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对人体起着直接的作用,很多人都喜欢吃东西,吃进去的东西都是靠着胃部来帮助消化的,所以如果胃部出现问题,对于我们平时的生活会有很大影响,胃热也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如果出现了,建议大家到医院就诊。
目录
1胃热的话有什么样的症状吗
胃热的症状 胃热,即是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胃火)。 胃热的症状 表现为:经常口干、咽干,喜饮食冷品,不喜热品,......
胃热的症状
胃热,即是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胃火)。
胃热的症状表现为:经常口干、咽干,喜饮食冷品,不喜热品,大量饮食冷品后有舒适感,胃热疼痛时,多伴有胃内糙杂感。
临床表现:
以胃热为主者,胃脘灼热疼痛明显,并伴有能食易饥。有面红身热、口干、口苦、口臭、喜欢冷饮食、心烦、小便少而黄,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2关于胃热的知识
胃热简单的说来,就是胃部上火,因为有很多症状,表现也不同,总体看来,就是胃部不舒服。会让人的胃口不好,有的时候容易或多或少的出现胃痛的情况。而这种症状往往会被人们忽视。嘴巴变得干渴,或者是经常有口腔糜烂的现象出现,有的时候,牙龈也会出现疼痛的感觉,喜欢喝冷的东西,而不是热的饮品。这些都是胃热的表现。
如果确定自己胃热,那么对于平时的饮食一定要注意,不要吃比较辣的食物,而且最好是吃一些柔和型的食物,像是萝卜,黄瓜,山药等等,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要养成,不要吃一些垃圾食品,而且最好不喝咖啡,或者是其他的茶之类的饮料,可以一天中多吃几顿,但是每顿都要少吃。
胃热人的饮食调理是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按摩缓解胃热。按摩脚部,脚部上有很多穴位,有一些穴位对于胃部有一定好处,例如三里穴,还有公孙穴,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根治各种疾病。但是一定要坚持,如果你不会按摩的话,可以找专业的足疗会馆做一做按摩。
胃热并不可怕,但是调节起来比较麻烦,有胃热的人一定要从饮食上注意。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严重的话,可以去医院检查,进行正规的治疗。对于一些饮食也要有忌讳。
3胃寒和胃热的区别
中医把胃病分为胃寒和胃热,所以吃东西是有计究的,也不可盲目乱吃,吃错是会伤胃的。
胃热
嗜酒,喜辛辣食物,喜煎炒燥热食物等等,都会引起胃热。胃热表现为胃痛时有灼热感,常伴随口苦口臭、口渴、咽干、牙龈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胃热者喜欢冷饮、冷食,这些食物入肚后会有舒适感。
胃热者要适当吃些性凉的食物,而且要远离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尽量少吃具有温补性质的食物,比如羊肉、胡椒、狗肉等避免助长胃热。
食疗方法:海带绿豆粥
材料:海带30克、绿豆30克、白米100克。
做法:所有材料放在一起煮成粥(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白糖做成甜粥)。
功效:去胃火。
胃寒
胃寒大多是不规律的饮食引起的,比如喜好生冷食物,三餐经常不定时不规律等不好的饮食习惯而导致。胃寒则表现为胃部疼痛并会有胃部寒凉的感觉,如果将胃部保暖后,疼痛就会缓解。
胃寒者平时尽量不要吃具有凉性属性的生冷食物,这些具有凉性食物最容易伤胃,从而加剧胃部寒凉的症状。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吃些具有温补性质可以暖胃的食物,或饮食中加入姜片、胡椒粉等调料。
食疗方法:胡椒猪肚汤
材料:白胡椒50克、姜片少许、猪肚1个。
做法:猪肚洗净,加入所有材料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驱寒暖胃,适合脾胃虚寒者食用。
4胃热要注意清胃火
胃热是与胃寒相对的。中医认为,胃热是指胃部受了邪热,通常是由于过量食用煎炸等燥热食物或嗜酒而导致胃部上火。专家指出,得了胃热的病人会感觉口渴,而且喜欢喝冷饮,不喜欢喝热饮,当大量饮用冷饮后,胃部的不适感会得到缓解,另外有的病人还会出现口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
专家提醒市民,天气转冷,人们喜欢经常吃火锅取暖,再加上边吃火锅边喝酒,就更容易导致胃部上火从而患上胃热之症。与胃寒不同的是,胃热首先要清胃火。医生建议,胃热患者适宜多食用性质寒凉、具有清胃火和泻肠热等功能的食物,如豆腐、绿豆、苦瓜、白菜、芹菜、香蕉、梨等。
另外,要少吃诸如胡椒、桂圆和茴香等辛辣温热性食物,以免助长胃热,加重病情。与胃寒相同的是,胃寒和胃热都是由于胃部不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不同症状,因此,在注意清胃火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暖,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食物的均衡搭配,不要过量食用火锅,要适当转变烹调的手法,这样才能吃得健康不上火。
5胃热怎么办
胃热证,是胃中火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胃胺灼痛,吞酸嘻杂,或食入即吐,或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 胃热证,以胃病常见症状和热象共见为审证要点。本证多因平素嗜食辛辣肥腻,化热生火,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热邪内犯等所致。热炽胃中,胃腑络脉气血型滞,故脘部灼热疼痛;肝经郁火,横逆侮土,肝胃气火上逆,则吞酸嘻杂,呕吐,或食入即吐;胃热炽盛,耗津灼液,则渴喜冷饮;机能亢进,则消谷善饥;胃络于服,胃火循经上熏,气血蛮滞,可使牙跟肿胀疼痛,甚则化脓、溃烂;血络受伤,血热妄行,可见齿衄;胃中浊气上逆,故口臭;热盛伤津,大肠失润,则大便秘结;小便化源不足,则量少色赤。舌红苔黄为热证,热则气血运行加速,故脉象滑数有力。
[治法] 清胃泻火。方用清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