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牙周病

智齿烂了该怎么办

由于萌出不全,其后侧的牙龈覆盖其部分牙冠形成冠周袋,积存食物和细菌,可造成局部软组织经常发炎。主要症状为牙冠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明显,严重的还会出现牙关紧闭,吞咽困难,导致咀嚼、进食及吞咽困难。那么智齿烂了该怎么办,下面来了解一下。

目录 智齿烂了该怎么办 智齿有哪些典型症状 哪些智齿需要通过手术拔除 智齿的5个常识问题 智齿是什么啊

1智齿烂了该怎么办

  你长智齿了吗?智齿一定要拔吗?

  一般人到16岁之前的乳牙期都是28颗牙齿,这时智牙还未发育。16岁以后开始进入恒牙期,智齿才开始生长。而智牙就是最靠近口腔内部的上下颚的四颗牙齿,长出智牙后正常人的牙齿应该是32颗。如果发现在长智齿的过程中出现疼痛,就要及时去牙科医院进行检查,看看是否出现牙齿不齐或长歪的现象。如果发现长歪了应该及时进行治疗,以免不重视而引起后期智牙长出来阻碍其他牙齿生长,从而导致牙周炎等各种口腔疾病。

  一、一定要拔的智齿

  1、阻生齿

  通常这是最讨厌的一种,牙医会觉得很难搞定,但病人不一定有感觉,因此忽略了。这种类型的牙齿,通常会埋在齿槽骨里面,如果会痛,或诊断会有病灶发生时,就需要拔除了。

  2、蛀牙

  如果智齿蛀牙,除了很简单的咬合面不深得蛀牙可以补之外,那些临街面蛀牙,需要很好的技术,以及蛀的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疗的,我们一律建议拔除,以杜绝后患。

  3、侵犯邻牙

  通常患者不自知,由牙医x光诊断得知。通常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会倒在第二大臼齿上,造成第二大臼齿清洁不易,甚至是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造成患者不舒适或牙疼。

  4、没有对咬牙

  前面提过,不是每个人四个智齿都会长齐的。所以,智齿的对面,如果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牙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

2智齿有哪些典型症状

  由于萌出不全,其后侧的牙龈覆盖其部分牙冠形成冠周袋,积存食物和细菌,可造成局部软组织经常发炎。主要症状为牙冠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明显,严重的还会出现牙关紧闭,吞咽困难,导致咀嚼、进食及吞咽困难。并伴有发烧、头痛、脸肿、食欲减退、周身不适、便秘、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

  智齿萌发期每天早晚刷牙,病重期可用温热盐水含漱,也可用口泰、洗必泰漱口液含漱。若治疗不彻底,就会变成慢性炎症。冠周炎反复发作时,盲袋内的脓液由口腔进入消化道,可形成人体的“病灶”,长期危害健康。智齿冠周炎还能引起颜面软组织感染,并向头面部扩散造成不良后果。阻生智齿不但对全身有损害,对邻牙也有损害,常造成邻牙龋齿,严重时可产生牙髓炎,使邻牙牙槽骨受损而过早丧失功能。

  在平时,细菌造成的慢性感染会使牙龈发炎,容易流血,出现骨吸收、蛀牙及牙痛,最后因牙周病的牙齿松动或牙髓坏死而拔牙。这时隔壁有用的第二大臼齿往往也会受到波及而造成不等程度的伤害,甚至拔牙,这也是最可惜的地方。在身体疲累虚弱或重病时,细菌引起的急性发炎反应更是厉害,轻者造成智齿周边红热肿胀,疼痛不堪,张口、吞咽、咀嚼困难及淋巴腺肿等等;重者引起大范围感染,导致肿胀的蜂窝组织炎、化脓性肿胀及发烧恶寒等全身性症状,如未予以适当处置(抗生素及切开引流手术),甚至会有致命危险。

  此外,智齿若长不出来,残余的牙胚有可能会变性而形成口腔肿瘤。空间不足时其牙胚可能会吸收前方第二大臼齿之牙根使其强度减低,影响其功能。异位或萌出不全的智齿亦往往会对正常咬合造成干扰,牵动下颌骨之肌肉必须常常做出异常收缩来避开此干扰,而使得肌肉及关节容易有发炎疼痛之现象。

3哪些智齿需要通过手术拔除

  1.没有咀嚼功能,而且经常咬破颊黏膜的颊向位阻生智齿,有可能成为导致颊黏膜破溃、感染、糜烂,甚至成为癌前病变的病灶牙,应早期拔除。

  2.经常并发急、慢性冠周炎的低位垂直阻生智齿,已成影响身体健康的病灶牙,应予拔除。

  3.近中倾斜阻生智齿,虽暂无症状,但该智齿的存在可造成第二磨牙的远中邻面牙颈部龋洞。为了保护有重要咀嚼功能的第二磨牙,主张早期拔除此类阻生智齿。

  4.智齿牙位不正常,与邻牙形成间隙者。

  5.智齿牙位虽正常,但智齿牙冠有骨组织或牙龈瓣覆盖,经常发生冠周软组织发炎、肿胀、疼痛者。

  6.智齿已龋坏,或发生牙髓炎,又不便进行牙体牙髓治疗者。

  7.因正畸需要,如预防后牙向前移动和防止前牙拥挤加重者,均可考虑拔除。

4智齿的5个常识问题

  1、智齿的生长空间

  有些人到了青春后期时,颌骨还不够大,没有足够位置供智齿萌出。智齿就会阻生在颌骨内,向其他方向生长。可能只有部分牙冠露出牙龈,或完全埋在颌骨里。牙根可能变形或向上颌窦或下颌骨神经所在部位生长,这很危险。

  2、智齿生长的方向

  当生长空间不足时,阻生的智齿就向各种不同的方向生长,一般与邻近牙齿形成角度。它可能会可以向着邻近牙齿生长,或者远离邻近牙齿生长,有时也可以水平或垂直阻生。

  3、智齿引起的疾病

  智齿生长的位置一般都很特殊,所以它的清洁和治疗会产生许多问题,常引起的疾病有龋齿(俗称蛀牙)、牙周炎、牙髓炎。由于智齿在最里面,日常刷牙不容易清洁,容易产生蛀牙,且智齿往往由于萌发空间不足出现胀痛,还会侵犯邻牙,造成牙疼。加之由于没有对咬牙,有时智齿会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还有时会萌发不足成为阻生齿,引起牙列不齐,冠周间隙感染,张口困难。

  大多数智齿是前倾阻生的,约呈45度角顶在第二磨牙上,从而形成一个牙冠夹角,容易嵌塞食物,久之还会导致第二磨牙龋坏,甚至牙髓炎。就算没有那么严重也会影响第二磨牙的寿命。

  4、要不要拔除智齿

  从正常情况来说,牙齿要尽量保留,能不拔则不拔,但智齿的情况则不然,大多数情况都是应该拔除的。

  5、可保留的智齿

  是不是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除呢?如果是站在医生的立场,他通常会建议你拔掉,以避免产生后患。不过,如果你觉得智齿没有妨碍你,你可以自己决定,到底要不要拔掉它。那么,什么样的智齿保留下来不会影响健康呢?

  a、位置比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者。

  b、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没有龋坏者。

  c、有对咬牙的智齿。

5智齿是什么啊

  1、在医学上,智齿又叫第三磨牙,从两颗门牙的牙缝开始向内数的第八颗牙,智齿是人类三十二颗恒牙当中,最后长出的恒牙,位于上下左右牙弓的最后方。因为在智齿长出时大多会在十六到二十四岁左右,在人的智慧成长后,所以又有智慧齿之称,简称智齿。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食物越来越精细,颌骨承受的负担相应减少,导致颌骨骨量不断减少,但牙齿的体积并不随之减小,最终使牙齿萌出的位置不足,最后萌出的第三磨牙最易形成智齿冠周炎,这是智齿萌出位置异常最主要的原因。智齿的由来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4颗第三磨牙。因为这4颗第三磨牙正好在20岁左右时开始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成熟,于是被看做是“智慧到来”的象征,故称它为“智齿”智慧之齿。其实,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智齿是人类进化的必然。

  2、智齿,学名第三大臼齿,俗称智慧齿,立事牙,尽头牙,是口腔最靠近喉咙的牙齿,如果全部生长出来一共4颗,上下颚各两颗,一般是于16岁或之后才生长出来。相较于幼儿时期长出的乳齿与儿童时期更换的恒齿,智齿通常是在人类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时才长出,因而得名。 在智齿的生长方面,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20岁之前,有的人40、50岁才长,有的人终生不长,这都是正常的。而且四颗智齿也不是都必然会长全,某些人的智齿可能只长1至2颗,有的智齿甚至长到一半就不再生长,这种情况称为智齿阻生。智齿的位置从门牙牙缝开始,由一侧门牙向里数牙齿数目,如果有第八颗牙,它就是智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