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是人们经常吃的食物,很多人都用它跟肉类一起炒着吃。其中,扁豆是甘淡温和的健脾化湿药,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等症状。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呢,那么过多食用扁豆有哪些危害,下面来了解一下。
目录
1吃扁豆中毒怎么办
扁豆中毒是由于扁豆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的毒素,若加工时未做到煮熟闷透,将这些毒素破坏,就会导致中毒。扁豆中毒的表现,初期有胃部不适,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严重时伴有出冷汗甚至休克。精神神经症状一般常见头晕、头痛、四肢麻木、腰背痛等。中毒潜伏期一般5小时左右,有的人在进食后30分钟就可发病。
预防及处理中毒
1、扁豆一定要做熟
为了预防扁豆中毒,在烹调扁豆时最好采取炖、烧等加热时间较长的烹饪制作方法,还可加些食醋,尽量减少其毒性。
2、催吐
一旦发生扁豆中毒,轻者立即就地催吐。催吐法适应于清醒且能合作的患者。一般用清水,水的温度不宜太高也不宜太凉,每次快速喝下约500毫升。然后以食指或筷子或鸡毛轻轻地探喉,刺激喉部神经促使呕吐,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吐出物为清水为止。注意:对于有动脉瘤、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禁止催吐。
3、洗胃
神志不清或不配合的患者可以洗胃。洗胃应争取在食后6小时内进行。
4、及时送医院
十分严重的患者一定要立即送医院急救,给予输液、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
2过多扁豆有哪些危害
扁豆多吃可能会引起滞腹胀,因此扁豆不宜给宝宝多吃。腹胀及患病的宝宝最好不要食用。
扁豆不熟容易引起中毒,扁豆引起中毒的罪魁祸首是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这些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采用沸水焯扁豆、急火炒扁豆等方法,由于加工时间短,炒(煮)温度不够,往往不能完全破坏其中的天然毒素。这些毒素食用后可强烈刺激胃肠道,致人中毒。家庭加工扁豆,因锅小、量少,容易烧熟煮透,很少发生中毒。但在餐馆、食堂炒制扁豆时,因锅大、量多,炒时不均匀,不易烧熟煮透,有毒成分不能充分破坏,食后易造成中毒。因此,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餐馆就餐,扁豆,都尽量不给幼儿过多食用。
3吃扁豆的注意事项
1、对扁豆过敏的人不宜食用。扁豆也有可能成为过敏原的,如果是对扁豆过敏的话,食用扁豆就可能造成皮肤红肿、经常性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咽喉疼痛、哮喘等过敏症状了,所以此类人群也要避免食用扁豆。
2、扁豆味甘、性平,归、胃经,有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之功效,但如果是患寒热病者,患疟者或患冷气的人就不宜食用了。
3、扁豆烹煮时间宜长不宜短。由于扁豆不熟容易引起中毒,所以吃扁豆的时候要保证扁豆熟透,否则会发生中毒。
4、吃扁豆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因为扁豆多吃容易引起腹胀,所以吃的时候也要适量。
4扁豆的种类
1、大青芸豆
新太县有栽培。蔓生。花紫花。荚宽眉形,绿色,长12.31厘米,宽3.6厘米,厚0.43厘米。单荚重10克。种皮黑色,长圆形,较大。生长期,嫩荚95天,老荚110天,中熟,亩产嫩荚400公斤。
2、紫扁豆
紫扁豆为豆科植物,多年生或一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外观紫色,食用嫩荚或成熟豆粒,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3、玉梅豆
产于泗水县产。蔓生。花白色。荚眉形,白绿色,长8.2厘米,宽2.1厘米,厚0.29厘米,单荚重3.63克。种皮乳白色,扁圆形,中等大。生长期,嫩荚87天,老荚110天,中早熟。亩产300公斤。
4、阳信县扁豆
产于阳信县产。蔓生。花白、紫色。荚长眉形,绿色,长17.4厘米,宽3厘米,厚0.47厘米,单荚重14.5克。种皮黑色,有浅花纹,种子扁椭圆形,中等大。生长期嫩荚110天,老荚125天,晚熟。亩产嫩荚500公斤。
5、矮性鹊豆
原产日本山口县。植株矮性,株高不过67厘米左右。各枝顶抽生花梗,长33厘米以上。花多白色。结荚率低。荚小,长约6厘米,淡绿色,质佳。种子茶褐色。早熟,适于保护地早熟栽培。
5扁豆的营养价值
1、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 磷、铁及食物纤维、维A原、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C和氰甙、酪氨酸酶等,扁豆衣的B族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
2、扁豆还有磷脂、蔗糖、葡萄糖。
3、扁豆中还含有血球凝集素,这是一种蛋白质类物质,可增加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抑制免疫反应和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移动,故能激活肿瘤病人的淋巴细胞产生淋巴毒素,对肌体细胞有非特异性的伤害作用,故有显著的消退肿瘤的作用。肿瘤患者宜常吃扁豆,有一定的辅助食疗功效。扁豆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