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这种疾病不仅能造成患者出现心脏疼痛,还会造成患者猝死,所以针对这种疾病,建议人们注意身体健康,每年要定期的体检,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血脂高、超重的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患上冠心病后要注意运动,良好的运动方法能有效的控制病情,那么,冠心病能够运动吗?冠心病适合什么运动呢?一起来看看下面介绍。
目录
1冠心病能够运动吗
1、步行:以步行为锻炼项目者,每次可散步45~60分钟,或每日步行1000~2000米,中间穿插快速步行(每分钟100步以上的快速步行,可使心率达100~110次/分)。步行时要步态稳定,呼吸自然,防止跌倒;
2、慢跑:慢跑时应先做好准备运动,穿合脚的运动鞋,跑步时保持轻松的步伐,注意地面和周围环境,防止失足跌伤,慢跑中也可交叉进行步行,跑完步后可缓步慢行,或做肢体活动、体操等运动;
3、骑自行车:锻炼时应将车座高度和车把弯度调好,行车中保持上身稍前倾,避免用力握把,宜在运动场内锻炼。如有条件可应用功率自行车在室内进行运动锻炼,它的优点是运动量标准化,便于观察比较;
4、游泳:体力较好、原来会游泳、具有条件可以长期坚持者,可以从事这项体育锻炼,但应做好准备运动,并应避免运动时间过久,以防止肌肉痉挛;
5、其它锻炼项目:还有太极拳、体操及气功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
体育锻炼对冠心病病人有益,但进行不当,给冠心病病人带来的危害也屡见不鲜。因此,冠心病病人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避免在大量进餐、喝浓茶、咖啡等两小时内锻炼,也不应在运动后一小时内进餐;
(2)运动前不喝酒不吸烟;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
(3)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的运动;
(4)大运动量锻炼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心率增快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5)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或用热水沐浴,至少应在休息15分钟后,并控制水温在40℃以下,因为全身浸在热水中,必然造成广泛的血管扩张,而使心脏供血相对减少;
(6)高温高湿季节应减少运动量。
2冠心病要怎么预防
1、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2、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3、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4、多喝茶,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此外,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5、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6、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7、预防冠心病应积极降压。下列病人达标血压应为130/80mmHg,包括: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CAD)等危状态、颈动脉病(颈动脉杂音、超声或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异常)、周围动脉病、腹主动脉病。Framingham危险评分≥10%。无以上情况达标血压为140/90mmHg。有心肌缺血表现病人,血压应慢慢下降,糖尿病人或>60岁者舒张压(DBP)低于60mmHg要小心降压。老年高血压病人脉压大者,收缩压(SBP)下降时,DBP也会降得很低(<60mmHg)。要密切注意心肌缺血症状。很老的老年人 (>80岁者),降压治疗能减少脑卒中危险,但是否能减少CAD,还不肯定。
3冠心病在平时该吃什么
1我们在平常应该多吃健康的绿色蔬菜,特别是芹菜,因为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纤维素,可以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冠心病伴高血压病人具有降低血压、镇静安神的作用。但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吃这些蔬菜的时候,必须要清淡,不能太咸、太油腻。炒菜时放一小勺盐即可,要把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
2冠心病患者应该适当的饮一点葡萄酒,但是不宜过度,以50—100毫升为宜。还可适当地补充瘦猪肉、牛肉等红色肉类,还要多吃苹果与西瓜.苹果中的纤维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每天吃1个,可促使胆汁酸的排泄。西瓜含有大量氨基酸、葡萄糖等,每3天吃1次,1次不得多于80克,能帮助控制血压。
3黑木耳对于治疗冠心病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所以我们在平时也可以多吃,每天约5—10克。因为黑木耳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对降低血黏度、血胆固醇有优良功效,有利于缓解冠心病患病程度。
查看详情>>4冠心病术后怎么护理
1合理膳食。要多食清淡、易消化、低脂低盐饮食,多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如鱼类;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组纤维和新鲜和水果;严禁暴饮暴食或过饱,可少食多餐,三餐搭配要合理,维持热能平衡,防止肥胖,使体重维持在理想范围内。
2术后一般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抗凝治疗,其用药种类、剂量和疗程因人而异,所服药的名称、剂量、服药时间及注意事项严格按医嘱服药。根据医嘱继续服用血管扩张剂。每次买药不能太多,夏天气温高、日照强、湿度大,药物均应在低温、避光、干燥的环境中保存,以防变质。
3保持乐观、松弛的精神状态,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发怒。恢复期或缓解期的病人仍需充分休息居室应清静,避免噪声;可适当活动,但不能做剧烈运动,要避免疲劳,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切忌用力。
注意事项:
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突发时,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病情不缓解可再次含药。
查看详情>>5冠心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与其它诊断方法相比,心电图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便可及时捕捉其变化情况,并能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负荷试验,以提高其诊断敏感性。无论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都有其典型的心电图变化,特别是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更有其临床价值,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心电图负荷试验:主要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试验(如潘生丁、异丙肾试验等)。心电图是临床观察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简易方法。当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以记录到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但许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最大储备能力已经下降,通常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血流量仍可维持正常,无心肌缺血表现,心电图可以完全正常。为揭示减少或相对固定的血流量,可通过运动或其它方法,给心脏以负荷,诱发心肌缺血,进而证实心绞痛的存在。运动试验对于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后的心功能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3)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此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运用于监测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监测。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短暂仅数十次心动周期的波形,而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可提高对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并且出现时间可与病人的活动与症状相对应。
(4)核素心肌显像: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做此项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则可提高检出率。
(5)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所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进行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指征为:①对内科治疗下心绞痛仍较重者,明确动脉病变情况以考虑旁路移植手术;②胸痛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
(6)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7)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8)心血池显像:可用于观察心室壁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影像,对于确定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