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这种疾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的,作为一种肠胃疾病,胃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还会影响患者的饮食,所以带给患者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在治疗胃炎的时候,专业的药物不能缺少,但是胃炎的饮食也是非常关键的。胃炎的患者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还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目录
1胃炎患者饮食需注意
饮食禁忌:
应忌饮浓茶、咖啡、酒类等;少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土豆、红薯、洋葱、煮黄豆等
营养与饮食需注意:
1食用流食
对于急性胃炎。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禁食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酌情禁食或给予流食,对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疗。
2.忌食粗糙和刺激性食物
忌食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腊食品、辣椒、大蒜等。不管柑橘类果汁、番茄制品、咖啡、酒类以及所有会直接刺激食道的食物会不会引起胃酸,你最好避免食用。
3.避免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酒、糖类、巧克力会使括约肌放松,造成回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热的症状,就应避免这些食物。
4.细嚼慢咽助消化
细嚼慢咽对消化绝对有帮助,你应该彻底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用餐时避免有压力,可以使你的消化作用有一个好的开始。
5.饮食有规律
注意饮食调理养护,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切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或不吃早餐,尤其应避免暴饮暴食。
2得了胃炎可以吃瘦肉吗
患有浅表性胃炎能吃肉。患有浅表性胃炎的患者,胃黏膜容易受刺激辛辣的食物损伤的,导致病情加重的,宜于吃软的容易消化的食物的,肉是可以吃的哦,饮食需要规律点,避免隔餐饮食。但注意以下几点:1.每次进食量应少点;2.把肉制成容易消化的沫状或糊状;3.肉要新鲜
胃炎防复发的方法
舒缓精神状态
胃炎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胃炎影响很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忧虑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
避免药物损伤
有些药物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炎的病情,应尽量避免使用。如果因疾病需要非得要服用,或向医生说明,改用他药,或遵医嘱,配合些其它辅助药物,或放在饭后服用,减少对胃的不良反应。
合理安排饮食: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说话;保持思想松弛,精神偷快。在溃疡活动期,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好。除急性发作期并发出血、呕血时短期少食多餐外,平时应坚持一曰三餐规律进食。
加强营养
应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牛奶、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促进溃疡愈合。泛酸多的患者应少用牛奶。
通过以上对于得了胃炎可以吃瘦肉吗等的一些注意事项的祥细介绍。对于有胃炎的人来说,平时的饮食上一定要吃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平日里的一日三餐,一定要按时食用。建议不要吃一些生冷刺激肠胃的食物,避免造成胃部不适等的症状出现。
3如何正确判断自己是否是胃炎
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痛、恶心呕吐、嗳气、食欲减退等症状,轻重程度不一。据报道,几乎每个人都受过胃炎的折磨,而有一半以上的患者疏于对平时“小病”的诊治,不加重视。有些病患甚至会逐渐演变成恶性肿瘤而不自知。因此,加强对胃炎的认识至关重要。
谈到胃炎,大部分人所指的是慢性胃炎,其实胃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虽然慢性胃炎比较“顽固”和多见,但急性胃炎与慢性胃炎的关系也比较密切,所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胃黏膜一种自限性的疾病。它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甚至胃壁(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的急性炎症。本病的主要病因有细菌和毒素的感染,理化因素的刺激,机体应激反应及全身疾病的影响等。有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感染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吐血、便血等。临床上一般以急性单纯性胃炎为多见。
急性胃炎是一种因细菌感染所致的多发性肠胃疾病,一般在进食2~4小时以后发病,可有上腹部不适、疼痛、无食欲、恶心呕吐等症状,因常伴发肠炎而有腹泻,严重者发热、脱水、酸中毒并伴有呕血和黑粪。主要症状为:
1.上腹痛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少数患者出现剧痛。位置在胃脘正中偏左或脐周,可能伴腹部饱胀、不适。
2.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患者吐后感觉舒服,也有的患者甚至呕吐出黄色胆汁或胃酸。
3.腹泻伴发肠炎者出现腹泻,可为稀便和水样便,色黄,随胃部症状好转而停止。
4.脱水由于反复呕吐和腹泻,失水过多引起,可见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状,严重者血压下降,四肢发凉,脉数。
5.呕血与便血少数严重患者呕吐物中带血丝或呈咖啡色,大便发黑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说明胃黏膜有出血情况。
急性胃炎虽来势凶猛,病情比较严重,但病程较短,除了及时到医院专科门诊就诊外,自己可采取应对措施,找到引发病证的根源,去除病因,对症处理,很快将“病去如山倒”,如果失治误治,很可能最终演化成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改变。本病起病缓慢,时轻时重,病程较长,临床上常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胀感、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严重者可出现明显消瘦、贫血等症状。
4胃炎患者为什么要防止感冒
胃炎患者为什么要防止感冒?很多医生在给患者确诊为胃炎后总会嘱咐一句,要尽量防止自己感冒,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感冒会使胃炎更加严重吗?您还真猜对了,专家表示,胃炎患者得了感冒后容易加重胃炎病情,致于机理为何,请看以下的介绍:
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鼻腔和咽喉发生感染的疾病,其中以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较为常见。除上呼吸道局部症状外,上呼吸道感染还可同时出现全身不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甚或胃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这是因为病毒或细菌通过上呼吸道进入人体后,迅速繁殖产生内毒素,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带到全身,从而产生全身中毒症状。平素患有胃病者,此时更容易在细菌、病毒或毒素的刺激下发生胃黏膜充血、肿胀,加重原有的炎症而使病情加重或出现反复。再者,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就需服用一些感冒药,甚至抗生素,而这些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又如火上浇油,因服感冒药(如速效伤风胶囊、阿司匹林等)、消炎药 (如磺胺类药物)等导致胃病加重者临床经常发生,有的还诱发了胃黏膜糜烂、出血。因而,胃病病人一定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已患上呼吸道感染,就要尽量避免使用对胃有刺激的感冒药、消炎药。可以采用辩证汤药或中成药(如银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感冒退热冲剂等)治疗,尽量控制感染。有时,胃痛被外感六淫诱发或加重而外感症状本身却不明显,常被患者或医者所忽视。面对这种胃痛,止痛的措施虽多,但外感药物缺如,致病因素未除,止痛的效果很难理想,甚至延误病情。
希望以上的介绍对患有胃炎的朋友们有所帮助,同时希望朋友们能够注意以下几点:1、按时进食,不暴饮暴食,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用或少用刺激性调味品如鲜辣粉等。2、所食食品要新鲜并富于营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质摄入。3、避免长期服用消炎止痛yao,以减少胃粘膜损害。 4、节制饮酒,不吸烟,以避免尼古丁对胃粘膜的损害。 5、定期检查,必要时作胃镜检查。只要按照以上五点严格要求自己,相信您一定会身体健康,吃嘛嘛香。
5用中医方法治疗慢性胃炎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根据症状不同,中医把慢性胃炎分为8种类型,即食滞伤胃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热邪犯胃型、肝郁犯胃型、瘀滞 伤胃型、肝火犯胃型、湿困脾胃型。根据各种类型对症治疗。
1、食滞伤胃型患者
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受损,食积胃脘,胀满痞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秘结有腐败异臭,舌质红,苔厚黄腻,脉象弦滑。证属食滞伤胃、腑气不通,宜健脾和中、 消食开胃。药用白术、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炒莱菔子各15克,木香、厚朴、半夏、陈皮、枳实、大黄(另包后下)各10克,生姜5片。 每日一剂,水煎服。
2、脾胃虚寒型患者
胃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 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沉细弱或浮大无力。证属中气不足、脾胃虚寒,宜补中益气,健脾温胃。药用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山药、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各12克,陈皮、良姜、香附、吴茱萸、炙甘草各1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3、胃阴亏虚型患者
胃脘灼热疼痛,嘈杂不适,虽饥而纳差,口 干口渴,大便艰涩,舌质红有裂纹,舌苔光剥或少苔,脉象弦细数。证属肝脾不和、胃阴亏虚,宜疏肝健脾、益阴养胃。药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北沙 参、玉竹、白芍、全栝楼各15克,麦冬、花粉、草决明、草石斛、山楂各12克,川楝子、醋元胡各1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4、热邪犯胃型患者
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易饥,口苦咽干,泛吐酸苦水,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细。证属热邪犯胃、中焦郁滞,宜疏利中焦、清热和胃。药用蒲公英、败酱草各 30克,白花蛇舌草、白芍各15克,枳壳、佛手、连翘、黄芩各10克,海螵蛸、锻瓦楞子各12克,黄连、吴茱萸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5、肝郁犯胃型患者
胃脘痞满隐痛,两胁撑胀疼痛,嗳气频频,时有泛酸,食欲减退,舌质红苔薄白微黄,脉象弦细。证属肝郁气滞、胃失和降,宜疏肝理气、健脾安胃。药用柴胡、 白芍各15克,白术、茯苓、香附、醋元胡各12克,当归、川楝子、乌药、枳壳、佛手、苏梗、吴茱萸各10克,黄连、甘草各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6、瘀滞伤胃型患者
胃脘刺痛或锐痛,痛处拒按,时感胃部灼热嘈杂,纳差,舌质暗紫有瘀斑苔薄黄,脉象涩滞。证属气滞血瘀、郁热伤胃。宜活血化瘀、行气理胃。药用丹参、蒲公 英各30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20克,香附、元胡各12克,三棱、莪术、五灵脂、蒲黄、川楝子、乌药各10克,砂仁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7、肝火犯胃型患者
因久病脾胃气虚,情志不舒,郁而化火,致使胃脘痞满隐痛,食后疼痛加重,经常烧心泛酸,口苦发黏,便溏,舌质淡红,苔黄腻,脉细数。证属虚实夹杂、肝火 犯胃。治宜舒肝理气、清热调胃。药用党参、柴胡、茯苓各15克,半夏、黄芩、栀子、木香、佛手、生麦芽各10克,黄连、吴茱萸、甘草各6克。每日一剂,水 煎服。
8、湿困脾胃型患者
胃脘痞闷,纳呆,少食即感胀,口淡无味,渴而少饮,肠鸣辘辘,大便稀溏,身重乏力,困倦懒动,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濡细。证属湿阻脾胃,困遏中焦。宜健脾祛湿、理气醒胃。药用薏苡仁30克,苍术、茯苓、鸡内金各12克,藿香、佩兰、白蔻仁、厚朴、菖蒲、半夏、陈皮、干姜、枳壳、连翘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99药剂师温馨提示胃炎患者平时关键还是靠自己调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不抽烟喝酒,不熬夜,注意休息;不要久坐久站,可以适当按摩,平时适当运动,坚持有氧运动,效果挺好的。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