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如何科学的养生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呢,为保证身体健康,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中老年人平日生活一定要注意。那么,老年人健康养生的禁忌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目录
1老年人吃五种食物对肝脏好
1、葡萄
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及多种维生素,在补益气血,益肝阴,舒筋活血,暖胃健脾、清热利湿、保肝强肝上具有一定功效,是肝脏有益的饮食佳品。
2、牛奶
属于肝炎患者完美的营养佳品,其富含优质蛋白、人体易吸收的乳糖乳脂、多元维生素、钙、磷及多种微量元素,适量饮用对肝脏是很有益的。
3、大豆及豆制品
其富含优质蛋白及钙、铁、磷、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功效,并对机体所需、肝脏修复都是非常有益的。
4、鸡蛋
属于高蛋白食物,其蛋黄中不仅含有构成人体组织薄膜的重要材料-胆固醇,而且还参与合成很多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质如VD,性激素等;但建议摄食需合理,以每天不超过2个为宜。
5、蘑菇
属于真菌类食物,其含有大量的晒元素,可预防肝癌的发生;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能提高免疫力、保肝护肝及抗肿瘤的作用,适宜于肝病患者食用。
2老年人健康养生的禁忌
忌馋
少年长骨,青年长肉,中年长膘。这是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中年人为了预防身体发胖,除经常运动外,
尤应注意少吃高脂肪、高糖类的食物。同时,晚餐不要吃得太饱,一般以五成饱为宜。
忌懒
俗话说,“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人到中年,常觉得两腿沉重,腰酸腿痛,因而不爱运动。这表明
衰老已悄然来临。为此,中年人应切忌懒惰,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和工作情况,经常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体
育运动和体力活动。适当做些家务劳动,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锻炼。
忌劳
中年人肩挑工作、家庭两副重担,而人体能承受外界的压力是有限的。若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积劳成
疾。因此,中年人应牢记:不要劳累过度。
忌欲
人到中年,为避免未老先衰,只可有情,不可多欲。房事过度,会伤神损寿,影响健康。有的中年人靠“
壮阳药”以求无度淫乐,这无异于自残。
忌怒
百病生于气,气不和,就容易演变成致病的有害因子。因此,中年人切不可动辄生气,大发脾气。应该牢
记:“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忌愁
中年人或因工作,或因家庭,思想负担太重,容易多愁善感,这种情绪很容易催人衰老。为此,中年人要
做到遇事学会排解,泰然处之,不要动不动就愁肠百结。
忌酒
有些中年人常常饮酒过度,一日无酒便食不甘味。殊不知,酒精摄入过多会损害肝脏功能,影响肾、脾和
消化系统健康。为此,中年人最好戒酒,非饮不可时,宜饮些低度酒,或以茶、果汁代酒。
3老年人睡眠与休息保健
1.休息与睡眠的特点
老年人的睡眠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每日约为6~8小时;而且睡眠质量不佳,容易出现失眠、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等睡眠障碍症状。
2.老年入睡眠保健措施
(1)保证适当的活动或运动:白天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坚持适当的户外运动或体育锻炼,将有助于入睡、改善睡眠质量。
(2)选择舒适的睡眠用品:在选择睡眠用品时,应注意:床不宜过窄、床垫不宜过硬或过软;枕头高低适度;被褥轻软、透气。
(3)调整卧室环境:卧室的环境不仅会影响老年人入睡,还会影响睡眠质量。因此,睡前应注意调整好卧室的温度、湿度,将灯光调至柔和、暗淡,尽量停止各种噪音的干扰。
(4)做好睡前准备工作:睡前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进行剧烈活动、观看或阅读兴奋或紧张的电视节目及书籍、饮用兴奋性饮料;晚餐应在睡前两小时完成,晚餐应清淡,不宜过饱,睡前不再进食;还可以在睡前用热水泡脚,以促进睡眠。
(5)采取适当的睡眠姿势:良好的睡眠姿势可改善睡眠的质量。选择睡眠姿势时,以自然、舒适、放松为原则;最佳睡眠姿势为右侧卧位,可避免心脏受压,又利于血液循环。
4老年人补钙最佳方法
1、老年人由于自身代谢能力减弱,胃肠吸收能力也相对减弱,因此现在大多建议老年人钙摄入量要多一些,以增进吸收量,一般每天服食1200-1500毫克钙为好。
2、补钙要与身体锻炼相结合。
如果您认为自己已补足了钙营养,就大功告成了,那可就错了。钙在人体内需要吸收、运行到全身各个部位,适当活动身体能促进钙尽量发挥作用,尤其是户外活动还能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量,岂不一举两得?如果消化道里的钙不尽快吸收,很可能随大便排出体外,造成钙的叹息:“壮志末酬身先卒呀!”
3、补钙应以食补为主。
重视营养合理的配餐,应注意选择含钙量较高而又购买方便的食品。我们主张老年人要坚持喝鲜牛奶,因为牛奶里含钙量较高,晚上应加喝一杯牛奶,这样既能安神又能有效地补钙。
要知道,夜间骨钙的丢失量是最大的。但要达到每日1200毫克以上的钙量单纯食补是很难实现的。多次营养调查的资料表明,现在我国人均员钙摄入量仅有400多毫克,如果每天再喝1杯牛奶,人均日钙摄入量也仅达500多毫克。所以选择适当的钙营养剂补充是十分必要的。
5老年人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1)降压药物:降压药是老年人常用药物之一。老年人在服用降压药时,应注意降压要适度,一般以收缩压下降10~30mmHg、舒张压下降10~20mmHg为宜,防止因降压过低、过快而引起心、脑、肾的缺血;同时应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以确定最佳的用药剂量和服药时间;一般而言,降压药最佳的服用时间为每日7:00点、15:00点和19:00点;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以免诱发脑卒中。
2)抗生素:老年人在服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其剂量和疗程,以免引发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
3)胰岛素:老年人在服用胰岛素过程中,由于肝功能衰退,对胰岛素的灭活能力降低,从而使胰岛素作用时间延长,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胰岛素时,应注意监测自身血糖、尿糖的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以免发生低血糖。
4)解热镇痛类药:老年人由于对解热镇痛类药的作用比较敏感,在服用时宜采用小剂量;同时注意监测,避免诱发消化道出血。
5)镇静催眠药:老年人在服用镇静催眠药时,应注意采用小剂量,且最好几种镇静催眠药交替服用;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的老年人不宜突然停药,以免出现失眠、兴奋、抑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