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牙蕾在胎儿时期就已形成,这是乳牙的基础。大多数宝宝会在4~7个月时萌出第一颗乳牙,也有可能延迟至1岁才会萌出第一颗牙。一般情况下,最先萌出的是下排中间的门齿,其次是上排中间的门齿,然后是上下门牙左右门齿。小孩长牙会发烧吗?宝宝长牙发烧怎么办?一起来看下。
目录
1小孩长牙会发烧吗
长牙期间宝宝是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不同的宝宝表现也不同,总体来说宝宝长牙的症状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1、疼痛:宝宝可能表现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迹象。
2、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3、脸颊发红:妈妈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4、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东西:把任何东西放到宝宝嘴巴附近,他可能会出现以上动作。
6、牙龈肿胀:检查一下宝宝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7、睡不安稳:宝宝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并且看起来烦躁不安,尽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稳。
8、体温升高: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
9、屁股疼痛: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妈妈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会过稀。
2宝宝长牙发烧怎么办
1、正常宝宝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2、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3、宝宝体温38.1度若是从肛门量的,则属于低热;若是从颈部或腋下量的,则直肠温度约在38.7度-39.1度,已经属于高热了。
4、如果宝宝体温是在38.5度以下,建议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最好给给宝宝多喝水。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宝宝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宝宝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宝宝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宝宝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宝宝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宝宝体温升高。
5、若宝宝出现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3宝宝长牙顺序
一般婴儿6个月的时候开始长牙,有时见宝宝一笑,上面或者下面露出两颗小牙,尖尖的,很是可爱。那么,宝宝长牙的正常顺序是怎样的呢?
宝宝长牙的正确顺序
6-8个月: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8-12个月: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
12-16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16-20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宝宝从6个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以上是小宝宝长牙的正常顺序。小编提醒,宝宝的出牙顺序与遗传和营养都有关系,通常宝宝是按顺序出牙,但是宝宝长牙顺序颠倒的也不在少数,只要牙齿的质量好,长牙顺序紊乱也没有关系。
4宝宝长牙要注意什么
宝宝出牙一般是在4∼7个月之间。宝宝在4个多月后,开始流口水,第一颗牙就在这个时候冒出来,位置一般在下牙床中间。
在宝宝所有的身体状况中,拥有健康的牙齿是很重要的。牙齿可以帮助宝宝咀嚼食物;当他开始学说话时,牙齿决定了他的咬字和发音;牙齿还影响着宝宝上腭的生长。
美国家庭医师学会对如何照顾正在出牙的宝宝提出了七点建议。
1、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你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龈,这样会对他有所帮助;凉凉的出牙环也可以用来缓解孩子出牙时的牙龈不适。
2、要谨慎使用牙胶,过多地使用牙胶对孩子没有好处。
3、出牙不会引起发烧。如果孩子发烧,应该带他去看医生,可能另有原因。
4、母乳喂养对宝宝的牙齿发育是有利的。
5、宝宝6个月大时就可以使用水杯,1岁时就别再给他用奶瓶了。这些有利于他的牙齿发育。
6、在两餐饭之间只要添加些水或普通纯牛奶即可,不要让孩子喝果汁或其他饮料,因为里面存在大量的糖。如果你想给宝宝喝些果汁或加了甜味剂的牛奶,可以直接让孩子在用餐时饮用。
7、宝宝出第一颗牙时,就应该帮他刷牙了,一天两次。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晚上就寝前。要用轻柔的婴儿牙刷,挤上少量的牙膏,轻轻地帮他刷牙。注意不要让孩子吞食牙膏。
5宝宝长牙期间的饮食
宝宝长牙期饮食安排
· 6-8个月
适量吃一些流质食物,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
· 8-12个月
可在辅食中添加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柔软的食物。
· 13-19个月
可减少液状食物,适当增加固体食物,如软饭、蒸蛋、蔬菜、肉类等。
· 20个月左右
可添加米饭、面条、大豆等稍偏软的食物。
长牙期小食谱
· 鲜奶蘑菇小排骨
原料:猪小排、胡萝卜、西芹、鲜蘑菇,牛奶、干淀粉、黄酒、盐、净水、花生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猪小排洗净后切成拇指粗细的条块,开水烫后沥干,置于盆中,加干淀粉、少量黄酒、适量盐拌匀。
2.把锅加热,倒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腌渍好的猪小排放入后油炸至金黄色,然后捞出,放进砂锅里。
3.把胡萝卜和西芹洗净,切成条块。把锅热后加入油,煸炒片刻后盛入碗中。
4.将鲜蘑菇洗净,切成四段。在砂锅里倒入少量清水,用大火煮开,加入半杯鲜奶,用小火把排骨蒸煮至软熟。
5.放入胡萝卜、西芹、鲜蘑菇块和另半杯的鲜奶,继续用小火焖煮。等香气外溢时加入少许盐即可。
功效:牛奶营养价丰富,富含钙质。可以帮助宝宝起到护牙固齿作用,并且可以提高宝宝的食欲。
· 海带炖瘦肉
原料:瘦猪肉、水发海带、酱油,料酒、盐、白糖、大料、葱、姜、香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瘦猪肉洗净切块;葱择洗干净切段、姜切片;海带洗净后用开水煮10分钟,切小块。
2.热锅倒香油放白糖,炒至糖色。放入除海带外的食材煸炒,加入酱油、盐、料酒继续煸炒。
3.待肉变色后加入水漫过猪肉,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肉至八成熟,待肉烂后放入海带,一同炖10分钟左右。等猪肉、海带均入味即可。
功效:猪肉、海带为生长发育提供充足营养,可补充宝宝长牙所需的大量钙质。
· 家庭牙饼
原料:吐司面包、黄油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烤箱预热,将土司面包放入其中,烤至表面金黄色。
2.吐司面包烤好后切成条,抹上一层黄油。
功效:土司面包烤好后是合适的磨牙食品,可以按摩宝宝牙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