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很多新妈妈,面对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宝宝,碰都不敢碰,生怕自己的任何接触对宝宝造成了伤害。因为新生宝宝太娇嫩太柔软了,新爸妈细心的呵护还来不及呢。讲讲新生儿的哪些部位是最敏感、最需要保护的。下面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喂养新生儿的七个简单法则
1.发现宝宝的饥饿迹象
“宝宝一般在被提醒或饥饿时才会对食物感兴趣,如果宝宝不是非常饿,那么宝宝的情绪是比较稳定的。”米兰妮·波特,一位儿科喂养专家这样说道。
学会发现宝宝饥饿的迹象,如在宝宝不是很饿的时候经常试试喂他,这样妈妈就可以大致判断宝宝饥饿的临界点。通常饥饿感迫切的宝宝会难以喂养。
2.创造一个轻松喂养的环境
如果妈妈能平静下来并且放轻松,那么,宝宝也许使用奶瓶会更容易。“宝宝是敏感的生物,他们能觉察到来自父母的压力。”梅根·夏普,她是一名注册的的陪伴分娩师。
给你和宝宝创造一个轻松并且舒适的坏境,如让灯昏暗一点,然后坐在一个舒适的椅子上,这会让宝宝更容易形成积极的情绪。夏普说,“大人进食时喜欢舒适的坏境,宝宝跟我们也一样。”
3.正确摆放奶瓶的位置
“对于奶瓶喂养来说,瓶子恰当的摆放位置是成功的关键。”波特说。抱着你的宝宝最好的方法就是轻轻的把他横躺着依偎在你的怀里。确保宝宝的头,脖子和身体在一条直线上。
把宝宝的手朝他的肚子上放,然后把他的手肘放在他的两边。你也可以给你的宝宝一个搁脚板,就像一个枕头或者弯曲的手肘一样。把他的脚放在上面,然后让他的膝盖弯曲会使他更加的舒服和稳当。
4.奶瓶喂养的技巧
(1)用瓶子的奶嘴轻轻地但有力地的触摸你宝宝的嘴唇。
(2)把奶嘴轻轻移到他的嘴里
(3)轻轻的把奶嘴压在他舌头的中间,你的宝宝会本能的用舌头包裹住奶嘴。
“嘴唇因该闭着,并且宝宝应该在你拿出奶嘴前吮吸一两下。”她说。如果这没立即有效果,要耐心一点,“这是个新的技巧并且需要时间来完成。”
5.尝试不同的奶嘴
宝宝对奶嘴的形状和尺寸很挑剔。“幸运的是,在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奶瓶,因此父母有很多的选择。”丹安,以为来自纽约的德国籍儿科专家说。
波特推荐一个圆柱形的奶嘴,但是这个奶嘴应该足够的宽,能让宝宝在不把液体从口中流出的情况下成功吮吸。
如果你的宝宝用奶嘴,你就应该用一个相同形状的奶头。试试不同的流量变化,宝宝一次牛奶喝的太多会对身体产生负担。如果牛奶流的太慢,你的宝宝会感觉吮吸的非常费力。
6.不要强迫宝宝
如果你的宝宝不高兴并且你喂了他10分钟都不吃的话,让他休息一下。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比得到一个坏的哺乳经历要好得多。
“很多时候,宝宝与奶瓶喂养,尤其是母乳喂养作斗争的经历大都不是来自于母亲的。”甚至是听见或者闻到母亲在旁边的气味都会产生抵制心理。
让父亲试着奶瓶喂养,在隔壁的房间进行会更好。大多数情况下,除了母亲,父亲或者任何人给宝宝奶瓶,宝宝都会吮吸。
7.你需要足够耐心
一直尝试,不要太早就放弃。因为这需要几天的时间让你跟你的宝宝适应彼此。
但是如果你的宝宝一直很难喂养,甚至体重减轻并且成长缓慢,试着和你的儿科医生进行交流。
2新生儿需要护理哪些敏感部位
敏感部位一:囟门
囟门分为前囟门和后囟门,前囟门到1岁半闭合,后囟门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囟门就是宝宝头部还未长合的头骨中间的一片菱形空间,像脉搏一样一跳一跳的。新妈妈平时都避免接触这部分,其实没必要那么紧张。囟门上有很厚的一层膜保护着,正常的洗头不会对它造成伤害的。
敏感部位二:头垢
新生宝宝的头皮上往往会有一层鱼鳞般的黄褐色的污垢,新妈妈想去掉怎么办呢?千万不要用手去抠,那样会伤害到宝宝的。可以用植物油或婴儿油轻轻涂抹在污垢处待它软化,头垢渐渐会自然脱落。
敏感部位三:脐带
脐带处要特别保持干燥。用尿布时注意避免脐带被尿液浸湿。在给新生宝宝洗澡时不要让他在水中浸泡过久,洗澡后用酒精棉或碘酒给脐带处消毒。注意观察,一旦发现脐带处有红肿或渗水等异常现象要及时看医生,因为脐带一但发生感染,后果很严重。
敏感部位四:小屁股
新生儿的小屁股工作最频繁,护理起来也比较麻烦。用尿布时,可以把传统的布尿布与现代的纸尿裤交互使用。在白天与夏天多用布尿布,纸尿裤多用在夜晚。在大便后,用柔肤巾与温水给宝宝洗屁屁,之后,再让小屁屁自然晾一会儿,不要立刻就包上。
3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由于肠道发育还没完全,而且臀部皮肤细嫩,因此经常会有便秘、腹泻、尿布疹、红臀等等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处理新生儿的大小便显得尤其重要。
新生儿大便:新生儿大便里面,隐藏了很多宝宝身体里的小秘密。爸妈可以通过观察宝宝便便的性状、排便次数等,去了解宝宝消化状态和适时调整孩子饮食。爸妈对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数要心中有数,留意便便的颜色有没有异常,有没有特殊气味等。
婴儿尿布疹:尿布疹是发生在裹尿布部位的一种皮肤炎性病变,也称为婴儿红臀,表现为臀部与尿布接触区域的皮肤发红、发肿,甚至出现溃烂、溃疡及感染,稍有轻微的外力或摩擦便会引起损伤。继续发展则出现渗出液,表皮脱落,浅表的溃疡,不及时治疗则发展为较深的溃疡,甚至褥疮。
臀部护理:宝宝肌肤娇嫩,特别是臀部经常被尿布包裹着,容易引起尿布疹。保护及护理宝宝的臀部肌肤,成了新手爸妈的一项必修课。护理宝宝臀部,最重要是勤换尿布,让宝宝臀部保持干爽。
脐带护理:宝宝脐带切断后,脐带残端会逐渐干枯变细而成为黑色。通常在出生后3—7天内,脐带残端会逐步脱落。脐带结扎剪断部位容易感染,同时脐带可直达宝宝的体内血管,因此在断脐后,对脐带残端的护理非常重要。
4新生儿护理技巧
妈妈对于新生儿在生命中出现,刚开始还是有些紧张的,不知道该从而做起。不过妈妈不需要担心,这里为您介绍四点新生儿护理技巧,包括新生儿皮肤护理、眼睛护理、耳鼻以及肚脐护理,这些部位都是新生儿身体比较敏感的部位。以下关于新生儿护理技巧能够帮助妈妈能让新生儿健康成长。
1、新生儿皮肤的护理:新生儿不需要肥皂。肥皂是一种脱脂剂,而新生儿的皮肤很娇嫩。新生儿需要保留所有的天然油脂,所以6个星期前只能用水洗。6个星期后,可以用肥皂。妈妈也许想要试试一种特别的液体肥皂,这种肥皂只需加到洗澡水里就行,无须冲洗。一定要用沾有肥皂的手指好好地擦洗过所有的褶皱,然后再冲洗干净。将皮肤彻底揩干,潮湿的褶皱部分非常容易导致发炎,绝不要使用爽身粉。
2、新生儿眼睛的护理:给新生儿清洗眼部的时候,先把几个棉球在湿水里沾湿,再挤干水分,擦每一只闭上的眼睛的时候都要换一个新的棉球,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擦。
3、新生儿耳鼻的护理:鼻子和耳朵是具有自净功能的器官,所以妈妈不要试图往里面塞什么东西或者以任何方式干扰它们。往鼻孔里或者耳朵里塞棉球大小的东西只会把原来就在那儿的东西推到更往里的位置去。让里面的东西自然掉出来的办法要好得多。
4、新生儿肚脐的护理:婴儿一出生脐带就会被夹住并立刻剪断,只留下5-8厘米的根部。过几天,脐带就干枯了,然后它会脱落。妈妈可以每天用0.2%-0.5%聚乙烯醇醚络碘溶液轻擦脐带部位,然后用消毒纱布盖好。尽量多让这一部位通风,因为这样有助于加速收缩和痊愈。有异常的情况出现,要及时请教医生。
5新生儿饮食护理要点
1、奶瓶等用具应消毒
刚出生的宝宝对细菌的抵抗力是非常弱的,餐具需要彻底消毒。家庭消毒最简单的方法是煮沸。煮沸消毒的方法是:把奶瓶、茶匙等用清洁剂和清水洗净,放入锅内。锅内的水要没过餐具,水开后,保持沸腾状态lo分钟。因为奶嘴容易损坏,可在停火前3分钟时放人即可,最后把餐具取出来,放在清洁的地方保存,上面蒙上一层消毒纱布,以防污染,这样的做法有效地杀灭了细菌。
2、不要喂太饱
刚出生的宝宝不要喂他太饱,因为宝宝的胃最初只能容下不足30毫升的流食,吃太饱宝宝的胃会承受不住;两周后可逐渐增至60毫升。母乳入胃后,大约3个小时才能排空,故每次喂奶量要适度。混合喂养的母乳哺喂每天不得少于3次。如果减至1-2次,母乳分泌有迅速减退的可能。人工喂养时,奶瓶上奶头洞口大小要适宜。
太小,每次吸吮太少,孩子会厌烦,或者还未吃完就累得睡着了;太大,则易呛着。奶头的洞口到底多大才合适?可将奶瓶倒置,开始的1-2秒钟是细细喷溅出来,以后成滴状滴下,这样的就比较合适,宝宝就不会还没吃饱就睡着了。
3、不必严格规定吃奶时间
体重在3-4千克的新生儿,吃奶为平均每3-4小时喂奶一次,妈妈每天约需喂奶六七次即可。但是,假如婴儿确实是饿了,即使在吃奶时间的前一小时也可喂食。或是因为母亲的奶水不够而在吃奶时间之前两小时就已经饿了,那么也该喂他。其次,当婴儿吃过3-4小时后,不必坚持把他由睡梦中叫起来吃奶。当宝宝慢慢长大时,吃奶时间会延迟,养成一种有规律性的饥饿习惯。
4、注意宝宝的食量
宝宝在半夜睡着了以后,最好不要叫宝宝起来喂奶给他喝,应让宝宝饿了来叫醒你。此时母亲可先用假奶嘴或温开水试着喂食,看他是否能再度入睡,或者将晚上喂奶时间稍微延后一些,借以慢慢改掉夜里吃奶的习惯。而新生儿的喂食奶量在出生24小时后由每次30毫升开始喂食,看婴儿的进食情形而定,每天不宜增加20毫升以上,如果一下子增加太多,可能造成婴儿因胃的耐受量有限而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