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患者而言,颈椎病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许多影响,比如颈椎病引发的一些症状都会使得患者的情绪受到影响等等。当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很容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那么引发颈椎病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进行介绍。
目录
1颈椎病有哪些发病原因
1.年龄因素: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基础。另外,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
2.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不良的睡眠、枕头的高度不当或垫的部位不妥,反复落枕者患病率也较高。另外,工作姿势不当,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再者,有些不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增加发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
3.外伤: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病的产生与复发。病人往往在轻微外伤后突然发病,而且症状往往较重,合并骨折、脱位者则给治疗增加困难。
4.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狭窄者更易于发生颈椎病,而且预后也相对较差。
5.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各种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情况都易于诱导颈椎病的发生。
2家庭护理颈椎病的方法
1;注意心理调节,保持心理健康。
颈椎病在急性疼痛期间患者面容痛苦,难以坐立行走,昼夜不眠,心烦、恐惧从而加重病情,所要注意调节心理,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要保持健康的心理。
2;提高防病意识。
在卧床休息时,尽量枕头一拳高,平时睡觉姿势和枕头的选择都是有讲究的。理想的睡眠体位是胸部和腰部偶持自然曲度,双腿和双膝成屈申状态,全身肌肉放松,这样有利了消除颈椎疲劳,并且枕头应枕在颈部和肩部中间,为了达到友撑颈部的目的,枕头突起部分相当于自拳头的高度,放样枕上去就比较舒服。有颈椎病的老人有时觉得,不睡枕头或巾厚度较低的枕头可以缓解症状。但事实上,枕过低会使人在睡眠时间保持抬头状态,短时间內可能感觉舒服,然而整个晚上都是这种姿势,颈部韧带一直保持绷紧状态,会加重劳损程度,对颈椎不利。而且,枕头太高会影响颈椎的正常弧度,亦可加重颈椎病。
3;掌握康复的方法,做适当的锻炼。
正确进行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两手做捏橡皮球或手巾的训练,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按摩上下肢肌肉。经常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骨突部,按摩上、下肢肌肉,主动加强各关节活动,也可穴位按摩,用指揉及掌揉法按揉颈、肩、上背部肌肉10—20遍,以有轻微酸胀痛,使肌肉松弛为度。按揉风池、肩井、天宗、大杼、风门及阿是穴(痛点)各1-2分钟,以酸胀为度。
3体疗操帮助上班族对抗颈椎病
日常工作要避免头颈部肌肉处于持久收缩状态,使局部肌肉因缺血引起疼痛或造成颈后肌群劳损。力戒长期伏案或俯身作业,应每隔40~50分钟做一次舒伸活动或颈后按摩。
切莫贪图静止式的肢体舒适,慎防卧姿看书、躺卧写字或持续仰视电视荧屏。不正确的身姿使颈部长时期承受超负荷的压力,造成颈肌收缩性头痛和头昏眩晕症。
生活中需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卧姿,合理使用卧具。正确的卧式体位应侧卧,四肢稍微蜷曲,肌肉保持松弛。枕头高度适中,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颈部过分的屈、伸。
4颈椎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医疗体育保健操的锻炼:对于没有还没有出现任何颈椎病症状的朋友,可以在每日早晚的时候多次进行缓慢屈、伸、左右侧屈及旋转等颈部的运动。此运动具有加强颈部和背部肌肉的长抗阻收缩作用。
2、避免长期低头姿势:对于办公室伏案工作等上班族或电脑操作等人员,要避免长时间的的低头工作,因为这种伏案的体味会使颈部肌肉和韧带因为长时间受到牵拉而劳损,进而促使颈椎椎间盘发生退变。最好能在伏案工作了一小时之后改变姿势,活动下颈椎。改变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是减少颈椎病的关键。
3、一般情况下,在睡觉的时候,人体颈部被垫高大约10公分是最佳高度。因为过高或者过低的枕头会使颈部处于屈伸状态,犹如长时间的低头一般。所以舒适的枕头也是预防颈椎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4、对于乘车人员,外出应系好安全带同时防止在紧急刹车时对颈椎的伤害,出现颈肩臂痛时,在明确诊断并除外颈椎管狭窄后,可行轻柔按摩,避免过重的旋转手法,以免损伤椎间盘。
5、气候条件对颈椎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风寒和潮湿天气,夏天的时候要避免风扇和空调直吹,出汗后更要避免冷风直吹。
6、青少年学业竞争压力的加剧,长时间的看书学习对广大青少年的颈椎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从而出现颈椎病发病低龄化的趋势。建议在中小学乃至大学中,大力宣传有关颈椎的保健知识,教育学生们树立颈椎的保健意识,重视颈椎健康,树立科学健康学习的理念,从源头上堵截颈椎病。
7、颈椎病人戒烟或减少吸烟对其缓解症状,逐步康复,意义重大。避免过度劳累而致咽喉部的反复感染炎症,避免过度负重和人体震动进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冲击。
5颈椎病中医治疗怎么样
1、中医辨证类:寒湿阻络型
(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2、中医辨证类:气血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
方中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补气;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天麻、川芎、鸡血藤安神健脑,活血通络,砂仁理气和胃导滞。
3、中医辨证类:气阴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
方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夜交藤。
方中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益气滋阴;天麻、杭菊花、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醒脑益智,养心安神;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