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哪些营养食谱健脾养胃

五行中黄色为土,因此,黄色食物摄入后,其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脾胃区域。如南瓜、玉米等,常食可对脾胃大有裨益。人体的五脏六腑皆仰赖脾胃的滋养,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身体的健康离不开日常的饮食保健。那么哪些营养食谱健脾养胃?下面我们将做具体的介绍。

目录 哪些营养食谱健脾养胃 八大食谱健脾养胃又美味 健脾养胃吃什么食物好 健脾养胃喝什么粥才好 教你如何健脾养胃

1哪些营养食谱健脾养胃

  红参苓术炖牛腱

  红参、云苓8克、白术3克、牛腱150克、姜片适量。将牛腱洗净切片,再与洗净的药材一起放进炖盅内,加清水300毫升,隔水炖2小时即成。

  营养分析:红参味甘微苦性平,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凡气血津液不足之症皆可应用。云苓味甘淡性平,健脾利水,宁心安神。白术味甘微苦,性温,健脾燥湿、利水、安胎。牛腱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

  适用人群: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胀痛、腹痛泄泻、食欲不振者;病后体弱、营养不良者。

  扁豆苡米炖鸡脚

  鸡脚100克、扁豆10克、苡仁10克、云苓6克、生姜1片。将鸡脚去衣洗净飞水,再与洗净的药材一起放进炖盅内,加清水300毫升,隔水炖2小时调味后服用。

  营养分析:扁豆味甘性温,补脾而不腻,性温而不燥;苡米味甘淡、性平;而强筋骨之效以鸡脚为最。

  适用人群:因脾虚湿重所致之胃肠炎而见大便泄泻者尤佳。

  红参石斛竹丝鸡

  红参3克、石斛3克、竹丝鸡150克、姜片适量。将竹丝鸡去毛洗净切块,再与洗净的药材放进炖盅内,加清水300毫升,武火隔水炖2小时即可。

  营养分析:红参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石斛味甘性平,养胃阴、生津液、滋肾阴、润肺补脾除虚热。乌鸡治虚劳、消渴、滑泄、下利、崩中、带下等症。

  适用人群:气阴两虚之人而见神疲乏力、虚劳烦热、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崩中带下等症。

2八大食谱健脾养胃又美味

  一、玉米:粗粮中的保健佳品

  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它的纤维含量很高,可以刺激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是降低血脂、治疗便秘,养颜美容、防止肠癌的最佳食物。玉米有利尿降压作用。胡萝卜维生素A含量很高,能促进机体正常生长繁殖、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护视力、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食谱推荐:枸杞玉米五彩羹

  做法:

  1、将枸杞子洗净泡软,菠萝,胡萝卜去皮,切丁,玉米粒、豌豆清洗干净。

  2、锅中加入清水适量,下入玉米粒、甜豌豆煮熟。

  3、再放入燕麦片煮开,出锅时,放入菠萝粒。

  二、南瓜:健胃消食的高手

  性味甘、温平、无毒,入胃、大肠经,中医来说能够温体、润肺、补脾、促进食欲,治胃痛、止痛、安胎等,平常手脚冰冷,易疲倦、膂力差、贫血的人可多食。南瓜含有丰厚的营养素,它的淀粉与糖类,容易被人体合成、吸收;胡萝卜素含量是瓜类中最高的,胡萝卜素在体内转换成维生素A,有维护皮肤和黏膜的作用,对治疗冷虚、胃溃疡、预防感冒、美容等相当有效。

  食谱推荐:南瓜小米红豆粥

  做法:将老南瓜洗净切细,大、小米淘净煮粥,沸时放入南瓜,至粥熟。

  功效:粥乃人间第一保健品,容易被消化吸收,此粥润五脏、补气血,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可以在粥里加一些同为温性的红豆,能起到暖胃之效。

  三、地瓜:补脾胃、益气力

  地瓜具有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的作用。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地瓜营养丰厚,所含的黏蛋白,是一种多糖和蛋白质的混合物,能坚持人体血管壁的弹性,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作。又含丰厚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在肠道中不被吸收,吸水性好,可预防便秘和某些肠道疾病。

  推荐食谱:拔丝地瓜

  主料:地瓜500克

  调料:白糖150克,清水100克,香油30克,花生油1000克

  做法:

  1、地瓜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

  2、勺内加花生油烧至90℃时,把地瓜块放入油内炸熟透至色泽金黄色时捞出控油。

  3、勺刷净加清水、白糖,用慢火熬糖,从水大泡变成水小泡;从糖大泡变成糖小泡至浓稠变色时,倒入炸好的地瓜离勺、颠勺,使糖液完全沾在地瓜上。

  4、倒入抹过香油的盘内,上桌的时候要上碗白水,沾着吃,才不沾牙。

  四、马铃薯:补气、健脾

  马铃薯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推荐食谱:土豆南瓜汤

  主料:土豆、南瓜

  配料:杏脯、红枣、枸杞、盐、蘑菇精

  做法:

  1、把土豆和南瓜切小块,杏脯、红枣切小粒,枸杞泡水。

  2、锅里放入少许油,把切好的土豆和南瓜倒入翻炒几下,加水,再加盐和蘑菇精少许。

  3、把2倒入高压锅,加入切好的杏脯、红枣以及泡好的枸杞,焖5~8分钟(也可以在炖锅中慢慢炖,直到土豆和南瓜熟烂)即可。

3健脾养胃吃什么食物好

  牛奶

  1

  味甘、性平,归肺、胃经。作用:补肺胃,生津液,润大肠。宜于阴虚胃痛,津亏便秘;近代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习惯性便秘。腹泻、脾虚证、湿证者忌食。

  大枣

  1

  味甘,性温平。有益气养血,补脾健胃,生津止渴,强神壮力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纳食不香,大便稀溏,气血不足,贫血缺血,面黄肌瘦,睡眠不安者。小儿不宜生食,熟食每次不宜过多,食入过多则助湿生热,胃胀中满,损坏牙齿。

  白扁豆

  1

  性平,昧甘,能补脾胃虚弱“本草纲目”中说:“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本草求真还解释道:“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

  牛肚

  性平,昧甘,也能补虚养脾胃。历代医家多有论说。“日用本草”就有“牛肚和中,益脾胃”的记载。“本草蒙筌”亦称牛肚“健脾胃”,本草纲目“还说它能”补中益气,养脾胃。“羊肚也有与牛肚同等的功用,脾虚者食之亦宜”。

  菠菜

  1

  味甘性凉,能润燥养肝,益肠胃,通便秘。《食疗本草》:利五脏,通肠胃,解酒毒。"菠菜可促进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欲,助消化;丰富的纤维素还能帮助肠道蠕动,有利排便。不过,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碍钙质吸收,应避免与豆腐、紫菜等高钙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轻汆,除去草酸。

4健脾养胃喝什么粥才好

  红枣糯米粥

  做法及功效:大枣、糯米同煮,再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对于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的人比较适用。

  红薯粥

  做法及功效:红薯与粳米同煮,健脾降压。适用:早上喝对高血压患者非常有好处。

  土豆粥

  土豆100克,去皮,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

  功用: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气调中的功效,此粥适用于胃燥、胃痛、便秘等。

  番茄海鲜粥

  番茄250克,鲜虾仁、蚬肉各80克,鲜鱿鱼60克,鱼柳200克,生姜3片。

  各物分别洗净,番茄切片,鱼柳切薄片,加盐、胡椒粉、蛋白、生粉拌匀,虾仁切粒,鱿鱼切片,蚬肉用胡椒粉拌匀,分别置沸水烫一烫即取起。起油镬爆香姜,下番茄炒匀,加水1250毫升(5碗量)滚沸,下全部海鲜煮沸,加入马蹄粉芡、盐、白糖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功用:番茄被誉为“维生素仓库”,因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B2、C、D等,还有蛋白质、糖、脂肪、多种无机盐、柠檬酸和苹果酸等。中医亦认为它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解毒、凉血平肝。在这秋冬干燥日时用番茄煲、滚汤或烩羹,尤为适宜。以番茄配鲜美的海鲜烩羹,香滑鲜美惹味,且能健胃益脾、润肤美颜,为男女老少皆宜的秋冬日羹汤。

  黑芝麻粥

  专家表示,秋天容易便秘,而黑芝麻润燥的功效非常好。做的时候,可以把黑芝麻稍微研磨一下,再与大米同煮,口感更醇厚。

  南瓜粥

  养生专家认为,经过一个夏天的日照和生长,现在的南瓜正是营养最佳的时候。南瓜粥属温性,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

5教你如何健脾养胃

  脾胃关系,弄清主次做好防治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纳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运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

  脾主运化,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与消化。水谷入胃。经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下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与吸收。

  脾胃同治,抓住方法解决问题

  脾主运化,当脾出现问题时,造成胃部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不能运输到身体各部,同时也不能反补营养给胃,脾病造成机体主症有:胃胀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胃主受纳,当胃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

  由此可见,脾胃病的症状基本都是同时出现的,这也是我们平常“胃痛医胃”难以解决问题的所在。中医理论认为胃病属于脾胃病的范畴,在治疗胃病的同时也要解决脾病,真正的“脾胃同治”。

  慢性胃炎多属脾虚,重在调理

  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隐隐痛、烧灼感,多数进食后症状较为严重,其次就是食欲下降,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一般以上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则可诊断为"慢性胃炎"。

  减少慢性胃炎的发生主要在于"防",因为该病主要由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吃太多生冷的食物,精神压力大等众多因素造成,而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脾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胃部出现症状。

  慢性胃炎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重在调理,在治疗过程中药物选择方面常采用具有“治养结合”功能的药物来防止复发,同时也要养成按照疗程服用习惯,减低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

  运动养生方式帮你养胃护胃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腿脚运动养生方式。有研究表明,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消食,起到养胃护胃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放松站立,十趾紧抓地面。两分钟后慢慢放松,反复数次。这样能对足底、趾间穴位形成松紧交替刺激。还可以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除了简单地活动脚趾外,也可以在洗完脚后自我按摩脚趾。同时可以顺手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按摩一遍,效果会更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动脚锻炼,不用刻意讲究章法,力度以能够承受为宜,按后觉得舒服即可,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

  胃痛胃胀,分清症状恰当用药

  (1) 肝胃不和

  症状:胃胀痛、嗳气频繁,反酸、舌质红、舌苔白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2) 脾胃湿热

  症状:胃痛、口干苦、食欲差、便溏(稀便)、舌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化湿,和中醒脾

  (3)脾胃虚弱

  症状:胃胀、餐后明显,或隐隐作痛,食欲差,便溏,疲倦乏力,舌质淡或有齿印,舌苔白

  治法:健脾益气,行气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