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遗尿

小儿尿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更是对孩子的健康看得比自己还要重要。小儿尿床成为了最近家长们非常关心的一种疾病,那么小儿尿床是如何形成的?小儿尿床的穴位治疗?下面为大家带来介绍。

目录 小儿尿床是如何形成的 小儿尿床的穴位治疗 小儿尿床的中医验证偏方 小儿尿床护理知识 小儿尿床和遗尿症有什么关系

1小儿尿床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是遗传因素,若父母一方患此症,出生的婴儿有50%的机会患病,如果父母双方都患过此症,孩子的患病机率可增加到75%。

  其次是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完善。婴幼儿身体生长迅速,而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方面孩子睡眠深沉,当膀胱中有尿时,尿意在睡眠中不能及时传达给大脑;另一方面大脑也不能及时发出“醒来”的命令,这些孩子夜间遗尿前常常做梦找厕所,最终就“床”解决。

  第三,人脑中分泌一种能使尿变浓的激素,叫利尿激素,一部分孩子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尿浓缩功能受影响,儿童夜间尿多,再加上不能及时醒来去厕所而尿床。

查看详情>>

2小儿尿床的穴位治疗

  1.小肠

  [位置] 在小指尺侧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 从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反之则为清,称清小肠。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为推小肠。

  [功用] 清小肠及下焦湿热,分清泌浊,临床多用于小便涩赤,不易排净,泄泻等症。

  [主治] 小便赤涩,泄泻,遗尿,排不出尿。

  2.运土入水

  [位置] 由拇指端至小指端,沿手掌边缘呈一条弧形曲线。

  [操作] 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

  [功用] 补肾水,止泻。

  [主治] 小便赤涩,尿频,腹泻,小腹痛胀等。

  3.箕门

  [位置] 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

  [操作] 用示、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法,称推箕门。

  [功用] 行气利尿

  [主治] 小便不通而点滴不出,小便赤涩,泄泻等。

  4.三阴交

  [位置] 在足内踝上3寸,属太阴脾经。

  [操作] 用拇指或示指端按揉,称按揉三阴交。

  [功用] 通血脉,疏经络,疏下焦,利湿热,通调水道。

  [主治] 遗尿,惊风。

3小儿尿床的中医验证偏方

  验方一

  处方:猪膀胱1个,糯米60克。

  用法:将猪膀胱切开洗净,放入糯米蒸熟吃,每3~7天吃1个。

  验方二

  处方:桑螵蛸30个。

  用法:有两种:一是水煎,临睡1次服下,每日1剂;二是放瓦上焙黄研末,临睡前服3克,黄酒冲服,每日1次。

  验方三

  处方:鸡肠子1副。

  用法:将鸡肠子剪开,洗净粪便,放瓦上焙黄研末,每次3克冲服,每日饭前服2~3次。

4小儿尿床护理知识

  01家长要弄清楚孩子尿床的原因,如果是孩子晚上睡觉前喝了太多的水而尿床,那么家长以后需要注意晚上睡觉前,不要让孩子喝那么多的水,白天可以多让孩子喝水。日常饮食中孩子不宜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物,遗尿症患儿也不宜吃过多的调味品,更不要喝太多的碳酸饮料,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吃糖,家长要注意严格控制孩子对糖的摄入量,因为糖摄入的过多,对于遗尿症病的康复也是不利的。

  02如果孩子是因为精神紧张,在睡梦中无法控制而尿床,家长就要注意看看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紧张,是学习压力比较大,还是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还是家长自身经常打骂孩子,让孩子比较紧张,分析了原因后,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了孩子的紧张情绪,对于遗尿症的治疗也是很有帮助的。

  03家长在白天可以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排尿,同时家长还要注意鼓励孩子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5小儿尿床和遗尿症有什么关系

  遗尿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遗尿症是指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约占遗尿症的70%~80%,是主要的遗尿症类型。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一般来说,孩子过了3岁还在频繁尿床,且一个月达到两次以上就可算作是遗尿症。

  因此,家长可以从刚才的症状描述判断孩子是否为遗尿症,还有详细的询问病史,应当详细地采集病史,包括遗尿开始发生的时间,发生的频度,是白天遗尿还是夜间遗尿,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以及尿量的多少。如是夜间遗尿,每晚遗尿的次数等。家长携患儿就诊的理由及何时开始就诊等,从这些病史中判断孩子是否为遗尿症。

  另外就是孩子发生遗尿的原因,一些儿童因白天游戏、玩耍过度,精神疲劳,或睡前饮水过多而偶然发生遗尿者,不属于病态,家长要注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