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湿疹

梅雨季要小心哪些疾病

你们了解梅雨季节吗?知道梅雨季要小心哪些疾病吗?是不是还在为梅雨季节带来的各种问题而烦恼呢?在梅雨季节这段时间里,空气会非常潮湿,而且感觉到处都是湿淋淋的,这种天气和异常的湿度,不仅会毁坏家具,还会给身体带来伤害。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录 梅雨季要小心哪些疾病 梅雨季节是几月份 梅雨季节养生小常识 梅雨季节如何防霉 梅雨季节饮食须知

1梅雨季要小心哪些疾病

  雨季节是霉菌性阴道炎的易发期

  最近,前来妇科门诊询问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比平时多出了三分之一,而且复发的患者占了比较多的比重。对此专家解释,霉菌性阴道炎非常容易复发,尤其在闷热潮湿的梅雨季节。常规情况下阴道炎需要冲洗配合阴道给药,但一定要确诊是哪类阴道炎的情况下,根据医生指导再用药和冲洗,自行冲洗和随便用药的话,还可能加重阴道炎。有些患者阴道炎总是反复不好,那么在白带常规检查之外,必要时还要采阴道、宫颈分泌物进行培养,筛查是否有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感染等。

  据调查,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霉菌性阴道炎,发生率如此之高,原因很简单:女性的阴道偏酸性,内部温暖潮湿,造就了一个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霉菌性外阴炎的临床症状为瘙痒、灼热感及小便痛,白带稠厚,呈凝乳状或者豆腐渣状,外阴周围常发红、水肿。这种阴道炎除了性生活传播,也有非性传染途径,例如通过使用公共马桶、浴缸、毛巾等,因此不仅育龄妇女,即使是少女不注意卫生也可能染病。

  医生建议夏季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穿长时间不透气的衣服,如紧身牛仔裤、连裤袜等。另外经期要选择吸收力强、透气性好的卫生巾,非经期少用或不用卫生护垫。内裤应每天换洗,切不可将鞋袜与其他衣物一起洗,以免梅雨季节也很容易发的脚气病传染到阴道,形成霉菌性阴道炎。如果出现瘙痒、白带异味、增多等症状要坚持治疗、定期复查。

2梅雨季节是几月份

  梅雨出现的时间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其实是在每年六月下旬到了七月上半月之间大约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且这种情况属于持续天阴有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自然气候现象。因为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在成熟的时间,所以,中国人叫做这一种季节被叫做是“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这就是梅雨的由来。

  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

  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 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梅雨季节是几月份,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有所认识了,但是,梅雨季节因为此时的天气十分的潮湿,湿气较重,会因此严重的影响人们的食欲和身心健康,所以,在这个时间,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模式,以及养生之道才行。

3梅雨季节养生小常识

  一、大理石地面,小心防滑。

  现在很多新小区都很漂亮,环境布置上也下工夫,不少小区路面都用的是大理石。可连着两天阴雨,大理石就返潮了,走上去特别滑,真要当心。梅雨季节,连续下雨,大理石路面会更加湿滑,特别是老人和孩子,走路要格外当心。

  二、隔夜菜最好别吃。

  梅雨期,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新鲜蔬菜最好不要隔夜、隔餐食用。因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蔬菜放一晚上后,更容易产生有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

  三、充分利用家里电器除湿。

  梅雨季节,家具、衣被之类常湿乎乎的,蛮难受。可以充分利用家里电器除湿,比如,用电吹风吹吹家电,用电熨斗熨烫衣物,开启空调除湿功能。

  四、多关注自己心情变化。

  高血压、关节炎、癣病湿疹等疾病,梅雨季节都容易高发。多休息、不淋雨、减少晨练、多吃果蔬,是有效的保健方法。另外,梅雨季节里,抑郁症也易发作。据统计,梅雨季节里,约有一成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听听音乐、看看电影、泡杯花茶、读本好书、洗个热水澡等,都是保持心情愉快的好办法。必要时,也可吃些藿香正气水等健脾化湿药物。

  梅雨季节里容易免疫力下降让旧病复发等,身体不好的人群一定要多加注意保健,多关注自己的身体保养。

4梅雨季节如何防霉

  无孔不入的霉菌给生产和生活都带来危害。由于梅雨时节空气湿度很大,粮食如没有晒干或贮存不当,就很容易霉变。衣服如果没有洗涤干净和彻底晒干,草率地收进衣箱,不管是纯棉的、羊毛的,或者是混纺的都会长霉。木材、家具等生霉司空见惯,而胶低鞋、轮胎

  、橡胶管、塑料制品也会生霉,造成木料霉烂、橡胶老化、塑料脆裂和失去光泽。霉菌还能在油漆涂层上生长,使油漆黯然失色;霉菌能使电线漏电,有可能引起火灾;霉菌连玻璃也不放过,照相机、摄像机和显微镜如果保存不当,霉菌就会在镜头上结成网状菌丝,使镜头的透光度大为降低,甚至报废。

  防止生霉的措施有通风、日晒、干燥和涂撒防霉剂。晴天时,居室、仓库要通风,不让喜欢阴暗潮湿环境的霉菌滋生。衣服、被褥要在出太阳时及时晾晒;照相机、摄像机、显微镜等精密器械可在梅季到来之前擦干净,密封保存,并在密封器内放干燥剂;皮鞋及家具可涂防霉油与涂料;放橡胶、木材的仓库可喷洒福尔马林防霉。

5梅雨季节饮食须知

  由于梅雨季节湿热的天气有利于霉菌、细菌的繁殖生长,食物容易发霉变质,人吃了变质食物,会引起腹泻、呕吐甚至食物中毒。因此首先要把好“病从口入”关。

  梅雨季节要注意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感染,隔夜餐须回锅加热,冰箱里的食物不能存放太久,不要随便在小摊上吃东西。得了急性胃肠道疾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旅途中如感到进食后肠胃不适或食物不太新鲜,可适当喝一些蔬菜汤或白开水,也可服用少量抗生素,如黄连素片,起到预防作用。水果须洗净、消毒,对于杨梅、桃子等时令鲜果要适量取食,不能暴食,尽量少吃或不吃冷冻物品。在梅雨阴雨天可以多吃些健脾化湿的食物。本身有肠胃功能不良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多吃些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如粥、青菜和豆制品,尽量避免难于消化的生冷食物、肉食和油腻食物。益气健脾、消暑化湿的药食两用食物有许多,如山药、扁豆、赤小豆、薏苡仁等,我们可以适当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