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头颈外科 >颈椎病

颈椎病有可能会是什么导致的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由于长期的伏案工作,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已经从40岁提前到30岁,并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领职业病。与其等到颈椎受伤后再去接受长期繁琐的治疗,不如先发制人,主动出击,每天坚持动一动,使自己远离病痛。

目录 颈椎病有可能会是什么导致的 颈椎病在按摩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颈椎病为什么容易复发 治疗颈椎病方法 手指疼痛也中招警防颈椎病

1颈椎病有可能会是什么导致的

  颈椎病是基于颈椎间盘退变而出现的疾病。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导致了颈椎病高发。长期低头的动作或者颈部长期处于一个位置,容易出现颈椎病。比如职业司机,颈部长期处于某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某些资深的麻将爱好者,长期使用电脑玩手机的上班族,棋牌爱好者,经常要埋头做手术的外科医生等等。

  颈椎是位于我们颈部中心的骨头,其结构和某些吃货爱好的鸭脖子类似,呈一节一节相连而成。一节一节的颈椎骨头之间相连的结构就是颈椎间盘。颈椎间盘是个软性结构的零件,类似于一个飞碟状的橡胶垫片,周围和上下面坚韧,但中心有个椭圆球状胶冻样物质块,医学术语称为髓核。颈椎髓核大约有8-10mm厚,起液压缓冲作用。故从结构和功能看颈椎间盘在人体的作用类似于汽车轮胎,当我们行走和奔跑时产生的震动被一个个椎间盘给液压缓冲了,头部就不会那么难受。此外由于颈椎间盘是软的,使得相邻颈椎骨之间可以有少量的活动度,多个椎间盘累积起来颈椎的各方向活动幅度就可以达到45度左右。

  但是问题就是容易从相对柔软的颈椎间盘出现。它的髓核容易从胶冻状态慢慢地变成渣滓一样的纤维组织,并且体积萎缩,它应该含有的水分丢失了很多。这样椎间盘变得松弛,厚度下降,缓冲支撑作用变差,颈椎骨之间的相对活动幅度变大,椎间盘周缘的坚韧结构容易破裂,脱水的髓核从中央被挤压出来;颈椎骨周围的骨质也开始增生,挤占颈椎骨中间的管道的空间使其变小,管道中间的神经就受到脱出来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的挤压,就产生了颈椎病的各种症状。以上变化过程医学术语称之为退变。

  颈椎间盘退变从青年时代比如18-20岁左右就开始了。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人类的直立行走和它的工作有关。然而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可能使其加速,常见的是长期低头的动作或者颈部长期处于一个位置,容易出现颈椎病。比如职业司机,颈部长期处于某一个位置;某些资深的麻将爱好者,长期使用电脑玩手机的上班族,经常要埋头做手术的外科医生等等。这样长时间的固定位置可能使得椎间盘的某处更易于损坏而发病。还有一些会产生剧烈的颈部运动的体育活动比如羽毛球,亦可能产生加速退变,或者急性突出。所以从预防颈椎病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要避免或尽量减少这些状况。

2颈椎病在按摩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颈椎病可以经常按摩吗?按摩是以中医的腑脏、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并且结合了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以调节生理和病理的状况,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颈椎不好的患者而言,科学合理的按摩治疗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痉挛,舒经活络,缓解疼痛的症状,对于一些颈椎病患者,按摩配合针灸、药物治疗往往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疗法有自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对按摩的手法和力度的掌控要求很严格的,盲目按摩易导致不良后果;按摩治疗颈椎病只能够暂时的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在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复发。因此颈椎病患者要合理的采用按摩治疗,因病制宜,因病施治。

  对于人们大多通过按摩来解决颈椎问题的现状,专家认为应该谨慎对待。治疗颈椎病最好的办法是到正规医院把病情弄清楚,认为没有明显的神经危险时可以做一些放松肌肉的按摩。对于不同情况,按摩的手法应该是不同的。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病人应做简单、局部的肌肉松弛式按摩。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颈间盘病变和退变的,颈椎结构已经出现损害的,不主张做按摩。特别是旋“侧搬”脖子可能会造成颈椎附件的骨折、髓核组织的脱出以及神经受压迫。

  调查得出,其实颈椎病就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这种疾病的表现症状各式各样。一旦有了这方面的症状,一定要请专科医生帮助确诊,以免延误诊断,影响治疗。一旦明确诊断,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既要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又要防止得过且过的心态,错过积极有效的治疗。

  (2)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适当注意休息。卧床休息对颈部肌肉放松,减轻肌肉痉挛,减轻组织水肿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颈椎病的间歇期和慢性期,应适当参加工作。不需长期休息。

  (3)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习惯,对颈部加以保护,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同时应适当加强颈肌的锻炼,增强颈椎稳定性。

3颈椎病为什么容易复发

  首先,从颈椎病的解剖和生理角度上来看,颈椎较胸椎和腰椎的活动度要大,活动频率也高。颈椎要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侧转、旋转及各方向的复合运动,而颈椎的支持结构却较胸椎和腰椎薄弱,胸椎有胸廓、背肌支持,腰椎也有腰肌和骨盆等在一定程度上的支撑。此外,颈椎椎体后关节等结构也较胸、腰椎弱小,因此在稳定性上也较胸、腰椎差。高活动度和低稳定性这一对矛盾一旦失去协调和平衡,即颈部活动过度或某些因素诱发颈部失稳,都将造成颈椎病的复发。

  其次,由于颈椎病的许多病理改变与神经、血管等有密切关联,增生等退行性改变往往是不可逆的。当病理改变影响到椎间孔、横突孔后,由于这些部位本身的解剖特点(如椎动脉穿过横突孔是其脊椎椎体所没有的),可使临床症状十分明显。因此,局部轻微的一点病理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或加重临床症状,这也是临床上颈椎病易于复发的原因之一。

  此外,由于不良姿势、体位、咽喉部的反复炎症、劳累、头颈部扭伤等外界因素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和治疗,或治疗后改善或解除不彻底,也会导致复发。

  当然,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自我认识和重视程度。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易于复发的颈椎病患者多见于不能坚持正规治疗者;或是治疗过程中断断续续,没有规律,或是症状略有缓解就自动放弃治疗,结果治疗得不到巩固;或是不根据医嘱,在疗程结束之后,不能坚持进行自我锻炼或纠正不良习惯。

  这些都年无疑导致了患者时隔不久又来往于医院之间的结果。诚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并非完全是患者在主观上不想治病,而确实是为繁忙的工作所累。但是,我们从医学的角度上劝告患者,即便是如何繁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调整,休息一下。当然,这种劝告也远不仅仅是对于颈椎病患者。

4治疗颈椎病方法

  8点。很多人晨起时喜欢用颈椎拖着自己起床,必须改掉这坏习惯,而改用腰部的力量。

  9点——温暖颈椎。给自己准备一杯茶,做法是,红糖一汤匙、生姜7片,用沸水冲开10分钟即成,建议每天喝一次。

  10点——做5分钟的颈椎操。做法是:端坐在椅子上,分别做低头、抬头、左转头、右转头、前伸头、后缩头、让头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环绕的动作,注意要轻缓。

  12点——吃饭时,尽量地动用自己的咀嚼肌,喝水时可以把头尽量往后仰,这些可以舒缓僵硬的颈部肌肉。

  15点——简单地按摩颈部。做法是:将十指交叉,放在颈部后方,轻柔地摩擦颈部,连续按摩50次,这时颈部会发热,并有很舒适的感觉。

  18点——做做户外运动。比如游泳、打球、瑜伽等都是非常适合白领女士参加的运动项目。

  19点——晚餐补骨。可以把核桃、生地、牛骨、黑芝麻等具有补骨髓的材料巧妙地加到晚餐中,起到强壮筋骨的目的。

  21点——学学大鹏展翅的动作,来保养颈椎,注意不要抬头哦。每次坚持5分钟,这样可以帮助你增加颈椎部肌肉的韧性。

  23点——选择健康的枕头。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保健枕头对颈椎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能让颈椎得到较好的休息。同时,枕头的宽度应达到肩部。对于颈椎不好的人来说,木板床、棕棕绷床是首选。

5手指疼痛也中招警防颈椎病

  1.后颈部疼痛,用手向上牵引头颈可减轻,而向下加压则加重者(大多为颈型颈椎病)。

  2.颈部疼痛的同时,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与)麻木者(大多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3.闭眼时,向左右旋转头颈,引发偏头痛或眩晕者(大多为椎动脉颈椎病)。

  4.颈部疼痛的同时,伴有上肢或(与)下肢肌力减弱及肌体疼痛者(大多为脊髓型颈椎病或是合并颈椎椎管狭窄症)。

  5.低头时,突然引发全身麻木或有“过电”样感觉者(大多为脊髓型颈椎病,尤其是有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症者)。

  与前面不同,具有以下症状中一两条者,仅仅可能患了颈椎病,明确诊断,还需要作进一步检查。

  1.单纯性颈部不适,颈部置于任何位置都有一种不舒服感觉(可能为颈型)。

  2.不明原因的上肢麻木,尤其是指尖明显者(可能为脊神经根型)。

  3.手指有放射性疼痛者(可能为脊神经型)。

  4.身上有束带感,即好像身上被布带缠绕一样(可能为脊髓型)。

  5.走路时突然跪下,或是行走时腿部有“打漂”的感觉(可能为脊髓型)。

  6.手中持物突然落下(可能为脊髓型)。

  7.心电图正常的“心脏病”、内科检查不出异常的“胃病”(可能为椎动脉型)。

  8.伴有颈痛的吞咽困难(可能为吞咽困难型)。

疾病百科 | 颈椎病

挂号科室:脊柱外科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颈项疼痛、恶心呕吐[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理疗、手术治疗、中医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