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多数人们对腰椎间盘突出还保有一些错误认识,再加上现如今工作压力的增加,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而且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不注意休息,让腰椎每天承受了巨大压迫。近些年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日益增多,并趋于年轻化。不仅是治疗,注重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对康复也有很大的帮助。
目录
1腰突的食疗方
1、三七地黄瘦肉汤
原料:三七12克打碎,与生地30克、大枣4个、瘦猪肉300克。
做法:入沙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1小时至瘦肉熟烂,放调盐适量。饮汤吃肉,隔日1剂。功能活血化瘀,定痛。
功效:主治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2、芡实粥
原料:芡实30-50克,粳米100-200克。
做法:将二者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熬。
功效:芡实性味甘平,能固肾涩精、健脾止泻,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3、山药栗子粥
原料:山药15—30克,栗子50克,大枣2—4枚,粳米100克。
做法:栗子去壳后,与山药、大枣、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山药性味甘平,能补脾胃、益肺肾,尤其适用于脾肾气虚者;但一次不宜多食,否则容易食滞,造成消化不良。
4、桂圆莲子粥
原料:原味大米粥、桂圆、莲子、白糖。
制作:将鲜桂圆去皮、莲子泡好去莲心。原味大米粥加入桂圆、莲子、白糖熬沸调匀。
功效:此粥具有补脾益肾、安神养心、抗衰老、强心、降压等功效。
2腰突患者能做家务吗
1、起座。从座位上站起的,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
2、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睡较硬的床垫,仰卧时膝微屈,腘窝(腘窝【译】:膝后区的菱形凹陷。外上界为股二头肌腱,内上界主要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内和下外界分别为腓肠肌内、外侧头。)下垫上要治疗仪,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
3、下床。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殿,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仙下肢再移下,手扶庆头站起。
4、坐位。坐位进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较硬的靠背。椅子腿搞度与病人膝到足认错的高度相等,同时把要治疗仪放在椅子靠背上。坐位时,膝部略高于髋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垫一踏板。
3腰突的运动操
腰椎间盘突出,只要认真地做腰功操,每天做3次,坚持一段时间,腰椎间盘突出症极有可能康复。即使腰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也要坚持天天做腰功操,至少每天做一次,并且保证不再劳动过度。这个腰功操,对骨关节炎、肩周炎及其他腰伤也有效。
腰功操的口诀是:一伸二抱三蹬腿,四屈五跷六摇晃,七腰打床八揉腹,九应拽脚来帮忙。具体地说,就是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伸”,就是平仰在床,鼓起小腹,双脚跟同时后蹬;“二抱”,就是双手抱住小腿,鼓、压小腹;“三蹬腿”,就是用力蹬腿,两条腿各蹬6次;“四屈”,就是小腿弯曲后脚尖用力往前蹬,各蹬6次;“五跷”,就是腿平伸后双脚并拢往上抬,与身体成直角;“六摇晃”,即是双手抱住两个膝盖左右摇晃6次;“七打腰”,即是两条小腿挺直,腰抬起来反复打床;“八揉腹”,即是小腹鼓起,双手由顺时针方向到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搓6次;“九应拽脚”,即是由家人帮忙,抓住脚用力拽几次,抓单脚拽也行,同时拽双脚亦可。
4腰突的诱发因素是什么
1,突然的负重或闪腰。突然的腰部负荷增加,尤其是快速弯腰侧屈或旋转,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
2,腰部外伤。在暴力较强、未引起骨折脱位时,有可能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此外,进行腰穿检查或腰麻后也有可能产生椎间盘突出。
3,姿势不当,在起床、起立等日常生活和某些工作中,若腰部处于屈曲位时,突然给以一个外加的旋转动作,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4,腹压增高。研究表明,腹压与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在剧烈咳嗽、喷嚏、大使秘结、用力屏气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
5,受寒与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和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破裂。
5腰突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一、腰腿痛:多数患者有外伤、着凉或过度劳累史。起病时,常先表现不同程度腰部疼痛,轻者仅为钝痛和酸痛,重者卧床不起翻身困难。腰痛经卧床休息后,逐渐减轻或消退。数日或数周后,渐感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站立、行走、咳嗽、打喷嚏及用力大小便时,腰痛加剧。
二、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时出现。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产生。疼痛部位较深,难以定位,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三、单纯下肢痛:腰椎病中单纯下肢疼痛不适的情况虽较少见,但仍可在一些慢性退行性腰椎病中成为最先出现的症状,一部分中老年患者可以因为单纯下肢的麻木、酸胀或板滞前来就诊,如果仅仅在下肢寻找病因,往往不得其果,造成误诊漏诊。
四、肌肉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时间较长者,可引起神经麻痹或肌肉瘫痪,有的还可引起间歇性跛形,脊柱侧凸、侧弯等。这些现象极易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有的甚至失去运动能力。
五、脊柱运动受限:腰部正常时,其运动范围为前屈900,后伸300;左右侧屈各为200-300;左右旋转各为300。当腰椎间盘突出后,脊柱屈曲时,椎间盘前部受到挤压,后侧间隙加宽,髓核后移,使突出物的张力加大,同时髓核上移,牵拉神经根而引起疼痛。当腰部后伸时,突出物亦增大,且黄韧带皱褶向前突出,造成前后挤压神经根而引起疼痛,所以疼痛限制了脊柱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