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头颈外科

粗脖子病缺什么

某天,当你照镜子时,突然发现自己的脖子变粗了,突出的肿块还能随着吞咽口水上下移动。这可能就是甲状腺疾病,俗称“粗脖子”。根据甲状腺肿大的情况,甲状腺疾病分为两类:整个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多见于甲状腺炎及甲亢的病人;在甲状腺出现一个或多个肿块,多见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癌的患者。粗脖子病缺什么?粗脖子病有哪些表现?一起来看下。

目录 粗脖子病缺什么 粗脖子病有哪些表现 甲状腺肿大可以治好吗 甲状腺肿大吃什么好 甲状腺肿大怀孕有什么危害

1粗脖子病缺什么

  一、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原因

  1、甲状腺结节的病因很可能系多因素所致,如遗传、放射、免疫、地理环境因素、致甲状腺肿因素、碘缺乏、化学物质刺激及内分泌变化等多方面综合刺激所致。

  2、致甲状腺肿物质包括某些食物、药物、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及环境污染等;碘缺乏地区有甲状腺肿伴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放射性损伤可以致癌,但应用131Ⅰ治疗后数十年经验与统计证明,放射性131Ⅰ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不是致癌,而是甲状腺功能低下,尤其是远期功能低下。在某些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TGA及TMA检测中发现有54.7%的阳性率,单结节阳性率为16.9%。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有先天性代谢性缺陷,导致甲状腺肿代偿性增生过度。环境中缺少硒、氟、钙、氯及镁等微量元素的摄入等。总之,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仍不确切,有待研究。

  二、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

  近年来涉及甲状腺组织新生物肿瘤基因突变因素也有密切关系。有人提出“触发因子-促进因子”理论,系由于甲状腺本身在致甲状腺肿物质与放射性损伤或致癌物质促进下,引起患者甲状腺组织细胞内DNA性质变化,促使TSH或其他免疫球蛋白物质基因突变,不断发展变化,可导致甲状腺组织增生,甚至癌变。早期未发生自主性功能变化以前,经过治疗可获良效,增生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消退,晚期由于自主性功能结节形成或发生其他变化,则用药物治疗难以取效,必须手术切除结节为宜。

2粗脖子病有哪些表现

  甲状腺肿大患者在发病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有心悸、胸闷、怕热、多汗、手抖、失眠、食欲亢进、消瘦、乏力、腹泻甲状腺肿大及眼球突出等症状和体征。

  甲状腺肿大起病较急,甲状腺一侧或双侧肿大而较硬,伴有局部疼痛,并常向耳后,后头顶部放射,全身可有畏寒发热,多见于中年妇女。

  甲状腺大多呈弥漫性增大;有的可呈结节,无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个别有一时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病久者可能有某种甲状腺功能降低症状,如胃纳减少、无力、轻度浮肿等,好发于中年妇女。这也是甲状腺肿大的症状之一。

  在甲状腺的一叶内的肿块,生长缓慢,一般为单发性,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无疼痛和压痛,结节质地中等硬,表面光滑,与周围不粘连,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颈部增粗甲状腺肿大所致,质地一般较软,肿大明显时,颈前肿块可向前突出下坠或向后压迫引起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或还引起吞咽阻噎感;结节型者结节的大小和软硬可不均,有的结节较硬;一般无全身症状,有地方流行病史。

  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仅颈前区出现硬性无痛性肿块,表面不平,肿块增长速度迅速,吞咽时上下移动度不大。继而,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并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不畅、吞咽阻噎、声音嘶哑,以及horner征(病侧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同侧头面部无汗等)。

  发生于青春发育期、妊娠期或哺乳期,甲状腺轻度或中度肿大,表面光滑,质地柔软,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常可自行恢复,应排甲亢甲减及其他原因所致甲状腺肿的可能。

3甲状腺肿大可以治好吗

  1.治疗指征

  下列情况需要治疗:①有局部症状,从颈部不适到严重压迫症状;②影响美观;③甲状腺肿进展较快;④胸骨后甲状腺肿;⑤结节性甲状腺肿不能排除恶变者;⑥伴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包括临床甲亢)。

  2.治疗原则

  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差异较大,因此,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因为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除非患者有美容要求或有压迫甚至怀疑肿瘤的情况下,采取放射性131I治疗或手术治疗。

  3.不治疗、临床随访

  许多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甲状腺肿生长缓慢,局部无症状,甲状腺功能正常,可不予特殊治疗,临床密切随访,定期体检、B超检查。另外,要定期检测血清TSH水平,以及早发现亚临床甲亢或甲减。如有明显的致甲状腺肿因素存在,应予去除。

  4.TSH抑制治疗

  部分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与TSH的刺激有关,用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内源性TSH的分泌,从而防治甲状腺肿的生长,TSH抑制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

  TSH抑制治疗前,应检测血清TSH水平,若血清TSH水平正常,则可进行TSH抑制治疗,若血清TSH<0.1mU/L,则提示有亚临床甲亢,不应行TSH抑制治疗。TSH抑制治疗时应检测血清TSH水平或甲状腺摄131I率(RAIU),一般认为血清TSH<0.1mU/L或RAIU<5%为完全抑制,高于这水平为部分抑制。一般认为,血清TSH水平抑制到正常范围的下限水平即可。对于TSH抑制性治疗的有效性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治疗时需要将TSH抑制到正常值以下,并注意长期抑制TSH治疗可能造成心脏和骨骼的副作用。

查看详情>>

4甲状腺肿大吃什么好

  1、饮食注意事项

  甲状腺肿大的饮食预防要注意热量的增加,多食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蛋奶、肉类,因为此病容易使患者的新陈代谢率提高,维生素的需求量也会增加,因此还要注重补充维生素。同时还应该避免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或饮料,如酒、茶、咖啡等。

  2、碘化合物

  引起甲状腺肿大的主要病因就是碘化合物的含量失调,可以为此类患者增加或释放碘的含量,根据男女的身体结构的不同,碘元素的含量需求也有所不同,孕妇以及哺乳期的女性也要增加,但是要少量。碘主要来源于海带等海产品中,另外蔬菜肉类等食物中也有含量。

  3、缺碘的危害

  甲状腺肿大的饮食预防缺碘,如果饮食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血液中的甲状腺水平下降,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细胞具有增生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肿大的发生,可见碘元素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查看详情>>

5甲状腺肿大怀孕有什么危害

  1、不孕不育:甲状腺肿大,病情轻者虽然不影响怀孕,但流产或死胎率高,如不及时治疗,都很导致不孕。

  2、胎儿死亡率高:从优生角度考虑,患甲状腺肿大时不要怀孕,应治愈再怀孕。如果甲状腺肿大未治愈前怀孕,必须在妇科专家的指导下随时做好人工流产的准备。一旦甲状腺肿大患者怀孕,很容易发生流产、死胎、早产现象,流产率高达26%,早产率为 15%。

  3、孕妇易发生甲减:如果怀孕时治疗甲状腺肿大,则对胎儿的伤害更加大,应终止妊娠。否则孕妇将更容易发生了甲状腺低下症,这时胎儿的影响比患甲状腺肿大更大,胎儿的流产率和围产期死亡率增高。

  4、威胁生命安全:妊娠会加重甲状腺肿大患者的生理负担,使其甲状腺肿大症状加重,恶化孕妇的病情。一旦怀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比正常妊娠组高10倍,可能诱发甲状腺危象,威胁病人生命。

  5、影响胎儿智力:在甲状腺肿大的治疗治疗过程中由于长期的进行药物的治疗会抑制胎儿的甲状腺功能从而引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衰弱,影响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胎儿智力发育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