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的都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时候,特别是感冒发烧引起的一些咳嗽对的我们的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干咳是一种常见的普通的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在医学上针对干咳这一症状有许多治疗的方法。那么造成干咳的原因究竟有那些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关于治疗干咳的一些偏方的相关知识。
目录
1咳嗽的种类
咳嗽是疾病的症状,并不是一种疾病。中医和西医对咳嗽的分类有所不同。
中医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会咳嗽是因为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中医对于咳嗽的分类主要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通常还可按照病邪、肺腑气血以及咳嗽的时间来分。病邪入侵引发的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伤燥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寒嗽、湿咳等;按脏腑气血分,有肺虚咳、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按照咳嗽时间来分可分为久咳、五更嗽、夜嗽、干咳嗽等。
西医
西医认为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但长时间咳嗽不仅影响工作、生活,还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变得严重。西医将咳嗽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和慢性咳嗽三种类型。
(1)急性咳嗽:3周以内的咳嗽,较为常见。
(2)亚急性咳嗽:持续时间超过3周,在8周以内的咳嗽称为亚急性咳嗽,原因较为复杂。
(3)慢性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可持续数年甚至持续数十年。
2秋季有哪些治疗咳嗽的偏方
外感咳嗽
风寒咳嗽
症状:风寒咳嗽多由风寒之邪侵袭,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频频,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食疗方法
1、百部生姜汁:百部10克,生姜6克(拍烂),加适量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蜂蜜少许,让孩子分次温服。
2、姜杏汤:杏仁10克左右(泡洗后去掉外皮和内尖,捣碎),生姜6克(去皮,与盐4克一起捣碎),甘草5克(研细末、微炒),一同拌匀,用开水冲成汤,即可饮用。
风热咳嗽
症状:咳嗽不爽或咳声重浊,吐出的痰黏稠、颜色黄,有少量血丝,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头痛,怕风,微有汗出;舌色红,舌苔薄黄。
食疗方法
1、桑菊杏仁茶: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6克(捣碎成泥),三者一起入锅水煎,取汁,调入蜂蜜15克,即可温服。
桑菊杏仁茶: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6克(捣碎成泥),三者一起入锅水煎,取汁
2、梨子汁:梨子100克(洗净去核,切片),川贝母5克(捣烂),桔梗8克,一起入锅,水煎约10分钟,再加入菊花10克,再煮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冰糖适量,即可温服。
3、梨汁粥:鲜鸭梨1个,连皮切碎,置于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50克同煮成粥,即可温服。
内伤咳嗽
痰热咳嗽
症状:咳嗽痰多色黄,痰液黏稠而难以咳出,有些患儿甚至呼吸急促,喉咙中有痰鸣声;或伴有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量短少、尿色黄,大便干结;舌色红,舌苔黄。
食疗方法
1、苡仁煮猪肺:苡仁30克(捣成碎末),猪肺1个(洗净,颜色呈白色),置于锅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后以微火煮烂,即可食用。
2、冬瓜汤:冬瓜仁、冬瓜皮、麦冬各15克,加适量水煎服。
鲜茼蒿汤:鲜茼蒿150克,水煎去渣,加冰糖适量,分次饮用。
痰湿咳嗽
症状:咳嗽痰多,痰液白而稀,喉咙间有漉漉的痰声,胸闷,胃口不好,神情困倦;舌色淡红,舌苔白。
食疗方法
1、香萝卜:选鲜嫩萝卜洗净,切成小丁,用盐腌一夜(每公斤萝卜加50克盐),晒干;再将适量生姜、桔皮、花椒、小茴香,与萝卜一起拌匀,然后把醋烧滚后浇入调拌,也可加少许白糖调味。香萝卜气香味美,也可以作为菜肴食用。
2、桔红茶:桔红1片,绿茶4~5克,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孩子可以经常饮用。
气虚咳嗽
症状:咳嗽反复不停,特别是清晨,痰白而稀。患儿面色苍白,容易无故出汗,怕冷,呼吸时气短,孩子懒得说话,说话声音较轻,吃东西没有味道;舌色淡红,舌旁边有牙齿印痕。
食疗方法
1、黄芪虫草鸡汤:母鸡肉100克,洗净,去肥油,切块。将鸡块放入沸水中氽一下,与黄芪10克,冬虫夏草5克,陈皮3克一起放入炖盅内,盅内再加入适量开水,用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豆浆粥:豆浆500克,与淘洗干净的粳米50克一起放入砂锅中
2、豆浆粥:豆浆500克,与淘洗干净的粳米50克一起放入砂锅中,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稀粥熬煮到表面有粥油),加入适量砂糖调味,即可温服。
阴虚咳嗽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渴,咽干,喉痒,声音嘶哑。到了午后,觉得身体潮热或手足心热,盗汗;舌色红,舌苔少或可见地图样的花剥苔。
食疗方法
1、银耳梨膏:银耳10克(浸软洗净),梨100~150克(去核,切片),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同煮,待银耳软烂、汤稠时加入冰糖15克,溶化后即可温服。
2、银耳百合沙参汤:银耳10克(清水浸泡数小时至胀开,洗净),百合15克,北沙参10克,冰糖适量,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约1小时,取汁,稍温饮服。
3、燕窝西洋参汤:燕窝10克(清水浸泡洗净,捡去羽毛杂质),西洋参5克(洗净,切薄片),冰糖少许,同放入炖盅内,再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用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后食用。
3中医为什么讲究咳嗽要忌口
中医为什么讲究咳嗽要忌口?
一方面很多孩子的咳嗽,与饮食积滞有关。中医认为,气机升降是通过中土即脾胃,脾有升清,胃有降浊的功能,一旦食积停滞,脾胃气机的升降必定会受影响,从而影响到肺气宣发和肃降,导致咳嗽。另一方面,“形寒饮冷则伤肺”,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会直接导致肺的损伤。
很多家长知道咳嗽要分寒咳和热咳,但其实,临床很多孩子的咳嗽都兼夹着“食积咳嗽”。风寒、风热外感的咳嗽,会有表证,如感冒初起的表现,鼻塞流鼻涕之后才出现咳嗽。而食积咳嗽的孩子,通常是一段时间内吃太多太饱,胃口不好,有口气,舌苔厚,大便也比较臭,之后才出现咳嗽。有的食积咳嗽也容易表现为夜间咳嗽。
如何忌口要看咳嗽类型
很多时候孩子的反复咳嗽跟饮食有关。“有的家长老担心营养不够,一边吃药,一边煲各种汤,包括瘦肉水等,其实并不合适。”对于食积咳嗽的孩子来说,饮食调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到如何忌口上,中西医有差别,不同地域也确实有差异。老百姓都知道“肉生火,鱼生痰”,咳嗽要减少肉类,尤其忌食鸡和鱼。食积的孩子更是如此,不能吃太饱,生冷寒凉的东西要忌口,奶粉为主的孩子则需要减量或冲稀些,肠胃功能调好了,舌苔一干净,咳嗽也就不药而愈了。而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对海鲜如虾蟹贝壳类的,就一定要忌口,避免加重病情。但也有人从小在海边长大,主要就是以海鱼为主要肉类来源,忌口可稍微放宽。
有家长说,自己咳嗽喝鸡汤就喝好了,可孩子却越来越严重呢?对此,鸡是偏燥性的,有温补作用,容易引起肝木反侮肺金,加重咳嗽。但有种特例,就是虚寒性的咳嗽,吃鸡可能有帮助。一般孩子的咳嗽,跟痰有关,跟食积有关,不适合吃鸡。所以家长不能用自己的经验套用在孩子身上。
忌口要看咳嗽的具体种类,比如咳嗽分寒咳和虚咳,寒咳还分为实寒和虚寒,这需要中医师的经验判断。但即使是西医,其实也当有忌口原则,比如生冷的东西、煎炸热毒的东西不吃,肉类尽量少吃,平时少接触的肉类尽量少吃,如牛羊肉,偏燥,属发物,就要少吃等。
而对于民间惯用的止咳偏方,也要对症而下。比如冰糖百合,适合阴虚燥咳,表现为干咳、痰白粘稠、脉细等。但如果孩子的燥性化热化火,如嘴唇干红、烦躁、舌红少苔、夜晚睡不好,则冰糖雪梨可能会合适。针对不是很严重的夜间干咳,也没有外感表现,可适当给些蜂蜜水。
4引起咳嗽的疾病
1、急性喉炎
当病毒或者细菌通过喉部时,容易引发喉部感染。急性喉炎有干咳和喉咙痛以及声音嘶哑,发不出声音等症状。在吸入空气时发出像犬样的咳嗽声,严重时发生喉喘鸣。
2、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支气管炎也会诱发咳嗽。一般有干咳,会出现气急等症状。
3、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是由于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
4、支气管炎
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发病较急,初期多为干咳,随之逐渐出现咳嗽、咳痰等不适,严重时因呼吸困难而出现缺氧,嘴唇变为青紫色。
5止咳用药误区
概述
咳嗽是秋冬季节的常见病症,也是人身体的保护性反应,如吃饭时不小心,米粒呛入喉管时可通过剧烈的咳嗽将异物排出;再有发生气管炎、肺炎时,通过咳嗽、咯痰,可以把肺内的细菌及组织破坏产物排出体外。而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具体说来,人们自我药疗时选用止咳药,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滥用抗生素
咳嗽最常见于感冒,而感冒的罪魁祸首多是病毒。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对病毒无效。咳嗽时滥用抗生素非但改善不了症状,反而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真正发生感染时,药物就有可能失去疗效。
一药百治
引起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学将咳嗽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等,因此止咳中成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不对证下药,则无法达到止咳的疗效。例如川贝止咳露、强力枇杷露偏寒,不适合风寒咳嗽者服用。
用药不及时
很多人认为咳嗽不用治疗,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如果在咳嗽发生的起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使咳嗽频繁发作,导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胸痛等。对于感冒咳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
忽视成瘾性
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虽然镇咳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容易成瘾,对药物产生依赖,停药后会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和呕吐等心理和生理症状,因此其应用受到严格控制,需要凭处方购买。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镇咳药是右美沙芬制剂,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在15~30分钟内快速起效,并且在有效剂量内无成瘾性,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可替代可待因的一种镇咳药。
一咳就用药
人体的呼吸系统受到病源菌的感染时,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被排出体外。如患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时,呼吸道上下会存有大量痰液,这时就不宜使用镇咳药,否则会因咳嗽停止而将痰留在呼吸道内,使炎症扩散;一般应选用祛痰药,如氯化铵、碘化钾、痰咳净等。
误忽视饮食调护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对咳嗽的治疗,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少吃辛辣燥热之品。银耳大米粥、莲藕大米粥、山药大米粥、大枣银耳羹,调入适量白糖或冰糖可供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