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可发生于各年龄的人群,以青壮年发病较多。心肌炎的临床症状与心肌损害的特点有关,如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者可出现心悸、严重者可有黑蒙和晕厥;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的各种症状如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发生心源性休克而出现休克的相关表现;若炎症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时,可出现胸闷、胸痛症状,那心肌炎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小编马上来告诉你。
目录
1心肌炎的护理方法
心肌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
护理方法一、给予充足营养,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高热者应给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少量多餐。
护理方法二、心衰或严重的心律失常者,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必要时采取半卧位。未发生心衰时,避免劳累,预防感染,尽可能维持心功能,避免或推迟心衰发生。与病人交谈接触,了解其思想顾虑,减轻心理压力,照料饮食起居,促进身心休息。
护理方法三、观察心率、心律、脉搏、血压、呼吸、体温和尿量等变化,注意有无水肿及栓塞症状,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护理方法四、服用洋地黄类药,护士应严格掌握剂量。服药前测量比率1分钟,若小于60次/分应停药。
学会一些护理方法是很关键的。心肌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很重要,通过介绍相信你有一定的了解了吧。
出现心肌炎的话,早期应该卧床休息,出现心肌炎的话,应该做好自救措施。下面给大家介绍介绍心肌炎患者自救措施。
一、出现心肌炎,你应该做的首先就是卧床休息早期、合理的休息极为重要,可使发生炎性病变的心肌尽快修复,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二、然后应该使用一些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促进心肌修复心肌炎患者可吸人氧气及应用一些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以促进心肌的修复,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对于曾经患过心肌炎的人而言,不论在外出旅游途中还是平常生活中,都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饮食有节,避免胃肠炎;可以随身带些预防感冒、治疗胃肠炎的药物。
一般来说,心肌炎是可以自行恢复的。大多数患者经过四周左右的治疗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不留任何后遗症。
专家介绍:心肌炎多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多在感冒后7-15天开始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自己摸脉有时出现心律不齐,自感无力、头晕,较重的可以出现低血压、休克等表现。一旦患上心肌炎,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护理措施,学会一些相关知识。
2心肌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患上心肌炎,病人常常会出现发热,少尿的地方,一边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尤其在日常生话中的饮食,一定要做到科学规范化,还有些东西是不能吃的,否则会加重病情,今天小编和大家共同了解的文章,心肌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1、多休息:有心脏扩大并有心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制活动,绝对卧床休息,直至心肌病变停止发展,心脏形态恢复正常,才能逐步增加活动量。病人如出现胸闷、胸痛、烦躁不安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镇静、止痛剂。
2、多吃“三高”食物:心肌炎病人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多注意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如山楂、苹果、桔子、西红柿等。
3、常监测身体状况:每日注意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高热的病人给予降温、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由于心肌收缩无力,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易导致心源性休克,应及时测血压、脉搏。如病人出现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灰白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常观察用药反应:心肌炎反复发作的病人,长期服用激素,要注意观察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如高血压、胃肠道消化性溃疡及穿孔、出血等。心肌炎的病人对毛地黄制剂极为敏感,易出现中毒现象,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急性病人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时要注意保护血管,控制速度,以防肺水肿。
以上就是有关,心肌炎病人的饮食宜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严格规范自己的饮食,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另外,不要吃一些刺激性的东西,平时早睡早起,不要过度的劳累,就去做好复查工作。
3扩张型心肌炎健康教育
心肌炎的患者发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心肌炎这种疾病来说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提高我们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再者对于心肌炎的患者我们只要在疾病的初期给予一定的治疗,那么患者在疾病的后期出现水肿或者是其他的临床表现就大大降低了。
一、 指导患者会调整,保持心情愉快,消除悲观情绪,增加治疗信心。
二、 1、心肌病患者宜给予低钠、低脂、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和产气食物。
2、 限制钠盐摄入并适当控制水分及食量,避免发胖,以减轻心脏负担,出现严重心力衰竭或严重水肿时应控制食盐量低于6g/d。
3、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的供给,如大豆、鱼类等,限制动物脂肪。
4、 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排便通畅。
5、 戒烟限酒。
三、1、以左心衰呼吸困难为主的患者,指导患者半坐卧位,可以减轻肺淤血,缓解呼吸困难;以右心衰组织水肿为主的患者,避免下肢下垂和某种固定姿势的卧位,应间歇性抬高下肢,侧卧位,平卧位,半坐卧位交替进行。
以上我们对于心肌炎的患者到底应该如何的护理给出了相关的内容阐述,但是心肌炎的患者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在疾病的开始阶段我们应用药物治疗的时候应该随时的观察我们用药的效果,不要出现副作用,影响到患者的疾病恢复,这对于患者来说都是很危险的并发症。
4心肌炎患者的保健措施
心肌炎的患者到底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治疗和护理,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心肌炎的患者到底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检查工作,我们通过有效的检查之后我们才能护理好患者,但是心肌炎的患者我们应该进行什么样的知识保健呢?以下我们详细的阐述。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肌肌层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性病变。炎性病变可累及心肌、间质、血管、心包或心内膜。其病因可以是各种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及理化因素。病程可以是急性3个月以内、亚急性3~6个月和慢性半年以上的。在我国病毒性心肌炎较常见。临床表现通常与受损伤心肌的量有关。轻型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较少,诊断较难,故病理诊断远比临床发病率高。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多吃含有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不吸烟,少饮酒、咖啡或浓茶。注意休息、保证睡眠。不能熬夜和进行剧烈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情绪不宜过于激动。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注意口腔卫生,如需拔牙。手术或创伤性检查,应先征询医生意见。
心肌炎的患者我们以上虽然给出了一定的知识宣教,但是心肌炎的患者还应该最好住院条调理,还应该知道心肌炎的患者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健康知识宣教,心肌炎的患者还应该积极配合自己的治疗之后才能缓解自己的临床症状,才能促进自己疾病的舒适度。
查看详情>>5心肌炎的病因有什么?
很多的人虽然对心肌炎这种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清楚哪些原因会诱发这种疾病的出现。在心血管疾病当中,心肌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那么到底哪些因素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出现呢?大家来看一下吧!
1.感染性因素
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艾柯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等;细菌如白喉杆菌、链球菌等;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等。目前已知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至少有30多种,主要有科萨奇、埃可、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肝炎、骨髓灰质炎病毒等。感染性心肌炎中以病毒性和细菌性最常见,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已成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2.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巨细胞性心肌炎。
3.物理因素
如胸部放射性治疗引起的心肌损伤。
4.化学因素
如多种药物如一些抗菌素、肿瘤化疗药物等。
希望大家对心肌炎的患病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做好这种疾病的预防。如果大家想要让自己的心血管健康的话,还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日常饮食和运动,因为饮食和运动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首要保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