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麻醉科

麻醉

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那么麻醉的发展阶段,下面大家来了解一下。

目录 麻醉的发展阶段 浅谈麻醉方法及其分类 麻醉危害大脑 区域麻醉的并发症 临床麻醉应用

1麻醉的发展阶段

  1.古代麻醉发展阶段--麻醉的发现与萌芽从史前时期开始,古代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悠久的岁月。人类在劳动和生活中,不断地寻找减除因灾害或禽兽引起的创伤或疾病疼痛的药物和方法。“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很久以来就千方百计寻找治病止痛的良药。在此其间出现过应用鸦片、大麻、曼佗罗等天然植物药物镇痛,但从麻醉的概念来看,不论其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均与现代麻醉应用的药物和方法无法相比,尚处在萌芽状态。

  2.近代麻醉发展阶段--临床麻醉学的形成从18世纪开始,乙醚等全身麻醉成功地应用于外科手术,是为近代麻醉学地开端。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许多医学家、化学家、包括外科医生、医学生等为麻醉药的发现和临床应用作出了贡献。同时使麻醉方法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多样化。针对手术麻醉过程中的问题,也从单纯的镇痛发展到麻醉期间及麻醉前后比较全面的处理,到20世纪30~40年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临床麻醉学。

  3.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50年代,在临床麻醉学发展的基础上麻醉的工作范围与领域进一步扩展,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提高,麻醉操作技术不断改进完善,麻醉学科和专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迈进了现代麻醉学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在出现了大量专职从事麻醉专业的人员,由于麻醉工作范围与领域的扩展,麻醉学又分支出亚学科,随着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运用,促进了麻醉学的现代化。

2浅谈麻醉方法及其分类

  麻醉用药一般可以分为麻醉剂,麻醉镇痛药和肌松药物。其中仅有麻醉镇痛药被分类为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类被国家高度监管,具有行业高壁垒的特征,这是政策形成的监管壁垒。其余如大部分全身麻醉剂无论是吸入还是静脉给药,局部麻醉剂以及肌松药都不在国家麻醉或精神药品名单内,按照普通药品管理。同时虽然这些产品未被国家强制监管,但是由于医院对于麻醉产品品质要求高,产品可替代性很小,产品在临床推广时容易形成一定销售壁垒,且这种销售壁垒高于普通药品及一般专科用药,我们认为这些药品更应该被称为高端专科用药。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普通全身麻醉需要复合用药所以各个大品类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一次全身麻醉需要用的药品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两者取其一或者共用)+麻醉镇痛药+肌松药。局部麻醉剂一般单独使用,也不和其他品类冲突。

  麻醉是指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现代麻醉主要包括四大领域:临床麻醉,重症监护,急救复苏,疼痛治疗。这里主要关注临床麻醉过程中使用的药物。

3麻醉危害大脑

  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医生就已经知道患者有可能发生意识混乱,但基于当时能获取的证据,他们认为,手术前用于麻醉患者的药物不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相反,他们的结论是,出现此情况的原因更可能是手术带来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让潜在的大脑缺陷或早期阶段的痴呆表现出来。不过,过去4年来的研究让上述假设受到了质疑,一些科学家提出,高剂量的麻醉药物确实可以增加术后谵妄的风险。近期的研究还显示,这种情况的危害可能比之前认识到的更大:即使意识混乱消失了,注意力和记忆力也会在数月,有时甚至数年内受到影响。

  麻醉过深

  麻醉有三种主要类型。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是最温和的一种,只会麻醉很小的一块区域,比如单颗牙齿。区域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是将药物注射入脊椎,阻断神经信号传入大脑,从而使患者身体的较大区域失去知觉。通常,接受区域麻醉的患者会同时接受较小剂量的强力镇静药物,比如异丙酚——这样的剂量不会让患者完全失去意识,但足够改变大脑活动,让患者的知觉和反应不再灵敏。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依靠混合药物,让患者完全失去意识,无法活动,不会对手术有任何记忆。

  尽管麻醉药物在1846年就出现了,但关于它们究竟是如何起效的,还存在不少疑问。目前为止,最强的证据提示,麻醉药物起效的原因之一是,药物会与某些神经细胞表面的几种蛋白质结合,使之失活,而这些神经细胞通常负责调节睡眠、注意力、学习和记忆。此外,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活动,似乎可以破坏距离较远脑区间的联系,从而通过某种机制引起意识丧失。

  首次发现术后谵妄时,研究者在想,这种情况是否由某些种类的麻醉药物引起。但是,研究特定麻醉药物和术后谵妄发生率之间关系的科学家并不多,而且对此并无定论。“没有哪种麻醉剂可以与术后谵妄脱离干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麻醉学教授罗德里克·G·艾肯霍夫(Roderic G. Eckenhoff)说,“但是,我们也没法肯定,哪种麻醉剂是患者不能使用的”。

4区域麻醉的并发症

  1.区域阻滞实施过程中的疼痛

  我们在肯定区域阻滞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应当正确认识它的一些弊端,例如目前常用的各种区域阻滞技术在其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疼痛现象。即使仔细进行表面麻醉,某些操作点的针刺痛仍然无法避免。如果在阻滞过程中出现异感,病人甚至会感觉到瞬间剧痛。如果为了明确阻滞部位而特意诱导产生异感,则应当事先向病人解释,使其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可以减少焦虑并赢得病人更好的配合。如果在麻醉成功前区域阻滞过程疼痛较重,则应当使用胃肠道外镇痛药物;而使用镇痛药物时应当注意缓慢增加剂量,以避免过度镇静。如果区域阻滞过程带来的疼痛另患者无法忍受,则应当考虑改进阻滞策略或者放弃区域阻滞。

  此外,区域阻滞成功后因其操作过程引发的疼痛仍然需要受到关注。虽然慢性背部疼痛已经不是椎管内阻滞的禁忌症,但是不断有证据表明麻醉后这类患者的穿刺部位存在轻度疼痛。

  2.阻滞失败

  同所有的医疗操作一样,每种区域阻滞麻醉技术均有一定的成功率。区域阻滞失败包括以下三种情况:阻滞完全失败、部分阻滞以及阻滞范围无法满足外科手术需要。在手术切皮前一定要确认是否存在阻滞失败,以免给患者带来痛苦经历。有时候,适量的镇静剂和有效的镇痛药物可以完善部分阻滞,是手术顺利进行。同样,适当镇静可以使患者耐受手术中的应激和不适。需要指出的是,镇静剂并非总是有效。

5临床麻醉应用

  麻醉医生的工作很多普通大众并不是很了解,只是简单的认为麻醉医生就是在手术前打一针麻药就没事了。其实不然,麻醉医生的工作除了确保患者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还包括麻醉前后的准备和处理,危重患者的监测治疗,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方面的工作。为了做好临床麻醉工作,必须掌握麻醉基础理论和熟练地应用各种麻醉技术操作,还要熟悉各种病情手术的特点。在施行每一例麻醉时,必须进行以下具体工作。

  1.麻醉前准备工作主要是了解病情,作出正确估计,结合病情确定麻醉方案,选择最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充分估计麻醉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为了防患于未然,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预防措施,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处理的方案。

  2.麻醉期间工作按麻醉操作规程作好麻醉,以取得最好的麻醉效果,使患者在无痛、安静、无记忆、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完成手术。同时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尽量满足某些手术的特殊要求(如肌肉松弛、低温、低血压等)。做好手术麻醉过程的监测工作,包括循环、呼吸、水电解质、体温等功能的连续监测,并写好麻醉记录。根据麻醉过程的变化,做出有效的处理,如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进行呼吸管理等。

  3.麻醉后工作麻醉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做好交接班。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手术,做好麻醉后的各种处理,包括对患者的连续监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理意外,协助临床科对并发症进行治疗,使患者早日痊愈。做好麻醉后随访和总结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