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病种有很多,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等。它们的症状之间存有交集,如果不加以区分则很容易造成误诊,进而影响治疗,贻误疾病的康复。这其中焦虑症和神经衰弱是比较容易弄混的,今天我们就来细数一下焦虑症和神经衰弱之间的差别吧。
目录
1神经衰弱是焦虑症吗
焦虑症和神经衰弱是有部分相同症状的两种不同心理疾病。神经衰弱的患者通常会表现出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记忆力减退,脑力迟钝,学习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劳感。对全身进行检查,又无躯体疾病如肝炎等,也无脑器质性病变。
而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心悸、呼吸困难、尿频、尿急、头晕、胸闷、口干、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神经衰弱和焦虑症虽然相似之处较多,但是不同的地方也是很多的。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将两者区分开来,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2神经衰弱会不会遗传
大家都知道,神经衰弱是一种很普通的心理疾病,虽然这种病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所以,大家应该加强预防。很多人都在问,神经衰弱会不会遗传?下面就来听一下专家的解释。
专家指出,一般认为,神经衰弱是不会遗传的,患有神经衰弱的父母们,没有必要担心会把神经衰弱遗传给下一代。
1、诱发因素,主要是指导致神经衰弱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如社会大环境的变迁、日常生活压力、心理创伤等。
2、维持因素,指患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个体病后附加的反馈信息,使疾病形成恶性循环,迁延不愈。
3、易感素体因素,包括遗传和人格类型、年龄、性别等因素
大家知道,个人的性格特点是有遗传性的,父母可能把自己的性格遗传给后代,那么,是否可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神经衰弱是会带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呢?
但是,专家提醒,个人的性格会随着出生后的教育、工作学习环境而改变,所以说,即使患神经衰弱的父母把自己的不良性格遗传给下一代,子女也不一定就会患神经衰弱。
人们都不希望把那些不好的事务遗传给下一代,对那些患上了神经衰弱的朋友来说,大家都不需要孩子遗传自己的神经衰弱症状,其实神经衰弱遗传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不过还是建议大家,患上了神经衰弱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给大家带来更大的伤害。
3神经衰弱患者饮食该注意什么
身体不适的人们对于饮食往往也是应该有一些注意事项的,因为不合理的饮食很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对于神经衰弱也是一样的,合理的饮食很重要,这不仅缓解病情,还会补充营养,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神经衰弱患者饮食该注意什么。
(1)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猪肉、羊肉、牛肉、牛奶、鸡、鸭、鱼、蛋及豆制品等。脑细胞35%由蛋白质构成,就其脑功能来说,蛋白质是大脑神经细胞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基础,人的感觉、记忆、语言、运动等无不和脑神经细胞的兴奋和抑制有关。
(2)富含脂类的食物:如肝、鱼类、蛋黄、黄油、大豆、玉米、羊脑、猪脑、芝麻油、花生及核桃等。脂类是构成脑组织的重要物质,其含量比身体其他器官都丰富,其中卵磷脂含量最多。服用大量卵磷脂,可使脑细胞膜变柔软,因而有利于细胞之间的联系,可增强记忆力,改善脑功能,对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
(3) 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PP(烟酸与烟酷胺)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酵母、肝、豆类、花生、小麦、胚芽、糙米、燕麦、玉米、小米、甘薯、棉籽油、卷心莱及海 藻等。因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PP是神经系统新陈代谢的一种辅酶,具有催化作用,可加强脑细胞的功能,促进糖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因而促进了脑细胞的兴奋和抑制。维生素E是一种强力的防氧化剂,它能保护构成脑细胞的重要成分——卵磷脂不受氧化失效。但应注意的是,维生素E不能和含铁质的食物如芹菜、紫菜、菠 菜、肝及贝类等同食,否则会失效。
总结以上内容,可以知道神经衰弱患者最好要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瘦肉、豆类等,还要多吃脂类含量高的食物和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通过各方面饮食的调整,相信身体是可以得到缓解的。
4神经衰弱的几种伤害
神经衰弱是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那么这样的一种疾病对于我们有什么伤害呢?下面给大家介绍神经衰弱的伤害供大家参考。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衰弱患者表现为心慌、胸闷、多汗、消化不良、月经失调。
心理妨碍
有些神经衰弱的病人,求治的主诉(病人最痛苦,最主要的症状)可能不是上述的五种,而是一组心理障碍的症状,如头昏、眼花、心慌、胸闷、气短、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很容易把本病的基本症状掩盖起来。
焦虑
是许多病人的基本症状之一。焦虑可能是易于疲劳、记忆障碍、失眠的继发症状。病人经常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也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些危险而担心烦恼。
睡眠障碍
神经衰弱患者表现为由于长期压力,大脑皮质的内抑制下降,神经易于兴奋,因而引起睡眠障碍症状。
紧张性疼痛
神经衰弱患者表现为感到头部紧压感、头部沉重感,颈项僵硬、四肢肌肉疼痛。
5手淫会不会引起性神经衰弱
手淫,作为一种释放性紧张与缓解性饥渴的方法,本身并不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在心理咨询中,却常常有青少年倾诉手淫引起性神经衰弱的苦恼。那么,手淫到底会不会引起性神经衰弱,对人体又有哪些影响呢?
专家指出,青少年最初的性体验往往来自于手淫。手淫除了能够使他们的性冲动得以顺利宣泄,而且还是青少年自我发现和逐渐了解自己身体和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手淫本身不会带来任何损害,但是,过度手淫就属于一种心理障碍,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很多青少年的性冲动异常强烈而且频繁,如果不能进行转移或者发泄的话,他们往往就会选择手淫。过度手淫会造成一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甚至引起性神经衰弱、焦虑症等精神障碍性疾病。过度手淫引起的身心不适症状常见的有慢性前列腺炎、尿频、阳痿、早泄、意志消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
很难说一个人的手淫频度是否正常,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如果手淫已经造成身心上的不适症状了,那就属于过度手淫。为了避免手淫引起性神经衰弱等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戒除手淫,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要树立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下定决心,坚决执行。同时,要对手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认为手淫无所谓,也不要有任何的恐惧、焦虑心理。
2.日常生活中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不要胡思乱想,不要看任何色情淫秽的内容,消除思想上的紧张情绪,尽量忘掉手淫。
3.调整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坚持锻炼,合理饮食。长期手淫的人身体往往比较虚,戒除手淫的同时,也要注意营养的补充和身体的锻炼,以强壮体魄,恢复元气。
最后,专家提醒,长期频繁手淫难以戒除的人,最好通过咨询心理医生,获得心理上的干预,在医生的帮助下彻底远离手淫习惯。只有戒除手淫,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或治疗手淫引起的性神经衰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