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

冠心病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冠心病是心脏病的一种。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冠心病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病人症状。当一个具有冠心病发病基础年龄较大,多重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具有下列特征的胸痛时,要高度怀疑冠心病。疼痛部位:胸骨后;放射:向下颌、左上肢、左肩;性质:压榨性,烧灼样;持续时间:1-5分,不超过15分;缓解方式:休息、舌下含化硝酸酯类1-3分。那冠心病的注意事项有什么?小编马上来告诉你。

目录 冠心病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冠心病的饮食禁忌 冠心病的健康教育指导 冠心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冠心病的常见危害后果都有哪些呢

1冠心病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调查显示就现在来说在我国老年人患冠病患者非常多,冠心病日常的主要注意事项是什么?这是很多患者需要知道的问题。下面请专家来为您解答冠心病的保健,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饮食不当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健康的饮食可显著地降低血胆固醇浓度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戒烟、少饮酒;不饮浓咖啡和浓茶,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

  冠心病人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进行适当运动。在护理中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其运动的方法和运动量加以指导。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以不感过度疲劳为宜。

  药物治疗是促使冠心病康复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用药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

  在冠心病的护理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身体因素,更要精神因素对本病的影响。护理人员必须随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喜恶嗜好等,让患者保持乐观、松弛的精神状态,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发怒。

  生活护理的内容主要有生活环境、睡眠等方面。良好的环境使病人精神愉快,促进病体恢复。注意病人的睡眠护理,不要夜间工作,养成规律性睡眠。


2冠心病的饮食禁忌

  冠心病是最为多见的心脏疾病,主发于老年人群体,对老年人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治疗冠心病,不但需要通过药物治疗,还需要在饮食方面多加注意。

  一 控制总热量摄入和防止肥胖。饮食过多则产生的热量就越多,热能的摄入应维持正常的生理消耗。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控制总热能的摄入,防止肥胖是冠心病的护理措施之一。防止冠心病应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二 饮食的规律性及合理性。少量多餐,定点用餐,不宜吃的过饱、过多,饱餐后使胃肠道扩张、过多的物质摄入增加机体代谢负荷,可加速心肌的缺血。不吃过油腻和过咸的食物,减少盐分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因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钙、钾、镁、纤维素和果胶的重要来源。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三 忌饮烈性酒。一般烈性酒其酒精浓度较高,酒精不但损害肝脏等器官,还能产生多的热能,增加心脏消耗氧量,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加重冠心病,故应禁用。

  四 忌喝浓茶。茶叶中含有茶碱,维生素C等,茶碱能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有助于消化,茶叶中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此适量饮用淡茶,能助消化和利尿。忌喝浓茶,因其含咖啡因较多,可兴奋大脑,影响睡眠,对冠心病的护理均不利。

  本文中详细为大家介绍了冠心病患者的饮食禁忌,患者和患者家属都需要谨记这4条饮食禁忌,在日常饮食中就要特别留心这些禁忌,避免因为饮食不当而造成病情恶化等不良后果,危及患者的生命。

3冠心病的健康教育指导

  想要治疗冠心病,我们得知道冠心病和心脏病之间有什么差别,很多人不知道冠心病这种疾病的相关的知识,仅仅知道心脏病,但是从某一种角度上来看的话心脏病我们也称为冠心病,具体的在日常治疗中我们应该给予冠心病什么样的护理呢?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常见为心绞痛型和心肌梗塞型。

  【心理指导】

  1、保持良好心态,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可使体内儿茶胺释放增多,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发和加重病情。

  2、对心肌梗塞的病人,克服焦虑、恐惧等情绪更为重要。因为疾病的危急症状使病人产生濒死感,再则进入重症监护室与亲人的隔离,多种仪器、设备的影响都使病人极度紧张、恐惧、焦虑,故护士应从多方面指导病人,改变这不良的心理状态,让病人暂不考虑工作家庭繁杂事物,使心情完全放松

  【护理方法指导】

  保持大便通畅,不要用力排便。因用力排便时腹压增高,使回心血量增加,加之屏气、用力,使心脏耗氧量增加、负担加重。心肌梗塞病人更应积极预防便秘。可用开塞露、缓泻剂等,必要时可行温盐水低压灌肠,使大便易于排出。

  安心治疗,以最佳心理状态,渡过危险期。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和和治疗需要我们随时的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疾病, 再者还需要了解冠心病这种疾病的相关的知识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才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疾病状况,还能避免冠心病患者出现疾病的并发症。

4冠心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冠心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非常常见的,现在很多朋友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患上这种了疾病,给他们的健康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让他们非常的痛苦,那么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冠心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1、寒冷

  “寒则凝,温则行”,“寒”可以“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寒”可以“客于脉外”则脉寒,寒冷可使冠状动脉收缩、痉挛造成心肌缺血而发生心绞痛。

  2、七情内伤

  冠心病的常见病因即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使精神受到创伤,情绪波动剧烈,使之气郁不畅,气滞血瘀,心脉弊阻,不通则痛。

  3、年龄与性别

  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4、饮食不节

  脾属土,土生于火,脾为心之子,子病殃及其母。冠心病的常见病因指暴饮暴食,饱餐过度,尤其是进食高脂食物无节制,造成脾胃失调。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讲解,读者朋友们应该都对冠心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这个问题的解答非常的了解了吧,在这里提醒大家,生活中我们要重视对冠心病的预防,注意饮食卫生,不给冠心病出现在我们身上的任何机会。

查看详情>>

5冠心病的常见危害后果都有哪些呢

  冠心病在出现后,其危害极大,很多的患者会出现心率加快,而且还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现象,大家应该关注这种疾病的并发症,避免生命受到影响,危害到患者的生活,那么,冠心病的常见危害后果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看看并发症。

  临床表现: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根据心绞痛发作时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特点和伴随症状及体征便可鉴别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可以说,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对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诊断至关重要。

  冠心病的几种常见并发症:

  ⒈乳头肌功能失调发牛率达50%c于发病5dJ勺,心尖区听到收缩小晚期喀喇音和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严重失调者导致左心衰。

  ⒉乳头肌断裂发生率1%,3d内多发,死亡率高,心尖区听到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减弱,出现严重心衰和(或)心源性休克,可迅速发生肺水肿。

  ⒊心脏破裂少见,绝大多数为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急性心包积血,出现急性心包压塞而淬死,常在起病后1周左右发生。

  ⒋拴塞是心肌梗死很重要的并发症,见于起病后l—2周,多为定心室附壁血栓脱落致脑,肾,脾,四肢等动脉栓塞: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产生肺动脉拴塞。

  ⒌心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空,发牛率5%—20%:心电因右病理性Q波。sT段拾高持续1个月以上,X线,超声心功图及放射性核素检查显示心室壁痫表现。

  冠心病形成的几大因素:

  ⒈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⒉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⒊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⒋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在男性>=27。8,女性>=27。3。BMI与TC,TG增高,HDL-C下降呈正相关。

  ⒌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⒍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温馨提示,对于这种疾病我们应该尽早了解。合理的进行治疗,大家平时也要注意一些调理方法,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多注意一些检查事项,患者平时要保持好的心态,营造一个良好的心情,这样对预防疾病有好处,希望大家都有所了解。

疾病百科 | 冠心病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常见症状:心绞痛、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