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是由于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这有点类似厨房下水道中积存的油污,时间久了会导致下水道堵塞。颈动脉斑块的危险不仅仅在于长大后堵塞局部的颈动脉,这毕竟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目录
1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怎么办
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可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亦可使用控制和减缓颈动脉斑块进展的药物,经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药物有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及普罗布考和烟酸等。
中药治疗,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大,机体正气虚弱逐渐出现,气虚血是病理病机,局部粥样斑块形成是积聚的范畴,扶正化瘀是中医治疗大法和基本原则,中原五行中医研究院采用的噬斑通管ASP在动脉硬化疾病的五行辨证的基础上,针对血液、血脂、斑块、血管四个方面,通过“噬斑通管ASP”系统治疗理念及核心配伍组方,使得动脉硬化疾病的治疗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噬斑通管ASP内在活血养血,化瘀筛血,阶梯固斑噬斑及管壁荣养平衡,从而实现提高血液灌流速度,清血化脂,强力阶梯化瘀,实现“稳斑固斑、原位蚕食”的阶梯噬斑效果,提高动脉斑块的附壁安全系数,降低动脉斑块的致命脱落风险,并逐步原位消除动脉斑块。
手术,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有时需要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手术。
2颈动脉斑块的预防措施
颈动脉斑块是由于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如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
临床上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不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目前认为正常IMT值应小于1.0毫米,IMT在1.0至1.2毫米之间为内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间为斑块形成,IMT大于1.4毫米为颈动脉狭窄。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则提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明显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症的危险。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尤其是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提早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此病的侵害。
1、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议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最好是一天口服一次的降压药物,尤其不主张使用短效硝苯吡啶(心痛定)长期降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根据个体的情况使用降脂药物,将血脂降到理想水平等。
2、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上每天保证400克的蔬菜和水果,多吃谷物和豆类食品,尽可能减少含脂肪多的食品如鸡蛋、肥肉等的摄入,每天食盐量应小于5克,尤其对高血压患者目前主张每天食盐量应小于2.3克。
3、戒烟、控制饮酒:男性平均每天饮酒量不应超过20-30克酒精含量,女性不应超过10-15克酒精含量。
4、通过减少饮食的热量和增加体育运动减轻或控制体重:坚持每天至少30分钟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上楼梯、骑自行车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十分重要,要保持积极乐观、豁达和轻松的心情,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知足常乐。
5、药物治疗: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可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亦可使用控制和减缓颈动脉斑块进展的药物,目前经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药物有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及普罗补考和叶酸等。
6、手术: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有时需要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手术。
7、定期体检:定时查体可观察斑块的大小和性质,并及时咨询神经内科医师,调整药物,以控制病情发展。
3双侧颈动脉斑块的饮食护理
颈动脉斑块是由于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如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如果存在以上多项危险因素,出现颈动脉斑块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颈动脉斑块的治疗需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可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亦可使用控制和减缓颈动脉斑块进展的药物,目前经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药物有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及普罗补考和叶酸等。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有时需要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手术。
该病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重饮食的调养,这对病情的控制和恢复起着辅助治疗的作用。
颈动脉斑块的饮食原则:
1、适量食用植物油,同时保证其中的脂肪酸有大约1/3来自单不饱和脂肪酸。因为这年研究发现,地中海沿岸国家人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低,与他们膳食中食用植物油以橄榄油为主有关。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提倡在食油中加入一部分橄榄油、红花油等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多的食油。
2、膳食中应有适量动物蛋白质(如蛋清、瘦肉、鱼、鸡肉、去脂牛奶)和豆类蛋白质(如黄豆、黑豆、赤豆、豆芽、绿豆等)及各类豆制品。蛋白质总量应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供给量标准,即蛋白质提供的热量应占食物总热量的12%~15%。
3、吃蔬菜和水果。蔬菜中又首选各类绿叶菜,如油菜、小白菜、油麦菜、菠菜及萝卜、芹菜、韭菜等含纤维素多的品种,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山楂、弥猴桃、柑桔、柠檬、菠萝等,都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4、宜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因食物纤维不易被人体胃肠道所消化,摄入高纤维食物后可改善大便习惯,增加排便量,使粪便中胆固醇及时排出,从而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5、多吃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蘑菇、虾米等),有利于降血脂。
6、应限制食盐摄入,每日食盐以2~3克为宜,可防止钠潴留,对高血压有利。
温馨提示:患者要多加注意控制身边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议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比较好是一天口服一次的降压药物;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根据个体的情况使用降脂药物,将血脂降到理想水平等。
4双侧颈动脉斑块的致病因素
颈动脉斑块是由于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这有点类似厨房下水道中积存的油污,时间久了会导致下水道堵塞。颈动脉斑块会堵塞局部的颈动脉,在血管壁上不牢固容易脱落的斑块,会形成血流中的栓子,随血流到达大脑或者心脏等器官,从而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疾病。
临床上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不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目前认为正常IMT值应小于1.0毫米,IMT在1.0至1.2毫米之间为内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间为斑块形成,IMT大于1.4毫米为颈动脉狭窄。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则提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明显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症的危险。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尤其是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
颈动脉是人体通向头面部的主要动脉,正常时它供给脑组织85%的血液。高血压、动脉硬化可直接侵害颈动脉,尤其是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起始段,由于血流动力学的缘故,血流在此容易形成涡流,久而久之涡流会损伤该处的动脉内膜,血小板、脂质成分在损伤处沉积,慢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如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如果存在以上多项危险因素,出现颈动脉斑块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1、高血压: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2、高脂血症:血中脂肪量过高较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3、糖尿病: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谢会出现问题,血液中运送脂肪的蛋白质会产生变性,在运送过程中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脂肪斑块。
4、抽烟: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受伤的动脉内壁会卡住胆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脂肪斑块。同时,抽烟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少血流量。
温馨提示:体重超重或肥胖者要通过减少饮食的热量和增加体育运动的方式来减轻体重。坚持每天至少30分钟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十分重要。
5双侧颈动脉斑块的诊断方法
颈动脉斑块生长在颈动脉内膜下,早些时候,仅仅是一点脂质的斑点。随着斑块的增大,内部的成分就变的复杂起来。有的内部是一包类似于牙膏状的脂肪,有的是像石头一样的斑块,有的内部是坏死组织组成的汤汁,其形状和内容千其百怪。颈动脉较粗大,血液直接供应脑组织和五官等重要器官。当颈动脉硬化时,如同两只手掐住了颈部,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患者感到头晕、目眩、思维能力明显下降。时间长了会导致脑萎缩。若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会阻塞动脉血管,造成失明、偏瘫,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上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不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目前认为正常IMT值应小于1.0毫米,IMT在1.0至1.2毫米之间为内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间为斑块形成,IMT大于1.4毫米为颈动脉狭窄。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则提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明显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症的危险。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尤其是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的辅助检查方法:
1、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用于分析心壁厚度、运动速度、幅度、斜率及瓣膜等高速运动的轨迹和血流方向、血流性质。 需要检测的人群:心悸,呼吸困难,紫绀,眩晕,晕厥等症状的人。(不适宜人群:吞咽困难、食管疾患和有乙型肝炎病史的人)
2、颈动脉搏动检查:是用于检查颈血管动脉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在每一心动周期中,颈部动脉管壁的周期性起伏。正常人颈部动脉的搏动在安静时不易见到,剧烈活动时心脏搏出量增加,可见颈动脉微弱搏动。在安静状态下,颈动脉出现明显的搏动,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严重贫血病人。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能患有多发性大动脉炎。(不合宜人群:严重的血管及心功能不全者。检查前禁忌:保持正常的饮食和作息时间。检查时要求:颈动脉搏动检查时不能双侧同时检查,因为这样会导致血液不流通患者晕厥。)
3、颈部MRI检查:是对颈部和颈部周边进行MRI扫描,用于诊断颈部的病变。
温馨提示: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宜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因食物纤维不易被人体胃肠道所消化,摄入高纤维食物后可改善大便习惯,增加排便量,使粪便中胆固醇及时排出,从而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