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母细胞瘤患儿腹部膨隆、体重降低、食欲不振。偶尔可有恶心、呕吐以及腹痛。少数病例可见黄疸。罕见情况下肿瘤细胞分泌HCG,导致青春期早熟、出现阴毛、生殖器增大以及声音变粗,多发生于男孩。该病确诊前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和鉴别。
目录
1怎样预防肝母细胞瘤
如果你患上肝母细胞瘤,你知道该怎么治疗肝母细胞瘤吗?又或者,你是否知道肝母细胞瘤不及早治疗,将带来的危害。外科专家称,肝母细胞瘤属于多人群易患疾病,危害性也大,急需早治疗。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 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肿瘤,约占儿童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62%。该病起源于肝脏胚胎原基细胞,属上皮来源的肝脏恶性肿瘤。本病恶性程度高,可通过血液和淋巴途径广泛转移,较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肺、腹腔、淋巴结和脑。
病因可能是胚胎结缔组织的异常发育,是由肝脏胚胎原基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新生儿可能在子宫内发生,有文献报道发生于妊娠7个月胎儿。成年人可能是胚胎性肝细胞在肝内多年后,才发生恶性肿瘤。
病因尚不详,参照一般肿瘤的预防方法,了解肿瘤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可降低肿瘤的危险。预防肿瘤的发生有2个基本线索,即使肿瘤在体内已经开始形成,它们也可帮助机体提高抵抗力,这些策略包括:
1.避免有害物质侵袭(促癌因素) 就是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或尽可能少接触有害物质。
2.提高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力 能够帮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斗争。
外科专家提醒:肝母细胞瘤的危害性很大,不仅仅给生活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导致肝母细胞瘤患者自身出现其他不可忽视的疾病出现,因此对肝母细胞瘤要引起重视,选择专业的外科医院接受正规检查治疗。
2肝母细胞瘤是什么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肿瘤,约占儿童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62%。该病起源于肝脏胚胎原基细胞,属上皮来源的肝脏恶性肿瘤,本病恶性程度高,可通过血液和淋巴途径广泛转移,较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肺、腹腔、淋巴结和脑。
肝母细胞瘤基本上是小儿肿瘤,Kassai等报道90%的病人年龄小于3岁5岁以上较少见成人罕见。病人男女之比为2.5∶1本病以北美日本及欧洲较多见,占儿童期肿瘤的0.2%~5.8%;英国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约1/10万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住院患儿中的罹患率约为1/1万我国西安地区统计占3%。
肝母细胞瘤有家族性发病倾向有报道一家姐妹和兄弟发病的记载并与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P)之间的家族性有关有人报道5个家族有此两种病同时存在。有FAP家族病史的发病率0.42%,一般人群仅为1/10万。
3肝母细胞瘤如何诊断
肝母细胞瘤的检查
1.组织病理检查:纤维化和微血管闭塞是硬化病病人所有受累组织和器官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2.皮肤病理检查:早期,真皮间质水肿,胶原纤维束肿胀,胶原纤维间和真皮层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以T细胞为主。晚期,真皮和皮下组织胶原纤维增生,真皮明显增厚,胶原肿胀、纤维化,弹性纤维破坏,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以后,出现表皮、皮肤附属器及皮脂腺萎缩,汗腺减少,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钙盐沉着。
肝母细胞瘤的鉴别
1.斑状萎缩(macular atrophy),好发于躯干部,皮损早期为1cm左右的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斑片,以后渐出现萎缩,皮损可单发或多发群集。表面皮肤可正常或呈青白色,明显凹陷,但触之不硬,病人无自觉症状。青年多见,病因不明。
2.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progressive idiopathic atrophoderma),本病好发于青壮年躯干部,亦可见于四肢。病因不明。早期皮损为界限不清的不规则斑片,直径为1~10cm不等,表面为灰色或棕褐色,皮肤菲薄,触之柔软,逐渐萎缩,略凹陷,以后可在萎缩斑中央出现硬化。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真皮深层胶原纤维变粗及玻璃样变性。这种组织学改变及皮肤先萎缩后硬化的特点易与硬斑病鉴别。
3.萎缩硬化性苔藓(lichen sclerosus et atrophicus),也叫白色苔藓(lichen albus)或白点病(white spot disease)。好发于外阴部,亦可见于颈、胸、乳房及背部。皮损为光滑、轻微发皱的灰白或象牙白色斑块,周围有紫红色晕,有的斑块为散在白色斑点状,可伴有轻度硬化。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表皮萎缩,真皮浅层均一化改变,有炎症细胞浸润。
温馨提示:肝母细胞瘤手术切除是否彻底与预后直接相关;观察AFP水平对手术和化疗的反应可以预测疾病的预后;其他预后相对较好的因素包括肿瘤限于一叶、胎儿型等,需特别注意。
4肝母细胞瘤的病理病因
近来有朋友反映:被肝木细胞瘤困扰着,不知道该怎么摆脱肝木细胞瘤,去肝木细胞瘤医院吧,又担心肝木细胞瘤治疗起来难道大,去小诊所吧,又担心肝木细胞瘤治疗安全性问题。
一、发病原因
病因可能是胚胎结缔组织的异常发育,是由肝脏胚胎原基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新生儿可能在子宫内发生,有文献报道发生于妊娠7个月胎儿。成年人可能是胚胎性肝细胞在肝内多年后,才发生恶性肿瘤。
二、发病机制
肝母细胞瘤多发生在肝右叶,约半数病例侵犯两叶或为多中心型。一般为单发,圆形,界限清楚,瘤体直径在5~25cm不等。肿瘤的大体表现与所含的骨样、软骨或纤维组织等间叶组织成分有关。通常来说,肿瘤呈粗糙结节状或分叶状隆起于肝表面,界限清楚,半数有包膜,质地较硬。肿瘤颜色为棕褐色至灰白色,剖面质地均匀一致,可发生出血、坏死和钙化,多不伴有肝硬化。镜下显示,肿瘤由成熟期不同生长阶段的上皮成分和间质变异成分所构成。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可分为胎儿型(高分化型)、胚胎型(低分化型) 与混合型。
1.胎儿型 胎儿型肝细胞比正常肝细胞小,呈多边形,胞界清楚,胞浆呈嗜酸性颗粒状,可有空泡,细胞核浆比例为1∶4~1∶2,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粗细不一,含单个核仁,核分裂象少见。细胞排列成两个细胞厚的不规则肝细胞束,肝束之间为肝窦。肝母细胞瘤细胞核DNA含量分析显示,胎儿型多为二倍体。
2.胚胎型 胚胎型肝上皮细胞分化较差,细胞小,梭形,胞界模糊,胞浆少,核浆比例为1∶1~2,核染色质丰富,核仁大而明显,核分裂象易见。此型细胞黏附能力差,往往簇集成玫瑰花瓣状或联结成疏松的索带状。肝母细胞瘤细胞核DNA含量分析显示,胚胎型多为异倍体,异倍体肿瘤易发生血管侵犯,预后较差。常见的肝外转移为肺、腹部淋巴结和脑等。
3.混合型 混合型肝母细胞瘤还含有其他间质成分,如骨样组织、软骨、细条纹的肌肉、鳞状细胞灶、角化珠等。
温馨提示:由于肝木细胞瘤病情是呈现多样化的,并且复杂性很好。所以及时详细的了解肝木细胞瘤的病因,只有从了解开始才能更好治疗肝木细胞瘤。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对于肝木细胞瘤能够引起重视,多多做好预防工作。
5肝母细胞瘤能治愈吗
肝母细胞瘤虽然是一种恶性肿瘤,但现在的治愈率还挺高的。而且,小朋友的身体和大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如果真的最后确诊是肝母的话,机会很大。
我的儿子两个月大时发现得了肝母,但是后来在经过化疗,手术再化疗后,至今已经两年多了,身体也恢复的很好,当时住院治疗也遇到2个肝母的小朋友,到现在也都恢复的很好,都没有复发。
当时我和你的想法也是一样,这么小的小朋友哪能经得起化疗啊,如果要化疗宁愿放弃,但是医生告诉我,越小的小朋友对于化疗的反应反而没有大人那么强烈,最后我看到的事实也是如此,所以反而是我们做家长的更要整理好自己的心态,做好照顾小朋友的准备,这很辛苦,而且时间也很长。记得常常对着宝宝笑,叫他加油。努力。他会听得懂。真的。他会比你想像的更加油。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