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得了颈椎病,但去医院检查了之后才知道不是,所以,我就觉得应该有很多人对颈椎病的基本症状、临床表现不大清楚,于是,我就特地看了相关方面的书籍,并明白了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等,所以特地来这里发帖跟大家分享下我的心得。
目录
1诱发颈椎病的主要因素
一、颈椎的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较好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值的各种超限活动。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此种劳损的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
1、不当的坐位姿势:长期处于低头坐位,可导致颈部的慢性劳损。目前,长期低头坐位不仅发生于坐位工作职业人群,而且在其他人群也较为多见,如热衷于打麻将、玩游戏机、看电视的人也容易出现颈部的慢性劳损。
2、不良的睡体位:睡眠时若枕头过高,颈椎处于屈曲状态,且长期反复,可造成椎间盘内部受力不均匀,同时会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失调,从而波及椎管内组织,加速退行性变过程呈。
3、不适当的体育活动:正常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如以头颈部为负重支撑点的人体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造成慢性劳损,这一情况在缺乏正确运动指导时更易发生。
二、颈椎的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颈椎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这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
三、头颈部外伤
1、运动损伤。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则容易造成颈部的损伤。一旦由于失手造成外伤,则后果更加严重。
2、工作与生活中的意外。突然使颈部过度前屈、后伸及侧屈碰撞等意外情况可造成颈部损伤。
3、其他意外。不当的推拿、牵引等。
4、交通意外。除造成骨折脱位外,突刹车导致的颈损俭伤可成为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且这一因素日趋变得严重。
2颈椎病怎么办
一、手法按摩推拿疗法:
这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也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是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加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整复椎体滑脱来解除神经血管的刺激与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而收到舒筋活络,解痉镇痛的效果。
二、微创治疗:
微创融通活性疗法从外在剥离坏死组织,采取秘制药方激活组织细胞功能,使损伤后的组织与机体功能进行直接重组,有效恢复机体组织功能,解决了传统的治疗方法没有摸清疾病的致病机理,治疗盲目,突破了传统治疗单一的弊端
三、温热敷:
此种治疗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本法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较好是用中药熏洗方来热敷。治疗时局部温度应保持在摄氏50-60℃左右,热敷时间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温度太高或时间过久,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而加重症状。急性期颈椎病的病人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
四、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减少颈椎负重及其周围组织的张力,使神经受压和反应性水肿减轻,从而加速症状的缓解。由于颈椎病患者下肢多不受影响而走动自如,以致病者甚至医生常常忽视休息问题,故强调此点甚为重要。
3日常如何防治颈椎病
按摩:
抬起右手,弯曲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屈曲,由上到下、由轻到重在右侧颈部拿捏3~5遍;然后用另一只手在另一侧颈部同样做一遍;再分别用左、右手拿捏右侧、左侧颈肩部3~5遍。
热敷:
艾叶一把、米醋四两,加水适量,煮沸约10分钟,加白酒二两,搅拌均匀,将毛巾浸透,热敷颈后、肩、背部肌肉,按压有明显酸痛、紧张之处,热敷以热而不烫为宜,一日一次或两次。
天凉时可把上次药水加热后再加酒二两即可,第三次需换药;天热时需一次一换药,热敷一周或至症状消失。
做颈部“米字操”:
头部缓慢地按书写笔划在空中画“米”字,或做头部的环绕运动,顺时针转一圈,逆时针再转一圈。保健操不仅可以使肌肉放松,还可以起到加快气血运行的作用,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可以理筋整复、松解粘连、解除痉挛。但是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人做保健操要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颈椎病要注意些什么
1)正确的睡姿:人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睡眠姿势是否正确,将会对人生造成巨大的影响。
一个理想的睡眠体位应该是使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a及双膝关节呈屈曲状,如此可使全身肌肉放松。但并非每个患者都能习惯于此种体位。因此可根据其平时的习惯而采用侧卧位或仰卧位。但不能采取俯卧位,因其使头颈部处于向一侧极度扭转的体位,长时间处于一种持续的紧张状态,容易引起颈部肌肉、韧带、关节等的劳损和退行性改变,既不利于保持颈部的平衡又影响呼吸,尤其对病情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更为不利。睡眠时也不要同时将两只胳膊同时放在头上,这种姿势会影响胳膊的血液循环。总之,一个良好的体位能使患者全身肌肉放松,易于恢复疲劳和调整关节的生理功能。
2)合适的枕头:枕头伴随人们生活的时间很长,其形状和质地对头颈部的健康关系重大。枕头如果太高,将使颈部和脊柱扭曲,使肌肉疲劳,神经韧带受牵拉。如果不用枕头仰卧位睡眠时后枕部形成支点,可使颈曲减小,甚至反张造成椎间关节的劳损或错位,加速颈椎的退行性改变。
合适的枕头应是柔软的圆枕,形状为中低侧高,长度超过自己肩宽的10 -- 20cm,高度以压缩后略高于自己的拳高,约10-15cm。这种枕头可利用中间凹陷部分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两端高则对头颈部起到相对的制动和固定作用,以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
对不习惯于这种圆宝形枕者,可用平枕,但不宜采用中高侧低的山丘形枕‘,因头部易向两端活动而不易保持头颈部体位。
仰卧位时一般将头颈部置于枕头中央凹陷处,使枕头的支点位于脖子的后正中处,偏下位于背部或偏上位于后颅部都不合适,枕头的支点应与项背弧度相适应,并要有一定的弹性,与后脑勺相接触的部位要做低一些,软一些,这样才能衬托项曲,以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线状态,即自然的仰伸位,而不至于过于仰伸或过度屈曲。
侧卧位时,仍将颈部置于枕头中央凹陷处,使枕头的支点位于侧颈部的中央处,该处也应是整个枕头的最高处,头侧部也要略低一些,整个枕差别的高度基本上以保持侧卧时肩部,侧颈部和头部都有舒适感为佳。
5颈椎病的基本症状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1.神经根型颈椎病
(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4)痛点封闭无显效。
(5)除外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