:
甲状腺B型超声检查,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影检查等。
5甲状腺免疫学检查:
促甲状腺受体抗体的测定,如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测定TRAb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或抗甲状腺过氧化物抗体TPOAb测定。
6了解甲状腺病变性质的项目
7检查电解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