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需要的碘归根结底来自环境中的土壤和水。土壤中的碘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吸收,最后通过食物被人体摄入。水碘含量不仅反映了环境中碘的水平,而且反映了人体碘的摄入水平,水碘含量与碘缺乏病的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防治碘缺乏病?碘缺乏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一起来看下 。
目录
1碘缺乏对人体的危害
生活在缺碘环境中的人,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碘,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减少、引起一系列的损伤。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的缺碘,会造成种种不同的危害。
胎儿期,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流产、早产、死胎畸形,严重碘缺乏可造成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其严重后果就是克汀病(傻子、呆小病);
儿童期和青春期,会出现甲状腺肿(粗脖子)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低下,体格发育落后(朱儒)。
成人期,出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甲肿俗称“大脖子”严重可压迫气管和食管,影响呼吸和吞咽。
2碘缺乏有哪些症状
所有的碘缺乏都会引起甲状腺相关症状。
甲状腺肿—如果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增大(甚至发展成甲状腺肿),以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供机体应用。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碘缺乏是引起甲状腺肿的最常见原因。甲状腺肿的结节会逐渐增大。巨大甲状腺肿的患者会出现气道受压,特别是平卧位后会出现吞咽和呼吸困难。
甲状腺功能减退—当机体的碘水平降低时,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这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在中国、尤其是西北地区碘缺乏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常见原因。
与孕妇相关的问题—碘缺乏对怀孕的妇女和哺乳期的妇女危害极大,严重缺碘的孕妇可导致其流产、死胎、早产及胎儿先天性畸形。怀孕期的妇女如果碘缺乏,将会引起胎儿智力、生长发育、听力及言语功能障碍。即使一些怀孕妇女有轻度的碘缺乏,也会导致孩子智力低下。因此在产前检查中碘缺乏和甲状腺机能减退必须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3如何防治碘缺乏病
补碘有多种措施,但各国经验证明,最安全、有效、简便而又容易坚持的方法便是长期食用碘盐。按目前我国人均每天食用5至15克计算,每天从碘盐中得到的碘能够满足人体的需要,无需再用其他补碘食品。购买碘盐时要认清包装袋上的碘盐标志,不买小贩或其它来源的非碘盐,更不要食用土盐私盐。
总之:
1、全民使用碘盐。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但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防止碘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2、强化补碘。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这些人群对碘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应在坚持长期使用碘盐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油丸。
3、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4碘缺乏的原因
1、环境因素
宝宝碘缺乏的原因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缺碘,尤其是冰川冲刷地带和洪水泛滥的平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也造成了环境缺碘。山区缺碘的文献报道众多。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多分布在山区,主要因为山区坡度大,雨水冲刷,碘从土壤中丢失所致。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的三江平原缺碘可能因为历史上频繁的泛滥,以及地下水的运动活跃造成。
2、水源因素
部分地区水中碘的含量较低,与碘缺乏病的发病率有关。在我国的西安、宝鸡、石泉及蓝田等地区,饮水中的碘含量较低,甲状腺肿的发病率也较高。
3、孕妇怀孕期间缺碘
妊娠期间孕妇如碘的摄入不足,血浆中无机碘离子浓度降低,甲状腺产生的T3、T4较少,血液中T3、T4减少,以致通过胎盘的T3、T4减少,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胎儿的生长发育即出现了一系列的障碍,中枢神经系统首先出现症状。
4、膳食因素
膳食因素也可加重碘的缺乏。
(1)膳食中缺碘
人体碘的供给约60%来源于植物性食品,如土壤中的碘缺乏可导致植物性食品中碘含量不足。
(2)低蛋白影响碘的吸收和利用
低蛋白、低能量可使血清中T3、T4、血浆蛋白结合碘(PBI)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升高。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可影响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和利用。
(3)葡糖硫苷棉豆苷抑制碘的有机化过程
关于碘缺乏的膳食因素,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葡糖硫苷棉豆苷,它是木薯中的一种成分,蔬菜中如甘蓝、卷心菜、大头菜、荠菜中也含有葡糖硫苷棉豆苷的水解产物,可抑制碘的有机化过程。
(4)抑制甲状腺摄取碘化物
人们普遍认为玉米、小米、甜薯、高粱及各种豆类中在肠道中可释放出氰化物,进而被代谢成硫氰酸盐,可抑制甲状腺摄取碘化物。
(5)钙磷含量高
钙磷含量高的食物可妨碍碘的吸收,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加速碘的排泄。
上述各种饮食因素至人体缺碘,不能满足儿童合成甲状腺素的最低要求,可出现生长发育落后。如长期缺碘,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垂体分泌TSH增加,甲状腺体积增大,则出现弥漫性甲状腺肿大。
5、药物因素
宝宝如果有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四环素、磺胺类、咪唑类等药物,这些药物会干扰酪氨酸的碘化过程,也有一定导致甲状腺肿作用。
5碘缺乏病可以治好吗
1.去除病因
首先去除病因,由于膳食因素引起,应先调整饮食,如为药物引起,要停药或换另一种药物代替。
2.药物治疗
可通过碘化油的口服或注射来满足机体对碘的需要。碘化油是一种长效、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防治药物。
需根据缺碘的程度和具体条件以补充,一般来说,推荐剂量是1ml,每6个月需重复一次口服剂量。如补碘后,甲状腺肿大仍不能控制,可采用甲状腺制剂治疗,以补充内源性甲状腺激素不足,可使甲状腺减小。
3.手术治疗
一般不采取手术治疗,但甲状腺肿大严重,引起压迫症状,且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