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心胆气虚的症状是什么

很多的朋友患有心胆气虚的疾病,出现这种疾病之后会感觉自己的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会因此而出现猝死的情况。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心胆气虚患者一定要尽快的来做治疗。但是很多患者在初次患病的时候对这种疾病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心胆气虚的症状是什么,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心胆气虚的症状是什么 心胆气虚的治疗方法 心胆气虚型抑郁症的治疗 心胆气虚吃什么好 心胆气虚的预防

1心胆气虚的症状是什么

  心胆气虚证症状——虚烦不寐,多梦易醒,触事易惊—心胆虚怯,心神失养则不安,胆气不足则志不宁终日惕惕,胆怯心悸—心胆气虚,神魂不安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心胆气虚之征。

  证机概要——心胆虚怯,心神失养,神魂不安。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前方重于镇惊安神,用于心烦不宁,气短自汗,倦怠乏力之证后方偏于养血清热除烦,用于虚烦不寐,终日惕惕,触事易惊之症。

  常用药——人参—益心胆之气——甘草;安神 茯神、远志—化痰宁心——茯苓 酸;定志 龙齿、石菖蒲—镇惊开窍宁神 枣;丸 养肝、安神、宁心——酸枣仁;仁泻热除烦——知母汤调血安神——川芎。

  现代药理——小鼠抖笼法实验证明,酸枣仁汤水煎剂灌胃给药,具有显着的镇静催眠作用。其对人有镇静催眠作用,能抑制过度亢进和兴奋的神经细胞,使长期处在紧张或紊乱状态下的皮质细胞获得充分的休息和调节,从而使兴奋和抑制过程恢复平衡。

  加减——①心肝血虚,惊悸汗出—重用人参,加白芍、当归、黄芪。

  ②肝不疏土(胸闷,善太息,纳呆腹胀)—柴胡、陈皮、山药、白术。

  ③心悸甚,惊悸不安—生龙牡、朱砂、珍珠母。

  备用方——高枕无忧散(《辨证录》):用于心虚胆怯而兼虚火躁扰:心烦不眠,心悸气短,梦多纷纭,口苦苔黄者。温胆汤—复少阳胆经温和生发之气人参、麦冬—益心经耗伤之阴;龙眼肉、炒枣仁—养心安神;石膏—清肺以制虚火。

  临证参考——本症为心胆气虚,益气常须健脾,故非气阴两虚者,滋阴之药应慎用,以免腻脾。知母镇静作用琐谈(胡建华):知母不仅清热,还有非常好的镇静作用,这是我从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临床体会得出的体会。试举张仲景的方剂为例:酸枣仁汤用酸枣仁合知母治疗虚烦不眠,取其滋阴养心安神;百合知母汤治疗百合病“如有神灵”,用以养阴清热镇静。我在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狂躁不宁、毁物伤人,头痛不寐,常用甘麦大枣汤加生铁落、石菖蒲、远志、生南星等,并重用知母、大黄以养心开窍,泻火宁神,可获一定的疗效。此外,在治疗神经官能症、三叉神经痛等并病时,见失眠、恐惧、头痛,烦躁之症,均可结合辨证施治,采用知母治之。

2心胆气虚的治疗方法

  一、自我刺激和自我催眠:抑郁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再产生其他病症。

  二、自我松弛和自我反省:也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便算终止。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

  三、增加自信:自信是治愈抑郁症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抑郁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抑郁症。

3心胆气虚型抑郁症的治疗

  中医讲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胆者中正之官,谋虑出焉。此二者主管人体神志决断,思虑谋略,若此二者气血失和则可出现诸多情志疾病的出现。心胆气虚型抑郁症就是其中之一。

  此型抑郁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抑郁善忧,情绪不宁,胆怯恐惧,心中惕惕不安,自卑绝望,难以决断。或伴烦躁善哭,失眠多梦,易于惊醒,心悸气短,咽中异物感,倦怠,面色晄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细弱无力。

  心胆气虚型抑郁症患者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多是禀赋不足,本属心胆气弱体质,患者多优柔寡断,遇小事即忧愁不解,善惊易怯。再遇惊恐悲思等不良刺激,心胆阳气更虚,心气不足,心神失养,则情绪低落、心悸、胆怯、失眠。胆气不充而致谋略决断之力不足,故恐惧、惕惕不安、难以决断。谋虑决断之官失职,患者无法正确判断自身及所处环境,故可见自卑绝望。

  本型临床治疗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要。方药众多,常见的有安神定志丸加减。

  治疗本型病症时,应不忘肝胆相照。在温补心气、胆气的同时不忘养血柔肝,养肝体而助胆气。本型发生多属体质使然,用药时应注意心理疏导,移情易性。

4心胆气虚吃什么好

  一般来说中成药效果比较弱,你最好还是找中医开方治疗。如果你选用中成药的话安神定志丸效果比其他两种效果要好点。

  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对于气虚者的饮食宜忌.应兼顾到五脏之虚的宜忌原则. 凡气虚之人.宜吃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食品.忌吃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心胆虚怯,心神失养则不安,胆气不足则志不宁终日惕惕,胆怯心悸,心胆气虚,神魂不安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心胆气虚之征。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前方重于镇惊安神,用于心烦不宁,气短自汗,倦怠乏力之证后方偏于养血清热除烦,用于虚烦不寐,终日惕惕,触事易惊之症。 常用药物:人参、甘草、 茯神、远志、茯苓、 龙齿、石菖蒲、酸枣仁、知母、川芎。

  可以用安神定智丸配酸枣仁汤予以治疗。最好是找相关医生进行辨证,根据你的身体实际情况,配伍用药,起到综合治疗的作用。同时,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等。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并祝你早日康复。

5心胆气虚的预防

  1. 积极进行心理情志调整,克服过度的紧张、兴奋、焦虑、抑郁、惊恐、愤怒等不良情绪,保持精神舒畅。

  2. 建立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从事适当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持之以恒,促进身心健康。

  3. 培养好良好的睡眠习惯,晚餐要清淡,不宜过饱,更忌浓茶、咖啡及吸烟。

  4. 睡前避免从事紧张和兴奋的活动,养成定时就寝的习惯。

  5. 注意睡眠环境的安宁,床铺要舒适,卧室光线要柔和,并努力减少噪音。

  不寐之症,虚者为多,且病程较长,难以速愈。治疗不当,由虚转实或虚实夹杂。该病多因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化源不足,气血虚弱,心神失养而致。如加之禀赋不足,房劳过度而伤及肾精,致成心肾阴虚,水火不济而成不寐、心悸等症。因此益气养血,养阴滋肾就称为治疗不寐虚证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气血虚得养,精亏得复,则不寐自愈。虽病程较长,但预后较好。若失治误治,忧思久郁,进一步损伤心脾,虚久则气滞痰生,加之心胆气虚,痰浊上逆,蒙蔽心窍,神志迷蒙,不能自主而转为癫证;若痰浊内阻,因肝郁化火,或心火内炽,结为痰火,痰火扰心,心窍被蒙,神志逆乱,可发为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