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子女教育 >育儿 >幼儿心理

心理障碍儿童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当心理活动异常的程度达到医学诊断标准,我们就称之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强调是这类心理异常的临床表现或症状,不把它们当做疾病看待。此外,使用心理障碍一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能减轻社会的歧视。下面,大家了解下吧。

目录 心理障碍临床表现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的方法 运动有效解决五大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与精神病的区别

1心理障碍临床表现

  人类精神活动是有机的、协调的、统一的。从接受外界刺激,一直到做出反应,是一系列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活动。精神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注意、意志、智能、人格、意识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变化均可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即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互不协调或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均可表现为精神异常。

  最常见的精神活动障碍为焦虑、恐怖、幻觉、妄想、兴奋、抑郁、智力低下,品行障碍及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等。

  心理异常的表现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

  心理异常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目前,一般仍按下述系统对其进行分类。

  1.严重的心理异常

  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病态人格和性变态。

  2.轻度的心理异常

  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症。

  3.心身障碍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包括肝、肺、心、肾、血液等内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胶原性疾病,代谢营养病,产后精神障碍和周期性精神病。各种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支气管哮喘等)所引起的心理异常。

  4.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

  包括中毒性精神病、感染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病、颅内感染所伴发的精神障碍、颅内肿瘤所伴发的精神障碍、脑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伴发的精神障碍、锥体外系统疾病和脱髓鞘疾病的精神障碍、老年性精神病、精神发育不全、聋、哑、盲、跛等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

  5.特殊条件下的心理异常

  如某些药物、致幻剂引起的心理异常;特殊环境(航天、航海、潜水、高山等)下引起的心理异常;催眠状态或某些特殊意识状态下的心理异常等。

2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人在工作和学习时需要适度的精神紧张。但是影响人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的紧张;是有害于健康的。任何人都难免遇到不幸事件,每个人也都可以学会对付应激、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方法。下面六张心理健康处方里含有六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精神胜利法。在你的事业、爱情、婚姻不尽人意时,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对待而伤感时,在你无端遇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寡欢时,你不妨用阿Q精神调适一下失衡的心理。

  二:难得糊涂法。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网。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糊涂"一下,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紧张事件。

  三:随遇而安法。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恬淡的、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四:幽默人生法。当人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

  五:宣泄积郁法。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悲伤忧郁时不妨与亲人朋友倾诉,或进行一项你所喜爱的运动,也可以作一次旅行来改变心境。

  六:音乐冥想法。当你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不妨试着去做一次"心理按摩" - 音乐冥想。

3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的方法

  首先,对于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的问题你一定要重视,你提到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为你解答如下。患者总是被重复性的思维内容或行为冲动所困扰,明知这种观念或行为不合情理,但是无法控制或终止,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患者为此深感痛苦、焦虑和抑郁,但是有强烈的医治愿望。你这种属于强迫性怀疑:如明明出门前锁好了门,但是又跑回来看看有没有锁好。

  其次,通过营造有利自己宽松工作与生活的环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心情舒畅的状态,以达到健康益寿之目的。如果一个人的价值错位、名利熏心、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整天过的是消沉、灰暗、呆板、枯燥的生活,所看到的社会都是阴暗和肮脏,久而久之,这个人就会丧失对生活的审美观,心里便会充满黑暗、仇恨、嫉妒和不满。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其生活氛围都不可能和谐、宽松。

  最后,要懂得宣泄。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当你感到悲伤忧郁时不妨找知心朋友倾诉一下,也可以进行一项你所喜爱的运动,或在空旷的原野上大声喊叫,这样做既能呼吸新鲜的空气,又能将内心的积郁宣泄出来。

  对于心理障碍这个问题,相信大家也有了一些清楚的认识。心理障碍的问题不仅仅是单方面的问题,可能也会引起一些连锁反应,对你周边的人造成伤害,既伤害了你爱的人的,夜上海了爱你的人,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自我疏导心理障碍。

4运动有效解决五大心理障碍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投入到体育运动中的人越来越多,选择什么样的健身方式最适合呢?除了考虑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等因素外,将个人的性格因素考虑进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项目,对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缺乏正常人拥有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或是表现明显的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通过有针对性的适当运动,可以纠正不良性格缺陷,改善心理和精神状态。

  一、紧张型。

  有的人心理素质缺少锻炼,应多参加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这些项目场上形势多变,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于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工作和学习带来好处。

  二、胆怯型。

  有的人天性胆小,动辄害羞脸红,性格腼腆。这些人应多参加游泳、滑冰、拳击、单双杠、跳马等项目。这些项目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胆子会变大,为人处世也就显得从容自然了。

  三、孤僻型。

  有的人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往,缺少竞争力。这些人应选择足球、篮球、排球及接力跑、拔河等团队运动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能增强自身活力和与人合作精神,逐渐改变性格。

  四、多疑型。

  有的人多疑,对他人缺乏信任,处理事情不果断。这些人可选择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跳高、跳远、击剑等项目。这些项目要求运动者头脑冷静、思维敏捷、判断准确、当机立断,长期从事这些活动将有助于人走出多疑的思维模式。

  五、急躁型。

  有的人处世不够冷静沉着,易冲动急躁。这些人可选择下象棋、打太极拳、练习健身气功、长距离散步、游泳等项目。这类活动多属静态、单独的运动,不会带来情绪的过于波动,有助于调节神经功能,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5心理障碍与精神病的区别

  心理障碍几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这些由于现实问题所引起的情绪障碍,成为心理障碍。像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往往自我调节或求助父母、亲朋、老师等帮助来调节,假如通过这些调节方法仍无效果时,就需要找心理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此外,心理咨询也适用于神经症,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经衰弱以及人格问题等,还适用于心理生理障碍(即心身疾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各种智力发育异常等。

  精神病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率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积极配合,及早到医院治疗。

  还有不少人总爱用嘲笑的口吻说别人:“你有神经病”。其实,神经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这些病变往往有明显疼痛、麻木、感觉丧事、瘫痪等症状或/和神经系统定位的体征,并可以通过医疗仪器如脑CT、MRI等找到病变的位置。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症、脑出血、脑梗塞、癫痫、脑肿瘤、重症肌无力等。患者应去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寻求诊治。

疾病百科 | 心理障碍

挂号科室:精神心理科

温馨提示: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称为异常行为。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生活压力大的人多见 常见症状:性格内象、做事没主见、有自杀倾向[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