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目录
1青光眼可以预防吗
青光眼预防
预防措施
预防青光眼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具有青光眼危险因素的人,在不良精神因素等诱因刺激下随时激发青光眼形成,所以平素必须排除一切可以诱发眼压增高的有害因素,预防青光眼发生。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青光眼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长期不良精神刺激,脾气暴躁、抑郁、忧虑、惊恐。
2、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适量体育锻炼,不要参加剧烈运动,保持睡眠质量,饮食清淡营养丰富,禁烟酒、浓茶、咖啡、适当控制进水量,每天不能超过1000—1200ml,一次性饮水不得超过400ml。
3、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在强光下阅读,暗室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光线必须充足柔和,不要过度用眼。
4、综合调理全身并发症(参:哪些眼部及全身病变可诱发形成,加剧青光眼发展?哪些药物可导致病情变化?)。
5、注意药物影响。
6、妇女闭经期、绝经期、以及痛经可是眼压升高应高度重视,经期如出现青光眼表现者,应及时就诊专科。
7、青光眼家族及危险因素者,必须定期复查,一旦有发病征象者,必须积极配合治疗,防止视功能突然丧失。
及早发现青光眼
在国内外失明的人口中,大约百分之十到十五是由青光眼所引起的,而四十岁以上的成年人,大约有百分之二患有青光眼,因此一般人只要听到青光眼,总是闻之色变,彷佛看到了眼睛的隐形杀手。
所谓的青光眼在日本称之为“绿内障”,在最新进的观念里,主要是指眼睛的视神经不能承受眼压的增高,而引起视神经的损伤萎缩,进而造成各种视觉的障碍和视野的缺损。
青光眼由于不同的原因、形式和机转,其症状也大相径庭,很多病人常常没有任何症状,有些则是轻微的眼球胀痛、不舒服,偶而看到灯泡周围有一圈彩虹光晕,直到末期才发现有严重的视野缺损和视觉障碍,这一类的病人多属于所谓的慢性隅角开放性青光眼;另有一群病患则呈现无法忍受的眼痛、头痛,甚至呕吐等等症状,这一类病人则多属于隅角闭锁性青光眼。
青光眼到目前所知没有绝对的遗传性,但是有家庭病史的人、糖尿病、高龄患白内障的老人,另外特别是高度近视的人,都是所谓的高危险群。台北市立阳明医院针对高度近视的青少年人做视神经的检查,发现视神经盘的神经纤维层有缺损变薄的现象;而高度近视眼轴加长,视神经承受的变形压力也变大,压力造成眼内循环的障碍进而影响到眼内的血流,因此在高度近视的年轻病人也发现开放性青光眼和类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野变化,不可不注意。
由于医疗仪器、药品的进步,青光眼只要及早检查,四十岁以上成年人或高危险群,每年检查一至二次;若有青光眼则按时用药治疗,需要时再辅以雷射或手术,定期追踪,都能得到长期的控制,维持视力不致失明。
一般多数正常人的眼压是十二到二十毫米汞柱,眼压的检查是发现青光眼的三大重要检查之一,也是最简单的检查,尤其目前的气压式眼压检查,不用点麻醉药,快速而方便。
2青光眼有哪些症状
1.先天性青光眼
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25-80%的病人半年内显示出来,90%的患儿到一岁时可确诊。10%的病人在1-6岁时出现症状。
1)婴幼儿型青光眼:
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也有25-30%患儿单眼发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 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此型的预后关键在于及时正确诊断,因小儿眼球壁正处于发育阶段,查眼压,可能正常,而眼底检查不好配合,所以缺乏青光眼丰富俅簿。
2)青少年型青光眼:
发病年龄3-30岁之间。此型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有的患者查出来青光眼,但自己错误的认为,我现在又没有什么感觉,视力也可以,不可能象大夫说的那么严重,真正失明了,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在黑暗中痛苦的渡过终生。
2.原发性青光眼
1)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涨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4。来势凶猛,症状较剧,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血压升高,此时全身症状较重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脑炎、神经性头痛等病变。如得不到及时诊治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无光感,此时称“暴发型青光眼”,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对疼痛忍受性较强,仅表现为眼眶及眼部不适,甚则眼部无 任何症状,而转移至前额、耳部、上颌窦、牙齿等部疼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实则是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反复迁延而来。
2)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此型占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以上,发病年龄30岁以上,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脑力劳动者有急剧升高的趋势,此型发作一般者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妇女在经期,或局部、全身用药不当、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失明,检查时,眼压可正常或波动,或不太高20-30mmhg左右,眼底早期可正常,此型最易被误诊。如此反复发作前房角一旦粘连关闭即可形成暴发型青光眼。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多发生于40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的直至地失明也无不适感。发作时前房角开放。此型的诊断最为关键,目前一旦西医确诊都已经有明显的眼底改变,因此必须全面、认真排除每一个有青光眼苗头的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要非等到确诊为青光眼才去治疗,那时已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3.继发性青光眼
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青光眼均属此类,病因颇复杂,种类繁多,现仅简述最常见的几种继发性青光眼:
1)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继发青光眼:
由于屈光系统调节失常,睫状肌功能紊乱,房水分泌失恒,加之虹膜根部压迫前房角,房水排出受阻,所以引起眼压升高,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是自觉视疲劳症状或无明显不适,戴眼镜无法矫正视力,易误诊,故有屈光不正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无法解释的眼部异常时应及时找有青光眼丰富临床经验的大夫 ,详细检查。
2)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
眼内炎症引起房水混浊、睫状肌、虹膜、角膜水肿、房角变浅,或瞳孔粘连,小梁网阻塞,房水无法正常排出引起眼压升高。目前西医对此病一般用抗生素、激素对症治疗,人为干扰了自身免疫功能,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3)白内障所致青光眼:
①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即肿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是指老年性白内障的膨胀期或晶状体外伤后混浊肿胀时发生的青光眼。
②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出现在成熟期或过熟期白内障时,因经晶状体囊膜漏出的晶状体蛋白质引起的炎性青光眼
③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临床上较为少见,是在白内障手术或晶状体损伤后,由晶状体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所致。
4)外伤相关性青光眼:
房角撕裂、虹膜根部断离、或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震荡,使房水分泌、排出途径受阻继发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如能积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手术只能修复受损伤的眼内组织,但其引起的眼底损伤无法纠正,所以此型病人一般在当时经西医处理后,认为就好了,不再治疗,一旦发现已视神经萎缩,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
5)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①色素性青光眼:因眼前节段色素播散引起的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播散于前、后节的色素,虹膜形状和透照缺损等。
②药物相关性青光眼:皮质类固醇引起青光眼系开角型青光眼,发生在眼部或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包括眼部点用眼液或眼膏、眼周注射、外用于皮肤、全身吸入及口服或注射,经较长时间使用后眼压升高。
③分泌过多性青光眼: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开角型青光眼,其特点是眼压升高,但房水流畅系数正常。
6)其他继续性青光眼
①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因晶状体脱位引起眼压升高所导致的青光眼。
②前房积血与青光眼:出血相关性青光眼包括前房积血、 血影细胞性青光眼、溶血性青光眼及血铁性青光眼,其中以前房积血为最常见。
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共同表现有眼痛,畏光,视力常为眼前指数~手动,眼压可达60mmHg以上,中到重度充血,常伴角膜水肿,虹膜新生血管,瞳孔缘色素外翻,房角内有不同程度的周边前粘连。
④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特殊类型闭角青光眼,它可造成一眼或双眼失明。
4.混合型青光眼
两种以上原发性青光眼同时存在,临床症状同各型合并型。
5.眼压相关性青光眼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指具有与其他青光眼相似的视盘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及相应的视野损害,未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24小时眼压均不超过21mmHg,房角结构正常并完全开放,且无其他可能引起上述病变的眼部及全身疾患的青光眼。
低眼压性青光眼:对于这类找不到确切原因,眼压在正常范围内,又具有青光眼性视神经乳头萎缩凹陷和视野损害的眼症就归类于低眼压性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是一类诊断困难,眼压不易控制的顽固性青光眼。一般认为是抗青光眼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特点是术后眼压升高,晶体虹膜隔向前移,使全部前房明显变浅,甚或消失。
二、诊断标准
开角型青光眼如能早期诊断,对保护视功能极为重要。以下几点对早发现、早诊断很有帮助:
家族史: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涨、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眼底改变: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查视野: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三、其他
对青光眼最好先用药物治疗,若在最大药量下仍不能控制眼压,可考虑手术治疗。应先用低浓度的药液,后用高浓度的药液滴眼,并根据不同药物的有效降压作用时间,决定每天点药的次数,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24小时内能维持有效药量,睡前可用眼膏涂眼。
开角型青光眼治疗后的随访也很重要,即使眼压已经控制,仍应每4~6周复查一次,包括眼压、眼底和视力,每年应检查一次视野,以保证治疗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青光眼的保健
1、饮食宜淡:护理青光眼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和酒、浓茶、咖啡等引起眼压升高和饮料。要控制每日饮水的总量和一次饮水量。一般情况下一次饮水不超过250毫升,一天总饮水量不超过2000毫升。饮水量过大会引起眼压升高。
2、心理状态:平时心态要平稳,性绪波动过大,常可引起瞳孔散大,眼压增高,加重病情。因此,要避免生气、焦虑,以乐观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注意起居:青光眼患者要注意起居,预防感冒。衣领要宽松。睡眠要充足。睡觉时枕头可稍高。不宜洗冷水澡。这此对防止眼压升高都有一定的好处。
4、接受正规治疗:青光眼患者一经确诊就应接受系统正规治疗。每天点药的次数和每次点药时间应完全遵照医嘱。要定期检查视力、视野、眼底变化和测试24小时眼压变化等。
5、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在强光下阅读,暗室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光线必须充足柔和,不要过度用眼。
日常护理:
1、重要的是不仅要降低眼压,面且要改善微循环,改善眼部供血。因此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B、C、E等抗氧化物食品是有好处的。它们能够维持正常的代谢过程。蔬菜、水果、粗粮、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2、情绪不要急躁!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要保持乐观,不要因此而影响情绪。情绪激动会引起动脉血压升高,从而导致眼压升高。
3、多活动。如果您的工作整天都是坐着,应该在上班前一小时和下班后一小时到外面散散步,因为缺氧会对血管造成损害。青光眼就是血管出现异常的表现。
4、业余时间多与朋友交往、多散步,这比坐在家中看电视一直看到深夜要好。看一部好的影片最多1.5个小时。晚上看电视,最多不超过3小时。
5、看电视时要打开大灯。在黑暗中看电视,瞳孔会放大,眼部润滑液也会减少。
6、一天24小时内摄入1至1.5升水就够了。饮水过多会出现水肿,引起动脉血压升高。不要吃易渴的食物。要尽量避免喝浓咖啡和茶。饮酒绝对不能过量,否则会对血管造成刺激。
7、饮食结构非常重要。肉类食物以煮牛肉最好。配菜可以用白菜。其他蔬菜也挺好:煮甜菜、新鲜或煮过的胡萝卜、黄瓜、西红柿,加上切得很细的芹菜、茴香和少量植物油。只能吃煮鸡蛋,每周最多3个。
8、不要干重体力活。不要过分用力,因为您的血管本来就很脆弱。只要有一个细小的血管破裂,就会导致失明。要尽量避免便秘。不要低着头做事,血涌上头对青光眼患者有害。
4青光眼的食疗
食疗保健:
方1处方:白菊花;羚羊角粉0.3克。用法:白菊花泡茶、送服羚羊角粉。每日2次
主治:适用于闭角性青光眼伴头痛项强者。
方2处方;天冬15克,麦冬15克,粳米120克,冰糖适量。用法,粳米洗净.加天冬、麦冬所煎之水,煮成二冬粥。加冰糖适量,每日2次,每次1小碗。
主治:适用于闭角性青光眼伴口干唇燥,大便干结者。
方3处方:面酚250克.天麻扮贩克。用法:面粉加入天麻粉,做成馒头,每日食1剂。
主治:适用于闭角性青光眼伴头痛血压(血压食品)升高者。
方4处方:桂圆肉20克,红枣20枚。用法:桂圆肉、红枣同煮桂圆红枣汤。每日食1剂
主治:适用于老年(老年食品)人青光眼缓解期少气乏力者。
方5处方:扁豆35克,豌豆35克,米粉250克。用法:扁豆、豌豆磨粉,加入米粉,蒸为豆糕,分次食用。
主治:闭角性青光眼。
方6处方:甲鱼1只(约置250克),杜仲9克.料酒.精盐各适量。用法:甲鱼活杀去内脏,加杜仲(纱布包)。入碗以料酒、精盐调味,隔水蒸熟,去杜仲。食甲鱼喝汤。
主治:适用于开角性青光眼者及耳鸣、腰酸、舌红少苔者。
方7处方:鲤鱼1条(约重500克),赤小豆40克,葱花、料酒、精盐各适置。用法:鲤鱼活杀洗净,加赤小豆(纱布包),人锅同煮,至鱼熟汤浓,加葱花、料酒、精盐调味,去赤小豆。喝汤食鱼,每日2次,每次1小碗。
主治:适用于开角性青光眼,眼睑水肿、小便不利者。
方8处方:新鲜香橼2只、麦芽糖60克。用法:新鲜香橼切片入碗,加麦芽糟,加盖隔水藏至香橼化水.待冷后成香橼糖浆。每日2次,每次1汤匙,开水冲服。
主治:适用于开角性青光眼伴头痛眩晕者。
方9处方:核桃仁35克.枣仁20克,黑芝麻托克。用法:核桃仁、枣仁、黑芝麻文火炒至黄,碾碎。每日一次,每次1汤匙,嚼服或开水调服。
主治:开角性青光眼。
方10处方:粳米120克,新鲜梅花10克。用法:粳米洗净,加入新鲜梅花,煮成梅花粥。每日食2次,每次1小碗。
主治:适用于开角性青光眼视物模糊伴胸闷腹胀者。
方11处方:羊肝200克,熟地9克,白芍12克,当归8克.川芎4克,枸杞子9克,酸枣仁9克,早莲草15克,黄花菜15克,水发木耳20克,鸡汤500克,熟猪油、精盐、胡椒粉、味精、黄酒、酱油(油食品)、湿淀粉、葱花、姜末各适量。用法:先将熟地、白芍、当归、川芎、枸杞子、酸枣仁、早莲草洗净入沙锅,加水煎取药汁,羊肝洗净切片,用精盐、酱油、黄酒、湿淀粉调匀。炒锅置旺火上,加入药汁、鸡汤、木耳、黄花菜煮开.捞入汤碗内.再将羊肝片散入汤中,加入葱花、姜末,待开后撇去浮沫,稍煮后加精盐、味精、胡椒粉、熟猪油。佐餐食用。
主治:适用于青光眼。
方12处方:绿豆150克,决明子30克。用法:先将绿豆洗净,与决明子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成汤。日服1剂,可经常食用。
主治:适用于青光限、双目红赤肿痛等。
方13处方:向日葵花3―4朵。用法:水煎,一半内放,一半熏洗眼部。
主治:青光眼。
方14处方:槟榔10克。用法:水煎服,服后轻泻为度,若不泻可稍加大用量。如有呕吐、腹痛等为正常反应。
主治:青光眼,眼压增高。
方15处方:羌活20克,白糖适量。用法:水煎服,可加适量白糖。
主治:青光眼。
方16处方:牛奶250克,炒核桃仁20克,蜂蜜(蜂蜜食品)30克,鸡蛋1个。用法:先将炒核桃仁捣烂;再将鸡蛋打散,冲人牛奶,另加核桃仁和峰蜜,煮沸后食用。日服1次.连服数日。
主治:原发性青光眼。
方17处方:沙参15克,牛膝9克,枸杞子15克,决明子9克,蜂蜜(蜂蜜食品)适量。用法:前四味煎水,冲蜂蜜服。每日1剂,连服数剂。
主治:青光眼。
方18处方:车前草9克,细辛1.5克,红枣7枚,羚羊角杨0.5克。用法:将车前草、红枣、细辛(后下)水煎后,冲羚羊角粉内服。每日1剂,连服5―6剂。
主治:青光眼。
方19处方:羊肝100克,谷精草15克,白菊花15克。用法:水煎。吃羊肝饮汤。
主治:青光眼。
方20处方:云苓15克,桂枝9克,生石决明15克,夏枯草9克,粳米80克,红糖适量。用法:前四味药加水5碗煎成3碗,去渣后入粳米,红糖煮粥食。每日1剂,连服7―8剂。
主治:青光眼。
方21处方:生石决明18克,生地15克,桑叶9克,黑芝麻12克(布包),白糖适量。用法.水煎服。每日1刑,连服6―7剂。
主治:青光眼。
方22处方:鲎肉(或卵)适量。用法.将鲎肉或卵煮熟食。每日1次,疗程不限。
主治:青光眼。
方23处方:赤小豆30克,黄花菜30克用法:加水煮熟,服食。
主治:青光眼。
方24处方:生地15克,青葙子9克,陈皮6克,粳米60克用法:前三味加水煎汤,去酒后入梗米煮粥食
主治:青光眼。
方25处方:车前草10克,红枣7枚。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完。
主治:青光眼。
5导致青光眼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解剖因素
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青光眼形成。
2、年龄,性别
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3、遗传因素
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占整个发病人数的13%—47%,患者亲属发病率为3.5%—16%。
4、屈光因素
屈光不正患者(近视,远视,老花)发病率较高,近视有1/3伴有或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多伴闭角型青光眼。
5、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
6、眼部以全身病变、用药不当。
7、工作,生活环境
长期处于强光或者光线很暗的地方容易导致眼疾。
温馨提示:
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过度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