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家居环境 >生活百科

推荐秋季预防感冒的方法

秋冬季节,人很容易患上感冒。天气也一天天变冷,希望大家能做好感冒的预防,远离疾病。感冒了就会鼻塞、喷嚏、头晕、咳嗽等,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那么,秋季如何预防感冒呢?哪些原因易导致感冒呢?下面,为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目录 哪些原因易导致感冒呢 秋季如何预防感冒呢 白血病人如何预防感冒呢 冷感冒和热感冒有何区别呢 感冒一般会有哪些症状呢

1哪些原因易导致感冒呢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是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季多见,往往突然发生,蔓延迅速,感染众多,流行过程短。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的密集程度有关,人口拥挤程度越高,流行速度越快,范围越大。感冒大流行,具有周期性,平均每隔10至15年爆发一次。大流行之后,常有2至3个较高的流行时期。

  大流行的根本原因,考虑与下列三种因素有关:

  ①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短,仅1至2天;

  ②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

  ③流行性感冒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而且免疫力不超过一年。

  感冒的原因有吃、刷、愁、关、摸、坐、药、抽等八大原因,了解这些感冒原因,适当调整,可以有效预防感冒。

  1、“吃”出来的感冒:不良的食物习惯与感冒关系紧密,过多地进食高盐餐饮,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黏膜水肿、充血、病毒增多,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最终导致感冒发病。

  过多地进食高糖餐饮,可消耗体内水分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引起口干舌燥,使免疫力低下,进而诱发感冒。过多地进食高脂肪食物,如奶油、肉类、肉汤等可降低机体的免疫细胞抗病毒能力,易引起感冒。为预防感冒,应远离高盐、高糖、高脂肪的“三高”食物。

  2、“刷”出来的感冒:有些牙刷用筒密封,牙刷时常处于潮湿状态,病菌容易滋生繁殖。感冒久治不愈的人除了个人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之外,就是由于病毒借刷牙造成的牙龈伤口而反复感染。

  3、“愁”出来的感冒:多愁善感的人免疫功能容易降低,杀伤病原微生物能力减弱,干扰素水平下降,相应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感冒病毒有机可乘。据国外科研资料统计,时常忧虑或常常发愁的人比正常开朗者患感冒多3至5倍。

  4、“关”出来的感冒: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清洁是防止感冒的关键。在门窗紧闭时,室内没有一氧化碳等污染源的情况下,室内空气也会随人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受到污染。常开窗,人体排出的废气及屋里的烟雾可以随流通的空气飘走,有利于预防感冒。

  5、“摸”出来的感冒:感冒病毒在手帕上能存活1小时左右,而手的温度很适宜它的存活,可长达70小时,感冒患者擤鼻涕或打喷嚏时将病毒粘到手上,再通过手把病毒转移到人们时常接触的地方,如门把手、桌椅、电话机等处,健康人接触这些感染了感冒病毒的手或物品,极易感染。

  6、“坐”出来的感冒:坐办公室的、泡网吧的、坐着打麻将的和运动较少的人,患感冒的机会比正常人要高2至3倍。

  7、“药”出来的感冒:滥服药物可导致感冒。许多药物,特别是磺胺类、抗生素、抗结核药、抗癌药,甚至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等对机体免疫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时常服用这类药物可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易诱发感冒。

  8、“抽”出来的感冒:抽烟有害健康,尤其易损害呼吸系统的器官,长期吸烟还影响内分泌系统及全身的新陈代谢,因而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易诱发感冒。

2秋季如何预防感冒呢

  秋冬预防感冒7个锦囊:

  1、空气流通

  最好在早中晚各开窗通风三次,每次15分钟为宜,既保持了室内空气清新,又抑制了细菌的滋生。

  2、晚上关窗

  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关窗,夜晚温度低,冷风侵袭很容易引起哮喘等疾病的发作。

  3、规律作息

  很多人在夏天睡得晚,作息不规律,若延续到秋季,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所以在季节交替期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和生活节律,早点上床睡觉,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同时多喝水。

  4、均衡营养

  天气转凉后,人们会食欲大增,在干燥季节多吃些滋阴润肺多酸的食物很好,如银耳、梨、藕、葡萄、苹果等,少吃辛辣食物,适当“贴秋膘”。

  5、适度锻炼

  天气凉快之后,随着体感舒适度的提高,运动的人也多了起来。登山、步行、打太极都是耐寒锻炼的项目,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6、按摩头部

  如果是风寒引起的感冒,按摩头部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具体方法是找到百会、风府、风池、天柱等穴,按压50次,早晚一次。喝姜汤也适用于初期患风寒感冒的患者。

  7、早晚加衣

  老人、小孩和一些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的人,在早晚出门时一定要带一件外套。“春捂秋冻”之说也要因人而异,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者更要注意保暖。在秋装的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到舒适、防护和保健等多方面因素。

  特别提醒:患有鼻炎、心脑血管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类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提前准备好相应药物,注意防寒保暖,早晚尽量不要到户外活动。

3白血病人如何预防感冒呢

  所谓感冒实质上是一种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发。多数由流感病毒引起,部分为溶血性链球。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所致。细菌存在于自 然环境中,在过度疲劳、受凉、淋雨等情况下,人的免疫功能和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功能降低,这些病菌即会兴风作浪,在人的呼吸道迅速繁殖引起急性感染症状。

  白血病病人,因具有免疫作用的白细胞功能紊乱,故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更易发生呼吸道感冒,且恢复慢,较正常人易并发肺炎,是影响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白血病病人预防感冒,主要有以下6个原则。

  (1)限制公共场所的活动:公共场所是人员聚集地。流感病毒、肺炎球菌等就寄居在人鼻腔和咽喉部。它们会随人的呼气和唾液飞沫等排入空气。故在人们饮水、交谈、大笑时即被感染。所以公共场所是呼吸道传染病最易传播的地方。白血病病人应避免前往电影院、卡拉OK厅、家庭舞会、商场等人群聚集处。

  (2)防止过度紧张和劳累:有关专家曾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在日常学习与考试期间的白细胞数量和感冒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学生们在复习考试期间的白血病水平普遍降低,感冒的发生率显著升高。这是因为复习考试的压力使学生的精神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由此机体代谢出现了两个重要现象:大脑的能量代谢需求增加,而交感神经的兴奋抑制了消化系统的功能,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为了提高机体应对紧张压力的能力,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同时又使白细胞的数目减少,抑制了吞噬细胞的功能。由此可知,过度紧张和劳累可导致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疲倦和抗病力下降则是这种紊乱的结果。故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非常重要。 (3)加强个人防护:如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加衣服,用复方硼酸液每天漱口3~4次;碗筷煮沸消毒,每周1~2次。流行季节外出佩戴口罩等。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应在30分钟以上。通风不仅可以排出呼气中的二氧化碳,保证室内氧气充足,而且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有利于室内空气的净化。 通风时白血病患者应管避其他房间,待通风华室温恢复后再回到原室。若家庭居室较小,开窗时应注意病人的保暖,避免„“穿堂风”或使风直吹病人。

  (5)定期空气消毒:在感冒流行季节,可预防性地进行空气消毒,常用有:

  1)过氧乙酸熏蒸法:过氧乙酸是一种较强的灭菌剂,对细菌和病毒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消毒前备搪瓷盆和500~1000瓦的电炉各员只。然后量取16%或20%的过氧乙酸10毫升/立方米,置于盆中,加水3~4倍,放火电炉之上,待其蒸发完毕,密闭房间1小时。过氧乙酸的PH值<4,敌对金属和皮肤有较强的腐蚀性。使用中不宜盛装在不锈钢和铝制等容器内,也不可直接用于搅拌。

  2)食醋熏蒸法:食酷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对空气中的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有杀灭作用。通常取食醋12.5毫升/立方米,置于电炉上蒸发犯分钟以上。 由于熏蒸法与室内的湿度有较大关系,湿度在60%~80%时,消毒效果最好。所以熏蒸前,最好在室内洒些水,或将消毒液稀释后再蒸发。

  (6)保护性隔离:当病人的白细胞数<500个/微升时,机体防御微生物侵袭的能力非常低下,即使平时不能使人致病的微生物,此时也会引起白血病病人出现全身性感染,放需给予保护性隔离。即将病人安排在一个相对清洁的环境中,以预防感染。

  家庭的保护性隔离措施主要有: 1)病人独住一室,谢绝无关人员的探访。

  2)病室空气每天用紫外线灯消毒2~3次,每次照射30分钟。消毒时注意保护病人的眼睛,可用纱布或衣被将眼睛覆盖。 3)衣服、被褥应勤洗、勤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沾染的病菌。 紫外线穿透能力较差,暴晒时需将织物等打开或悬挂,棉胎要翻转,以确保消毒效果。

4冷感冒和热感冒有何区别呢

  感冒一般分“热感冒和“冷感冒”两种。

  热感冒伴有发热,冷感冒无发热症状。“热伤风”,中医称“阴暑”,常发生在春秋季,常因室内外气温悬殊,导致汗孔闭塞,骤冷骤热的刺激诱发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口干舌燥、小便黄、全身乏力等症状。

  95%以上的热感冒由病毒引起,所以应该“先抗病毒后抗菌”。说得简单点,病毒往往比细菌“发作”得快,在发热的头三五天,病毒在体内很活跃,这个阶段要先用抗病毒的药控制病毒的复制和扩张,比如利巴韦林。5天以后,如果不退烧,说明体内还有细菌,这时再用抗菌素。

  热感冒的症状:

  *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浓涕,通常黄色

  *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便秘

  *身热、口渴、心烦

  所服药物应为:宜辛温解表,可用风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丸、板蓝根、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至于冷感冒,或者叫普通感冒,不应马上用抗生素,而是用一些增强抵抗力的药物,比如维生素C泡腾片。随便服用抗生素,对身体无益。冷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其特征症状为: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舌无苔或薄白苔

  所服药物应为:可服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银翘解毒丸、参苏丸、午时茶等。还可用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9克、生姜9克煎服。

5感冒一般会有哪些症状呢

  临床表现:

  感冒潜伏期为1-3日,最短仅数小时,最长可达4日。

  单纯性流感:较多见。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并不严重。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温可达39-40℃。持续2-3天后渐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常较显著。少数可有轻度胃肠道症状。体检呈急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眼球压痛、咽充血、口腔粘膜可出现疱疹。

  肺炎型流感:较少见。主要发生于原有心肺疾患病人或孕妇。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气急、紫绀、阵咳、咯血等。体检发现双肺呼吸间低、满布哮鸣音,但无实变体征,病程可长达3-4周。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呈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表现为剧咳、脓痰、胸痛、肺部有实变或局灶性肺炎征。

  中毒型流感:肺炎病变不显,但具有全身血管及神经系统损害。有明显的脑炎病变,高热不退,神志不清,常有谵妄。少数因血管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或肾上腺出血而导致血压下降或休克。

  其他:感染流感病毒后,仅出现轻微发热、咳嗽、不适等症状。病程1-2日,与其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仿,称为轻型流感。少数病人以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称为胃肠型流感。

  具体表现:

  1.风寒型感冒:头痛发热,无汗,怕冷,四肢酸痛乏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而紧。

  2.风热型感冒:发热,头胀痛,少汗,口干,怕冷轻,咽喉痛,鼻流脓涕,咳吐黄痰,便秘,小便黄赤,舌苔薄黄,脉浮而数。

  3.当继发上呼吸道感染可有咳嗽当继发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可出现咳嗽,胸痛,肺部听诊有啰音,血液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高;亦可并发中耳炎、鼻窦炎等。

  温馨提示: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药注意这些症状,及时应对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加强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患有感冒后应该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查看详情>>

疾病百科 | 感冒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流清涕、打喷嚏、发烧、咳嗽、畏寒、易疲乏、流鼻涕、浑身酸痛、喉痒咳嗽、喉部有痰、带血粘脓鼻涕、无力[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