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美容 >粉刺、痤疮

秋季要重点预防秋燥症

秋燥症是指秋季气候干燥,空气缺乏水分,人体吸入干燥空气后所致的一种秋日病。中医学称之为燥邪,认为其性干涩,易伤津液、肺脏,且多从口鼻而入,致病多从肺卫开始。由于患者感受燥邪的时间不同,故有温燥、凉燥和内燥之分,诊治、用药时应该区分开来。

目录 秋燥症的三大区分 秋季要重点预防秋燥症 秋燥症可吃这三种水果 如何应对秋燥症 中医教你去除秋燥症

1秋燥症的三大区分

  温燥:润燥止咳,生津退热

  不少人入秋后会出现口唇干裂、口渴咽痛等症状,会自行到药店购买降火药服用。医生提醒,服用药物不当有可能加重症状,出现干咳无痰、呼吸不畅、小便短赤和大便秘结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发热、出汗和头痛等症状,应当事先咨询医生。中医学认为,温燥为初秋之主燥,症见口唇干裂、鼻燥出血、口渴咽痛、眼红目眩;毛发干枯、指甲反翘、小便短赤、大便结粒;或伴有发热、出汗和五心烦热等温热症状。治疗原则当为润燥止咳、生津退热。处方用药可用润燥退热汤加减。此外,还可用利咽清凉饮或葛根山药降火汤等煎服。成药可口服喉痛灵冲剂、化燥祛热口服液或润燥解热降火丸等,口唇裂者可涂甘油制剂护理。

  凉燥:利咽润喉,清凉化燥

  而从中秋进入深秋,天气转凉,中医学认为,此时凉燥为主燥,症见唇干舌燥、鼻干结痂、痂难脱落、口渴咽干、咽痛声嘶、毛发干涸、小便赤长、大便干燥;或伴有发冷、无汗和手足冰冷等凉寒症状。治疗原则当为利咽润喉,清凉化燥。处方用药可用甘草固卫化燥汤。此外,还可用温凉生津散或冬瓜淮山润燥汤煎服。成药可用凉燥丸、利咽润肺冲剂和二地化燥散口服。口唇干燥者可用润唇膏。凉燥者可吃黑木耳、金橘、胡萝卜、苹果、莲藕、石榴、红枣等。当然,并非所有水果都适合秋季食用,如李子、榴莲则可能助火生痰,对预防秋燥有负作用。

  内燥:生津补血,补阴祛燥

  除温燥和凉燥外,秋季常见的还有内燥。内燥为病后之主燥,中医学认为,汗吐下太过,伤耗津液;或失血太多、久病耗伤津血、热病伤阴后所致的秋燥为内燥。症见口唇干涩、鼻干息微、口咽生疮、触之剧痛、畏惧进食、毛发脱落、小便无力、大便不出;或伴有心悸、胁痛、腹胀、哮喘和尿少等五脏内燥症状。治疗原则当为生津补血、补阴祛燥。处方用药可用安补五脏汤加减。成药可酌情使用归脾丸、肾气丸、补心丹或六味地黄丸等。外用清秋润唇膏。需要提醒的是,秋燥症并非由细菌、病毒感染所致,故无须使用抗菌、抗病毒药物治疗。

2秋季要重点预防秋燥症

  1、注意秋燥调养由于秋天气候干燥,如果不予以饮食调养,人体往往容易发生口干、咽痛、鼻燥、皮肤干燥等不适症。在饮食上要以生津养阴为主,以滋润脏腑,如注意多吃些豆腐、银耳、萝卜、梨、香蕉、菠萝、桂圆、葡萄等食物。同时应以清淡为宜,如早上一杯纯豆奶,晚上一杯纯牛奶是个明智选择。

  2、注意秋凉调养由于深秋气候的明显转冷,为维护胃肠道的良好功能,因而在饮食上对各种食物的加工制作,要适应机体在该阶段的消化吸收特点,不宜进行红烧大肉、原鸡、原鸭等这种吃法,应吃些鱼、虾、蛋、肉馅类食物,使胃肠道在阵阵寒流时节有个适应阶段,营造一个消化、吸收功能的调整过程。

  3、注意秋饮调养由于秋天气候干燥,相对而言体内水分挥发增加,因而要适当增加饮料以补充水分,同时要有利于营养和润肺作用,如吃些水果和多饮些果汁。平时多饮些开水、淡茶水等,也可以用菊花、麦冬、竹心等煎服,对预防“秋燥症”有一定的作用。

  4、要丰富主食对于各种薯类、豆类等食物都是秋天收获的,这些食物既可作为主食,也可与主食搭配或点缀主食。这样既丰富了主食的花色品种,又使主食营养更为全面合理。如薯类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不同于主食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特点等,有利于膳食平衡和营养健康。

3秋燥症可吃这三种水果

  一、“百果之宗”美誉的梨

  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其所含糖类有果糖和葡萄糖等,具有保肝、助消化、促进食欲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所谓秋季养生以润肺为主,梨为首选水果,不过,因为梨性寒冷,那些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产后血虚的人,不可多食。

  二、 誉为“水果之神”的葡萄

  葡萄其色美、气香,鲜食酸甜可口,开胃消食,是人们很喜爱的一种水果,同时葡萄从表皮、果肉到种籽,蕴含满满的养分,不仅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外,还包含氨基酸、维生素C、钙、铁等多种矿物质,其中多种多酚类化合物,如原花青素、花青素等更具有极佳的抗氧化,比维他命C高出18倍,保护人体不受自由基侵袭造成老化、维持肌肤弹性,修复紫外线伤害的胶原蛋白。

  三、称为“维生素王”的大枣

  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醣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种营养成分。如果经常用红枣煮粥或者煲汤的话,能够促进人体造血,可以有效的预防贫血,使我们的肌肤越来越红润。同时大枣又物美价廉,我们无需购买昂贵的补品,善用红枣即可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4如何应对秋燥症

  1、提高健康水平

  临床发现,秋燥症最多见于健康素质较差的体弱婴幼儿,只有普遍提高他们的健康素质,才能增强对秋燥的耐受。婴儿出生后最好母乳喂养并保证足够的母乳量,如需人工喂养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配方乳;母乳不足婴儿应及时添加牛奶,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粉,并多喂开水和果汁,少喝饮料;补充钙、铁、锌及维生素,半岁以上的孩子应该摄入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让孩子到户外运动,晒太阳,从各方面提高孩子的健康水平。

  2、改善干燥环境

  我们无法改变秋燥的大环境,但可以改变居住的小环境。比如用室内地板洒水、悬挂湿毛巾、放置装水容器,或用加湿器的方法,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50%以上。起码在孩子的活动间及卧室应保持这样的条件。这可以有效地防止机体水分的过度丢失。

  3、科学补充水分

  秋燥的主要原因是身体缺水,所以最重要的是补足水分。不过有人喜欢给孩子喝添加了甜味剂、色素、香精或高糖的饮料,这样会导致体内高渗,细胞更加缺水。其实多饮白开水是最好的,对婴儿可用奶瓶喂水。脱水的婴儿喜欢喝这样的水,它可以解决口渴,稀释浓缩的血液和体液,迅速改善脱水和电解质失调。但不要短时间内喝进大量的水,引起腹胀;而要少量多次,保证充分吸收。

5中医教你去除秋燥症

  例如梨(生吃或蒸熟再吃均可)、百合、玉竹、沙参、石斛、荸荠、枸杞等,可以润心肺、养胃阴。而带有胶质或是质地黏稠的食物也有“润”的效用,例如银耳、海带、山药、莲藕、秋葵、菇类、海参、海蜇皮等。

  老中医说吃猪脚养生,就是因为猪皮富含胶质可润燥,但若是平常较少运动的人,怕吃猪脚太油,可以改摄取植物胶质。另外,含有油脂的坚果类,例如芝麻、杏仁、煮熟的花生等,也可以达到滋润、润肠消便秘的功效。至于炸烤、辛辣等燥热的食物则应尽量避免,以免耗伤津液、加重秋燥症状。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肠子开始蠕动,就会想上厕所,当然也就不会便秘了;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多喝水很重要,喝水的方法也要注意。喝水时最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灌太大口,否则身体无法有效吸收、分布。喝太大口的水,就像忽然间下起大雨一样,尤其是循环差、经络容易阻滞的人,身体局部会闹水灾,也就是水肿。

  另外,中医还有一个补水小秘方,那就是喝蜂蜜水。蜂蜜可以润燥、清热,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滋润肌肤的功效,与水调和喝下,既可补充水分,又可以防止因秋燥所引起的许多甘燥症状,还能抗衰老,是秋季养生的简单良方。不过,由于蜂蜜内可能含有某些厌氧菌,婴幼儿、肠胃道过于敏感,或是吃甜食容易泛胃酸的人应避免食用。

  喜欢喝茶的人,秋天可以用杭白菊泡茶,半发酵的乌龙茶也是不错的选择,适度饮用有助于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